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人是万物的尺度解读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27 21:20
tags: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木讷)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 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哲学家普洛泰戈拉提出的著名命题。他的原话翻


译成汉语大概是这 个意思:


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


者不存在的尺度。


这个观点与另一个希腊 哲学家巴门尼德是完全对立的。


巴门尼


德的看法是“存在者存在 ,非存在者不存在”。近代爱尔兰的一位哲学家和普洛


泰戈拉的观点比较相似,


他的名字叫做贝克莱。


贝克莱的著名命题是


“存 在就是


被感知”,他由于这一命题在某些国家的某一时期里“臭名昭著”。因为他的观< /p>


点与马克思是截然对立的,


于是这位出生于马克思之前的反马克思 主义者受到了


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研究者的


“特别关照”



批判贝克莱成为一件普遍而时髦


的事情。


至于他们是不是驳倒了贝克莱,


请读者自己去下结论好了,


笔者在此不


作评论。




在本文,我并不打算去讨论存在这个话题,只打算分析一下人 是万物的尺


度这一命题。


这个命题乍一听起来,


和我们的生活经验完全是不相吻合的。


一个


东西,既然 是存在的,那么不管谁来观察,都应该观察到相同的情况。就算没有


任何人去感知它,< /p>


那么它也应该还是它自己原来的那个样子,


而不应当有什么不


同。所以,这个命题受到不怎么“哲学”的人的批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


普洛泰戈拉的有生之年,他绝对不会想到


2500


年 后人类的技术水平会发生怎样


的变化。而爱因斯坦在研究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相对论的 奠基之作)的时候,


恐怕也不会想到他用一种极其奇妙的方式给普洛泰戈拉“翻了案”。




说到这里先要谈谈时空坐标的 变换。解析几何告诉我们,坐标系是可以移


动的。


坐标轴平移之 后,


根据新的坐标原点与旧的坐标原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算出每个点的新坐标。


这种数学变换的具体方程这里就不写了。< /p>


当考虑时间之


后,


根据计时零点的变化也 可以确定每个时刻在时间轴的新坐标。


在牛顿力学的


时代,时间 和空间都是绝对的。也就是说,一个东西是


1


米长,不管谁来测 量,


它都必然是


1


米。


一个过程如果某个人测量到其时间是


1


小时,


其他任何人来测


量,


也都必然是


1


小时。


这就是绝对的时空观,


时空都是独立于观察者和被观测


对象之外的。就算一片空间之内,什么都没有,空间本 身还是存在的。经典力学


对于世界的看法就是这个样子的,这种时空坐标变换被称为伽利 略变换。




就我们的生活经验而 言,这种观点与实际是完全相符的。但是当物理学发


展到


20< /p>


世纪初的时候,事情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洛仑兹研究电子高速运动的

时候,


他发现当电子的速度可与光速相比拟的情况下,


伽利 略变换失效了。


根据


实验数据,


洛仑兹 建立了一种新的时空变换方式,


成为洛仑兹变换。


爱因斯坦借< /p>


鉴了洛仑兹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根据相对论,时空不再是绝对的,

< p>
而是与观测者和被观测者密切相关的。


如果两者的相对运动速度发生变化,


那么


物体的长度和一个过程的时间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被称作尺缩时延效应。


也就


是说,

< p>
根本就无所谓客观的长度到底是多长,


只有人观测到的尺寸是多长。


也无


所谓客观的时间是多长,只有观测到的时间是多长。而且根据爱因 斯坦的证明,


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任何惯性系中测得的结果都不会比其他参照系更高 一


等。那么也就无所谓一个人的测量结果比另一个人的测量结果更“客观”。你测


出两米,我测出一米,都是正确的。至于这个物体到底多长,这个问题本身是错


误的。因为根本就没有到底多长这回事情,只有你测到是多长而已。



因此,现代科学给出的答案实际上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只要人自身的

运动状态改变了,


那么整个时空就必然随之改变。


当然,< /p>


对于我们的平常生活而


言,


绝对时空观就 足够用了,


我们周边的物体不会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


尺缩< /p>


时延效应是感觉不到的。


但是哲学之成为哲学,

< br>在于其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如果


哲学只把自己局限于日常 生活,


那么就连自然科学也比不上了,


又何以自称为哲


学呢?




总之, 如果我们去正视科学,那么就不得不去承认,人的确是万物的尺度。


而自然科学的发展,


特别是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发展,


已经远远超过了日常的生


活经验所能理解,


甚至于影响到了哲学家使用的逻辑工具本身。


比如根据生活经


验,


可以不断追问一件事情 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是,


现代物理学的一派认为

< p>
宇宙是从一个奇点爆炸产生的,


时间和空间也是来自于这次爆炸。


那么就不能够


追问,


奇点之前发生了什么。


因为连时间都还没有呢,


哪里有什么之前这回事情。


而且在奇点之“前”


(没办法,只能这么说,语言的局限性),任何物理定律都


失效,


对于人类完全是不可知的。


如果 哲学家花费很多时间去理解自然科学的发


展,


那么就很难再有时 间去深入研究哲学。


如果不去理解自然科学,


又难以对于


一些关于本体论的问题下结论。


因此,


现在西 方哲学家对于本体论和认识论都已


经不大关注,转而去研究思维的工具—语言了。




“人是万物的尺度”





在所谓的宗教多元论里,我看到的是无数不相同的世界观:希 克说有一个


终极实在而各宗教都以自己的方式回应这一终极实在。


库比特说没有什么终极实


在,


一切的宗教及一切的世界图景都 只是人自身所创造的,


是人的艺术。


潘尼卡

说有一个整体的世界,宇宙-神-人构成的整体是其终极的维度。




所以,宗教的多元论意味着不仅要面对各种不同宗教的世界观 ,而且要面


对关于如何面对这种多元宗教世界观的各种不同的世界观。

< br>人类多种宗教共存的


历史由来已久,


但没有哪一个时代有 当今如此层出不穷的多元理论试图来规范这


种状况。全球化是一个空前活跃的盛况,一个 乱糟糟的时代。




宗教多元论要给 每一个不同宗教以地盘,然而没有哪一个信徒会认为有多


个终极的世界。


那么在一个同样的终极世界里,


许许多多不同的各自拥有绝对至


上性的神们如何共处呢?对此不同的宗教多元理论的处理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特


点 ,那就是消解任何一个神的终极实在性,以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来看待和


评价各种不 同的宗教。比如希克,虽然他设定了一个所有宗教共同的终极实在,


但他同时也认为这只 是人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


人也可以以无神论和非实在论之


类的 “自然主义”的方式看待世界。而他之所以选择“宗教的方式”只是因为他


认为


“自然主义”


对大多数人是没有希望的——一方面是人的潜能缺乏实现,



一方面是事实上的身体痛苦和精神与情绪上的痛苦得不到解脱 。又比如库比特,


他更为彻底的认为没有终极者,


没有一个外在 的实在的世界和一个永恒的秩序来


决定所有的意义,


世界是语言 的世界,


而语言是漂流的,


一切宗教只是一种艺术


的世界图景。由此,他直接宣布:


“我们不得不是民主人士和实用主义者。” 是


否选择宗教,


选择何种宗教只在于何种宗教更能使生活快乐和 完美。


可见二者都


取消了神—人的对应,而将神归于人的尺度之 下。而作为一种多元原则的贯彻,


他们同时也取消了自己那一套学说的实在性。


希克只认为那是他自己选择的一种


方式,而库比特认为自己的创作只是一 种艺术创造。




也就是说一切的世 界观都只在于你自己的选择和创造,也就是说“人是万


物的尺度”。将神至于人“实用主 义”标准之下是这一尺度最为彻底的运用。这


就是他们在“上帝死了”的历史之后重新选 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 ,文明发展了几千年后的今天,这句古希腊智者的名


言竟然有了如此来势汹汹的复活,< /p>


几乎成了立在我们时代上空的唯一信条。


那么

亚里士多德指出的这句话给自身带来的困境是如何被解决的呢


?

——如果人是万


物的尺度,


那么人也是这句话本身的尺度,


也就是说你相信它就对,


你不相信它


就 不对,


那么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奇怪的是,


在我们的时代这种 逻辑矛盾不存


在了。


因为我们接受一个漂流的世界、

< p>
一个完全个人化的世界,


我们不相信有什


么绝对的 真理,


也不需要什么普遍的真理。


真理只是一种共识,


人并不总是需要


共识,


只有在共同面临某种必要 时才如此,


比如当全人类面临宗教冲突带来的灾


难时,便需要关 于宗教多元论的共识。




人是万物 的尺度,所以对于任何事物,你可以这么相信,但它不必是如此;


它不必是如此,


但你可以这么相信。


当年智者的这一句话致使苏格拉底用一生去


辩驳。


人是万物的尺度,


还有正义可言吗?没 有正义的灵魂是健康的灵魂吗?现


在可以看到也会有一个时代不需要去谈论正义,


而只需要谈实用;


至于灵魂的正


义,那也得有 人相信有灵魂这回事啊。




因此, 这是一个独善其身的时代。每个个人对每个个人负责。共同的价值


标准已经没有可能。< /p>


你或者传统或者前卫;


或者认为一切都是假的,

< br>或者认为一


切都是真的;或者认为上帝存在,或者认为上帝死了。一切都是虚妄, 没有哪一


种比另一种更虚妄或更真实。


除了法律所禁止的,


什么都可以做;


必要的时候如


果达成了“共 识”还可以修改法律。——自由回到了启蒙时代的概念,只是他们


奉为神圣的法律也失去 了其权威性。


苏格拉底勇敢地承担他自己并不认同的法律


判决的 行为会被认为是愚蠢的。怎么可以如此认真?人只能是一个玩世不恭者。


一方面生活于其 中,


另一方面又不必当什么是真实的。


正所谓人生如梦,


你在梦


中,但你知道这是一个梦。




尼采说世界的痛苦源于大自然分裂为个体的事实。但看我们这 个时代就知


道在一种最为彻底的个体化的状况下,


人依然可以安 然的生活,


而根本不觉得是


什么痛苦。


他们甚至自豪的认为这表明人的成熟和自信。


因为一切被认为是实在

的东西都只是人为创造来规定人自身意义框架的外在的参造物,


以一种异己的存


在在我们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帮助我们行走;


而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脱 离它们,



立行走了。


没有哪个时代比 现在更为虚无主义,


但也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为自


由,因而也 更为混乱。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21: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76056.html

人是万物的尺度解读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