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
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
密
学
人教版
2020
—
2021
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
物理(上)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总分
:
100
分
时间:
6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p>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
如图
1
所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商场的试衣
镜照出人
来很显瘦、
显高。
这是因为很
多商场的试衣镜都是
“瘦身镜”
,
下列
光现象中与瘦身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墙上的手影
B.
水中的筷子“折断”
C.
古人利用日晷读取时间
D.
高塔在水中的倒影
2.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B.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第
25
页<
/p>
,
共
26
页
p>
C.
人们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消毒杀菌
D.
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p>
3.
如图
2<
/p>
所示,用抽气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
逐渐减小,此
现象(
)
A.
可说明空气变少,铃声消失
B.
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
可说明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
可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
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一块铁锯去一半
,它的密度也会减小一半;②一杯水和一桶
水的密度一样大;③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质
量大的密度大;
④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大。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5.
图
3
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
,它
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第
26
页<
/p>
,
共
26
页
p>
A.<
/p>
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
间
B.
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
实像
C.
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
镜的一部分,
白墙上的画面将不
再完整
D.
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
< br>是因为白墙对照射
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
6.
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
的是(
)
A.
第
p>
23
页
,
共
26
页
B.
C.
D.
7.
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p>
)
A.
显微镜和
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
的实像
p>
B.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
p>
第
24
页
,
共
26
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C.
显微
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
D.
显微
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
体倒放
8.
小露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出现了如图
4
所示的情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
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
密
学
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3 cm B.6 cm
C.9 cm D.16 cm
9.
下列光现象的示意图,
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说明了日食的成因
第
25
页<
/p>
,
共
26
页
p>
B.
该图中所成的像可承接在光屏上
C.
该图说明了近视眼的成因
D.
该图是解释“潭清疑水浅”的光路图
<
/p>
10.
如图
5
所
示是某人骑电动平衡车经过一辆小汽车时的情景,
已知他从甲图位置骑行到丙图位置,<
/p>
则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以楼房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B.
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p>
第
26
页
,
共
26
页
C.<
/p>
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他经过了约
4m
的路程
D.
从甲图到丙图的过程中,
他经过了约
40m
的路程
11.
小枫同学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
律”的实验,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如图
6
所示,
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即物距为
25cm
,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
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凸透镜
B.
若保持图中物距不变,正确调节光屏后,光屏上成的像是放
大的,这是投影仪的原理
p>
C.
上述实验中,蜡烛依然保持在光具座
上的
10cm
刻度线处,
将凸透镜和光
屏分别移至
25cm
、
55cm
刻度线处,光屏上又可
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
,若想光屏上
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向右再移
5cm
D.
实验中由于蜡烛会随实验时间延长而烧短,
要想成像仍然在
光屏中央,可保持透镜和光屏不动将蜡烛向上调节适当高度,<
/p>
第
23
页<
/p>
,
共
26
页
p>
或在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情况下将透镜向下调节适当高度
12.
如图
7
所示,
是甲、
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 br>分析图像可知(
)
A.
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小
B.
对甲物质而言,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
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密度的
4
倍
D.
乙
物质的密度为
1.0
?
10
3
kg
/
m
3
二、填空题(每空
2<
/p>
分,共
16
分)
13.
如图
8
所示,是一杯分层的鸡尾酒,这几种酒之所以能够
分层,主要是因为这几种酒的
______
不同,用吸管将最下层的
酒喝掉,
这杯鸡尾酒的密度将
_______
(填“变大”
、
“变小”
或“不变”
)<
/p>
。
第
24
页<
/p>
,
共
26
页
p>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
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
密
学
14.
小
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
后视镜
_
_______
(选填“一定”
、不一定”或“一定不”
)能看
见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
< br>_______
(选填
“虚”或“实”
< br>)像。
15.
如图
9
所示,是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折
射角为
_____
度,在界面的
__
______
(选填“上”或“下”
)侧
是空气。
16.
在实验室测量液体密度时,如图
10
所示,正确的实验
顺序
应该是,量筒中液体的密度是
_______
kg
/
m
3
。
第
p>
25
页
,
共
26
页
三、作
图题(
17
题
2
分,
18
题
5
分,共
7
分)
17.
如图
11
所示,一束光从水
中斜射到空气中,请画出折射光
线的大致方向。
第
26
页<
/p>
,
共
26
页
p>
18.
如图
12
所示,
AB
为遮光板,
S
?
是点光源
S
在平面镜中所成
的像,
S
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凸透镜左侧
焦点
F<
/p>
。请画出:
(
1
)光源
S
的位置;
< br>(
2
)光线
EF
的入射光线;
(
3
)光线
p>
EF
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四、实验与探究题(
19
题
7
分,
20
题
9
分,
21
题
10
分,共
26
分)
19.
如图<
/p>
13
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
通过多次实
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p>
第
23
页
,
共
26
页
(
1
)多次
实验表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
______
光线和
________
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以及法线
p>
______
(选填“在”或“不在”
)同
一平面内。
(
2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
入射角的增大而
_____
(选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
,
且折射光
线比入射光线更加
______
(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
法线。
(
3
)小明让一束光沿着图中
BO
方向射向水面时,发现光
线沿
着
OA
方向折射进入空气,这表明
: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______
。
(
4
)小明接着又完成了光从空
气斜射入玻璃和从玻璃斜射入
空气的实验,他这样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
(选填序
第
24
页<
/p>
,
共
26
页
p>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