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小升初经典题(口语交际)
口语
1:
六(
3
)班的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
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
说呢?
反方:我方认为,
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
而
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解题指导:
《西游记》
中的猪八戒是人们熟悉的戏剧人物。
辩论
时,
我们既要提出自己的观点,
还要举出具体的例子
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需要提醒的是,论辩不是“攻击”
,所以说话时要有分
寸,要有理有据,有进有退,讲求的
是口语表达的“交锋性”
。
此题中,反方认为猪八戒
是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那么我们正方要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明确提
出自己的观点——猪八戒也有自己的优点,如憨厚单纯、性格温和,他对师傅忠心耿耿,为唐僧西
天取经立下
了汗马功劳。
参考答案:
我方不同意反方观点。反方认为猪八戒是个“贪生怕
死、自私自利的人”
。其实他也有许多优点:如憨厚
单纯、性格
温和,他对师傅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口语
2
:
根据下面设立的情境,完成对话。
吃
完
晚
饭
p>
,
我
拿
出
《
格
列
佛
游
记
》
津
< br>津
有
味
地
读
着
,
爸
爸
拿
过
我
的
p>
书
,
不
解
地
问
:
“
”我忙解释:
“
。
”
解题指导:
这是一段口语交际地的训练,主题是“学会解释”<
/p>
。只要解释合理就行!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要针对误
会说明原委
、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说话时注意仪态端庄大方。
参考答案:
爸爸拿过我的书,
不解地问:
峰峰,
你看
《格列佛游记》
又不是你们老师教的,
你们要学的就一本书。
“我
连忙解释:
“爸爸,
多读课外书能拓宽我们的视野,
不但不会
影响我的学习,
反而会帮我学得更棒,
您就放心吧。
再说,我会在完成作业之后再看课外书的。
”
口语
3
:
星期天,小明在家里看《鲁滨逊漂流记》
,爸爸看见了,责怪小明说:
“你学习不用功,看起这些闲书来倒
起劲,做作业去!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向爸爸解释,请用上一句名
言。
解题指导:
本题应弄清课外书《鲁滨逊漂流记》并不是爸爸所说
的“闲书”
,并结合“小小辩论会”中多看课外书的
好处,根据
口语交际“学会解释”的相关要求来向爸爸解释,同时注意运用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这些细节都
是得分点。
向爸爸解释时要心平气和,
把读课外书的好处跟爸爸解释清楚,
同时引用关于读书的名言来证明自己的观
点,加强说服力。可以这样说:
“爸爸,您错怪我了。我不是在看闲书。老
师说,多读课外书可以开阔视野、陶
冶情操、增长知识,连鲁迅先生都说过:
‘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
p>
口语
4
:
根据下面提示的情境写话。
某校六年级拟开展名为“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班
主任赵老师说:
“
‘图书漂流
'
就是每个同学捐献一本
书,放在班级的书架上,大家可以随意取阅,读
完后再放回书架,让它继续漂流。
”
1
1
.请你为“图书漂流
”读书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
20
字
以内)
2
.请从下列图书
中选择一部,写上“放漂寄语”
,以引起读者对该书的阅读兴趣。
(要求:写出有关情节,
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
《西
游记》
《水浒传》
《简爱》
《鲁滨逊漂流记》
?
《三国演义》
《悲惨世界》
所选图书:
放漂寄语:
解题指导:
同学们在做第一小题时一定要紧扣“图书漂流”读书活动来写,字数严格控制在
20
字以内,句子要注意
对仗,富有文采。第二小题实际上是
考查同学们对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的掌握情况,写放漂寄语时一定要
按题目要求来做
,写出有关情节,注意要用上成语或名言警句。
参考答案:
1.
放漂精美图书,塑造高尚灵魂!
2
.
《西游记》
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有穷山恶水阻隔路途,有妖魔鬼怪兴风作浪,更有孙悟空大显
神通。在伴随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之后,请你把他们护送回漂流书架。
口语
5
:
金铃
星期五
桑桑
马小跳
小钢盔笠笠
皮皮鲁
< br>认识这些人吗?你课外一定读过不少课外书。他们都是一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这其中你对谁的印象最 p>
深?他是哪篇作品里的?作者是谁?说说他的特点,或者聊聊他的趣事。
解题指导:
这些人物都是一些作家笔下的主要人物,
都是出自我们小学生喜欢读的一些作品。
先对他们进行回忆,
出
自谁的什么作品,他有着什么个性特点?或者,他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你
对谁的印象最深,就说说谁。
参考答案:
例如:
金
铃
金铃是黄蓓佳《我要做个好孩子》中的主要人物。金
铃是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她学习成绩一直中等,但
机敏、善良、正直。为了做一个让家
长、让老师满意的“好孩子”
,金铃作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
真、纯洁,不断跟家长、老师作“抗争”
。最后,她和同学们一起充满信心地
走进升学考试的考场??
星期五
< br>星期五是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仆人。他本来是个野人,被鲁滨逊救下并成为了他的仆人。< /p>
根据鲁宾逊的计算,救他的那天是星期五,故而得此名。星期五是一个朴素的人,忠诚的朋
友,智慧的勇者,
孝顺的儿子。他知恩图报,忠诚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他和鲁滨逊相
互合作,施展不同的技能,共同在岛上
度过了多年。
桑桑
桑桑是曹文轩的《草房子》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少年时候的桑桑是个“怪”孩子,喜欢“异想天开”
,经常做出
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他看到渔船上的人用网捕鱼,就把
家里的蚊帐剪开做成一张渔网,还真捕到了鱼;
他在夏天里想到城里卖冰棍的人总将冰棍
裹在棉套里,就突发奇想地在大热天里穿上棉衣棉裤??所有这些怪
念头和怪行为,充分
体现了桑桑聪明好奇,敢想、敢做,爱自我表现等性格特点。
马小跳
< br>马小跳出自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
,他在老师眼里是个十足的“坏孩子”
p>
,但他的善良、热情、真诚、
勇敢让人感动,而他的想象力、创造力
和与生俱来的幽默感又让人佩服。马小跳是玩的行家,不仅爱玩,而且
能玩得花样百出,
能玩出聪明与机智。马小跳还会跟他“贪玩的老爸”比着玩??马小跳居然要和他的“贪玩
的老爸”互换角色,让爸爸当儿子,他当爸爸??
小钢盔笠笠
小钢盔笠笠是秦文君的《坏表哥找上门》
《安妮是男孩就好了》
《小偷寄来诅咒信》
《差点被赶走的漂亮老
师》这四
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他在这四本书里穿梭着、欢跑着,带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能让我们乐得“呵呀
2
呵呀”的故事。被姨妈爱称为“笠笠小人儿”
的小钢盔笠笠是一个独立的、有个性的、一节一节生长着的小男
孩——未来的小男子汉“
笠笠”
!
皮皮鲁
< br>皮皮鲁是郑渊洁笔下的人物,在他很多作品里都有皮皮鲁的活跃的身影,比如《皮皮鲁外传》
《皮皮鲁和
鲁西西》
《红沙发音乐城》等。皮皮鲁学
习成绩不太优秀,不是学校老师喜欢的那种乖孩子,但他心地善良、身
上有不少故事。书
中,郑渊洁一直将皮皮鲁写到
40
多岁,还给它配了一个外国媳
妇。可以说,皮皮鲁是郑渊洁
所有童话中最酷的男一号。
口语
6
:
据天气预报,明天晴间多云,最高气温
38
℃。请想象并描写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注意用上比喻或拟人的
方法,至少三句话。
解题指导:
这道写话练习考查同学们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话写具体、写生动。
1
.读懂题意。紧扣“最高气温
38
℃”
,读懂要求是围绕“炎热”用比喻和拟人的方法把
画面写出来。
2
.想象画
面。同学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夏日里炎热的场景,抓住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表
现炎热的特点,如柏油马路、梧桐树、路上的行人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用比喻或拟人的方法来描写。< /p>
3
.通读检查。写好后,把
句子连起来读一读,检查是否通顺连贯。
参考答案:
今天,
人们终于体会到什么
叫酷热难耐了。
大街上的柏油路在太阳的炙烤下变得软软的,
走
在上面仿佛踩
在橡皮泥上;街边的梧桐树像一把巨大的遮阳伞,给伞下的居民带来一丝可
怜的阴凉时,自己也泛着耀眼的绿
光;整个街道如同一个巨大的蒸锅,路上的行人在蒸锅
里大汗淋漓??
口语
7
:
一次辩论会上,两名同学就乞丐乞讨现象展开了辩论
,一名学生说:
“乞丐是弱势群体,值得同情。
”另一
名学生说:
“乞丐以乞讨为生,不劳而获,甚至出现了乞丐骗子,乞丐富
翁,根本不值得我们同情。
”请简要说
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的。
解题指导:
这类题考查学生逻辑思辩能力,思考问题要有根有据,思维清晰,思考后的结论要清晰、正确,不能有
明
显的漏洞。
参考答案:
一次辩论会上,两名同学就乞丐乞讨现象展开了辩论,一名学生说:
“乞丐是
弱势群体,值得同情。
”另一
名学生说:
“乞丐以乞讨为生,不劳而获,甚至出现了乞丐骗子,乞丐富翁,根本不值得我们同情。
”请简要说
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乞丐问题,有些乞丐确实值得同
情,但也要警惕那些不劳而获的乞丐骗子。
口语
8
:
班级中正在开展小小辩论会,
有同学认为小学生穿着打扮不要讲究,
要简朴。
也有同学认为
小学生应注意
仪表形象,穿着打扮要体面,讲究。你赞同哪种观点,请概括出两点理由,
并简单说明。
我赞同
理由:
(
< br>1
)
(
2
)
解题指导: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表述能力,答案并不唯一,无论
赞同哪种观点,只要理由合理有说服力即可。
p>
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赞同前者还是后者,
然后围绕观点陈述理由,<
/p>
做到表意清楚有理有据。
如:
我赞同小<
/p>
学生穿着打扮不要讲究。理由:
(
1
p>
)与外表美相比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小学生只要做到穿着整洁举止文明就
< br>很好了,无需过分打扮。
(
2
)
太注重仪表可能导致同学之间攀比之风的形成,不利于勤俭节约习惯的培养。
3
-
-
-
-
-
-
-
-
-
上一篇:守株待兔教案讲课教案
下一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课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