-
“思无邪”的意义
“
思无邪
”
是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
中,明确指明的文学批评标准,对于
中国古代的诗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
的“思”
,我们理解为语气
助词,没有实际意义。而“无邪”则
是有“归于正”的意思。当然,现在学界观
点众多,
众说纷纭。
在此,
我们只是采取了其中的一些与我们想法比较贴切的观
p>
点,
并加以阐述。
要真正理解
“
思无邪
”
的意义,
还必须从其出处入手,
加以探究。
“思无邪”
出自《诗经》的《鲁颂·马同》
。原句为
:
“思无邪
,
思马斯徂。
”意思
p>
是驭马者思虑纯正无邪曲
,
故马儿能不歪不
斜快如飞。
出自孔子之口的则见于
《论
语·为政》
:
“子曰
:
《诗三百》
,
一言以蔽之
,<
/p>
曰
:
“思无邪”孔子借用“思无邪”
p>
概括《诗经》表露情性的特点
,
孔子认为其
作品多为作者径抒胸臆
,
事信情诚辞巧
,
因此像那些叙男女之情
,
抒社会怨愤
的内容也不属“邪”的范畴由以上“思无邪”
的出处我们可大致概括出思无邪的含义
p>
:1.
指纯正的思想
;2.
指中和的思想。
而以
“思无邪”的思想主要限制的
文学内容有两方面
:
一方面是叙男女之情的内容
,
另
一方面是吐社会怨愤的内容。
我们知道
,
在
< br>《诗经》
中
,
情诗占了很大的比
重
,
孔子评论这些诗歌
,
首先看到的
是其中的情感
,
他并不反对有情。他虽也强调礼
,
但并不在这些诗歌之外生硬地
加
上教化的内容
,
而是从它们本身发现
自然合于礼的成分。
在他看来
,
言情是
正常的
,
人非草木
,
< br>孰能无情
?
但它好就好在能天然地以理节情
,
这本身就符合礼的精神。
所谓“无邪”就是“归于正”
。既肯定文艺可以揭露和批评政治的弊端
,
又不
允许太过分
,
不能从根本上否定统治阶级的政权
,
这就是要
作到孔子所谓“怨而不
怒”
,
“
哀而不伤”
,
温柔
敦厚。
”若就言情诗而言
,
就是“乐而不淫”
。可以说
,
< br>孔子“思无邪”的思想界定了文学上的“中和之美”
,
这种中和的思想对中国古
代文学的影响极为广泛和深刻
,
构成了中国古代作家观照社会、体验人生、创造
艺术世界的基本态度和最高准则。
由于他们中许多人都来自社会底层或有和广大
人民接触的机会
,
他们真诚地关心民生疾苦<
/p>
,
但却不愿消除这种疾苦的根源
;
冷静
地抨击暴政
,
但
又不愿从根本上进行社会的变革
;
强烈地渴求民主政治却又拼命
维
护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他们希望能通过中和的精神
,
来消弥社会矛盾
,
达到他们理
< br>想的社会境界。以杜甫为例
:
他对人民痛苦生活的深切体
验是无与伦比的
,
寄予的
关心与同情也
是十分真挚的
,
乃至于不惜以自己的牺牲换取“天下寒士俱欢颜
”
。
-
-
-
-
-
-
-
-
-
上一篇:记叙文阅读之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讲解与练习
下一篇:岁寒三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