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饭也很吃力(吃力即累)!呼呼~~~
“磨织
娘采六谷,采类六谷送姑娘。姑娘几时类颇捏出细类,同细拟拟
类么头粽鼓鼓类”这是一
首东阳方言儿歌,
听不懂了吧翻译成普通话大概意思就
是“麻雀
鸟(忙着)采玉米,
(为什么呢)采来玉米送姑娘(哦,原来是想等秋
< br>收后送刚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呢)。姑娘几时(什么时候)来八月初四来。什么拎
拎
来(回娘家总得带点什么吧,带什么好呢)(等)馒头(做好)、粽(子)裹
裹(好再)
来”。晕了吧呵呵呵。。。。
平时也
经常有外地朋友说我们东阳方言很难懂,听起来就象是
日语,所以很多朋友戏称我们是“
东洋鬼子”。其实东阳方言里每一个
词的形成也自有它自己的道理,或象形,或传统,或
形象。。。。。。
如:(注:以下括号里为东阳方言发音。)
1
、吃饭
叫食饭(
sei
fo
)吃叫食大家肯定能理解
2
、烧饭
叫烧食
(
xo
sei
)这里的食又变了名词
3
、睡觉
叫眠熟(
mian
sou
)眠字用得真是太好了
4
、早上
叫五更(
en
gai
)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东阳南部地区把早
上叫“天早五更”(
ti zo en gai
)又把早加深了一步。
5
、早饭
叫五更饭(
en gai
fo
)
6
、明天
叫明朝(
meng
jio
)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想就是这个意思吧
7
、学校
叫学堂(
wo to
)
/
书堂(
xu
to
)这种叫法很通俗
8
、郊外
叫田畈(
di fo
)想象一下春日郊
游时走在开满油菜花的田
畈上得有多惬意吧
9
、出去玩
叫去戏(
kou
xi
)戏就是玩的意思,绝对的古文传统流承
10
、玉米
东阳的北部地区叫六谷(
lou
go
u
)
《三字经》道“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一玉米把六谷全涵盖了,或许以前咱们东
阳人主食还是以玉米为主吧
。而南部地区却把玉米叫腰芦(
yo lu
),
玉米长在叶似芦苇的植物的腰上是不是觉得很形象
11
、虾
叫花弓(
hua
gong
)这是对中国象形文字的最高理解
12
、茄子
叫落苏(
luo su
)多美的名字,
充满了诗意啊,相传还有
一个典故,是与战国时期吴王阖闾相关的父爱如山的故事()<
/p>
13
、咸
南部地区叫知咪(
zi mi
)意:咪
一口就知道味道的意思哦,
北部地区叫黄涩(
wo
si
)又黄又涩那味道肯定是不好的了
14
、我们
叫娃啦(
wa
la
)呵呵称自己还是孩子呢,多谦虚!
东阳方言里还有一些形容词就更有
意思了,比如“胡说八道”
叫“移东挖西”(
yi nong
wa xi
),这就颇有一种成语的味道了。记
得上高中时语文
老师也说有时候普通话就是比不上方言表达得形象清
淅,就如说一个人心情很不好时,用
普通话你可以用无精打彩,垂头丧
气等词语表达,但就是比不上我们东阳方言的“瘪颠瘪
颠”(
bie
dian
bie <
/p>
dian
)一词来得形象,听到这个词你就仿佛看见一个人如瘪了
的汽
球似的走了过来,但所有的这些词只有咱东阳人才能说出那个味。
< br>
当然也有一些词连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何由来,所以有
人说东阳方言就象“密码”,还真的不无道理呢。
太阳叫
:
捏头
东阳方言
默认分类
2008-05-01 17:27:47
阅读
106
评论
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我是东阳人,觉得东阳的方言好有趣,今天收集了一些,让大
家开怀一笑。呵呵!
!
1
、
出去玩
叫
叩戏,
戏就是玩的意思,绝对的古文传统流承
2
、
虾
叫
花弓,
这是对中国象形文字最高理解
3
、
睡觉
叫
眠熟,
眠字用得真是太好了,啊,上帝
4
、
茄子
叫
落苏,
多美的名字,充满了诗意啊,相传还有一个一个典故,是与战国时期,吴王阖闾相
关的父爱如山的故事
5
、
玉米
叫
六谷,新时代的人不知有几个人知
道叫五谷是那五谷,所以六谷更没有人知道了
6
、
早上
叫
五更,
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
7
、
学校
叫
学堂
/
书堂
8
、
早饭
叫
五更饭
9
、
郊外
叫
田畈
10
、
吃饭
叫
食饭
吃叫食大家肯定能理解
11
、
烧饭
叫
烧食
12
、
明天
叫
明朝
(zhao1)
今日有酒今朝醉,我想就是这个意思吧
13
、
咸
叫
滋咪
14
、
我们
叫
娃那
15
、胡说八道
叫
举东哗西,颇有一种成语的味道,我在外地就学的时候,一说
这个“举东哗西”,全班
就哗然一片,很多人想学,但只有咱东阳人才能说出那个味。<
/p>
16
、垃圾
叫“勒穑”;
17
、“吃饭了没有”就叫“噻过米”;
18
、“吃什么”叫“噻家稀”;
19
、“知道”叫“晓得(dei)”
20
、“太阳”叫“日头”
21
、“回家”叫“居扣”
22
、“起床”叫“爬起”
23
、“瞎子”叫“蛮昂”
24
、“傻瓜”叫“碍大”
25
、“女人”叫“耐角”
26
、“小孩”叫“细杆”
27
、“儿童”叫“麻头”
28
、“椅子”叫“高于”
29
、“勺子”叫“铜瓢”
30
、“青年”叫“后生”
31
、“
妈妈”叫
-
“姆妈”
32
、“爸爸”叫“阿爸”
33
、“青蛙”叫“田鸡”
34
、“虾”叫“花弓”
35
、“睡觉”叫“眠熟”
36
、“去玩”叫“扣戏”
37
、“丝瓜”叫“天罗”
38
、“外面”叫
“癌头”
39
、“厕所”叫“乌缸”
40
、“钞票”叫
“洋钿”
41
、“友好”叫“讲的来”
42
、“你”叫“唔”
43
、东阳人说“他们”
--
“狗啦”
44
、东阳人说“我们”
--
“话啦”
46
、东阳“吃什么”
--
“食东西”;
p>
47
、东阳人说“知道”
--
“晓得”
48
、东阳人说“嘴巴”
--
“口子”
49
、东阳人说“眼睛”
--
“癌睁”
50
、东阳人说“乳房”
--
“奶奶”
51
、东阳人说“十三点”
--
“妖六”
52
、东阳人说“晒太阳”
--
“哺日头”
53
、东阳人说“流氓”
--
“破脚”
54
、东阳人说“恶人”
--
“撑头”
55
、东阳人说“早上”
--
“天早五更”
56
、东阳“阴阳怪气的人”
--
“阴官”;
57
、东阳人说“脑子迟钝不怕倒霉
之人”
--
“寿头”“猪头”
58
、走路
--
立路
59
、有
矛盾
---
肚里歌思
60
、讲故事
--
歌大史
61
、报复
--
弄讼
62
、不和
--
勿对
63
、朋友
--
伙伴
脸盆--面桶
mi dong
耳光--脸切光
nio qie
go
(感觉有些恶毒了)
神经病--唐寅
do
ying
(哈哈,非常有意思的解释)
螃蟹--撼(应该是因为螃蟹的两只钳子很有利才这么叫的吧)
自行车--脚力车
jio lou
qia
(这个也很形象)
娶媳妇--讨老马
tao lao mo
傻瓜--猪头客
zo tou
ka
(把傻瓜形容车猪很正常)
小孩--戏甘
xi
gan
(小孩爱完所以戏,甘也有小子的意思吧)
小溪--溪淌
qi to
p>
基数词在东阳方言中的运用
(
中
)
三字打头的方言语词——
三更:半夜。
三熟田:能种春夏秋三季作物的良田。
三脚马:一种木工用具;用来比喻有点武术基础者。
三脚叉:以三根木或竹棒捆在一起,用来架竹竿晾晒衣物的简
单用具。
三日香:喻指干事无恒心者。
三勿知头:出人意料,忽然间。
三勿腰翘:喜欢卖弄自己的人。
三对四面:当面。
三句两话:说话干脆。
三跪三拜:敬上的礼数。
三字打头的俗语——
三句话勿离本行:
喻指开口就让人听出自己的身份、
行当;
讥人一开口即
露
出本来面目。
三个五更抵一工:鼓励早起勤干。
三霜抵六月:下三日浓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抵得上六月的烈日。
三个内
家,抵阵老鸹
(
鸦
)
< br>:女人嘴杂。
三岁打娘,笑;三十打娘,吊
(
p>
上吊
)
:养儿不可宠儿,宠儿就是害儿。<
/p>
三日勿见八面山,便要想爷娘:故土难忘。
三大拳打勿屁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三个乌
龟
(
音救
)
整
个鳖,勿鳖
(
谐音瘪
)
也要鳖
(
瘪
)
:三对一,输赢自明。
三夜油麻四夜粟:发芽出苗所需时间。
三年两头闰,三年两勿闰:指阴历闰年规律。
三日清
明四日年,端午一个大午前
(
上午
)<
/p>
:区分节日重要程度。
三十夜,坐长夜:除夕夜守岁习俗。
三十日,浑水都要涨三分:逢年过节物价只涨不落。
三十勿豪,四十勿富,五十防死路:兴业发家趁年轻。
三十无
子平平过,四十无子冷清清,五十无子呒人敬,六十无子断六亲:生
儿防老。
三十六个好种田,夫妻两个好过年:干活人要多,吃喝人宜少。
三千三
,薄薄摊:老式建房盖老式瓦,一间房
3300
张瓦片勉强应付
。
三十夜的饭甑——紧张。
三月桃花一时红,风吹雨打一场空
。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泥土变黄金;三
兄四弟各条心,
家内黄
金变灰尘。
以上几条引自在东阳流行颇广的劝善歌
《花名
宝卷》。
以“四”打头的方言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