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汉翻译》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英汉翻译
课程模块:三年制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方向必选课
课程属性:必修课
学
时:总学时为
36
< br>学时,一学期内上完,每周
2
课时。
先修课程: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
适用专业:三年制英语教育专业
成绩考核:考试课
开课教研室:英语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英汉翻译教程》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教学分配
在英语专业二
年级进行。
课程任务:《英汉翻译教程》任务是,从英译汉和汉译英的一般规律和原则
出发,围绕翻译的基本理论、英汉异同的对比以及翻译实践中成功或失败的实例,
介绍
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与分析、各类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不同翻译方法,向学生
传授基本的
翻译理论和常用方法、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汉英翻译基本技
能。通过学习,学生
能够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英语基本语法和词汇等知识,忠实、
准确、通顺、完整地将汉语
句子、段落和短文译成英语,并对文化差异有着较强的
敏感性,能够较好地处理英汉互译
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形象、比喻等,胜任一般性的
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应用文等的翻
译工作。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
学风,避免不求甚解、逐词死译和望文生义。适
当补充口译实践,训练学生在政
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政策水平和
涉外工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安排与要求
第一章
翻译概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介绍世界和中国翻译史中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情况
,
使学生对翻译标准、翻
译基本方法、
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初步的了解,认识
到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注意在翻译练习中体现并强调翻译理论的运用。
【教学内容】
翻译的作用与使命,翻译的标准,翻译的方式,笔译与口译,
可译性与不可
译的补偿,中国翻译史,翻译练习
【说
明】
1.
本章主要讲解翻译的基本知识和介绍我国近现代翻译史。学完
本章后,学生应该对以上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有意识地逐步树立正确的翻译
观,形成良好的译风。
2.
通过大量的例词、例句来讲解翻译的基础知识,并进行讨论,
提高他们对翻译的认识:简单地掌握源语和目的语,再借助于一两本好字典,并不
能产生理想的译文。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英、汉语言共性与差异的介绍,
使学生懂得分析两种语言的特点,提
高翻译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翻译中语言差异问题的处理
【教学内容】
英汉语言的共性与差异:词汇层面与句法层面的比较。要完成
的内容包括:
词义的选择、语气的表达、英汉不同词类的比较、句子结构、句子顺序、句
子内容
表达、翻译练习
【说
明】
1.
本章从翻译的基本单位——单词——入手,对词义的选择和语气
的表达两方面进行讲解,然后通过对英汉词汇异同的分析,说明翻译实践中严谨译
风的重
要性,并为句子翻译打下基础。然后,使学生对英汉句法现象的相同与不同
之处有粗略的
了解,并对英汉翻译中的几种常用技巧建立初步的认识
2.
讲授本章之前,学生预习《英汉翻译教程》中第三章第一节<
/p>
“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然后在课堂上根据所读内容提问、讨论和总结。
3.
学生运
用已学知识完成翻译练习,并针对译文进行课堂讨论,
选取不同译文供学生对照评析。<
/p>
第三章
英汉互译常用技巧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理解英文及翻译英文中难点的介绍,使学生逐步懂得分析这些难点,
把握
它们的规律并掌握对策,
提高在英译汉过程中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注意在翻译练习中体现并强调理论的运用。
【教
学
内
容】
增补
法、引申法、重复法、词类转换法、视点转换法、倒译法、名词从句的
翻译技巧、定语从
句的翻译技巧、状语从句的翻译技巧、相关翻译练习
【说
明】
1.
对
中国学生而言,汉译英比英译汉更具难度,但两者基本原理相
同。因此,本章主要从英译
汉的角度来讲授翻译技巧。
2.
省略法基本上是增补法的反面,所
以课堂上对省略法一节不再讲
述,而留给学生课外阅读。
3.
严
格地说,引申法属于增补法的一个范畴,倒译法属于视点转换法的一
个范畴,但由于引申
法和倒译法在实践中实用比较普遍,且涉及内容较广,故两者
均作为独立的节进行讲授。
4.
学完本章后,学生应能将所学翻译技巧较灵活地运用于实践,
能从
事一般大众读物的英译汉翻译,并能将较浅显的汉语材料以成英语。
第四章
习语的翻译
-
-
-
-
-
-
-
-
-
上一篇:高考语文常见错句解析
下一篇:UL746C(翻译及课程笔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