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理解
(一)
羊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吃草,那
么聚精会神,好像这世界上再没有
什么事使它们分心了;好像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这个
还好吃。它们
的小嘴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把有毒的“土香草”丢在一边,
把有营养的嫩草芽一根接一根地往嘴里送;嘴巴一歪一歪地,永不疲
怠
地咀嚼着。
羊吃过草,还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
,就是
把胃
里的没消化的草根、草茎再翻出来,再送进口里,进行第二次,第三
次地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给我们的启示也不少
:我们的学校不正是一片绿
草如茵的“草地”吗?我们就是那一只只可爱的小羊。在这块
如茵的
草地上,我们能像羊吃草那样永无倦怠地获取知识吗?特别是对知识
中那些没有消化透的
“草根”
、
“
草茎”
,
我们是否做到了要经常
“翻草”
,
反复咀嚼呢,直到完全消化
为止呢?
1
、
文
中
加
点
的
“
咀
嚼
p>
”
一
词
意
思
不
一
样
,
第
一
个
< br>意
思
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第
二
个
意
思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用横线画出短文过渡句。
3
、选择。
(
1
)文中的“土香草”可以比喻为(
)
A
一种草
B
一种有害的草
C
一种有害的知识
D
一种有益的知识
< br>(
2
)文中的“翻草”指的是(
)
A
预习
B
复习
C
思考
D
提问
(<
/p>
3
)文中的“草根”
“草茎”指的是(<
/p>
)
A
深奥的知识
B
浅显的知识
C
没用的东西
D
有用
的东西
4
、羊吃草给我们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
《牵手》
①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
是伸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
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脚浅
一脚趔趔
趄趄,
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
不要命地抓着,
那真是甩也甩不脱,
割也割不掉。不知道那
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道,我的一根食指对她
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
②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
的
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
< br>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天天。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
也妨碍走路。
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
她
“
p>
嗷
”
地一声扑上来,
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
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
后来我就怕带
她上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她牵爸爸的手也是
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
会一脸陶醉和幸福。
③女儿
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
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
一个头尖。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
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
指中指无名小指
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
p>
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
?
她
p>
“
嗯
”
一声说,我
想牵。我试图
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她的手
劲多大啊
!
我的指骨在她掌心里酥麻酥麻,<
/p>
只要她再加一把劲我就会叫
唤出声。可我内心也喜欢这种指骨酥麻
的感觉。
④我真
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
还会不会分开。我嘴里说着:不
要,不要。我心里默念着:牵吧,牵
吧。我的孩子
!
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
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
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在她满十八
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因为忧虑有妈妈担
着,荆棘由妈妈去砍,给她
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
紧紧跟
着。
谁让我是妈妈呢
?
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能够交给谁呢
?
妈妈生来就
是要牵着孩子走路的。
p>
⑤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
子<
/p>
?
跟现在你把一切交给妈妈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
了。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诗一般梦一样的年华;
以后妈妈却要回赠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到
那时候,你会牵
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
1
.本文题目
“
牵手
”
有哪些方面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理
解
。
(3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p>
2
.文中有三次女儿牵着妈妈手的细节描写,请简要概括写出来并说
说这几处细节描写突
出了什么
(
或
“
有什么作用<
/p>
”)
。
(5
分<
/p>
)
答: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
3
.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说你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
(4<
/p>
分
)
(1)
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
答: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
糖吞下,
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
紧紧跟着。
答: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
.
试概括说说文章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分
)
答: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
成全一棵树
①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
,
向别人讨了几棵树
苗。她要把它们栽
在门前。
②母亲栽种完毕后,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
“
妈妈,把这棵小
树也栽下吧?
”
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她又瘦又小,一
点也不强壮,
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
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
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
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
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
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
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
——
就
算它最终
长不成一棵大树。
③孩子高兴极了
,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
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
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
得都大、都深。
④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
浇水。母亲看着,心
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
棵树苗会
活过来
,
会长成一棵大树。<
/p>
⑤可是不久
,
那棵树苗和其它树苗一样
,
也鼓出了
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
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
,<
/p>
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p>
⑥每一天
,
孩子都要拎了水桶浇树苗。孩子
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
,
一棵
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
,
他自己亲手挖坑栽种的小
树苗,孩子也只
浇一桶水。
⑦小树一天一天长大。
开始的时候
,
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它的哥哥姐姐们壮实
,
显<
/p>
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
,
它竟
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⑧这一年冬
天
,
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最小的孩子也去学校读
书。
而在此之前
,
她是不想
,
也没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读书。
孩子背
着母亲用
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
,
高高兴
兴上学去了。
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
,
可他的脸上却
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⑨放了学
,
除了做作业
,
孩子就浇那几棵树
,
p>
一拐一拐地拎了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
之间。春去冬来
,
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
,
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他们都叫他阳光。
11
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
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这一年
,
他回到
了他的
家乡
,
母亲已是满头银发了,儿
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就在
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
几棵树。
12
他是坐着一辆小轿车回来的。但他没有让车子进村。从村头他就下来自己走
路,一拐
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13
远远地他首先看到了家门口的树
——
那高大的
、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
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的心里一热
,
急急忙忙冲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
的树下
,
他把他的母亲搂在怀里。
他发现母亲是真的老了
,
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
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p>
14
他在老
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门外树下的青石板上
坐,陪着母亲说话。
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
“
娘
< br>,
你知道这棵树
为什么比那些长得快吗?这里面
,
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
15
母亲望着已人到中
年的儿子
,
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
,
p>
她平静地笑了,她点点头
说:
“
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
,
还不是你
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
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儿
,
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
小树快快长大吧
……
孩子
,
你知道我
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
让你上学堂了吗?就是
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去偷偷喂那树啊!
”
16
他一下子怔住了。
许久许久
,
他突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
跪在了母亲的面前。
他
明白
了,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
<
/p>
1
.第④段画线句
“
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
”
,请联系上下文
,
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②④⑧⑨段中的
“
一拐一拐
p>
”
共出现了四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
是强调他是个残疾孩子;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认真揣摩文章标题,说说它的含义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四)
祖母的葵花
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是祖母种的。①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
针下去,绿的是
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②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
些小黄花,就开
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
很远
很远。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
p>
绽放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晴。
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
“
乌子
”
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
,枝枝
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
/p>
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
着太阳的方向,
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
手,
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
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凡高在
1888
年的
《向日
葵》
里,
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
画中
,
一朵一朵葵花,
在阳光下怒放,
仿佛
是
“
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
”
p>
。
凡高说,
那是爱的最强光。
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
的温暖。
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不
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
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
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
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
,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葵花结籽,
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
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
,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
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
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
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
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放
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③一颗瓜子,原来是
一朵花的魂啊!
瓜子晒干,祖母会
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
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
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