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5.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1.
会认本课“宋、耕”等
4
< br>个字,会写“守、株”等
9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p>
2.
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尝
试背诵。
3.
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
理解寓言内容。
4.
展开小组讨论,
对课文的寓意进行体验,交流。
5.
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
尝试运用。<
/p>
1.
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
容。
2.
感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带
来的后果,找到“守株待兔”的生活立足点。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师:我说一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
“知之为
<
/p>
知之,不知为不知”
。
(生交流:知道就
是知道,不知道就是
不知道“)
师: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生交流:与朋友交往,
说话要算数。
)
p>
2
、刚才我说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区别?(老师说
的比较简练,平时说的话要复杂;老师说的话不怎么好懂,
现在都不这么做
。
)
3
、师
: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也学习
过,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
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温故
< br>而知新
.......
4
、师
: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之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
成的文章叫作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一篇文言文
——
:大家看这幅图片,相信同学们早就听说过这个寓言故
事,它的名字是?——守
株待兔
5
、
相机指导书写生字:
“守”是上下结构,下部的寸字横与宝盖头等长,并压
在横中线,竖钩压在竖中线。
“株”
左窄右宽,木字旁捺变成点,左右等高,
”
朱”的
竖写在竖中线右边一点点。
“待”
也是左窄右宽,
“土”
字的第二横向右上微微倾斜,<
/p>
并压横中线,
“寸”字的点压在竖中线,较双人旁而言,寸字
p>
底部稍长。
生在田
字格本上各练写两个,师巡视检查,提出注意事
项。
教
学
过
程
二、介绍作者与体裁
《守株待兔》是谁写的?
:韩非为韩
国公子(即国君之子)
,汉族,
战国
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
解码器
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后世称“韩子”
或“韩非子”
,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
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子的著作
总集。
《韩非子
》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著作中
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
典故的出处。
三、自读寓言,读通顺
1
、师提出要求:
打开书,自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感觉?
< br>
预设回答:
我感觉不怎么好读
/
文章
的句子很短,
语言比较
简练。
/
有点难以理解
/
有些句子不知道怎么读才能读
好
......
2
、你说说哪个句子
让你不知道怎么读?
(根据学生的难点标记相关句子)
预设难
点
1
: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指名读,评价“颈”字的后鼻音读得很标准。再指名读,
齐读。
< br>预设难点
2
: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指名读,适时评价“耒”字读音及意思。
“冀”
字正音,
“冀”与“翼”
对比识字。
师:听出来了吗,他是这样断句的,还有谁想尝试读一
读?(师
指名几生读一读)
正确的读法应该是这样(
出示断句)
:因
/
释其耒
/
而守株,
冀
/
复得兔。
请同学做好标记。指名读,齐读。
师:为什么要这样读呢?一会儿你自己就明白了。
预设难点
3
:
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可指名两名基础不同的学生读。
师:
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有一个字和第一位同学读
得不一样,我相信大家听清楚了。
p>
(
“身为宋国笑”中的“为”
,第二位同学读的是第四声,
而第一位同学读的是第二声)
师:哪个读音正确呢?我们先看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加以明确: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
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所耻笑。
师:
< br>“为”译成“被”
,应该读第二声。
3
、
小结:
我们读音的时候,可以结合字义来读,知道怎么
读了吗?再读一遍,将三句话放回文中,
自己好好地读一读,
待会儿再齐读。
(自由读,齐读全文)
p>
四、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
、
田字格
教
学
过
程
守
株
待
宋
耕
触
颈
释
其
2
、自由朗读,
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生字
3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
p>
(
1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株
颈
(
2
)熟字加偏旁:
“寸
p>
+
宀
=
守”
“寺
+
彳
=
待”
“木
+
宀
=
宋”
“耒
+
井
=
耕”
“角
+
虫
=
触”
(
3
)组词扩展:
“释
其”组词为“解释
其他”
4
、
学生自主书写,四人小组内互相评价书写。
5.
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6.
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耕”——左面的部分不是“来”
,而是“耒”
。
“释”——左右等宽,注意与“彩”的区别。
7
、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8
、学生书写。
9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读明白
1
、
师:同
学们上节课将短文读得很流利,也很正确,我
相信你们能读懂。下面就请大家再认真读一
读,结合注释看
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的地
方,在旁边做个记号,等我们来交流。
(生读书自学)
2
、交流理解
(
1
)读文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
有一个人偶然捡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
于是,就放
下手中的工作,天天来等着捡兔子,可是,却再
也没有捡到了。
(相机板书:
自捡野兔、
整天坐等、
再
无收获)
(
2
)学习第一句
①
谁在等兔子?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相机出示“宋人有耕者”
指名说,再次强调“耕”是后鼻音,师领读两遍。
明确句意:宋国有一个在田间耕作的人,或者说宋国有
个农夫。
②
标红“者”字
,理解为“
...
的人”
。
③
小试牛刀
师:咱们也试着用上这个字来形容一下别人。
能干的人自然可以多做一些事
(能者多劳)
咱班有一个痴迷看书的人。
(吾班有痴者)
。<
/p>
每个人的家中都有年老的长辈。
(
p>
家家有老者)
。
(
3
)故事发生的原因是如何?
明确: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
-
-
-
-
-
-
-
上一篇:《论语》思想中体现的领导之道
下一篇:《守株待兔》教学设计知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