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认识可能性教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3 07:02
tags: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外耳炎)


认识可能性教案




【篇一: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



.


科目:数学



主备人:袁婷




可能性




1





4





2





4






4





4





篇二:可能性的教案




篇一: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




——


冯霞飞




教学内容:课本第


105


页例


1


、例


2


< p>



教学目标:



1


、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


、经历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地对一 些事件


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




准备两个袋子,一袋装


4

< p>
个白球,另一袋装


2


个白球,

2


个黄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趣引人




师生猜拳(三战两胜)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游戏一:通过教师的猜颜色游戏,体验



一 定





< /p>



1


)出示


1< /p>


号袋,请一名学生上台摸球,教师猜,


3


次以后问:为


什么老师每次都能猜对呢?





2


)教师 摸,学生猜。问:一定是白球吗?为什么?



2


、游戏二:创设摸奖情境,体验



不可能

< p>






1


)请几名学生上台摸奖。





2


)为什 么摸不出黄球呢?


(


同时在黑板强调:不可能

< br>)


小结:玩了


这两个游戏,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确 定的)



3


、游戏三:继续摸奖游戏 ,体验



可能






师:想要摸出黄球,怎么办?





1


)出示


2


号布袋,现在


2


号袋中能摸出的有哪些颜色 的球?





2


)引导思考:在这个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能确定是什么色吗?





3


)小结 :也就是说这两种颜色的球都有可能被摸到。我们只能用



可能



这个词来描述这件事情,摸到球的颜色是不确定的。



4


、活动总结。通过三次摸球,你知道了什么?




这就是本课学习的



可能性



。师板书课题:可能性



5


、初步运用





1


)课件 出示例


2


。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





2


)游戏 :你说我判断




①师生游戏。师出题,生判断。




②生生游戏。一人出题,其余学生判断。




三、综合运用



1


、完成



我会涂色




2


、解决故事中的问题,拓展延伸




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抛出的金币落下后一定都是正面朝上?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二:可能性教学设计



< p>


可能性



教学设计




七台河市新风小学



肖满杰




教 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44


页例


1


及相


关内容。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



统计与概率

< br>”


中的一部分,统计初步


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 ,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


个全新的概念。新人教版教材从本单元起安排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




的相关内容,它是学生第三学段学习


事件的概率



等知识的重要


基础。 例


1


是本单元起始课,主要教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


性,初步感受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为后面学习不确定现象的


统 计规律性(例


2


、例


3


)奠定基础。例题借助抽签表演节目这一情


境,以教师和小精灵提出的三个问题 为线索,逐步引导学生体验事


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 /p>



随机现象



的 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课后



做一做



、练习十一第


1



2



3



4


题分别通过摸棋子、转转盘、掷骰子、连线、涂色等活动,


进一步丰富学生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


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 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


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 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


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


教师做出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的。所以教学


时要创设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


游戏,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积极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


造机会,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 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


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体验,


充分感受概率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

< br>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并能用



一定


”“


可能


”“


不可能



等词语 来描述随机事件。



2.


经历



猜想


-


实践


-


验证



的过程,能 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


的结果,发展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 能力。



3.


在与同伴的合作和交流 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


兴趣,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充分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



一定


”“


不可能

”“


可能



等词语


来准确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具、教具准备:课件、两个盒子、一副跳棋、节目签(


1

< p>
组大


10


组小)、一枚硬币等。

< br>


教学设想:



< p>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


学生积极 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 活泼


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整节课的设计以活动为主,

< br>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活动:第一


层次设计了学生 熟悉的



中队会上抽签表演节目



的生活实例导入新


课教学,让学生在猜测中感受,在活动中明晰,以 形成对



可能性


的初步认识,同时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参与


到数学学习中来。 第二层次设计了一个摸球游戏,本环节旨在通过


活动,让学生亲历猜想、实践、验证、交 流的过程,丰富学生对确


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体验。第三个层次的练习环节通过引导描 述


生活中事情的可能性,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

实的联系。同时,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帮


助学生规范表达, 加深认识的过程,也让学生认识到客观事件发生


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与个人愿望无关。< /p>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游戏


1


:当着学生的面把硬币放在手里,问:猜猜硬币在哪只手 里?


确定吗?(板书:确定)



游戏< /p>


2


:猜猜抛出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


反面 朝上。确定吗?




(板书:不确定)




小结: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我们数


学中称之为< /p>



可能性事件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奠定的基础。】

< br>



一、情境激趣,探究新知



1.


直接引入,板书课题。



2.


通过趣味游戏,初步感知



可能性






1


)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中队会上同 学们表演节目,用抽签的


方式来决定。课件动态演示有唱歌、跳舞、朗诵三张签,小丽、 小


雪、小明三位同学来抽签。





2


)提问:会有人抽到

< br>“


魔术



吗?为什么?





3


)猜测:小明首先抽,猜一猜,他会抽到什么节目?为什么?




(预设:学生会对抽签结果进行猜测,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 舞,


也可能是朗诵;


3


种情况都有可能 。)(板书:可能?)





4


)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看看是


不是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抽到。



< p>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


组内同学在组长的组织 下从


2


号同学开始


依次抽签;每次抽出 来后,再放回去由组长在课桌下面打乱顺序再


抽。


2.


活动完成后汇报交流,一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





要求


”< /p>


中那句话最重要?为什么?




学生组内进行抽节目签活动。




学生汇报验证结果:三种签都会有人能抽到。(板书:去掉









5


)分析 :如果小丽或小雪首先抽,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


?





6


)小结 :有三张卡片时,节目的种类是固定的,因此不可能抽到


其他节目,这是确定的;由于不 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因此三种可


能都会发生,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 ,因此具体


能抽到什么节目是不确定的。



3.


初步感知


不可能



,明确事件的不确定性





1


)替小 明抽签(假设抽到跳舞)。





2


)提问:



a.


抽之前能确定小明抽到的是跳舞吗?



b.


还剩下两张签,接下来小丽抽签,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 ?可能


会抽到什么?


c.


不可能抽到什么?能确定吗?



(3)


小结:剩下两张卡片时,由于舞蹈已被小明抽走,因此能确定小

< br>丽同学不可能抽到跳舞。



(板书:不可能)



4.

< p>
初步感知



一定



,明确事件的确定性




1


)替小丽抽签(假设抽到朗诵)。




2


)提问:



a.


抽之前能确定小丽抽到的是朗诵吗?



b.


现在只剩最后一张了,小雪会抽到什么呢?能确定吗?为 什么?





3


)小结:只剩下一张卡片时,由于舞蹈和朗诵都被抽走,因此能


确定第三名同学不可



能抽到舞蹈或朗诵,一定抽到唱歌。




(板书:一定)



5.


小结:回顾一下刚才抽节目签的过程。节目的种类是固定的,开


始时,我们不 确定会抽到哪个节目,随着节目签一张一张被翻开,


虽然我们还是不能确定会抽到哪个节 目,但猜测的范围在一步一步


缩小,到剩下最后一张时,我们就能完全确定会抽到什么节 目了。


而且,我们还学会了用



可能< /p>


”“


不可能


”“


一定



等词语来描述抽节目


签的情况。




【设计意图:


可能性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并不是完全空白的,


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具有一些简单随机现象的知识基础和生活< /p>


经验。这里用学生熟悉的



中队会上抽签 表演节目



的生活实例导入


新课教学, 让学生在猜测中感受,在活动中明晰,以形成对



可能性



的初步认识,同时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参与< /p>


到数学学习中来。】




二、摸棋子游戏



丰富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体验



1 .


出示教材第


45


< br>“


做一做



中的抽奖盒(封闭, 看不到棋子)。



2.


抽签确定抽奖小组。




老师想选两组学生依次在左边和右边抽奖盒抽奖,哪两个小组愿意


来参加 ?怎么办?让我们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出示一组扑克牌,


一张牌代表一个小组)应该 怎么抽?



3.


抛硬币决定各自的盒子。




这两个盒子怎么分配呢?用什么方法来决定?抛硬币可以吗?



4.


抽奖比赛,大胆猜测。





1


)规定 :抽到绿色棋子为中奖,中奖人数多的为获胜。(学生活


动)





2


)猜一 猜:左边盒子里放的什么棋子?右边盒子里放的什么棋子?




(预设:通过学生在左边盒子里摸出的均为红色,可以猜到左边盒


子里都是红棋子;学生在右边盒子里摸出的有红、黄、蓝、绿各色


棋子,可以猜到右边 盒子里有红、黄、蓝、绿棋子。)



5.


展示棋子,验证猜想。



6.< /p>


小组讨论,分析提升:为什么左边盒子没人中奖而右边盒子有人


中 奖?



7.


课件出示



做一做



,分析下述问题。





1


)哪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为什么?





2


)哪个 盒子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哪个盒子可能摸出绿棋子?为什


么?





3


)如果 在


2


号盒子任意摸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8.


拓展:还有其他的发现吗?(引导学 生概括,如


1


号盒里不可能


摸出蓝球, 也不可能摸出黄球,这两个盒子里都不可能摸出黑球等)



< /p>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给予学生猜想、试验、交流的机会,引导


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摸球的各种


情况,但不需要用



确定





不确定



等词语来 描述,丰富学生对确


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体验。】




三、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1.


连一连(完成练习十一第


3


题)





1


)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独立完成。





2


)与同 桌交流,说一说你连线的理由。





3


)全班展示交流。



2.


涂一涂(完成练习十一第


4


题)





1


)独立完成后展示,说一说涂色的理由。





2


)拓展:



a.


要想第


2


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蓝色,还可以怎么涂?



b.


出示涂黄色三角的不同情况(分别涂


1


个、


2


个、


3


个、


4


个),


提问:如果想摸出的



黄色三角可能性大些,你会选择哪种涂法?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07:0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48679.html

认识可能性教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