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论《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3 20:43
tags: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球杆仪)



论《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1


作品介绍



1.2


斯威夫特的生活经历与写作风格




2




丰富多变的讽刺手法



2.1


夸张的讽刺手法



2.2


对比的讽刺手法



2.3


反讽的讽刺手法



2.4


象征的讽刺手法




3




带有讽刺性质的人物分析与讽刺指向




结语




参考文献






摘要



< /p>


18


世纪,讽刺艺术在英国风靡,而《格列佛游记》的出现,更是 将其讽刺艺术上升到




极致。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也被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

< p>
开端。作家斯威夫特通过大量的讽刺艺术手法,特别是用夸张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以此

< p>
来揭露


18


世纪英国社会、政治、宗教各方面的矛 盾,并且通过运用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来对当时英国社会现状进行有力的抨击。本文从 作品内容、斯威夫特的生活经历和作品中


讽刺艺术手法的多种运用进行简要的论述,从中 探析《格列佛游记》中独特讽刺艺术的源


泉与魅力。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



讽刺手法



讽刺艺术






1




引言



乔纳森


.


斯威夫特作为


18


世纪英国一名杰出 的小说家、批判家与政论家,被高尔基誉


为“世界伟大的文学创造者”

< br>,主要代表作有《一只桶的故事》


《格列佛游记》


《书的 战争》


等。下面,文章就以《格列佛游记》为例,对其讽刺艺术展开深入分析。



1.1


作品介绍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以


18


世纪英国 社会为背景的讽刺小说。这部小说采用海外游记


的形式向读者讲述了格列佛海上漂流的各 种奇遇,


主要描述了:


雷米尔鲁?格列佛生于洛丁


加姆州,从十四岁开始在英国与荷兰的大学中念书,后来以外科医生的身份到船上工作,


在一六九九年五月四号乘羚羊号航向南方


......


船起初平安无事,后来,不幸在苏门答腊


岛遇难,漂流到利里浦特岛上。岛上居民身高 都只有六寸左右,因此,和他这英国人相比


较,


他真是硕大无比 啊!


后来,


他又起航,


但却在巨人岛— —布罗布丁鲁那克岛搁浅了。




里的 国王身高有六十尺之巨,这会儿格列佛又变成“小人”了。接着,他又展开了第三次


航行 来到了飞岛,那是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人们的观念封闭阻塞。在岛上盘桓数日后,他


出发 到海上浏览。格列佛最后航行到一个慧骃国的地方,那里的主宰者是马,有高度的智


慧、 自制力、礼节,在那个世界里,没有贪婪,没有欺骗,没有战争,没有陷害,就像生


存在 幻境中似的。他们是慧骃族。他们圈养一种叫做“耶胡”的人形怪物,让他们为自己


劳作 。因为人类的外形酷似耶胡,又从格列佛口中得知人类有一些他们所不可理喻的“撒


谎”



“贪婪”等邪恶行径,所以慧骃族的首领对人类十分排斥。在 岛上生活了一阵子后,


他就被首领放逐了,在海上漂泊之时,被一商人救起,回到英国。 回到家中后,格列佛因




为已经习惯 了慧骃族良好的品质,而对家人的气味略有厌恶之意,便买了两匹马,天天与


他们谈心, 安度晚年。




1.2


斯威夫特的生活经历与写作风格



乔纳 森·斯威夫特


(1667-1745)


,英国

< br>18


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政治家和诗人,


生于爱 尔兰首都都柏林。



斯威夫特生活在十七世纪中后期以及十八世 纪前期的英国。他是


一个破落贵族孤儿的后代,他的血液里流淌着英国贵族独有的优雅高 贵、自命小凡的气息,


这影响了斯威夫特的性格,也为他的仕途坎坷埋卜了伏笔。斯威夫 特学业虽然不顺,但才


思敏捷,走上社会后很快便能以笔为生,后来打入政坛做了大党报 纸的著名笔杆子。其仕


途艰辛,最终变成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遭遇近乎被流放的命运返回 爱尔兰。一生坎坷使其


变得愤世嫉俗,饱览上层腐恶更令他愤慈不已,不吐不快。直到《 格列佛游记》的出版发


行,他的怒火澎涌而出,震惊了当时的英国民众以及执政者。



斯威夫特所生活的这段时间,英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 转型的过渡时期。


“光荣革命”的胜利并没有使英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反而那些刚刚掌


握实权的资产阶级,为了攫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加大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发展的力度。资产


阶级工商业的本质就是剥削工人,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完成资本积累 ,导致人民生活在


水深火热之中。斯威夫特作为一家党报的著名编辑,他看透这些政治资 本家的本质,上层


社会的腐朽生活作风也让他无法适应。苦于能力有限,他也小能改变这 样的现状。当时英


国政府设立了极其严格的出版审查制度,只能通过夸张的影射、鲜明的 对比、多含义的反


语刻画来讽刺英国政治制度的腐败。特殊的生活时期,严格的出版审查 制度是致使斯威夫


特在《格列佛游记》中大量使用讽刺艺术的原因。


另外,



纵观斯威夫特的写作生 涯,他比较有名的作品大都是一些讽刺诗和一系列的讽


刺文章。


1669


年他写出第一篇名作《一个木桶的故事》


,这是一篇用 来讽刺天主教、英国国


教以及清教的文章


;

再到后期的


《一个温和的建议》



斯威夫特借用温和的笔法来讽刺谴责英


国对爱尔兰人民的奴役与剥削。显然他在《格列佛 游记》中所使用的一些讽刺艺术应该基


于它长期写作过程中的积累,而《格列佛游记》这 部小说则更为集中更为突出地体现了他


一贯的创作理念与写作手法。所以说,斯威夫特长 期写作形成的写作风格,也是《格列佛


游记》中讽刺艺术的主要来源之一。








2





丰富多变的讽刺手法




斯威夫特生活在


17


世纪末,


18


世纪上半叶的英国,

这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己经建立了


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政权,资本主义经济得到 发展,但是,封建的残余势力还存在,


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劣根性逐渐 显现,其政权的腐败越来越表面化了。


这些都决定了英国启蒙主义文学朝着一个方向发展 ,那就是


:


扫清封建势力残余,批判资本


主义制度建立后暴露出的不合理的现象。这一现实倾向也深深影响了斯威夫特的创作方向,

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色彩。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手法非常丰富,

< br>灵活多变,令人应接不暇。这些讽刺手法相对独立却又相辅相成地巧妙交织在一起,使斯

< br>威夫特的作品成为讽刺的典范。在这一部分,笔者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部小说中所运用

< br>的讽刺手法。




2.1


夸张的讽刺手法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 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


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 手法。夸张一直是讽刺作家们喜欢运用的手法。它通常运用想象,


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 写出不寻常之语,进而引起读者想象和共鸣,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


在该部小说中,作者 对主人公格列佛游历大、小人国,飞岛以及慧马国等的经过进行了描


述,从而对当时英国 上流社会争权夺利现象予以了讽刺。如


:


在小人国,其国王只是 比其他


臣民高出一个指甲的高度,而他却把自己任命成宇宙界最神圣、最高的统治者。然 而,小


人国的臣民想要升官,采用的方式则是跳绳。也就是说跳绳的高度是和职位成正比 的。例


如,对于一个部长来说,并不是要求他有多少的才能,而只要身手敏捷即可。通过 主人公


游历小人国的经历,作者是在讽刺


18

< br>世纪英国政府的平庸和无能。在小说中的夸张和细致


逼真的细节描写处处形成了强 烈的反差,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滑稽嘲笑的讽刺艺术效果。




2.2


对比的讽刺手法


< p>
对比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集中安置在一个完整艺术统一体中,使它们


形成对比和照应的关系。这种手法,可以凸显出事物的矛盾,集中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强化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利用对比进行讽刺 也是斯威夫特讽刺艺术的特点之一。在


《格列佛游记》中,他写大人之大,自己之小


;


又写小人之小,自己之大。斯威夫特在这里


不仅采用了极度的夸张手法,同时也融进了对比讽刺艺术。小说开始的时候,格列佛处处


都比小人物的人民好,不光是他的身材比他们高得多。他的理解力也大大地超过他们。这


个新兴的英国资产阶级的儿子,感觉着自己的优越性。小人国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在他


看来是非常落后而不足道的。但在小说的第二部分里,当他来到大人国时,把自己和这个


国家的人民的智慧和正义比较起来,格列佛就觉着自己像小人国里的人一样渺小了。如果


说在小说的第一部分,格列佛深信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比小人国优越的话,那么后来他


就变成了一个小学生,努力用新眼光去了解社会的现实。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对比使他


看清了英国社会里所存在的种种弊端,使他认识到了英国也正是一个小人国,从而不再相


信英国社会制度的完善性。此时的格列佛和小说开始时的格列佛相比完全不同了,他开始


无条件地承认现存社会制度,后来又全盘否定它们。斯威夫特利用这种对比艺术让读者看


清了他讽刺力量之大及其影响之深。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小说 的第四部分还有充分运用。他把将代表人类兽性的野胡和代表


理智的慧驯马进行对比。野 胡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有恶习的集中体


:


他们丑陋肮脏,自私善


妒,凶恶贪婪。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欲望,不管他人的利益,经常为食物争吵打架。对于一


种闪光的石块他们格外喜欢,把它们从地里挖出,藏在自己的洞穴里小心守护,常为这些


东西打得头破血流


;


他们还喜欢喝一种 多汁的草根,草根类似葡萄酒,喝完后则无比兴奋,


丑态百出。而斯威夫特笔下描写的慧 驯马则与可恶的野胡的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善良且


拥有智慧,是理性和正义的生物。他 们在外形上比野胡优美漂亮,也从不生病。他们天生


就有一切美德


:


友善,正义,谦恭等等;他们生括在一种理性的“宗法式公社”中,人人自


由平等,也不需要法律来约束什么,他们没有犯罪,同样也没有战争,因此不需要军队

< p>
;



们没有金钱的概念,也不受任何欲望的驱使。 斯威夫特小说中运用了多方面的的对比,将


野胡的假、恶、丑和与慧驯马夫人真、善、美 对照起来,淋漓地讽刺了像野胡一样的人类


的贪婪、嫉妒、荒淫的种种丑性,引起了人们 对这些恶性的憎恶和反省。




2.3


反讽的讽刺手法



反讽是斯威夫特常用 的讽刺手法之一,它的绝妙之处在于让读者自己去猜,表示他相


信读者,希望读者能够同 他一起来嘲笑生活中一切荒谬的事情。斯威夫特在文中大量反语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20:4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52637.html

论《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