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公交运营模式分析及适应性研究
龙小强
1,2
,闫攀宇
1
(
1.
广州市交通运输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30
;
2.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0031
)
摘要
:快速公交运营模式的选择是各大城市建设
BRT
系统
面临的首要问题,直接关系到系统能否
成功运营。分析快速公交各种运营模式的特点和适
应性,在研究影响运营模式选择的因素的基础
上,提出了选择运营模式的原则,并以广州
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
:快速公交
运营模式
线网结构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U49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Research on
the Adaptability of Operation Mode about
Bus Rapid Transit
LONG Xiao-
qiang
,
YAN Pan-yu
(
hou Transport Research
Institute
,
Guangzhou 510030
p>
,
China
;
est Jiaotong
University
,
Chengdu 610031
,
China
)
Abstract:
The
choice of
operation
mode about bus rapid
transit
is
the
main problem
when
the
big
cities
construct
BRT
system,
it
determines
the
operation
stand
or
fall.
It
takes
Guangzhou for an
example by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daptabi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hoice principles of operation mode about bus
rapid transit.
Key words:
bus rapid transit
;
operation
mode
;
network
structure
;
adaptability
1,2
1
0
引言
2005
年
9
月,
《国务院办公
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
(国
办发
[2005]46
号)》提出适度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汽
车系统。近年来,快速公交(
Bus Rapid
Trans
it
,
BRT
)受到国内许多大城市的
重视,北京、杭州、昆明、济南、重庆、常州、大连、合
肥、厦门等
9
个城市先后建成
BRT
系统,另
有
16
个城市正在规划和设计快速公交系统。在国外,
已有
53
个城市建成
B
RT
系统,另有
102
个城市正在规划
和设计快速公交系统。
由于快速公交具有常规公交灵活性的特
点,国内外各大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运营模式有一定的差
异。波哥大、布里斯班、北京采
用路中封闭式的
BRT
通道、大容量左开门车辆、路中岛式车站
、
车外售检票、单一线路只在
BRT
通
道内运行;首尔、圣保罗、昆明采用路侧或路中开放式
BRT
通
道、右开门或双侧开门车辆、快速公交线路和常规线路都在
BR
T
通道内运行;杭州最初采用封闭
式的
BRT
通道,运营一段时间后改为开放式运营。
BRT
系统能否成功运营的关键取决于运营模式
是否与城市居民出行、所选线位
公交需求特征相符。
目前,国内部分
BRT
系统重建设轻运营的设计理念,导致投入运营后出现诸多问题。因此,本文
对
BRT
系统两种运营模式的特点和适应性进
行分析,使快速公交更加适应城市发展要求,同时便
于各城市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运营模
式。
1
快速公交运营模式定义及特点
1.1
封闭式模式
根据对国内外各大城市
BRT
系统的比较研究,
将快速公交运营模式分为两类:封闭式和
开放式。封闭式系统采用单一的
BRT
线路、大容量车辆,仅在
BRT
通道内往返运行。常规公交线
路不能进入
BRT
通道行驶,与
BRT
线路实现站外衔接换乘。
封闭式系统采用轴幅中转的运输组织
形式,线网结构为干支线网,结合出行强度提供差异
服务,在高密度的
BRT
通道由
BRT
线路使用
大型车辆提供干线运输服务,在低密度区域由常规线路
使用普通车辆提供支线运输服务。常规线
路向开行
BRT
线路的
BRT
通道喂给客流,大部分使用封闭
式
BRT
系统的乘客都需要在枢纽站进行
换乘。
图
1
< br>封闭式
BRT
系统干支线网示意图
常规线路采用普通车辆服务于居住区和换乘站之
间,运行在混合交通车道;
BRT
线路采用
< br>大型车辆服务于
BRT
通道,乘客在通道两端的车站进行
换乘。根据目前各城市
BRT
运营情况,高
质量的
BRT
系统都采用了封闭式系统。
< br>
1.2
开放式模式
采用开放式模式的
BRT<
/p>
系统中,
BRT
线路和常规线路的部分路
段均在
BRT
通道内运行,
线路
在通道内衔接换乘。开放式系统采用点点直达的运输组织形式,线网结构为直达线网。开放式系
统的直达服务通常直接将乘客由起点运送到目的地,对换乘的需求较小。
图
2
开放式
BRT
系统直达线网示意图
开放式系统的直达服务将乘客从居住区通过部分通
道直接运送到目的地,常规线路车辆只
在需求较高的中心区进入专用通道,其他部分路段
车辆运行在混合交通车道上。开放式系统中要
求车辆既能在
BR
T
通道内运行,也能在其他道路运行,如果使用单侧开门的车辆,且通道设置在
路中时,需要设置路中侧式站台。
2
快速公交运营模式比较研究
2.1
封闭式模式优缺点分析
2.1.1
封闭式模式优点
封闭式系统的
BRT
线路使用大容量车型在通道
内运行,通道外常规线路使用普通车辆,公
交车型与交通需求能够合理匹配。
封闭式系统类似于轨道交通运营模式,
无线路区分、
车辆单一、
列车化开行,运输能力大、可控性高、站台付费、上下车时间短、系统形象
好。具体而言封闭式
系统有以下优点:
(
1
)系统运输效率高、效益好。封闭式系统提供的干支服务
可以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将需求和供
给有效的匹配,提高每辆车的载客量,而满载率决定了
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此外,满载率的提高
也可以减少车辆流量,当既有公交系统车流量大
而满载率低的情况下,采用封闭式系统通过车型
与乘客需求的匹配对满载率的提高非常有
效。
(
2
)
优化运输资源合理配置。封闭式系统在专用通道的
BRT
线路采
用大型车辆,以较少的车辆
提供较大的运输能力,减少车辆流量,从而提高了通道的通行
能力、减少通道的拥堵和车辆的废
气排放。常规线路采用普通车辆服务于低需求的居住区
,普通车辆购买和运营成本较低,低频繁
服务时其成本效益较好。
(
3
)系统可控性与可靠性较高。
BRT
线路的车辆全程在
BRT
专用通道内运行,通过配置
GPS
调度
设备和先进的车站设施,指挥中心对通道中车辆的运行控制力较强。此外,通道内完全列车化开
行,没有其他车辆干扰,系统的运行的可靠性较高。
2.1.2
封闭式模式缺点
封闭式系统类似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将
BRT
线路与常规线路完全分割,在站外换乘,增
加了换乘次数,对距离通道较远的出行还会增加绕行距离,需要建设大量换乘站,还需要对既有
< br>公交线路进行大规模调整。
(
1
)增加了换乘次数和时间。封闭式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需要乘客在出行中一次或多次换乘
车辆,
造成了乘客的时间损失且带来不便。如果换乘时间延误过多,乘客可能选择其他出
行方式。在短
距离出行中,换乘的时间损失可能等于或大于现在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
相比换乘时间,封闭
式系统的换乘候车时间同样让乘客觉得较难适应。
< br>
(
2
)离通道远的客流需要绕
行。封闭式系统从换乘站到居住区的出行意味着在起讫点之间产生
了绕行。这个绕行不但
影响乘客的出行时间,而且影响运营效率,还会造成额外的燃油消耗。起
讫点离通道越远
,则绕行距离越长,下图终点
2
的绕行距离长于终点
1
。
图
3
绕行距离对运营模式的影响
(
3
)换乘站设施建设成本较高。封闭式系统需要建设首末换乘站和中途
换乘站,建设成本比标
准车站成本要高,还会产生维护和运营成本。换乘时间和方便程度
取决于换乘区域的设计。此外
换乘站占地面积较大,而快速公交系统周边土地开发强度较
高,如须拆迁将使换乘站建设成本更
高。
(
4
)须大规模调整公交线路。封闭式系统采用干支线网提
供公交服务,而既有公交系统线网并
非这种结构,公交线网结构的转换需要对公交线路进
行调整。因此,采用封闭式系统会导致公交
企业运营、线路重组等重要变化。
2.2
开放式模式优缺点分析
2.2.1
开放式模式优点
开放式系统提供的专用通道既供
BRT
线路行
驶,也允许经过的常规线路进入行驶,两种线
路在车站实现换乘。不需要对线网进行大规
模调整,不增加换乘,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小。
(
1
)避免过多换乘节省时间。开放式系统只有较少的乘客需要在线路间进行
换乘,常规线路将
乘客由居住区通过专用通道送达目的地。开放式系统提供的直达服务可
以通过两个方法节约时
间:
1
)减少换
乘站的候车时间;
2
)较多的直达线路到达目的地。如果直达服
务提供了更短更直
接的线路,还可以通过燃料消耗的降低来节省运营成本。
(
2
)延续了市民的出行
习惯。开放式系统基本沿用原有的公交线网,不进行大的调整,较好的
保持了出行者的出
行惯性。
在建设和投入运营期间,
对市民的出行影响最小,
p>
系统转换也较顺畅,
易被市民接受。
p>
(
3
)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小。开放式系统
不需要建设首末、中间换乘站,仅需要建设一些常规
线路之间的换乘的车站。在用地较为
紧张的区域,节约成本的优势更能得到体现。
2.2.2
开放式模式缺点
开放式系统相当于提供了一条高等级的公交专用道和先进的车站设施,更像一个常规公交
系统,系统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
1
)运营效率与可控性不高。开放式系统的常规线路在通道内外使用同一
车型,但线路在通道
内外的出行需求存在一定差异。
大量的普通
车辆在
BRT
通道上运营造成运输能力比理想情况要小,
车均乘客数的降低会导致每个乘客服务成本的提高。
BRT
通道内车流量过高,有可能导致车辆拥
挤、速度降低、运输能力变小。当车
辆驶离
BRT
通道时,由于转弯使平均速度降低。常规线路部<
/p>
分路段经行非专用通道,车辆运行全程的监控难度较大,在通道外道路交通条件较差时可能
导致
-
-
-
-
-
-
-
-
-
上一篇:中国航运业的现状,发展,问题和前景 2
下一篇:我国公路运输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