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
年人教版
八上物理段考试卷
姓名:
分数: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小蒋同学参加中考
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
A
.实心球成绩为
40m
C
.跳绳
1s
跳
100
次
B
.立定跳远成绩为
10m
D
.
1000m
跑步用
时
4min
2
、一线、二线城市地铁
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地铁停在站台上时,说地铁是运
动的,所选的
参照物是(
)
A.
站台
B.
站台上走动的乘客
C.
地面
D.
地铁上坐在位置上不动的人
3<
/p>
、
某同学在百米赛跑中,
测得他在
50m
处的瞬时速度为
6m/s
,
16s
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
< br>7.5m/s
,
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6.25m/s C.6.67m/s D.7.5m/s
4
p>
、图
2
是某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
v-t
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
线运动的是(
)
“龟兔赛跑”新传
: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
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p>
.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B
.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C
.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
速度不相等
p>
D
.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
的平均速度
图
2
1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p>
、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
服没有放好就会引起洗衣机振动发出噪声
,这时控制噪声应采取的切实可
行
的方法是(
< br>
)
A
.从声源处减弱,将衣服放平
B
.关上房门和窗户,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
.戴上耳塞,在人耳处减弱
D
.将洗衣机用厚棉被包起来,既在声源处又在传播过程中使噪声减弱
6
、
人耳能
分清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至少
0.1s
,
你面向一高墙喊话,
如果想分清回声,
那么你
和高墙之间的距离
至少
应(
)
A.
大于
34m
B.
大于
17m
D.
等于
17m
D.
等于
34m
7
< br>、使用手机上抖音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8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
“闻
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
“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 br>
9
、两支用后没甩过
的体温计
,示数都是
38
℃,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
37.5
℃和
38.5
℃的两个病人
,
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A
、
37.5
℃和
38.5
℃
B
、
37
.5
℃和
38
℃
C
、
38
< br>℃和
38.5
℃
D
、
38
℃和
38
℃
10
、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
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
B.
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
变
2
C.
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D.
冰、水的温度都上升
11
、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
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
48
℃
B.
在
BC
段
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在
BC
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
第<
/p>
10
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12
、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
蒸发
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
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
温度保持不变
13
、下列现象与物态
变化相对应的是(
)
A.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液化
<
/p>
C.
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
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
/p>
14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
1
p>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
2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
/p>
(
3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
4
)冬天
,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
B.(2)(4)
C.(1)(3)
D.(3)(4)
15
、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酒精
水银
铅
熔点
/
℃
-
117
-
39
328
3
沸点
/
℃
78
357
1740
A.80
℃的酒精是液态
p>
B.
气温接近
-
5
0
℃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来测量液体
C.
-
39
℃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p>
D.
铅的凝固点是
-
328
℃
二、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
19
p>
分)
16
、歼<
/p>
15
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
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以
物,飞行员是运动的.
17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时产生的
________
(选填“超声波”
“次声波”或“电磁波”
)<
/p>
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
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
内脏出血破裂,
危及生命。
p>
由
于它的破坏性大,
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p>
______Hz
,
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
/p>
,
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18
、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
2
:
3
,则
它们的速度之比
是
;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5
< br>:
3
,则速度之比是
。
19
、①
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人们利
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
;
③中医通过“闻”来诊病;
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
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声可以传
递
信息的是
______________
,能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br>_____________
。
20
、
物理学中用
振动的
次数——频率来描述物
为参照
体振动的快慢。
< br>
21
、
如图
< br>6
所示,
甲、
乙分别是从
、
(控
制噪声的。
22
、攀登喜马拉雅山顶峰的队员们,在山峰上做饭时,
只
能使用高压锅,否则食物就煮不熟,原因是
__________
。
23
、北方的冬天,为了防止地
窖的蔬菜冻坏,人们常常在地窖里放一桶水,这是利用水的
能
够
热量不至于地窖温度太
。
p>
下雪不冷化雪冷
,
是因为雪熔化要
;夏天
,
打开冰棒的包装纸
,
常常会看到冰棒冒
“白气”
,
这是
现象。
24
、冬天我们戴着眼镜从室外走进室内,眼镜上会出现白雾,发生了
p>
(物态变化)
,走出室
外,眼镜又变得清晰
起来,因为
(物态变化)
。
三、简答题。
(共
4
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