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大全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8 07:02
tags:

-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歌乐)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大全



1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仪器:磁铁、小铁块;细线、钩码


(


学生用


)



教师操作:磁铁吸引铁块。




学生操作:用细线使放在桌上的钩码上升。




实验结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测量力的仪器




实验仪器:弹簧秤


(2



)



弹簧秤:




(1)


构造和原理


< br>弹簧秤测力原理是根据胡克定律,



F

< br>拉


=


F



=kx



故弹簧秤的刻度是均


匀的, 构造如图。




(2)


保养




①测力计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②测量前要注意检查弹簧秤是否需要调零,方法是将弹簧秤竖直挂起来,如其指针不指零 位,就需要


调零,一般是通过移动指针来调零。




③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秤轴线方向一致。




④读数时应正对平视。




⑤测量时,除读出弹簧秤上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数值外,还要估 读一位。




⑥一次测量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弹性疲乏,损坏弹簧秤。




教师操作:两只弹簧秤钩在一起拉伸,可检验弹簧秤是否已损 坏。




3


、力的图示




实验仪器:刻度尺、圆规




4


、重力的产生及方向




实验仪器:小球、重锤、斜面




教师操作:向上抛出小球,小球总是会落到地面。




教师操作:小球在桌上滚到桌边后总是会落到地面。




实验结论:地球对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有力的作用,地球对它 周围的物体都


有吸引的作用。




教师操作:观察重锤线挂起静止时,线的方向。




教师操作:观察重锤线的方向与水平桌面、斜面是否垂直。




实验结论:重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且向下,而不是垂直物体 表面向下。




5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实验仪器:弹簧秤、钩码


(100g ×


3



)



教师操作:将质量为


100g



3


只钩码依次挂在弹簧秤上,分别读出它们受到


的重力为多少牛,将数据记在表格中,做出相应计算。




质量


m(kg)



0.1



0.2



0.3



始终是


9.8N/kg








重力


G(N)









重力与质量的比


g(N/kg)









实验结论: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 ,重力也增大几倍,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这个比值



6


、悬挂法测重心




实验仪器:三角板、悬线、不规则形状薄板

< br>(


人字形梯子、绳子


)



教师操作:在


A


点用线将不规则物体悬挂起 来;在


B


点将不规则物体


悬挂起来,两 次重锤线的交点即是重心。




(


若条件许可,可用梯子、绳子测出人的重心位置。


)



7


、重心位置会发生改变




实验仪器:


100

< br>元面值人民币




学生游戏:人 民币放于墙附近,学生


5



6


人,脚跟、屁股不离墙,腿


不打弯,谁够到


10 0


元就归谁。



游戏结论:没有人能够完成这个动作


——


重心前移,屁股顶 在墙上不能后撤,人会向前倒。




8


、显示微小形变




实验仪器:


平面镜及支架

< p>
(2



)



半导体激光光源;


装满红色水带细管的玻璃瓶


(



圆柱体型


)



教师操作:先沿短轴方向捏压玻璃瓶,细管中水面上升,后沿玻璃瓶长轴方向捏


压,细管中水面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




实验结论:说明玻璃瓶容积改变,发生了形变。




教师操作:激光通过二平面镜的反射,射在白墙上,在桌面加 力。




实验结论:反射光向下移动, 说明两平面镜向中间倾斜,桌面发生形变。




9


、胡克定律


——


弹力和弹簧 伸长的关系


(


学生实验


)



实验仪器:弹簧


(

< br>不同的多根


)


、直尺、钩码


(< /p>


一盒


)


、细绳、定滑轮

< br>



实验目的:探索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并学习 所用的科学方法。




实验原理:弹簧 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这样


弹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定 外力而得出


(


可以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

< p>
)


;弹簧


的伸长可用直尺测出。多测几组数据,用 列表或作图的方法探索出弹力和弹簧伸长的


定量关系。




学生操作:


(1)

< br>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


l


0


.



(2)


将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用细 绳连接,细绳跨过定滑轮后,下面挂上钩码,待弹


簧平衡后,记录下弹簧的长度及钩码的 重量。改变钩码的质量,再读出几组数据。






弹簧原长


l


0


(cm)



钩码重量


F


(N)



弹簧现长


l(cm)



弹簧伸长量


x(cm)



1















































2



3



4



5



6



7



(3 )


根据测量数据画出


F


-x

< p>
图像。




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10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实验仪器:摩擦计


(J2109)< /p>


、弹簧测力计、钩码


(


一盒


)



教师操作:


将摩擦板 水平放置平稳,


摩擦块置于其上,


用测力计牵引摩擦块,


可测得最大静摩擦力,待匀速拉动后,可测得滑动摩擦力。




教师操作:改变摩擦面和在摩擦块上加砝码重做上边实验。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数据可验证摩擦力与正压力和摩擦系数有 关,与摩擦面


大小无关。




11


、摩擦系数





摩擦计


( J2109)


、轨道小车


(J2108)


、钩码


(J2106)


、砝码、砝码盘、坐标纸、长毛巾、棉 布、玻璃板、测


力计


(J2104)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进一步明确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掌握测定滑动摩擦系数的原 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一个物体在 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外界施加的水平拉力是


一对平衡力 。测出物体所受的水平拉力即可求得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由






f



μN


即可求出物体与水

< br>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




教师操作:




(1)


将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木板成水平状态。

< p>



(2)


用测力计称出 摩擦块所受的重力,


将摩擦块放在长木板上,


用细线将摩擦块跨 过滑轮与砝码盘相连,


如图。注意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线与木板表面平行。




(3)


逐渐在砝码盘中 加砝码,直到用手推动一下摩擦块后,摩擦块能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止。称


出砝码 盘和砝码的总重,即求出此时摩擦块所受的摩擦力


f


(


应重复几次求平均值


)


。摩擦块对木板的压力< /p>


N


等于摩擦块所受的重力。




(4)


依次在摩擦块上加

< p>
50


克、


100


克、


150


克、


200


克、


250


克钩码,即改


变摩擦块对木 板的压力


N


,重复以上实验可发现摩擦块所受的摩擦力变大。< /p>


分别记下摩擦块所受的摩擦力


f


1



f


2


< p>
f


3



……


,将以上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


中。




实验次数




压力


F


N


(N )





摩擦力


f


(N)



1



1



2



3



1



2





2



3



1



3





2



3



1



4





2



3



1



5





2



3



(


图象应为过原点的直线

< p>
)





(6)


求出图象的斜率


k


=< /p>


tga


,此即摩擦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

< br>μ





(7)


在长木板上依次铺上长毛巾、棉布、玻璃板,重复以上实验方法


(3)


,确定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摩


擦块所受滑动摩 擦力与接触材料表面情况之间的关系。



(8)


在以上实验中,将摩擦块由平放改为侧放,即改变摩擦块与木板接触面积的大 小,测出相应的滑动


摩擦力,观测在压力和接触面情况相同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与接触面积有无关系。测定时每次都


应使拉线与水平木板表面平行。



12


、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比较




实验仪器:带轴的滚轮、摩擦板、弹簧测力计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5)


以滑动摩擦力


f


为纵坐标,压力


N


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描出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之间的关系图象


< /p>


教师操作:将摩擦板水平放置平稳,固定滚轮不让滚动,置于摩擦板上,用测力计牵引滚轮 ,待匀速


拉动后,可测得滑动摩擦力;取消固定让滚轮滚动,待匀速拉动后,可测得滚动 摩擦力。




实验结论:通过比较数据 ,可验证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13


、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




实验仪器:力的合成分解演示器


(J 2152)


、钩码


(


一盒


)


、平行四边形演示器




教师操作:把演示器按事先选定的分力夹角和分力大小,调整位置和选配钩码个数;把汇 力环上部连


接的测力计由引力器拉引来调节角度,并还要调节拉引力距离,使汇力环悬空 ,目测与坐标盘同心;改变


分力夹角,重做上边实验。




实验结论:此时测力计的读数就是合力的大小;分力夹


角越小合力越大,分力夹角趋于


180


度时合 力趋近零。




力的合成分解演示器:



< p>
教师操作:


用平行四边形演示器


O


点孔套在坐标盘中心


杆上,调整平行四边形重合实验所形成四边形,用紧固螺帽


压紧,学生可直观的在演示器上看出矢量作图。




14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


学生实验


)



实验仪器:方木板、白纸、橡皮筋、细绳套


2

< br>根、平板


测力计


2


只、刻度尺、 量角器、铅笔、图钉


3-5





实验目的:


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 力合成的平行四边


形定则。




实验原理:一个力


F


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


F


1



F


2


的共点作用效果都是把橡皮筋拉伸到某点,所以

< br>F



F


1



F


2


的合力。做出


F


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


F


1



F


2

< br>的合力




图示,比较




F


是否大小相 等,方向相同。




学生操作:




(1)


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方木板上;


橡皮筋一端用图钉固定在 白纸上,


另一


端拴上两根细绳套。




(2)


用两只测力计沿不同方向拉细 绳套,


记下橡皮筋伸长到的位置


O


,< /p>



只测力计的方向及读数


F


1



F


2

< br>,做出两个力的图示,以两个力为临边做平行


四边形,对角线即为理论上的合力< /p>



,量出它的大小。




(3)


只用一只测力计钩住细绳套, 将橡皮筋拉到


O


,记下测力计方向及读数


F


,做出它的图示。



< p>
(4)


比较




F


的大小与方向。




(5)


改变两个力


F

< br>1



F


2


的大小和夹角,重复实验两次。




实验结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证明了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




注意事项:




(1)


同一实验中的两只弹簧测力计 的选取方法是:将两只弹簧测力计钩好后对拉,若两只弹簧测力计在


拉的过程中读数相同 ,则可选,若不同,应另换,直到相同为止;使用时弹簧测力计与板面平行。




(2)


在满足合力不超过弹簧测力计 量程及橡皮筋形变不超过弹性限度的条件下,应使拉力尽量大一些,


以减小误差。




(3)


画力的图 示时,应选定恰当的标度,尽量使图画得大一些,但也不要太大而画出纸外;要严格按力


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图。




( 4)


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筋拉长后的节点


O

< br>位置一定要相同。




(5)< /p>


由作图法得到的


F


和实验测量得到的



不可能完全符合,


但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可认为是


F



符合


即可。




误差分析:





(1)


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


——


弹簧秤本身的误差、读数误差、作图误差。




(2)


减小误差的方法


——


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要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两个力的对 边一定要


平行;两个分力


F


1



F


2


间夹角


θ


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出的合力



的误差


ΔF


也越大,所以实验中不


要把


θ


取得太大。




15


、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条件




实验仪器:力矩盘

< p>
(J2124



)


、方座 支架


(J1102



)


、钩码


(J2106M)


、杠



(J2119



)

< br>、测力计


(J2104



)


、三角板、直别针若干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平衡的条


件,进一步 明确力矩的概念。




教师操作:




(1)


将力矩盘和一横杆安装在支架上,


使盘可绕水平轴自由 灵活地转动,


调节盘面使其在竖直平面内。在盘面上贴一张白纸。




(2)


取四根直别针,


将四根细线固定在盘面上,固定的位置可任意选定,


但相互间距离不可取 得太小。




(3)

< br>在三根细绳的末端挂上不同质量的钩码,第四根细绳挂上测力计,


测力计的另一端 挂在横杆上,使它对盘的拉力斜向上方。持力矩盘静止后,


在白纸上标出各悬线的悬点< /p>


(


即直别针的位置


)

和悬线的方向,


即作用在力矩


盘上各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标 出力矩盘轴心的位置。




(4)


取下白纸,量出各力的力臂


L


的长度,将各 力的大小


F


与对应的力臂值记在下面表格内

(


填写时应


注明力矩


M

< p>
的正、负号,顺时针方向的力矩为负,反时针方向的力矩为正


)

< p>




(5)

< p>
改变各力的作用点和大小,重复以上的实验。




次数




F(N)





1











2











3









注意事项:




(1)


实验时不应使力矩盘向后仰, 否则悬线要与盘的下边沿发生摩擦,增大实验误差。为使力矩盘能灵


活转动,必要时可在 轴上加少许润滑油。




(2)


测力计的拉力不能向下,否则将会由于测力计本身所受的重力而产生误差。测力计如果处于水平 ,


弹簧和秤壳之间的摩擦也会影响结果。




(3)


有的力矩盘上画有一组同心圆 ,须注意只有受力方向与悬点所在的圆周相切时,圆半径才等于力臂


的大小。一般情况下 ,力臂只能通过从转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来测量。




16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L(m)



























M(N·


m)

































ΣM(N·m)




实验仪器:


方木板、


白纸、


图钉、


橡皮条、


测力计


3



(J2 104



)



细线、


直尺和三角板、


小铁环


(


直径为


5


毫米的螺母即可

)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解 决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等问题的方法,从而加深对共点力的平衡


条 件的认识。




教师操作:




(1)


将方木板平放在桌上,用图钉将白纸钉在板上。三条


细 线将三个测力计的挂钩系在小铁环上。



(2)


将小铁环放在方木板上,固定一个测力计,沿两个不


同的方向拉另外两个测力计。平衡后,读出测力计上拉力的


大小


F


1



F


2< /p>



F


3


,并在纸 上按一定的标度,用有向线段画出三


个力


F

1



F


2



F


3



把这 三个有向线段廷长,


其延长线交于一点,


说明这三个力是共点力 。




(3)


去掉测力计和小铁环。


沿力的作用线方向移动三个有向线段,


使 其始端交


于一点


O


,按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出


F


1



F


2


的合力


F


1 2


。比较


F


12



F


3


,在实验误

< br>差范围内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即它们的合力为零。由此


可 以得出


F


1



F


2



F


3< /p>


的合力为零是物体平衡的条件,如果有更多的测力计,可以


用细线 将几个测力计与小铁环相连,照步骤


2



3


那样,画出这些作用在小铁环


上的力


F


1



F


2



F


3



F


4


……


,它们仍 是共点力,其合力仍为零,从而得出多个共


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也是合力等于零。




注意事项:




(1)


实验中所说的共点力是在同一平面内的,所以实验时应使各个力都与木板平行, 且与木板的距离相


等。



< p>
(2)


实验中方木板应处于水平位置,避免重力的影响,否则实验的误差会 增大。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匀速运动




1


、时间与时刻




实验仪器:作息时间表、停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 计时器




停表


(


秒表


)





(1)


构造




①外壳按钮


——

使指针启动、


停止和回零。



②表 盘刻度


——


如图所示,


长针是秒针指示 大圆周的刻度,


其最小分度一般是


0.1s


秒针转一圈是


30s



短针是分针,


只是小圆圈的刻度,


其最小分度值 常见为


0.5min





(2)


使用方法



首先要上好发条,它上端的按钮用来开启和止动秒表。




(3)


读数方法


所测时间超过


0.5min


时,


0 .5min


的整数倍部分由分针读出,不足


0.5min


的部分由秒针读


出,总时间为两针示数之和。




(4)


注意事项




①检查秒表零点是否准确。如不准,应记下其读数,


并对读数作修正。




②实验中切勿碰摔秒表,以免震坏。




③实验完毕,应让秒表继续走动,使发条完全放松。




④对秒表读数时一般不估读,因为机械表采用的齿轮


传动,指针不可能停在两小格之间,所以不能估读出比最


小刻度更短的时 间。




电磁打点计时器:




(1)


调节和固定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时应先固定。它的底座上


有两条凹槽,可用台夹将


它 固定在实验桌的边沿或


斜面的一端,注意使纸带


的中心线位于物 体的运动


方向上或与斜面另一端的


定滑轮凹糟的方向一致。


如果单独使用打点计时


器,也可用台夹将它固定

在铁支架的支杆上。




把打点计 时器接入


50



6

伏的正弦交流电源


(J1202


型或


J1202



1


型学生电源,打点计 时器在


4



6


伏范围内能正常工作


)


,让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观

< p>
察振动片的振动是否均匀。如果振动不均匀,可调节振动片的调节螺母,直到打点均匀有力,声音清 晰、


不拖尾巴。表示打点计时器已能正常工作。然后关闭电源。




给打点计时器装上复写纸片,


移动复 写纸的转轴,使复写纸压入压纸框架下。


从纸带限位孔穿入纸带,


经复写纸下从另一限位孔穿出。




接上电源,使打点针工作,调节打点针的高低,以刚好能在纸上打出点为准,尽量减少打点针与打点


纸带的接触时间。




(2)


构造和原理




J0203


型电磁打点计时器为磁电 式结构,其构造如图。当线圈通以


50


赫的交流电时,线圈产生 的交变


磁场使振动片


(


由弹簧钢制成< /p>


)


磁化,振动片


的一端位于永久磁铁的磁 场中。


由于振动片


的磁极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永久磁铁的磁场作用下,振动片将上下振


动,


其振动周期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周期一


致,即为

< p>
0.02


秒。图为半个周期时的情况。




振动片的一端装有打点针,


当纸带从 针


尖下通过时。


便打上一系列点,


相邻 点之间


对应的时间为


0.02


秒。


5


个间距对应的时间


0.10


秒。




(3)


频率检查




打点计时器的计时精度主要由振动片的振动频率所决定。由于 振动、碰撞等原因可能使打点频率偏离


正常范围


(


包括出现频率偏移和频率不稳等现象


)


,影响它的正 常工作。实验前可检查其频率是否正常。这


里介绍用示波器检查打点频率的方法。




将打点计时器的线圈接入


6


伏交流电源,振动


片接示波器的

“y


输入


”(


不能使用旋松紧固螺 钉或夹


在振动片上的方法连结,可用导线绕在振动片的固


定螺钉 上,避免影响振动频率


)


,限位板接示波器的

< br>“


接地



端,

< br>如图。


当打点针与限位板不接触时,


示波



y


输入上就有一个感应交流电压的正弦信号输入;< /p>


当打点针与限位板接触时,


y


输入电压为 零,


因此在


正弦波上留下一个缺口。若打点器的振动频率稳定,



打点针与限位板碰击的时机相同,则正弦波上的缺口位置始终 一致;若打点器的振动不稳定,打点针与限


位板碰击时机不等,各次缺口出现的位置不同 ,由于视觉暂留的作用,正弦波看来就会有两个缺口,这时


打点纸带上会出现重复性的< /p>



双点



。仔细 调节振动片的固定螺钉,直到示波器显示的正弦波只出现一个缺


口,打点器的振动频率就 核准好了。




(4)


造成打点计时器频率不稳或出现



双点



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①当振动片的固有频率与电源频率


(50



)


相一致时,振动片便产生与电源频率同步的振动,即发生共< /p>


振,此时打点周期与电源周期一致。若振动片的固有频率偏离工作电源频率,就会出现打点 周期不稳的情


形。振动片的固有周期主要由它的长度决定。所以可通过调节振动片的长度 来调整它的固有周期。松开振


动片的固定螺钉,逐步改变振动片的长度,并观察振动片的 振幅,当振幅最大时,表明振动片的固有频率


与电源频率一致。




②振动片在线圈框架中的位置及在磁铁之间的位置都必须位于 正中间,否则会出现打点周期不稳的现


象。如发现振动片周期不稳,可松开振动片的紧固 螺钉,改变垫片的厚度,使振动片位于正中间。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的外形如图所示,它可以代替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也可以与简易电火花描迹仪配套使< /p>


用。




使用时 电源插头直接插在交流


220


伏插座内,将裁成圆片

< p>
(


直径约


38


毫米


)


的墨粉纸盘的中心孔套在纸


盘轴上,


将剪切整齐的两条普通有光白纸带


(20×


7 00mm


2


)


从弹性卡和纸盘轴之间的 限位槽中穿过,


并且要让


墨粉纸盘夹在两条纸带之间,这样


当两条纸带运动时,也能带动墨粉


纸盘运动,


当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


放电火花不至于始终在墨粉纸盘的


同 一位置而影响到点迹的清晰度。


也可以用上述尺寸的白纸带和墨粉


纸带


(


位于下面


)

< br>做实验,例如在简


易电火花描迹仪的导轨上就是这样


放置 的。还可以用两条白纸带夹着


一条墨粉纸带做实验;用电火花计


时器做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实验就是这样做的。墨粉纸可以使用比较长的时间,一条白纸带也可以使用


4


次,从而降低了实验成本。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中运动阻力极小


(


这种极小阻力来自于纸带运动的本身,而不是打点产生的


)


,因而


系统误差小,记时精度与交流电源频率的稳定程度一致


(


脉冲周期漂移不大于


50

< br>微秒,这一方面也远优于


电磁打点计时器


)


,同时它的操作简易,学生使用安全可靠


(


脉冲放电 电流平均值不大于


500


微安


)





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实验仪器:数字计时器


(J0201 -CC)


、气垫导轨


(J2125)


、 小型气源


(J2126)


、水平尺、滑快、挡光片




气垫导轨:




(1)


构造





气垫导轨是一种现代化的力学实验 仪器。它利用小型气源将压缩空气送入导轨内腔。空气再由导轨表


面上的小孔中喷出,在 导轨表面与滑行器内表面之间形成很薄的气垫层。滑行器就浮在气垫层上,与轨面


脱离接 触,


因而能在


轨面上做


近似无阻


力的直线


运动,极大


地减小了


以往在力


学实验中


由于摩擦


力 引起的


误差。使实


验结果接


近理论值。


配用数字


计时器或


高压电火

< p>
花计时器记录滑行器在气轨上运动的时间,可以对多种力学物理量进行测定,对力学定律进行验证。




气垫导轨按其直线度是否可调分为 普通式


(


不可调式


)

< br>和可调式两种型式。该产品以轨面长度为主参数。


主参数系列有

< br>800


毫米、


1200


毫米、< /p>


1500


毫米和


2000


毫米四种,前两种规格适合中学物理实验使用。气


垫导轨还可以按照其所需的工 作压强和滑行器质量分为高气压、重滑行器及低气压、轻滑行器两类。前者


性能好,但价 格略高,后者性能稍差,价格较低。




上图中画的气轨为


1200


毫米、高气压可调式气轨。




上图


J2125


型气垫导轨,它是低气压;轻滑行器、直线度不可调式气轨。






上图为


J2125



1


型气垫导轨,它是另一种高气压、重滑行器、直线度可调式气垫导轨。




上图为


J2125

< br>-


2


型气垫导轨,它是高气压、重滑行器、直线度不可调 式气垫导轨。




气垫导轨实



验中的运动物体为滑行器


(


又称滑块


)



右图为


L



QG



T



1 200/5.8


型气垫导轨的滑行器。


滑行器上部有五条


“T”


形槽,可用螺钉和螺帽方便地在槽上固定各种附件。下面的两条


“T”


形槽的中心正好


通过滑行器的质 心,在这两


条槽的两端安装碰撞器或挂


钩,可使滑行器在运动过 程


中所受外力通过质心。在这


两条槽的中部加装配重块后


滑行器的质心不会改变高


度。




(2)


保养




①气垫导轨是一种精度


较高的现代教 学仪器。轨道


面的直线度,粗糙度,滑行


器内角及表面的平面度 都有较高要求,切忌振动、重压。严防碰伤和划伤。不允许在不通气的情况下将滑


行器在 轨面上滑磨。




②实验前一定要检查 气孔是否通畅,如有小孔被堵塞,滑行器运动到该处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停住


不动。如 有小孔被堵塞,应该用细钢丝


(


直径小于


0.5


毫米


)


捅开。




③滑行器的运动速度不宜过低,否则当外界因素变 化时


(


如室内气流量不稳、压力不均时,会影响滑行

< p>
器的运动


)


。一般来说,滑行器的运动速度应大于


50


厘米


/


秒 。




④导轨使用时应安放在结实、< /p>


牢固的实验台上。


如实验台单薄会影响导轨调水平。


如欲使导轨成斜面、


可在调平螺钉下面加定高垫块。




⑤导轨应放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长期不用应用塑料套遮盖, 防止灰尘。




(3)


调平




气轨在使用前应调节轨面成水平。因为轨面不水平会使滑行器所受的重力产生与导轨长度 方向平行的


分力,由于滑行器是



飘浮



在气垫上的,任何微小的分力都会给滑行器以附加的加速度, 因而增加实验的


误差。气轨的调平可按下列两种方法之一进行。




①静态调平法




气垫导轨的调平螺钉一般是按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布的。


先调节位于三角形底边两端的调平螺钉,


使轨面在与长度垂直方 向上达到目视水平。然后向导轨通气,将滑行器轻放在轨面上,调节位于三角形顶



点位置的螺钉,使滑行器在将要进行实验的运动范围内停住不动或无明显移动,则可认为轨面 已经调平。


注意在即将调平时要以很小的角度旋转调平螺钉,以免调节过量。

< p>



②动态调平法




将两个光电门按实验需要拉开一段距离安装在导轨上,使其指 针对准导轨上标尺刻度。把光电门线两


端的四芯插头分别插入光电门架和计时器面板上的 四芯插座中,将两光电门和计时器连通。开启计时器电


源,使计时器能正常工作:将计时 方式置于



计时Ⅰ


< br>,用手在光电门处遮一下光,计时器能计下遮光时间


即为正常;将计时器计时方式 置于



计时Ⅱ



,用手在任一光电门处遮一下光,再在另一光电门处遮一下光,


计时器能计下两次遮光 的时间间隔为工作正常。计时器的时标定为不大于


1


毫秒。




在滑行器中部安装挡光片,接通气源, 将滑行器轻放在轨面上,使其运动起来。调整光电门的位置,


使其能被挡光片有效遮光, 又不妨碍滑行器运动。置计时器为



计时Ⅱ


计时方式。让滑行器从导轨一端向


另一端运动,挡光片顺 序通过两个光电门。计时器分别计下挡光片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调节处于三角


形顶点 位置的调平螺钉,使计时器计下的两次计时值基本相等,使滑行器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运动,计时


器的两次计时值也基本相等,即可认为轨面已调平。




(4)


滑块质心的调整




气垫导轨的气垫对滑行器有一定的



浮力



。这一力的方向向上并且过滑行 器的几何中心。一般情况下


滑行器的质心也在其几何中心。




所以,在轨面水平的条件下,滑行器应能浮在轨面上不沿轨面 左右移动。但在使用气轨做实验时要在


滑行器上安装挡光片等附件。如果不注意,就改变 了质心位置,破坏滑行器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平衡,浮力


中心会离开质心一段距离。浮力会 产生以质心为轴的力矩,使滑行器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一个小的角度,形


成了使滑行器沿轨 面移动的分力。




这时即使轨面已经 水平,


滑行器仍不能浮在轨面上不动。


这时请沿长度方向移动滑 行器上所安附件的位置,


使装上附件后滑行器的质心与没装附件时滑行器的质心尽量重合 。装好附件的滑行器也应能浮在轨面上不


动。




数字计时器:




(1)


构造




数字计时器和光电门一起组成气垫导轨的计

< br>时装置。光电门的外形如图。它由发光器件


(


聚光


灯泡或红外发光二极管


)


和光敏器件


(


光敏二极管


或光敏三极管

)


组成。


通常使光敏器件处于亮


(


被光



)


状态 ,


在暗


(


光被遮


)


状态时向数字计时器进出脉


冲讯号,触发数字计时器计时或 停计。




J0201



1


型数字计时器如图。




计时器上的输入插口Ⅰ和Ⅱ分别与两个光电

< br>门相连接。计时开关扳向


“1ms”


挡时数码管显示计< /p>


时值单位为毫秒,计时量程


0



0.999


秒;该开关扳向


“10ms”


挡时,量程为


0



0 .09


秒。复位键又称清零键。


用以清除上一次计数或计时的示 数。




(2)J0201-CC


型数字计时器工作状态





“C”——


计数




用当光片对任意一个光电门遮光一次,屏幕显示即累加一次。





“S


1< /p>


”——


遮光计时




当采用计时


S


1


时,任一光电门遮光时开始计时,遮光结束


(


露光


)


停止计时,屏幕依次显示出遮光次数


和遮光时间。即图甲中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可连续作


1

< p>


255


次时间,但只存储前

10


个数据。






“S


2< /p>


”——


间隔时间




当采用计时


S


2


时,


任一光电门第一次遮


光时开始 计时。第二次遮光时停止计时,屏


幕依次显示出挡光间隔和挡光间隔的时间,

< p>
即图乙中两个挡光条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


之间的时间间隔或挡光片的两个边


M



N



过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


可连续作


1



255


次实验,只存储前


10


个数据。



< p>


“T”——


测振子周期




用弹簧振子或单摆振子配合一个光电


门和一个挡光片做实验。



停止



计时后,屏幕依次显示


n


个振动周期和


1



n


次振动时间 的总和。





“a”——


加速度




配合气垫导轨、挡光框、两个光电门作运动体的加速度试验。运动体上的挡光框通过两个光电门之后< /p>


自动进入循环显示


——


挡光框通过第一个 光电门的时间;挡光框通过第一个光电门至第二个光电门之间的


间隔时间;挡光框通过第 二个光电门的时间;挡光框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挡光框通过第二个光电门


的速度; 挡光框通过第一个光电门至第二个光电门之间的运动加速度。





“g”——


测重力加速度

< p>




“Col”——< /p>


完全弹性碰撞实验



< br>⑧


“Sgl”——


时标输出




(3)


保养




①实验前应先调整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的相对位置。如果二者 没有对准,数字计时器在


“S


1



计时方式


下数码管会不停地翻动、不能计时。使发光器件的光束对准 光敏器件、计时器的数码管就不会再翻动。手




复位



后显示


“0”


,即可开始遮光计时。



< br>②数字计时器应按电子仪器常规保养。维修时严禁带电焊接,焊接时要将电烙铁断掉电源,用余热焊


接。




小型气源:




(1)


构造




小型气源为气垫导轨提供一定流量和压强的空气。




它由过滤器、离心式风机、电动机、波纹管、滤清器、减震弹 簧等组成。工作时,电动机带动离心式


风机旋转,空气从气源的进气口进入过滤器,进入 风机后被压缩成较高压强的气体,经过波纹管


(


能减少压


缩空气噪声


)


后进入滤清器,清除空气中的碳 粉;


(


这些碳粉是电动机的碳刷产生的


)


,然后从气源的出气口


经过塑料蛇形软管进入气垫导轨的型腔 中。减震弹簧能减少机械震动产生的噪声。




国内已能生产大流量、高风压、无碳粉的低噪声气源,由于仍然使用整流子电机,气源使用一段时间


后,需要取出滤清器,更换其中的泡沫塑料。




(2)


保养




①为保持进入气源的空气干净清洁,实验时不要将气源放在地 上。为了不使气源的振动影响滑行器的


运动,也不要把气源与气轨放在同一实验台上。< /p>




②气源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


90


分钟。




③气源要与导轨配套。高压重滑行器的气轨要用高压气源


(

< p>
压强


4



6


千帕


)


,低压轻滑行器的气轨用低

< br>压气源


(


压强约


0.3


千帕


)





④使用以串激整流子电机为动力的气源,要定期更换碳刷。




教师操作:气垫导轨保持水平


(


水平尺处于中心位置


)


;数字计时器选择< /p>


S


2


;用一只光电门;用不同的


挡光片


(100mm



50mm



30mm)


演示平均速度; 当挡光片宽度越来越小时,平均速度趋近于瞬时速度。




3


、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仪器:


数字计时器


(J0201-CC)



气垫导轨


(J2125)



小型气源< /p>


(J2126)



水平尺、


滑快、


挡光片


(30mm)



教师操作:数字计时器选择


S


2


;气垫导轨保持水平;使用两只光电门;用手轻推滑块,比较两个光 电


门示数;根据


v=


计算速度,比较结果。




挡光片


S



30mm



光电门


1



t


1








3.


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




实验仪器:数字计时器


(J0201-CC)

< br>、气垫导



(J2125)


、< /p>


小型气源


(J2126)



滑快、


挡光片


(30mm)



教师操作:




(1)


使导轨呈倾斜状


(


通过调节调平螺丝使右


端略高于左端,使两光电门 之间的距离约


30



米。接好计时器。 计时器用


S


2


挡。



(2)


接通计时器电源,


把滑行器


(


已插上挡光条

< br>)


放在导轨上靠近右边光电门处,接通气源电源,


自由释 放滑行器。在滑行器撞击到缓冲弹簧时立


即关闭气源。


记下滑行 器在两光电门间运动的时间和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记入记录表中。

使计时器置零。




(3)


移动左边光电门门架改变计时距离


(


改变


10


厘米左右即可


)


,重复步骤


(2)


。如此继续,多取几组

S



t


数据,直至左边光电门过于 接近缓冲弹簧,不便于计时为止。




(4)


根据所测


S


< br>t


值,计算



的值在实验误差范 围内是否为恒量。若是,则可求出其加速度的平均值。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仪器:数字计时器


(J0201-CC)


、气垫 导轨


(J2125)


、小型气源


(J2 126)


、滑快、挡光片


(30mm)



实验目的:用气垫导轨比较精确地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即时 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原理:




物体


(


质点


)


过某点的即时速度等于物体经该点时足够小的位移


(


或足够小 的时间


)


内的平均速度的极限


值。


实验中位移


ΔS


在可能条件下尽量取小。< /p>


测出通过


ΔS


所用的时间


Δt



则所求得的平均速度



就可认为近似等于过该点的即时速度。




若实验测得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通过某两点时的即时速度 ,再测得物体通过两点所用的时间


t



以用公式


a




求得其加速度。




教师操作:




(1)


使气垫导轨倾斜约



以下。 两光电门分别放在位置


A



A


1


处,如图。滑行器置于


A

的右边,并在


其上插上挡光片。把光电门接在计时器上。计时器拨到



计时Ⅱ


”(S


2

< p>
)


挡。接通计时器电源。




(2)


使小型气源工作,给导轨通气 。让滑行器自由下滑。从计时器上读出滑行器经过


AA


1


的时间


Δt


1



在标尺上读出


AA


1


之间的距离


ΔS


1


,求出滑行器在< /p>


AA


1


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

< p>
.



(3)


< p>
A


1


处的光电门移到


A< /p>


2



A


3


……


,重复步骤


2


, 分别测出对应的平均速度



要注意每次都使滑行器从同一位置自由滑下。




(4)


分析所得的实验数据可发现, 平均速度随位移减小而减小并趋向某一极限


(


下表中数据仅供参 考


)




< /p>


(5)


为了近似求得此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可将计时器拨在



计时Ⅰ



挡,让滑 行器从上面实验中同一位置


自由滑下通过


A

点,测出挡光条通过


A


点的时间


Δ t


A


。挡光条的有效宽度


ΔS


A


=30mm(



L< /p>



)


,则可求得滑




……


实验时

v


1






光电门


2



t


2






v


2







行器 在挡光条遮光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它是在我们的装置中可能取到的过


A


点的最小位移内的平均速


度,


可近似认为是过


A


点时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值,


它接近滑行器过


A


点时的即时速度,


见下表中最后一栏 。




Δs(m)



Δt(s)



V


瞬时


(m/s)



0.414



2.56



0.162



0.260



1.78



0.146



0.109



0.86



0.127



0.057



0.48



0.120



0.0136



0.12



0.113



(6)


让一个光电门仍置于


A


处,另一光电门重新移回


A

< br>1


处。重复步骤


(5)


的操作。 但此时要注意记下挡


光条通过


A


的时间


t


A


以及通过


A



A


1


的总 时间


t


,可得挡光条通过


A

< p>
1


的时间


t


1

< p>


t



t


A


。根据挡光条的有


效遮光宽度


ΔS


A


,分别求出滑行器通过


A



A


1


时的即时速 度


V


A



< /p>



VA


1




。利用步骤


(2)


所测得的时间


Δt


1


,可求得


a







测定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


学生实验


)



实验仪器:


打点计时器、

< p>
交流电源


(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220V



电磁打点计时器



4



6V)



纸带、


小车、


轨 道、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




实验目的:




(1)


掌握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2)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纸带处理:




(1)“


位移差


法判断运动情况,设相邻点之间的位移分别为


s


1



s


2



s


3


……



(A)



s


2


-s


1


=s


3


-s


2


=… …=s


n


-s


n-1

< br>=0


,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s


2


-s


1


=s


3


-s


2


=… …=s


n


-s


n-1

< br>=Δs≠0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逐差法


求加速度




a


1


=



a


2


=



a


3


=





然后取平均值,即


a=





(3) “


平均速度法



求速度




v


n


=





(4) “


图像法



求加速度

< br>




v


n


= < /p>


,求出无数个点的速度,画出


v-t


图像 ,直线的斜率即加速度。




学生操作:




(1)


把附有滑轮的轨道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轨道 没有滑轮一端,连


接好电路;再把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 ;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


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 /p>


若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两个纸带分别从上下两边穿过墨粉纸盘


)





(2 )


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 时器就在纸


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3)


从三条纸袋中选择一条比较理 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


始点,并把每打五个 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即


T=0.02×


5=0.1s


,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作


0


,第六点作< /p>


为计数点


1


,依次标出计数点

< p>
2



3



4



5


6


。两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用刻度尺测出分别记作


s


1



s


2

< p>
……s


6





(4)


求出


a


的平均值,它就是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注意事项:




(1)


要在钩码落地处放置软垫,防 止撞坏钩码。




(2)


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


5 0cm


的纸带上清楚的


取出


7-8


个计数点为宜。




(3)


纸带运动时不要让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摩擦。




(4)


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 可能的一次测量完毕


(


可先统一量出到记数起点


0


之间的距离


)


< p>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1


、阻力很小时不同物体同时下落





实验仪器:旋片式真空抽气泵


(XZ)


、牛顿管




教师演示:用抽气泵把牛顿管内空气抽出不同程度,观察铝片 与羽毛的下落快慢。




实验结论:空 气阻力很小时


(


接近于真空


)


,铝片与羽毛同时下落。




2


、测重力加速度


(1)



实验仪器:铁架台、铁质小球


(


直径


2



2.5< /p>


厘米


)


、数字计时器

(J0201



CC)


、光电门< /p>


2


个、米尺、学生


电源、电磁铁




教师操作:




(1)


按图将光电门


A



B


和电磁铁安装在铁架台 上,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一条竖直线内。当电磁铁


断电释放小球后,小球能顺利通过 两个光电门




(2)


将数字计时器通电并调整光电门,


当光电门


A


光路被瞬间切断时,


即开始计时;


当光电门


B


的光路


被瞬间切断时,则停止计时。再接 通电磁铁电源吸住小球,开始实验。切断电磁铁电源,小球落下。此时


计时器显示的时间 即为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两光电门


A


B


的时间


Δt


,实验连续做三次, 然后取平均


值。



< br>(3)


用米尺测出从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到两个光电门中心的距离


h


1



h

2


,由公式


h


1

< br>= gt


1


2



h


2


= gt


2


2






Δt=t


2


-t


1


= - = ( - )



Δt


2


= ( - )


2



g=



由此就可算出所测的重力加速度。




注意事项:




(1)


用电磁铁释放小球的缺点是, 当切断电流后,电磁铁的磁性消失需要一时间,铁球与电磁铁铁心可


能有一些剩磁,都会 使下落时间较实际值大,引起误差。因此,上面介绍的方法是测定小球通过两光电门


之间 距离所用的时间。避免了测定小球开始下落的时刻,这样就消除了上述误差。




(2)


测量小球从开始下落的位置到 两个光电门中心的距离


h


1



h


2


,应该是从小球下部球表面到两个光电


门中心的距离。而不是小球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距离,因为光电门在小球下表面隔断光线时就 立即开始计


时。为了提高精度,光电门的光束应该调得较细,并适当增大两光电门


A



B


间的距离,使 时间测量的相


对误差减小。




3


、测重力加速度


(2)



实验仪器: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


(J0203



)


、米尺、重锤、夹子 、学生电源




教师操作:

< p>
(1)


将铁架台放于水平桌的边沿,打点计时器固定于支架的下端并位于竖 直平面内。支架底


座上放一重物以保持支架的稳定。打点纸带上端穿过计时器的限位孔, 并用夹子固定起来,下端通过夹子


悬挂一重锤。




(2)


接上电源,闭合开关。待打点 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上面的


夹子让重锤带着纸带自由下落。


这时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了一系列点。


重复实验,可得几条打点纸带。

< br>



(3)


在纸带上选取


5



6


个点,


分别求出打点计时器在打这几个点时,



锤下 落的速度及对应的时刻,把乘出的结果在坐标纸上以


t


为横坐标 ,



v


为纵坐标,画出各点。再根据这 些点画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利


用该纸带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值。然后利用另外几条纸带 分别求出重


力加速度的值,最后求出这些重力加速度值的平均值,即为该地区的


重力加速度值。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1


、惯性


(1)



实验仪器:气垫导轨


(J2125)


、小型气源


(J2126)


、水平尺、 滑块、


挡光片





教师操作:气垫导轨保持水平;用手轻推滑块,手离开滑块后 ,合外力为零,滑块维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2


、惯性


(2)



实验仪器:木块、小车




教师操作:突然使小车向前运动,小车上的木块向后倒。




3


、惯性


( 3)


——


判断生蛋和熟蛋




实验仪器:生鸡蛋、熟鸡蛋、细绳


2





学生游戏:不敲碎蛋壳来判别一个蛋的生熟,你该怎么办呢?




这儿问题的关键就在生蛋和熟蛋的旋转情形不一样。这一点就 可以用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把要判别


的蛋放到一只平底盘上,


用 两只手指使它旋转。


这个蛋如果是煮熟的


(

特别是煮得很






)



那么它旋转起


来就会比生蛋快得多,而且转得时间久。生蛋呢,却甚至转动不起来。


而煮得





的熟蛋,


旋转起来快得使你只看到一片白影,


它甚至能够自


动在它尖的一端上竖立起来。






























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是,熟透的蛋已 经变成一个实心的整体,生


蛋却因为它内部液态的蛋黄、蛋白,不能够立刻旋转起来,它 的惯性


作用就阻碍了蛋壳的旋转;蛋白和蛋黄在这里是起着


“< /p>


刹车



的作用。




生蛋和熟蛋在旋转停止的时候情形也不一样。一个旋转着的熟 蛋,只要你用手一捏,就会立刻停止


下来,但是生蛋虽然在你手碰到的时候停止了,如果 你立刻把手放开,它还要继续略略转动。这仍然是方


才说的那个惯性作用在作怪,蛋壳虽 然给阻止了,内部的蛋黄、蛋白却仍旧在继续旋转;至于熟蛋,它里


面的蛋黄、蛋白是跟 外面的蛋壳同时停止的。

























这类实验,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进行。把生蛋和熟蛋各用橡皮圈沿它的

< br>“


子午线



箍紧,各挂在


一条同样的线上。把这两条线各扭转相同的次数以后,一同放开,你立刻就会看到生蛋跟熟蛋的 分别:熟


蛋在转回到它的原来位置以后,就因为惯性作用向反方向扭转过去,然后又退转 回来


──


这样扭转几次,每


次的转数逐 渐减少。


但是生蛋却只来回扭转三四次,


熟蛋没有停止它就早停 下来了:这是因为生蛋的蛋白、


蛋黄妨碍了它的旋转运动的缘故。




4


、弹力的相互性




实验仪器:气垫导轨


(J2125)


、小型气源


(J2126)


、水平尺、 弹簧圈


2


只、滑块


2

< br>只




教师操作:气垫导轨保持 水平;两只滑块相向运动,碰撞瞬间观察两只弹簧圈变化。




5


、摩擦力的相互作用




实验仪器:三合板、遥控玩具电动小车、玻璃棒




教师操作:


在桌面上并排放上一些圆 杆,可用静电中的玻璃棒


.


在棒上铺一块三合板,


板上放一辆遥控电动玩具小车


.


用遥控器控制


小车向前运动时,板向后运动;当车向后运动时板向前运动。




6


、静电力的相互作用




实验仪器:轻小球


2


个、毛皮、橡胶棒、丝绸、玻璃棒、


细线


2

< p>




教师操作:用细线 拴两个小球,当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时,


相互推斥而远离;当带异种电荷时,相互吸引而 靠近。




7


、磁场力的相互作用




实验仪器:小车


2

< br>个、条形磁铁


2





教师操作: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 /p>


名磁极靠近时,放开小车,两车被推开;当异名磁极接近时,两


辆 小车被吸拢。




8


、拉力的相互作用





实验仪器:小车

< br>(2



)


、绳子




学生体验:


把两辆能站人 的小车放在地面上,


小车


上各站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拿着绳子的一端。


当一个学生


用力拉绳时,两辆小 车同时向中间移动。




实验结论:




①相互性: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两个力来说是互换的,分别把这两

< p>
个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②同时性:作用力消失,反作用力立即消失。没有作用就没有反作用。




③同一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是相同的。这一点从几个 实验中可以看出,当作用力是弹力时,


反作用力也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 是摩擦力等等。




④方向: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在一条直线上。




9


、相互作用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仪器:弹簧秤




教师操作:用两个弹簧秤对拉,观察两个弹簧秤间的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的数量关系。




实验结论:



⑤大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牛顿第二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1)



实验仪器: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两个光滑的轨道

< p>
(


一端带有定滑轮


)


、砝 码


(


一盒


)


、 细绳、夹子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师操作: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的轨道上,小车的前端各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 滑


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放有数量不等的砝码,使两辆小车在不同的拉力下做匀加速运动 。








(2)


对本次实验中说明的两个问题








a


:砝码跟小车相比质量较小,细绳 对小车的拉力近似地等于砝码所受的重力。








b


: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绳,以同时控制两辆小车。








(3)


实验的做法:




a


:在两砝码盘中放不同数量的砝码 ,以使两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同。




b


:打开夹子,让两辆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关上夹子,让它们同时停下来 。




(4)


观察两辆车在相等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位移的大小。




实验现象:所受拉力大的那辆小车,位移大。




实验结论:小车的位移与它们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对质量相同 的物体,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物体上


的力成正比。




教师操作:使两辆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在一辆


小车上加放砝码,以增大质量,研究加速度和质量之


间的关系。




实验现象:在相同的时间里,质量小的那辆小< /p>


车的位移大;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


体的质量成反 比。




2


、牛顿第二定律


(2)



实验仪器:数字计时器


(J0201 -CC)


、气垫导轨


(J2125)


、 小型气源


(J2126)


、水平尺、天平、砝码、砝

< p>
码盘


(5g


以下


)


、滑块


(200g


以上


)


、挡光片、滑块配重、


细线




天平: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7:0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64567.html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大全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