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讲解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3 04:33
tags: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conductivity)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中山大学



黄国文



一、引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讨论语篇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我们首先概述语篇分析


的一些基本理论和 方法,然后对语篇分析与外语教学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目


的在于帮助读者提高教学 能力和水平,最后通过实例分析探讨语篇分析与提高科研


能力和水平的一些问题。



二、语篇分析的一些基本理论


< p>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探讨语篇分析的一些基本理论:(


1< /p>


)语


篇分析的兴起与发展,(


2


)语篇,(


3


)语篇分析,(

< br>4


)言语行为,(


5


)语篇结< /p>


构和语篇体裁,(


6


)口头语篇与书面语 篇,(


7


)语篇分析的几种方法。



1


.语篇分析的兴起与发展



语篇分析是一门年轻的、还没有定性的学科。虽然早在二、三十年代就有语言

学家注意到对使用中的语言的研究(如布拉格学派和伦敦学派),但这个学科是


60


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语篇分析吸收了包括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

< p>
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慢慢形成了一个专门研究交际中语言使用情

< br>况的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一门学问。



1




英美国家的情况



在英美国家,对语篇 分析的研究在五、六十年代才有了明显的进展。


1952



结构主义者


Harris


在《语言》杂志 上发表了题为《语篇分析》的文章。在这篇文章


中,他分析了一篇关于推销生发水(


hair tonic


)的广告,他的分析包括探索能解释


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的规则,他的讨论还涉及到语言与文化、语篇与社会情景


(social situation


等问题。在这篇文章中,


Harris


认为语篇分析有两种方法,一是可


以超越句子界限描述语言,二是研究文化与语言之间 的关系。由于


Harris


是个结构




主义者,他对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情景这些方面的问题不 怎样关心。尽管


Harris


创造了



语篇分析



这一术语,但他的这篇文 章在目前的语篇分析领域并没有


多大影响。


Coulthard (1977/1985


认为:


Harris


的文章的标题很吸引人,但实际上是


令人失望的,他提出的分析方法也没有人重 视过。



从六十年代起,很多学者的研究都促成了语篇分析的迅 猛发展。例如,社会学



Hymes


六十年代早期发表了题为


“Towards ethnographies of communication”


(Hymes 1964


一文,他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言语使用问题;语言哲学



Austin



1 962


),


Searle (1969



Grice


1975


)等人从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


意等角度研究语言 使用;


Halliday (1973


的功能语言学特别强调 语言的社会功能和


纯理功能;


Leech (1969


对诗歌进行了语言学方面的



研究;


Labov (1972


对语言变异作了开创性的研究;


Sacks, Schegloff &


Jefferson (1974



Goffman (1976, 1979


对会话常规


(conversation norms


、话轮等口


头交往的分析揭示了会话的结构规律;

Gumperz & Hymes (1972


对不同社会文化环


境中的言语行为(如讲故事、问候语等)的研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了语篇分析


的新路子,


Sinclair & Coulthard (1975


对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模式的研究揭示


了话段与语篇之间的内在联系。< /p>



2




原苏联、德国和荷兰的情况



据王福祥 (


1996


)介绍,俄语语篇分析开创于


1948


年。在这一年,俄语语法


学家



H . C . Поспеπов


发表了《复杂句法整体 及其主要结构特征》和《现代俄语中


的复杂句法整体问题》。在这两篇文章中,他阐述了 关于



复杂句法整体



的学说,


这两篇文章后来被视为俄语语篇分析的奠基之作。同年,


И.A . Φиry p o вck ий



表 了《从单句句法到话语句法》一文,主要研究句际之间语义上的联系及句际联系


的语法表 现手段。这三篇文章标志着俄语语篇分析研究的开始。



德国的 语言学家从六十年代起开始对语篇分析进行深入的研究,他们把这个研


究领域称为篇章语 言学


(textlinguistics


或篇章语法


(text grammar

< br>;



篇章语言学




一术语是德国语言学家


H. Weinrich


首先提出来的。在德国,七十年代初期出版了




几本这方面的有影响的著作


(


如:


Dressler 1972, Schmidt 1973


和一些重要的论文


(如


Harweg 1974


)。



荷兰


V an Dijk


在语篇分析方 面做了很大的贡献,他早期的研究通常被称为




章语法




text gr ammar


)。


1972


年,他出版了


Some Aspects of Text Grammars (Van


Dijk 1972


,接着他又出版了四本这方面的专著(即:


V an Dijk 1977, 1978, 1979a,


1979b


)。



3




我国的情况



我国学者对外语语篇分析 的介绍和研究起步较晚,到了八十年代才有较大的进


展。


198 1


年王福祥出版了《俄语话语结构分析》,


1984

< p>
年他又出版了《俄语实际


切分句法》,这两本书主要是以俄语作为例子的。


1988


年黄国文出版了《语篇分


析概 要》,该书主要是用英语作例子的。关于语篇分析在中国的情况,可参见徐赳


赳(


1995



1997


)。



4




几本



语篇分析



的入门书



有关语篇分析的入门书 这些年已出版了不少,这里列举几本,供有兴趣的读者


参考:


C oulthard (1977/1985


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


Cook (1989, McCarthy (1991,


Stubbs (1983, Hatch (1992, Renkema (1993


也都是很好的入门书;


Brown & Yule


(1983, Schiffrin (1994, De Beaugrande & Dressler (1981


也是很好的入门书,但比前


面 的几本难懂一些。



2


.语篇




语篇



在英语里是

discourse




语篇分 析



是从英语的


discourse analysis


译过来


的。但是,也有不少学者把


discourse analysis


译为



话语分析



。与

discourse


有关的


另一术语是


text




有人把


text


译为



篇章



< br>“


语篇



;因此,


textlinguistics


有人译为



篇章语言学



,也有人译为



语篇语言学



。一般说来, 英美国家的学者喜欢用


discourse,


而欧洲大陆的学者则喜欢用


text



textlinguistics


。但有些学者则认为这



< p>
两对术语在意义上有区别,而另一些则不把它们作严格的区分(见黄国文


1 988



3-4


)。

< br>


王福祥(


1996



416


)把


discourse analys is


译为



语篇分析

< br>”


,他在这篇文章中


也用



话语语言学



这一术语,所给的外(德)文 是


Textlinguistik


,在英语中相当于


textlinguistcs

< p>
。胡壮麟(


1994



3


)则认为,


“‘


语篇语言学

< p>




语篇分析



两种说法基


本上是同义的




在以下的讨论中我们不把< /p>



语篇





语篇分析



、< /p>



语篇语言学



)与



话语





话语分析




话语语言学



)作严格的区分。



一般说来,可以从形式的


/


结构的


(formal/structural


角度给


< p>
语篇



下定义,也可


以从 功能的(


functional


)角度下定义。从结构方面看 ,



语篇



是 大于句子


(sentence


的语言单位


(Discourse is a unit of language above the sentence.


。从语言学角度看 ,词



(morpheme


小于词


(word,


词小于词组


(group


或短语


(phrase


,词组或短语小于分


句或小句


(clause


,分句或小句小于句子,句子小于语篇。在实际应用中,也有语篇


由词


(


甚至词素



来体现的情况。例如,某些建筑物的出口、通道上有


“Exit ”


这样的


标示。从语篇分析角度看,这是一个语篇,但它只由一 个词素构成。严格地讲,这


个语篇由一个句子构成,这个句子由一个分句构成,这个分句 由一个词组构成,这


个词组由一个单词构成,而这个单词只含一个词素。



从功能方面看,



语篇



是使用中的语言


(Discourse is language in use


。从语言使


用的角度看 ,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意义是根据语境


(context


来确定的。同一个语


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例如,


book



He has written a book on


discourse analysis


一句中是名词, 它表示的意义是







他写了一本语篇分析方面


的书。



),它在


I will book a room for you


一句中是及物动词,表示的意义是








我会给你预订一个房间。



),在


He will book into a small hotel


一句中,


book


是不及物动词,表示的意义是



登记住入旅馆





他将住进一家小 旅


馆。



),在


He speaks only the book variety of French


一句中,


book


是形 容词,它


表示的意义是



按照书本的< /p>





他只能讲 书本上学来的那种文绉绉的法语。



)。又



如,


thank you


既可以用来表示感激之情(如:


I can’t thank you enough. “


我对你真


是感激不尽。

< p>


),也可以用来表示责备的意思(如:


I’ll thank you to mind your


own business. “< /p>


请你别管闲事。



)。像


It’s cold here


这样简单的句子在不同的场合


有不同的意思,它既可以表示



描述

< br>”


,又可表示其他意义。



从文 献上看,绝大多数学者都采用



语篇



的功能定义,但在定义的措词上不一


定相同。语篇有语篇特征< /p>


(texture


,这些特征把



语篇





非语篇



严格区分开来


(




Halliday & Hasan 1976


,黄国文


1988




3


.语篇分析



从功能的角度看,



语篇分析



研究的是交际中的语言,它涉及的是语言与它的


使用情景(即语境) 之间的关系。语言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口头的


(spoken


,也可


以是书面的


(written


。 具体地讲,交际中与语言使用有关的问题都属于语篇分析的


内容。下面从几个方面举些例 子说明。



1


语言形式的选择



语言形式既可指语篇结构


(discourse structure


、语篇模式


(discourse pattern


、句


子类型


(sentence pattern


组合,也可指词语的选择、时态的选择,等等。 例如:一


则推销医药的广告既可用对话


(dialogue


形式,也可用描述


(description


形式,还可


用叙事


(narration


形式或其他形式,这些选择都是有一定的理由的;同样是推销某


种药品的广告,既可以用



问题



解决办法


”(problem


-solution


语篇模型,也可用






真实

< p>
” (hypothetical


-real


型或其他语篇模型(参见


Hoey 1983

< br>)。要请某人帮做


某事(如开门),既可以用祈使句(如


Please open the door.


),也可用疑问句(如


Can you please open the door?


),还可以用陈述句(如


It’s stuffy in here with the


doors closed.


)。又如,在英语中,


policeman, cop, copper



bobby


都可以表示




< br>”


,但具体的选择是受到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的限制的。



再如,虽然下面四个句子可用来表示同一基本意义,但选择哪一个也是由交际

< p>
目的和交





际双方的关系等因素决定的:




1a



I wonder whether you can come.



1b



I wondered whether you could come.



1c



I am wondering whether you can come.



1d



I was wondering whether you could come.


上 面这四个句子的不同在于时、体形式;形式不同,交际意义就不会一样。同


理,


Will you help me?, Can you help me?, Could you help me?


等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


的。



2


)话段之间的关系



一般说来,



话段


”(utt erance


是指语篇中的一个交际单位。它既可以是一个词


(如下面例(


2


)中


B


的回答),也可以是一个词组或短语(如例(


3


)中 的


B



回答),还可以是一个句子( 如例(


4


)中


A


的陈述和


B


的确认)或一组句子(如


例(


5


)中


B


的回答):



(2 A: Do you have classes on Saturday?


B: Yes.


(3 A: When did you stay with your aunt?


B: Over the weekend.


(4 A: Helen is a pretty girl.


B: I agree.


(5 A: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Redland House Hotel?




B: Well, it’s a bit complicated … um … I’d better show you on the map. It’s on


Kendal


Street. Here it is. It will take about 20 minutes on foot, I think.


在语篇分析中,话段与话段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因此可以从不同方面 进行


分析。





毗邻应对




毗邻应对



指两个不同的发话人所发出的两个相关话段所构成的言语结构。例



(2




(4


是典型的毗邻应对


(adjacency pair



A



B


的话段构成了一个配对。在例



2


)中,


A


提出问题


(Do you have classes on Saturday?



B


给予回答< /p>


(Yes.


,因而构


成了



提问



回答



这种毗邻应对,例(


3


)也 是属于这类毗邻应对,不赘述。例



4


)中


A



B


双方的话段也构成了一个配对,


A


作出陈述


(Helen is a pretty girl.



B



A


的陈述给予


认同


”(acknowledgement


,所以例(


4


)构成了


“< /p>


陈述



认同


”< /p>



种毗邻应对。上面例


(2



(5


都是


语篇



,每个语篇都是会话


(conversation


,这个交


际 行为由


A



B


双方执行。



其他常见的毗邻应对包括 :



问候



问 候



(如下面例(


6

< br>)),



给予



接受



(如例(


7

< p>
)),



埋怨



申辩



(如例(


8


)),



请求


—< /p>


同意



(如例(


9


))、






赞同


”(


如例(


10






告别



告别



(如例(


11

< br>)),等等。



(6 A: Good morning, Professor Brown.


(问候)



B: Good morning.


(问候)



(7 A: Here’s th


e tea for you.


(给予)



B: Thank you.


(接受)





(8 A: Why didn’t you lock the door when you left?


(埋怨)



B: I did lock it!


(申辩)



(9 A: Can I hand in the report tomorrow?


(请求)



B: No problem.


(同意)



(10 A: Let’s go by coach.


(提议)



B: Okay.


(赞同)



(11 A: So see you tonight.


(告别)



B: See you.


(告别)


< /p>


值得注意的是,毗邻应对只是会话语篇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的前面、中间和后


面都可以出现话段,这些话段可能构成毗邻应对,也可以属于插入序列


(insertion


sequence


。例如:



(12 A: How is she?


B: She who?


A: Don’t kid me. Your date. I can tell by the way you’re acting that you like her. B:


Fine. She’s fine.



在这个例子中,


A


的第一个话段


(How is she?



B


的第二个话段


(Fine. She is


fine.


构成了一个


< p>
提问



回答


< p>
毗邻应对;这个配对中又插入了另一个



提问



回答



毗邻应对 :



(12a A:


提问


Question 1


B:


提问


Question 2




A:


回答


Answer 2


B:


回答


Answer 1


在这里,


Question 2



Answer 2


构成了插入序列。





连贯


< /p>


在语篇中,语言单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形式和语义关系。分句内的各个成分之


间既有形式的关系,又有语义上的关系,例如:在


Henry broke the window


这个句


子中,



从形式上看,


Henry


是主语,


broke


是谓语,


the window


是宾语 ;从语义角


度看,


Henry


是动作的发出者,


broke


是动作,而


the window


是 动作的承受者。但


是,在


George loves Helen


一句中,作为主语的


George


在语义上并不是动作者,而




感觉者


”(Senser


,而


Hel en


则是使


George


产生爱的



现象


”(Phenomenon


,这是因



Helen



George


眼里是值得爱的才导致


George


爱她。因此,虽然在形式上看上


面两个例子都是由


< p>
主语


+


谓语


+ < /p>


宾语



构成,但它们在语义上的关系是不 一样


的:第一个句子表示的是一个涉及到两个物体的动作,而第二句则是涉及到两个人< /p>


的一种心理感觉。



语篇中各个分句或话段之间也有形式上和语义上的关系。例如:



(13 A: Is your father in?


B: Yes, he is.


语法和语义知识告诉我们,


B


的答话中用的


he


指的是


A


句中的


your father,



两个成分之间存在着一种照应


(reference


关系。如果


B



Yes, my father is at home,


I don’t think so, I don’t know


等来回答,那同样可以看作是对


A


的问句的回答。但


是,如果


B



Yes, she is




Yes, my mother is at home,


那交际就会出现问题,交际也可能因此而中断,因

< p>
为这里是答非所问。从语篇分析角度看,这是不连贯的表现,因为语言知识告诉我

< br>们,


she



my mother


无论如何也不能和


A


句中的


your father


共指同一个人。





这里涉及到语篇分析中的



连贯


”(coherence


问题。所谓连贯 ,指的是语篇中的


成分在意义上的关联;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交际双方可以通过共有 知识



(shared knowledge


或逻辑推理


(logical inference


来理解话段的意义。通过语法、词


汇、语音手段可以达到连贯,例如上 面例(


13



A



B


两句的连贯是通过下面这三


种语篇和语法手段来达到的:(


1




提问



回答



这种语篇模型,(


2


)照应关系



he


回指


your father


),和(


3


)省略


(ellipsis



B


句省略了充当句子表语的


in



he


is


等于


he is in




如果我们用


Yes, my father i


s at home, I don’t think so



I don’t know


来回答


A


的提问,那两个话段也同样是连贯的。下面试逐个作些分析:



(13a A: Is your father in?


B: Yes, my father is at home.

在这里,语篇模型同样是



提问



回答




B


句的


my father



A


句的


my father


构成了词汇上的衔接


(lexical cohesion


,即通过词语的重复使用形成了有形的连


接 ;从语义角度看,


at home



in


在这里表示的意义相近


(


可看 作是



重复



----


reiteration


,是一种语法

< p>


词汇衔接。



(13b A: Is your father in?


B: I don’t think so.




(13b


的语篇模型也是



提问



回答




B


的答话在意义上相当于


My father is


not in


。从衔接关系上看,


so


是一个替代形式


(pro- form


,它替代的是


my father (



he is in


。因此,


B


句表示的是


I don’t think he/my father is in


。根据


Halliday &


Hasan (1976


的观点,替代


(substitution


是一种衔接手段,例(


13b


)中的替代属于


分句性替代


(clausal substitution




(13c A: Is your father in?


B: I don’t know.






(13c


的语篇模型仍然是



提问


< p>
回答


”,


但这个回答与前面例

< br>(13



(13a


< p>
(13b


的都不一样。从言语功能的角度看,对一个问题的回答既可以是< /p>



应答


”(answer



也可以是



不承担责任


”(disclaimer


。应答是



合意的


”(preferred


,而不承担 责任是




合意的

”(dispreferred


。例如:



(14 A: How old are you, Jimmy?


B: (a Ten.


(b Why should I tell you?


在这里,


(a


句 是合意的,因为它是问话人所期待的应答,而


(b


句则是不合意


的,因为它实际上是表述一种



对抗< /p>


”(confrontation



(B a



(Bb



(A


的连贯主要靠


的是



省略



。试比较:



(14a A: How old are you, Jimmy?


B: I’m ten.



(14b A: How old are you, Jimmy?


B: Why should I tell you how old I am?


现在我们回头来 看


(13c



B

的回答。这个回答尽管是



不承担责任


,但它仍


然与


A


句构成了



提问



回答



这一语篇模型。



I don’t know


这个话段在意义上相当



I don’t know whether he/my father is in,


所以这里其实出现了分句性省略


(clausal


ellipsis


现象。根据


Halliday & Hasan (1976


的观点,省略也是一种衔接手段。所以


我们说,例


(13c


中两个话段的连贯是通过



提问



回答



语篇模型和分句性省略这


种衔接手段来建立的。


< /p>


上面分析表明,连贯可以通过语篇模型、语法、词汇等手段这些有形网络来建


立。事实上,连贯也可以依靠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和逻辑推理等手段来达到。


Widdowson



1978


)提 供了下面这个语篇分析界众所周知的例子:





(15 A: That’s the telephone.



B: I’m in the bath.



A: Okay.


Widdowson


认为,尽管上面这三个话段之间没有语言 结构上的衔接手段,但


它们却仍然形成了一个连贯的语篇。他认为,大多数操英语的本族 语者都能够看出



(15


是发生在 一个家庭情景中的对话,也能看出这三个话段的不同交际功能:



话段



功能



A: That’s the telephone.


提出请求



B: I’m in the bath.


提出理由(请求原谅)



A: Okay.


表示接受



如果能够看出这三个话段的不同言语功能,那就可以理解这三个话段之间的语

< br>义关系:


A


听到电话铃响,请求


B


去接电话;


B


正在洗澡,无法接电话;


A


接受


这个理由,然后自己去接。如果我们接受这种推断,那例(


15


)在意义上事实上相


当于下面(


15a


):



(15a A: That’s the telephone. Could you answer it?



B: No, I’m sorry, I can’t answer it because I’m in the bath.



A: Okay, I’ll answer it.



例(


15


)这个例子是


Widdowson


为了说明没有衔接也可以有连贯这一观点而


杜撰的,在实际语言使用中 ,这种例子是不多见的。但没有衔接却有连贯这一观点


是可以被接受的,因为人们在交际 中有些语篇确实没有明显的衔接手段。


Richards


等人 (


1985


)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16 A: Could you give me a lift home?


B: Sorry, I’m visiting my sister.



在这里,两个话段 之间没有明显的语法或词汇上的衔接,但由于


A



B


双方


都有


“B


的姐妹




A


的家不在同一方向



这个共有知识,所 以他们都知道



我去看我的姐妹




无法给


B


搭便车。



3


)衔接



在 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看到衔接在形成语篇连贯中所起的作用。根据


Halliday & Hasan (1976


的观点,衔接是一种语义关系,这种语义关系可以通过各


种语言手段来实现。常见的衔接手段有照应、替代、省略、词汇、连接、时和体形


式、语篇模型等等(参见


Halliday & Hasan 197 6


,黄国文


1988


,胡壮麟


1994


)。



4


.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


(speech act


理论是


Austin (1962



Searle (1969


等语言哲 学家提出来


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的观点,话段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是命题意义


(propositional meaning


,也称表述性意义


(locutionary meaning


,二是施为性意义


(illocutionary meaning


,也称施为力


(illocutionary force


。命题意义表示话段的基本


字面意义,而施为性意义表示话段对听话人


/


读者的 影响。例如,当某一个人说


I


am hungry

< p>
时,话段的命题意义是表述讲话人



饿

< p>


这种



感觉

< p>


,而它的施为性意义


(施为力)则是讲话人希望 说这句话后听话人理解他讲这句话的目的、意图,给他


提供一些能充饥的食物。



因此,


I am hungry

< p>
这句话的施为力可能是想要吃东西。


如果


I am hungry


这个话段对听话人实现某种效应,这便成了


“< /p>


成事性效



”(perlocution ary effect


。一般说来,



言语行为



是用来指既有命题意义又有施为

力的话段或句子。



言语行为可以根据意义作些分类


(Searle 1976< /p>



1979


),常见的有:





1


承诺


(commissive


:言语行为促使讲话人对 将要发生的事情作出许诺、担保、


保证、威胁等,例如:



(17 I’ll hand in the report tomorrow.


(许诺)



(18 If you break my window I’ll call the police.


(威胁)



2


)宣告


(declarative


:言语行为导 致世间的事物或情景发生了变化,例如:



(19 I pronounce that they be man and wife.


这是 英美国家婚礼上牧师讲的话,这一句话一旦说出,这对男女便成为合法的


夫妻了。



3


)指令(


directive


):言语功能有使听话人做某事的功能,例如:



(20 Please open the door.


4




表情< /p>


(expressive


:说话人通过言语行为来表达对某事的感 情、态度,例


如:



(21 That girl is pretty.


5


表实

< br>(representative


:用于表述世间某一状态或时间的言语行为,例 如:



(22 This is a Chinese painting.


在语篇分析中,有些话段既有表述性意义,又有施为性意义,所以 在分析时要


注意区分。含有这两种意义的话段称为言语行为,而没有施为力的话段通常就 不看


作是言语行为。另外,言语行为的施为力通常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例


如,在教堂里主持婚礼的牧师对准备结婚的一对新人说


I now pronounce you man


and wife


时, 这一言语行为就具有施为力。但牧师不能无条件地、随时随地随便对


一男一女说上述这句 话,即使说了也不会生效;其次,也不是谁说了


“I now


pronounce you man and wife”


就使这个言语行为生效。这些能使施为力实现的外部




因素在言语行为理论中称为



适宜性条件


”(felicity conditions

< p>
,没有这些条件,就不


可能使某一话段产生施为力。



5


.语篇结构和语篇体裁



1


关于语篇结构和语篇体裁



无论是口头语篇还是书面语篇,都不是话段或句子随便堆积起来的结果。一个

< br>语篇中的成分不但在形式上和语义上衔接和连贯,而且他们互相配合,充当特定的


语篇结构中某一语篇成分。下面我们试分析一个例子:



(23 A: Hey, John. (a


B: Yeah? (b


A: Could you do me a favor? (c


B: Sure. What is it? (d


A: Well, the thing is, I’m short of money until Friday.



Could you lend me



10, do you think? (e


B: Yes, OK. (f


A: That’s very nice of you, John. Thanks a


lot. (g


B: That’s all right. (h



在上面这个语篇中,交际的双方


A



B


各有四个话段。从语篇结构看, 这八


个话段任何一个都不能与别的易位,否则语篇就会出现不连贯现象。话段

< p>
(a



(b


< p>
话段


(g



(h


分别是这则会话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而话段


(c



(d



(e



(f


则是中间部


分;例


(23


这个语篇的语篇结构是这样的:



开头 :话段


(a



(b




中间:话段


(c



(d



(e



(f


结尾:话段

< p>
(g



(h


这三个组成 部分所表达的交际意义是不一样的,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表达的是



人际


”(interper


sonal

意义,而中间部分则表达



概念


” (ideational


意义。在会话这种


语篇体裁


(genre (Swales 1990, Eggins 1994


中,开头和结尾部分通常是表达人际意


义,因而从命题信息的传递角度看作用不大,但 从社交礼节方面看则是至关重要


的。假设例(


23


)这个语篇没有


(a



(b


两个话段,


A


在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 一开口


就说


Could you do me a favor ? B


可能就会感到很唐突。如果例(


23

< br>)没有


(g




h


)这 两个话段,那从社交礼节角度看就有所欠缺,因为在英美文化中,






谢谢



这类礼貌语是不能少用的。



如果我们把


(a



(b


这两个话段删去,语篇结构 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我们把


(a



(b



(c



(a



(b



(c



(d


删去,则任何一个操英语者 都能看出剩下的是一个语


篇的中间部分。这一点也证明语篇是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的。



2


)举例一:信函


< br>严格地讲,每个语篇都有一定的结构,特定的语篇体裁要求特定的语篇结构。


例如 ,信件


(letter


这一语篇体裁是有一定的格式的,其 中有些成分是一定要有的


(obligatory


,而另一些则 是可有可无的


(optional


。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




24







例(


24


)是一封商业信函


(business letter


,共由


11


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a ----


发信人的公司名称


(SUNSHINE FLA VOURS LTD


和地址


(44 Emerald


Drive …Republic of Ireland




(b ----


收信人的姓名和称呼


(Mme Susan Dufrais


及地址


(Les Gourment du Poitou


S.A…. France




(c ----


写信日期(


15 November 1996


);


(d ----


对收信人的称呼


(Dear


Madam




(e ----


正文



(As requested … We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esteemed order in


due course.


共四个自然段





(f ----


署名前的套语


(Yours faithfully



(g ----


写信人的签名


(J.G. O’Reilly



(h


----


写信人的姓名


(J.G. O’Reilly






(i ----


写信人的职务(称)


(Sales Manager




(j ----


附言(函内附件)


(enc: catalogue, price lists, order form




(k ----


发信人公司的电传、电话、传真地址



(Telex… Telephone… Cable…


Fax…




作为一封正式的商业信件,例(


24


)中除了

< br>(j


这一部分外(视具体情况而


定),其他部分在其他正 式商业信件中都是一定要出现的,这是正式商业信件这一


特定的语篇体裁所决定的。



下面我们看一封朋友之间的私人信件


(personal letter



(25



例(


25


)也是一封信件,所以它与例(


24


)同属于一个语篇体裁;它 们有很多


共同点。但是,由于例(


24


)是正式的商业信件,而例(


25


)则是非正式的私人信


件,所以它们之间又有一些不同点。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先看看例(


2 5


)的几个组


成部分。





(i


写信人写信时所在的地方名称(五洲宾馆


SHENZHEN WUZHOU GUEST


HOUSE


);


(ii

< p>
写信日期(


27/10


);



(iii


对收信人的称呼


(Dear Huang




(iv


正文


(I’m sending … Do you have any plans for a trip to the UK?



(v


信尾问候


(Take care




(vi


私人信件结束语


(Best wishes




(vii


写信人的签名


(Rosie



(viii


写信人写信时所在地 方(宾馆)的地址、邮政


编码、电话和传真。



如果我们从语篇结构的角度把例(


24


)和例(


25


)加以比较,便可看出,属于


商业信函的 例(


24


)的组成部分(共


11


部分)比属于私人信笺的例(


25


)的组成< /p>


部分要多。从语篇体裁分析角度看,信函这一语篇题材中的组成部分有些是必不可


少的,而有些部分则是可有可无的。这些成分的



必要性



程度有些是一样的,而有


些 则完全不同。下面我们试把它们分列如下:



必不可少成分:



写信日期、



对收信人的称呼、



正文、



结束语、



写信人名字和


/


或写信人签名



可有可无成分:



写信人地址、



收信人地址、



收信人职务、



写信人全名、



写信人职务、



附言(函内附件)、



写信人的通讯地址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 ,这里所说的是信函这一语篇体裁的一些典型的情况,是一


种概括性的分类。当某一封信 (如上面例(


24


)和例(


25


))作为这种语篇题材的


一个具体表现时,情况就比较复杂。例如,有 些商业信函(主要是



传阅的函件


”< /p>


---




- circular (letter




就没有日期,这种信函大多数都没有写上收信人的姓名,而只是


写上有关范围内的人的 统称。在我们收集的这类信函中,就有英国出版的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杂志和英国


International Biographical Centre


发来的信函,前


者称 收信人为


Dear PALA members (PALA



Poetics and Linguistics As sociation


,后


者则用


Dea r Biographee


。无论收件人是用单数形式(如


Bi ographee


)还是复数形



(PALA members,


这种信函通常都是商业性的。当然,在我们所收集的语 料中也


有两个例外情况,一是现任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杂志主编


Katie Wales


写给


PALA


members


的传阅信函,尽管他用


Dear PALA members


来称呼收信人,但信的


内容却并不是商业广告性的,而是学术同 行、朋友间的交谈。



二是


American


Biographical Institute


写给本文作 者的一封商业信函,虽然这封信没有写信日期,但


却有笔者的详细地址和称呼

< p>
(Dear Professor Huang




从语言的使用情况看, 商业信函的语言比较正式


(formal


,而私人信函相对而言


则是非正式的


(informal


。一 般说来,如果上面所列出的可有可无成分出现得多,那


信函就越正式。这点可以从例(< /p>


24


)和例(


25


)的比较中看出。



3


)举例二:食谱


< br>下面再举一个例子说明语篇体裁与语篇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26



Grilled Chicken Sandwich


This delicious, nutritious sandwich has great, Mediterranean flavors ---


and it’s a


super source of dietary fiber and vitamins A and C.


1 whole boneless, skinless chicken breast, split 1 teaspoon extra virgin olive oil


1 red bell pepper, roasted, peeled, seeded (or 1/3 cup bottled fire- roasted red peppers,


drained,




1 tablespoon minced fresh parsley


1 teaspoon fresh lemon juice, or to taste 1 teaspoon fresh thyme leaves 1 small clove


garlic, minced 1/4 teaspoon anchovy paste 1/4 teaspoon grated lemon zest 1/4 teaspoon


fresh ground pepper 1/8 teaspoon salt


4 slices whole grain bread 8 sprigs watercress



1



Coat chicken with oil.



2



Mix remaining ingredients, except bread and water- cress, together in a small


bowl until


well blended; set aside.



3



Heat grill pan over medium heat (or heat broiler. Grill breast until cooked


through,


about 4 minutes each side.



4



Spread each bread slice with red pepper mixture. Divide watercress between


2 slices of


bread. Top each with the grilled chicken. Cover with remaining bread slices, red


pepper side down.


Preparation time: 15 minutes Cooking time: 8 minutes Per serving: Calories: 276


Total fat: 5 gm


Cholesterol: 70 mg Sodium: 489 mg Sat. Fat: 1 gm Fiber: 4 gm


例(


26


)是一个食谱(

< br>recipe


),摘自


Longotham, L.



1991



Quick and Easy


Recipes to Boost Y our Immune System (New York: Avon Books, p.44


。它由五部分组


成:(


a


)菜名,(


b


)说明,


(c


原料,


(d


制作法,


(e


营养成分。





对于现代西方人来说,这个食谱的五个部分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对于大多数中


国人来说,



只有


(a



(c


和(


d


)三部分才是必不可少的。下 面是从《家庭日用大


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80 , p.269


摘来一个食谱,作为佐证:




27


)【回锅肉】精肉半斤,香干

< br>2


块,辣椒。做法:肉烧到五成熟实施起


锅,切薄片,放 油锅肉炒


1


分钟,加香干、辣椒、豆瓣酱、青菜、大蒜等,炒半 分


钟,加各种配料,再烧半分钟起锅。



从上面例(


27


)可以看出,这个食谱共由三部分(菜名、原 料、做法)组成。



从语篇结构看,食谱这一语篇体裁有自己的 特定的组成部分。这点从上面的例子和


说明可以看出。从语言结构和使用的角度看,这一 语篇体裁也有自己的特点(下面


以例(


26

)为例):



第一,菜名由名词词组


(Grilled chicken Sandwich


表达;



第二,原 料也都是由


名词词组表达,如:


whole boneless, skinless chicken breast, split; teaspoon


extra virgin olive oil




第三,表达制作的部分的句 子都是主语不出现的祈使句。如,


Coat chicken


with oil; Mix


remaining ingredients, except bread and water-cress, together in a small bowl until


well blended; set aside



< br>第四,说明部分通常是用来表示描述意义的陈述句,而营养部分则由


< p>
成分


+


数量



表示



(如


Calories 276, Total fat: 5gm


)。



4


)小结



每 个语篇都有自己的组成部分。语篇结构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出现情况与语篇体


裁有关。特定 的语篇体裁要求特定的语篇结构。属于同一语篇体裁的语篇应该有相




同的必要成分。如果这些必要成分被删去,那该语篇就可能不 会被认定是属于特定


的语篇体裁类型。



6


.口头语篇与书面语篇


< p>
人类在交际过程中,既可采用口头形式,也可采用书面形式。从语篇分析角度


看,采用口头形式的交际表现就是口头语篇


(spoken discourse< /p>


,而采用书面形式的


交际表现就是书面语篇


(written discourse




就语篇形式而言,口头语篇包括:日常会话、电话交谈、访谈、演讲、辩论,


等等;书面语篇包括:书信、小说、教科书、论文、说明书,等等。从另一个角度


看,语 篇形式可以根据交际的参加者人数来区分,如独白(


monologue


)、对话


(dialogue


、会话


(conversation


、多人交谈


(multi person interchange


等。由于语篇形式


多 样,语篇的体现情况也比较多样,一张便条、一份手稿、一首诗、一场论文答


辩,一次记 者招待会、一场庆典活动,等,都可以当作是一个语篇(参见黄国文


1988

< p>


7


)。



对于一个语篇形式的确定,要视具体的交际情形而定。例如,一次访谈者



(interviewer


和被访谈者


(interviewee


之间的谈话是口头语篇,但刊登在杂志(如


Newsweek


)上的访谈则是书面语篇。又如,某些人作报告是不给听众发书面文字

< br>稿的,如果我们把这场报告会当作一个语篇,那它当然是口头语篇;但如果我们把


报告人的讲稿当作一个语篇,那它就是书面语篇了。如果作报告的人在讲话时听众


手里也 有这个报告的文字形式,那情况就复杂了一些。如前所述


,


从 功能的角度


看,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如果我们单独把报告的 书面


形式看作语篇,那它无疑是书面语篇;如果我们把这场报告会的整个过程作为语


篇,那它则是口头语篇,这时报告的书面形式只是口头语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p>
下面我们把这种情况作些图解:






从上面的图解可以看出,一场报 告会不仅仅是报告本身,而是有其他重要的组


成部分(如主持人的开场白、结束语)。这 个语篇共由三个阶段的言语活动构成,


第一和第三阶段的发话者是报告会主持人,第二个 阶段的发话者是报告人。



上面的分析是一般的、通常的情况, 实际某一场报告会的情况可能还会有其他


组成部分,还可能只有一个发话者(如果做报告 的人自己主持会议)或有多个发话


者(如多个人做报告,或报告中间听众提问,或报告结 束后听众提问题,等等)。


因此,在语篇分析中,要根据特定的语篇的交际环境作具体的 分析。



在结束口头语篇与书面语篇的讨论之前,有必要提及< /p>


Gregory & Carroll (1978:


47 < /p>


关于



讲话


”< /p>




书写



的一些分类。一般说来,



讲话

< p>


可以从是否是





”(spontaneous


来区分:< /p>



对话



即兴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04: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48108.html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讲解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