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案
(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制定单位:经济学院
制
定
人:何金旗
审
核
人:郎永峰(系主任)
编写时间:<
/p>
2011
年
8
月
1
一、课程信息
本课程为国际经济与贸
易专业高年级学生专业课,
2
个学分,共计划
< br>32
课时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和生产布局的规律,
以世界各国、
各地区的生
产分布和生产发展水平为基础,
了解和研究它们不同市场的基本
条件和特点,
各自在国际贸
易中所占的地位以及各个市场上不同
的商品结构、
供求、
交换、运输状况,吸收和借鉴国外
某些成功的经验,
为健全和拓展我国市场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掌握经贸地理基
本理论和知识,
p>
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
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
适应我
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文献阅读及讨论教学。
p>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
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
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与国际关联;
主要国际经济组织;
根据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过程与分
< br>布,
分析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障碍;
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定义、
类
型、
形成原因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分布、
贸易流向及我国石油
贸易动态;
世界煤炭分布和贸易格局及我
国煤炭出口贸易;
世界铁矿石贸易格局;
谷物贸易
格局与小麦、
玉米、
稻米的贸易结构;
世界旅游贸易的主要形式,
旅游资源的发开发与利用;
世界海运通道与主要航线走向;世界海运港口、口岸分布、类别与功能熟悉世界主要港口;
集装箱运输的优点;
世界铁路分布与大陆桥运输线;
各地区
经济贸易大国的自然与人文地理
条件,经济发展历程及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
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
地理环境确定贸易活动安排;
三大经
济区域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
响;
分析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障碍;
根
据石油、煤炭、铁矿石、粮食等贸易格局,讨论我国应如何改革、完善现存的贸易制度、
方
式和策略;
根据世界海陆空运输基本情况进行实例分析;
p>
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各洲主要大国
的经济发展;
中国与各主要经济大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及潜在的发展机会;
能运用综合分析和
区域分析的方法,
结合各国各地区特别是经济贸易发达国家的贸易情况
,
解决我国对外贸易
中的实际问题。
借
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如何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
发展经济贸易的成
功经验和
失败的教训,以便我国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
2
三、教学进度表
周别
授
课
次数
1
1
授课章节与内容摘要
第一章、绪论
主要讲授国际贸易地理简单学科概况,具体为:
第一节、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
第二节、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
第二章、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主要讲
授自然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具体为:
第一节、地形
第二节、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2
第二章、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四节、地理位置和疆域
第三章、人文地理与国际贸易
1
第一节、国家
第二节、居民
第三节、宗教、语言和风俗
1
3
第四章、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和转移
主要讲授国际贸易中心区自国际贸易产生以来的若干次
转移,并说明其主要原因。具体
内容包括:
第一节、产业革命前的区域贸易中心
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世界贸易中心
的产生
第三节、亚太地区-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区
第五章、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第一节、区域经济集团化概述
第二节、世界主要经济贸易集团概况
1
4
第六章、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
主要讲
授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相互制约关系,并阐述
当前国际贸易领域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具
体内容包括:
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国际经贸活动与环境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三节、
WTO
与环境保护
第四节、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第七章、世界能源贸易地理
主要讲授当前主要能源的世界分布与能源贸易的现状,
3
教学时
数
备注
2
讲授
2
讲授
2
讲
授,安
排作业
一次
2
讲授
5
1
2
讲授
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节、世界能源结构及石油生产和贸易状况
第二节、天然气与煤炭的生产与贸易
1
6
第八章、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
主要讲
授当前世界主要农产品的分布及贸易问题,主要
包括:
第一节、世界农业生产概况
第二节、世界农产品贸易
第九章、工业制成品贸易地理
主要讲
授主要工业制成品生产的空间分布与贸易,主要
内容包括:
第一节、工业制成品生产与贸易概况
第二节、世界钢铁生产与贸易
第三节、汽车生产与贸易
第四节、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与贸易
第十章、国际旅游地理
本章主要讲授
国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对旅游这
一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
第一节、国际旅游概述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节、国际旅游大国简介
第十一章、国际贸易运输地理
主要讲
授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的运输形式,并熟悉这些
形式的地理分布,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国国际贸易运输
第二节、国际海上货物运输
第三节、国际陆上货物运输
第四节、国际航空货物运输
第五节、新兴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
下编、国家和地区经贸地理分论
第十二章、亚洲
主要讲授亚洲主要经
贸易大国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概况、
产业分布及对外贸易概况。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节、亚洲概况
第二节、韩国
第三节、日本
第十二章、亚洲
第三节、日本
第四节、东盟五国
第五节、南亚地区
第六节、西亚地区
1
第十三章、欧洲
主要讲授欧洲主要经贸易大国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概况、
产业分布及对外贸易概况
。主要内容包括:
4
2
讲授
1
7
2
讲授
8
讲授
9
1
2
以论文
形式进
行期中
考试
1
10
2
讲授
1
11
2
讲授
12
2
讲授,安
排作业
< br>一次
第一节、欧洲概况
第二节、欧盟四国
13
1
1
第十三章、欧洲
第二节、欧盟四国
第三节、俄罗斯
第十四章、非洲
主要讲授非洲主要经
贸易大国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概况、
产业分布及对外贸易概况。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节、非洲概况
第二节、埃及
第三节、南非
第十五章、大洋洲
主要讲授大洋洲主
要经贸易大国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概
况、产业分布及对外贸易概况。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节、大洋洲概况
第二节、澳大利亚
第十六章、北美洲
主要讲授北美洲主
要经贸易大国尤其是美国的自然与人
文地理概况、
产业分布及对
外贸易概况。
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节、北美洲概况
第二节、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十六章、北美洲
第二节、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十七章、南美洲
主要讲授南美洲主
要经贸易大国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概
况、产业分布及对外贸易概况。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节、南美洲概况
第二节、南方共同体市场
2
讲授
14
2
讲授
1
15
2
讲授
1
16
2
讲授,进
行复习
四、考核方式及比例
我们将有
1
次期中考试、
1
次
期末考试,并布置课后作业,以及不定期地进行出勤考核
与随堂测验。
< br>各部分所占总分的比例如下:
随堂测验
10
%;
课后作业
10
%;
期中考试
20
%
;
期末考试
60%
五、教案设计
(每章用一个表设计)
相关章节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
5
第二节、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与难点
本章介绍了国际贸易地理
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
主要研究内容和三
项任务,以及研究方
法等。
重点是掌握国际贸易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理解其作为边缘学科的综合
性、区域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从总论和分论两个方
面去掌握国际贸易
地理学的主要内容。难点在于采用何种方法去研究该门课程。
讲授
1.
世界地图
2.
《试论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方向》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p>
2000.1
;
3.
《提高世界经济地理教学四题》
,
《呼兰师专学报》
2000.4
;
4.
《国际贸易地理概论》
5.
《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
潘学标编著
气象出版社
2003
6.
《理论经济地理学》
王铮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02
复习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参考资料
作业
备注
相关章节内容
第二章、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地形
第二节、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第四节、地理位置和疆域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
世界海陆分布状况,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其分布,世界河湖
的水文状况及其开发和利用途径,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及其经济意
义。各种自然
要素对人类经贸活动的影响。
掌握自然环境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讲授、讨论
1.
世界地图
2
.
《国际贸易地理》竺仙如主编,中国对外经济出版业
2003
3
.
《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
》
,潘学标编著,气象出版社
2003
4.
《政治地理学》
,
王恩涌等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试举一实例说明自然环境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式
参考资料
作业
备注
相关章节内容
第三章、人文环境与国际
第一节、国家
第二节、居民
第三节、宗教、语言和风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