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预测机制建设说明书(初稿)
起草人:杨柏松
目
录
1.
目的
.........................
..................................................
..................................................
......................... 3
2.
预测技术的选择
.
< br>............................................... .................................................. ................................. 3
3.
固定模型时间序列技术建模
.
..........................................
..................................................
.................. 6
4
.回归分析
..........
..................................................
..................................................
.............................. 11
5
.定性预测
..........
..................................................
..................................................
.............................. 12
6
.销售预测机制管理
......
..................................................
..................................................
.................. 13
7
.成本风险
..........
..................................................
..................................................
.............................. 19
发货预测机制建设说明书
第
2
p>
页共
19
页
1.
目的
通过建立销售预测机制,
实现预测物料的提前购买,
以达到缩短交货周期,
提高客户满意度,
提升市场
占有率的目的。
2.
预测技术的选择
常见的预测技术分类
是根据该技术是主观的还是统计分析的来划分,
无论是分析内生数据
(指
使用历史的销售数据,而不考虑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或者外生数据(指利用
其他数据,比如
价格、促销手段改变、竞争行为或者经济条件解释销售变化)。预测技术
的这些特点引出了预测
技术的三大类型:时间序列技术;回归分析(相关技术);定性分
析技术。下面我先对这三大预
测技术类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时间序列分析技术
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
“内生性”的技术。时间序列分析技术考
虑的仅仅是
过去实际销售历史模式(即按照时间序列的销售量)。如果这种模式能被识别并且可
以映
射到将来,那么就有了我们的预测。无论采用何种时间序列技术,它们都是检验四种基本时
序模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这几种基本模式是:
水平
(
Level
)
、
趋势
(
Trend
)
、
季节性
(
S
easonality
)
和
噪音
(
Noise
)。水平是销售历史的基准线,
或者是没有趋势、季节性和噪音的情况下,销售应
该表现出来的模式。趋势是销售连续增
加或者减少,可以是直线或者曲线。季节性是销售增减重
复出现的形态,通常是
1
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噪音是随即的波动,或者是在销售历史数据中时
间序列技术无法解释的部分。
时间序
列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开放时间序列模型技术(
OMTS
),
一种是固定模型时间序列
技术(
FMTS
),其中因为
OMTS
技术非常复杂,而且相对于
FMTS
技术精确度并不会提高很多,
所以尽管相
关的学术研究很多,但是在现实的预测中很少应用。而
FMTS
技术通常比较简单,不
需要太多的费用,并且要求数据量少,对于
短期的(预测时间范围小于
6
个月)
,
变化快且需要
预测的项目多
的销售预
测,是一种简单且实用性好的技术。所以,我们选择了
FMTS
技术中应用
最广泛的
指数平滑法
,作为
我们建立
定量预测模型
的基础技术方法。
相关(回归)分析
是一项实用统计原理实现预测的技术,它
试图建立销售和各种可能影响销
售的外生变量(例如广告、产品质量、价格、物流服务质
量或者经济情况等)之间的关系。通过
分析过去的外生变量和销售数据以判断它们之间的
关系强弱。例如价格上涨,销售量下降,表明
发货预测机制建设说明书
第
3
p>
页共
19
页
p>
两者之间有强烈的负相关。如果一个强的相关性被发现了,那么就能用这个外生变量预测今后
的
销售量。合作、竞争因素以及经济情况等变量都能在相关分析预测中用到,从而使销售
预测可以
考虑到较广泛环境下的情形。相关分析还可以提供每个变量影响的统计估计值,
因此,可以删除
对模型预测贡献很少的变量。
相关分析是可以使用的最有潜力提供精确预报的技术
,但是它需要大量的数据。
数据的大量
需求就降低了相关分析对条件改变的敏感程度。
因此
,
在较
长期的
(
6
个月以上的预测时间范围)
,
公司
整体层次上
,又有
大量外生变量数据
可
以利用的情况下,相关分析可以用来预测。
定性技术
是一个过程,它把有丰富经验的人员(计划人员、销售人员、公司主管和外部专家)
的意见变成正式的预测参数。定性技术的一大优点在于充分考虑宝贵的个人经验,并且不需要太
多数据。当只有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历史数据(例如新产品)时,该方法相当实用。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试图用相关分析技术解决我们北京发那科的预测问题,
但是到目前为止
也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外生变量数据
不足;第二,强相关性
外生变量不容易发现;第三,扩展到物料层级,相关情况将更为复
杂。另外要说的一点是,实际
上我们混淆了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和相关分析,我们在去年搭
建的通过历史数据的预测模型实际上
属于时间序列分析技术范畴之内,
< br>历史销售数据是内生变量,
并不是相关分析要提取的外生变量。
< br>这里并不是说,因为我们遇到了以上困难就放弃使用相关分析这种“最优潜力提供精确预报”的
< p>技术进行预测,具体要做哪些准备才能使用相关技术,我将在后文中讲到。
实际上,时间序列技术、定性技术和回归分析用于销售预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然而,这
些
技术大多数是互补的。也就是说,一个完整、有效的销售预测系统,往往是以上三种技
术共同作
用的结果。时间序列技术能发现和预测趋势和季节性,一旦这种趋势或季节性发
生改变,它便可
以随之迅速做出调整。时间序列分析的缺点在于,它没有考虑外部因素的
影响。回归分析发现趋
势和周期性的能力较弱,对二者的转变反应更差。回归分析需要大
量的数据来支持,所以不能对
任何事情做出迅速反应,但它却能更多地考虑外部因素,这
些因素能影响预测的效果。时间序列
技术和回归分析多对下面的情况无能为力,
即商业运行环境发生突变,
或以前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 br>但我们的系统中没有相关的数据信息。但是,有经验的预测分析人员和管理人员却能处理好这些
< p>意外的情况。因为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及对客观事物的印象,并且他们能经常和企业 p>
发货预测机制建设说明书
第
4
p>
页共
19
页
图
1
p>
中的其他人员、客户、供应商进行广泛的交流,因而容易将这些经验转化为对定量预测的定性
调
整。这种改进往往以对商业运行环境的敏锐分析为基础,并不涉及定量数据;反之,预
测分析人
员和管理人员却不太擅长把握大量数据,
准确地确认趋
势、
季节性模式或系统和外部因素的关系。
< br>图
1
为对北京发那科的月度发货总套数,通过指数平滑法
建立的定量预测模型,预测与实际
发货曲线的拟合情况。从几处标注点我们不难看出,定
量预测模型是将现有的模式映射到将来,
是抓不住“拐点”的,这些“拐点”就是我们定
性预测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以上三种销售预测方法其中
任何一项对其他两项来说都是有利的补充。正因为这
样,最有效的预测系统是首先利用时
间序列技术开始初步预测,再利用考虑到外部因素的回归分
析改善初步预测,以便于销售
预测人员分析相关预测结果,并依据他们自身的经验做出相应定性
的调整。
3.
固定模型时间序列技术建模
3.1
建模技术的选择
3.1.1
带有趋势和季节性的自适应指数平滑法
3.1.2
模型公式:
p>
由模型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涉及的变量非常之多,但是运算过程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
/p>
比较容易掌握,且预测效果相对较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内生性”定量预测技术。<
/p>
3.2
数据的选择
SAP
系统中提取整理
2009
年
1
月至今的,物料级、月别的历史发货数据。
3.3
建模物料的初步选择
3.3.1
物料选择的原则
首先,因为考虑到通
过预测提前购买就存在因预测不准确而带来的成本风险(关于成本风险
后面会单独描述)
,为了尽可能成本风险,进行建模物料初选的时候,我们是本着
用量大或者需
求稳定
这一原则。当然,如果因为某些特殊客户的需求,公司出于整体考虑
,愿意承担这部分特
殊需求的成本风险,也可以对不符合本原则的物料做预测,提前采购
。
3.3.2
初步选择
物料类别
系统
主轴电机
伺服电机
放大器
其他(不包括子公司电缆和软件)
合计
选择范围
月均发货量≥
10
月均发货量≥
5
月均发货量≥
5
月均发货量≥
10
月均发货量≥
10
数量(种类)
25
57
54
39
218
406
发货总量占比
94.85%
86.95%
93.34%
97.57%
表
1
如
表<
/p>
1
所示,复合上述初选条件的物料种类虽然不多,但是主要物料(
系统、电机、放大器)的
发货总量占比都在
85%
以上,也就是说,从初步选择结果看,我们只需要对相对少数种类的物料做预
测,就能达到对大部分订单缩短交货期的目的。
3.4
模型建设
3.4.1
模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完成了方
法、数据、物料的准备工作以后,就可以开始下一步的预测模型建设工作了。这里要说
的
是,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以月为预测的时间单位,但是建模过程中发现,我们物料级的月度发货量
起伏特别大,造成模型无论如何调整参数值,都无法实现让人满意的预测效果。
图
2
为放大器
发货预测机制建设说明书
第
7
p>
页共
19
页
图
2
图
3
发货预测机制建设说明书
第
9
p>
页共
19
页
-
-
-
-
-
-
-
-
-
上一篇:企业文化用语英文翻译标准文本
下一篇:植物拉丁学名(150个拉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