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补中益气汤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2 11:06
tags:

-

2021年2月12日发(作者:ticketed)



补中益气汤







第二节




补中益气汤方解







一、补中益气汤的组成、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项







(



)


药物组成、 用量及用法







黄芪一钱,甘草五分,人参


(


去芦


)


三分,当归 身


(


酒焙干或晒干


)

< br>二分,橘皮、升麻、柴


胡各二分或三分,白术三分。每日


1


剂,水煎服。早、晚各服


1


次。







(



)


使用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及实证发热者禁用本方。


下元虚惫者,


亦不可服用本方。


正如陆 丽京所说:


“此


为清阳下陷者言之,


非 为下虚而清阳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两尺虚微者,或是癸水消竭,或


是命门火衰,若再一 升提,则如大木将摇而拔其本也。



(


《古今名医方论?卷一》


)






二、补中益气汤的功能与主治







(



)


功能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



)


主治







1


.脾不升清证




头晕目眩,视物昏谵,耳鸣,耳聋,少气懒言,语声低微,体 倦肢软,


面色咣白,纳差便溏,脉洪而虚,舌质淡胖,苔薄白。







2


.气虚发热证




身热,自汗出,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而胖,脉大无力。







3


.中气下陷证




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纳差便 溏,舌


淡,脉虚软。


























三,补中益气汤方名释义







李杲认 为,


脾胃是人体元气之本,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


在脾胃的气机 升降方面,


又特


别强调脾胃的生长和升发。他说:



《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 br>,


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芥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 和,谷气



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天”


(


《脾胃论?卷上》


)


。因此,脾胃 虚衰,元气不足,清阳下陷


即为病。本方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故名为“补中益气汤”< /p>






















四、补中益气汤的配伍意义与治则分析







(



)


病机与治则 分析







本方是为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不升之证 而没。根据《素问?至真


要大论广劳者温之”



“下者举之”


的治疗原则,


以益气升阳、


调补脾胃而立法。


李呆说:


“内

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


者补之。



“内伤不足之病?? 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


升其阳??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


寒 之药泻胃土耳。



(


《内外伤辨惑论? 卷中》


)






(



)


方剂配伍意义







本方补 中升阳之品首推黄芪。


《本草正义》说:


“黄芪,补益中土,温 养脾胃,凡中气不


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


”张锡纯也 说:


“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



(


《医学衷中


参西录?医方》


)


中气既虚,清阳不升,肺气失于滋养,而形体日渐虚馁,黄芪“人肺补气,


人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


(


《本草求真?卷五》


)


。故本方重用黄芪作为君药,取其既可


补中益 气,升阳举陷,又能补肺实卫,固表止汗。李呆说:


“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


亢盛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气受邪,须用黄芪最多。??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 /p>


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伤元气”


(


《 内伤外辨惑论?卷中》


)


。说明重用黄芪以补益脾肺

< p>
为东垣立方本意。







方中人参“补五脏,安精神”


(


《神农本草经?卷上》


)


,为补气要药,因较之黄芪更侧


重于补益脾胃,故《得配本草》说:

< p>
“肌表之气,补宜黄芪;五内之气,补宜人参。


”甘草,

< br>“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泄,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




功也”



(


《药品化义?卷五》


)


。由 于中气渐充,清阳得升,则内热可除。故《脾胃论》所


谓黄芪、人参、甘草三药为“除湿 热、烦热之圣药”


,即气虚发热,以甘温补气,治本而退


热。白 术专补脾胃,


《本草经疏》云:


“其气芳烈,其味甘浓,其气纯 阳,为除风痹之上药,


安脾胃之神品。



然李氏于原书后却谓白术


“除胃之热,利腰间血”



前者乃述白术有补中益


气,俾气充阳升而热退,后者却颇有些令人费解。 考白术可“利腰间血者,血届阴,湿为阴


邪,下流客之,使腰脐血滞而不得通利,湿去则 诸证愈矣”


。明示本药并非行血滞之品,实


为健脾燥湿而收功。 上述人参、白术、甘草三味,甘温补中之品,与黄芪阳辅相成,则补气


健脾之功益著,均 为本方臣药。







气虚日久,必损及血,故本方又配 伍甘辛而温的当归补养阴血。张介宾说:


“其味甘而


重,故专能 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


之圣药也 。


??大约佐之以补则补,


故能养营养血,

补气生精,


安五脏,


强形体,


益神 志.



有形体虚损之病,无所不宜”


(


《景岳全书?卷四十八》


)


。所以,本 方用之既有补而不滞之


长,又不悖立法甘温之旨,加之得参、芪、术、草益气生血之助, 补血之力益彰。清阳当升


不升,则浊阴当降不降,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气机不畅,故配 伍陈皮调理气机,以助升降


之复,使清浊之气各行其道,并可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 。以上二味共为佐药。再人轻


清升散之柴胡、升麻,以协诸药共助清阳之上升。正如《内 外伤辨惑论》所说:


“胃中清气


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 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二味若平,味之


薄者,阴中之阳,引气上升也 。



《本草纲目》亦说:


“升麻引阳明 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


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乃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 胃引经最要药也。


”因二味


并无补益之功,故“在脾虚之病用之 者,乃借其升发之气,振动清阳,提其下陷,以助脾土


之转输,所以,必与补脾之参、芪 、术并用”


(


《本草正义?卷二》


)< /p>


,且用量不宜过重,如


《药品化义》说:柴胡“若多用二三钱,能 祛散肌表??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


”升


麻“善提清气, 少用佐参、芪升补中气。


”故此二药佐而兼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 p>






上述诸药合用,可使脾胃健运,元气内充,气虚得补,气陷得 举,清阳得升,则诸症可


除。赵献可曾说:


“凡脾胃喜甘而恶苦 ,喜补而恶攻,喜温而恶寒,喜通而恶滞,喜升而恶


降,喜燥而恶湿”

< br>(


《医贯?卷六》


)


。本方甘、 补、温、通、升、燥俱备,故在补益脾胃方


中颇具特色。


























五、补中益气汤配伍特点与加减之法







(



)


配伍特点







1


.补气药与升提药配伍,以补气为主,以升提为辅,补中寓升。< /p>







2


.补益药中配伍少量行气药物,既 可调气机之升降,又可补而不滞。







(



)


加减之法







1


.伴腹痛




如腹中痛者,加白芍五分,炙甘草三分。







如恶寒冷痛者,加去皮肉桂一分或三分,肉桂是也。







如恶热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药二味中,更加生黄芩三分或二分。







如夏月腹痛而不恶热者亦然,治时热也。







如天凉时,恶热而痛,于已加白芍、甘草、黄芩中,更少肉桂。







如天寒时腹痛,


去白芍一味酸而寒故也,


加 益智三分或二分,


或加半夏五分,


生姜三片。

< br>






如脐下痛者,加熟地黄五分,去痛立止。







如不已者,乃大寒也,更加肉桂


(


去皮


)


二分或三分。







如胸中气壅滞,加青皮二分,如气促少气者去之。







如胁下痛或胁下急缩,俱加柴胡三分,甚则五分。







如患者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一分或三分;如不能食、心下痞,勿加黄连。

< br>






2


.伴头痛




如头痛,加蔓荆子二分或三分。









如痛甚者,加川芎二分。







如顶痛、脑痛,加藁本三分或五分。







如苦痛者,加细辛二分。







诸头痛 者,并用此


4


味足矣。







如头上有热,则此不能治,别以清空膏主之。







3


.伴身痛




如身有疼痛者,湿;若身重者,亦湿;加去桂五苓散一钱。







如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藁本根,以上各五分,升麻、苍术,以上各一


钱。勿用五苓,所以然者,为药已能胜湿,故别作一服与之。如病去,勿再服,以诸风药损


人元气而益其病故也。







4


.伴便秘




如大便秘涩,加当归梢一钱,闭涩不行者,前成正药,先用一口,调玄明


粉五分或一钱,得行则止。此病不宜下,下之恐变凶证也。







5


.伴咳嗽




如久病咳嗽者,去人参;初病者,勿去之。冬月或春寒,或秋凉时,各宜


加去根节麻黄五分。







如春令大温,只加佛耳草三分,款冬花一分。







如夏月病嗽,加五味子三十二枚,麦冬


(


去 心


)


二分或三分。







如舌上白滑苔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







如夏月不嗽,亦加人参三分或二分,并加五味子、麦冬各等份,救肺受火邪也。







第三节




补中益气汤各组成







中药的功能与主治
































一、黄










味甘,性微温。生用:益卫固表, 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水肿,


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 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崩带,


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







《本经》



“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 p>






《名医别录》


“主妇人子脏邪气,


逐五脏间恶血。


补丈夫虚损,


五劳羸瘦。


止渴,


腹痛,


泄痢,益气,利阴气。








《药性 论》



“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四 者下补五脏。蜀白


水赤皮者,治客热。








《日华子本草》



“黄芪助气壮筋骨, 长肉补血,破癥癖,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


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 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



“白水


芪,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芪;赤水芪,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


木芪治烦,排脓力微于黄芪,遇缺即倍用之。







《医学启源》



“治虚劳自寒


(


寒一作汗


)


,补肺气 ,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


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








《本草备要》


“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


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


无热者宜之。






























二、甘










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


诸药。


用于 脾一胃虚弱,


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


咳 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 毒,


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本经 》



“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 解毒。








《名医别录》


“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



利血气,解百药毒。










《药性论》



“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


人阴


(



)

< p>
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



“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 ,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


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珍珠囊》



“补血,养胃。








《汤液本草》



”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 ;消五发之疮疽,与黄



背同功。








《纲目 》



”解小儿胎毒、惊痈,降火止痛。








《中国药植图鉴》



”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三,人










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经。大 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


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 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萎,尿频,消渴,


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 衰,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本经》



“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名医别录》


“疗肠胃中冷”


乙腹鼓痛,


胸肋逆满,

霍乱吐逆,


调中,


止消渴,


通血脉 ,


破坚积,令人不忘。








《药性论》



“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 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秽,补


五脏六腑,保中守神。


“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痈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


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日华 子本草》



“调中治气,消食开胃。








《珍珠囊》



“养血,补胃气,泻心火。








《医学 启源》



“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 泻肺脾胃中火邪。








《主治 秘要》



“补元气,止泻,生津液。








《滇南本草》


“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








《本草 蒙筌》



“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气。

< p>







《本草纲目》


“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闽疟,滑泻久痢,


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


后渚病。

























四、升










性凉,味苦辛微苦。入肺、脾、胃 经。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


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 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


毒。







《本经》



“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


(


一作瘴气邪气


)









《名医别录》


“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 br>”







《药性论》



“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矗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


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

< br>”







《日华子本草》

< br>:


“安魂定魄,游风肿毒,口气疳矗。








《汤液本草》



《主治秘要》


.主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

< p>







《滇南本草》


“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


(



)


,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乳蛾,痄

腮。








《本草 纲目》



“消斑疹,


行瘀血,


治阳陷眩运,


胸胁虚痛,


久泄下痢后重,


遗浊,


带下,


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五、柴










味苦,性平。入肝、胆经。具有和 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主治寒热往来,胸满胁




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本经》



“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 ,寒热邪气,推陈出新。








《名医 别录》



‘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 气,大肠停积,水


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 p>






《药性论》



“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赢瘦;主下气消食,


主时疾内外 热不解,单煮服。








《备急 千金要方》



“苗汁治耳聋,灌耳中。








《四声本草》


“主痰满、胸胁中痞。








《日华 子本草》



“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 肺,添精补髓,天


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








《珍珠囊》



“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

































六、橘










性温,味辛苦。入脾、肺经。理气 ,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


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 /p>







《本经》



“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








《名医别录》



“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 热、停水、五淋,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


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








《药性论》



“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


”< /p>







《奉草拾遗》


“去气,调中。








《日华 子本草》



“消痰止嗽,破癥瘕痃癖。








《医学启源》


“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








《本草纲目》



“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 水,痰痞,阂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


料解鱼腥毒。


”< /p>







《随息居饮食谱》



“解鱼、蟹毒。治噫噎,胀闷,疳疟,泻痢,便秘,脚气。


< br>


































七、当归身







味甘,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治月经不


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 /p>


跌扑损伤。







《本经》



“主咳逆上气,


温疟寒热潜入皮肤,


妇人漏下,


绝子,


诸恶疮疡金疮,


煮饮 之。








《名医别录》


“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


五脏,生肌肉。








《药性 论》



“止呕逆、虚劳寒热,破宿血,主女子崩中,下肠胃冷, 补诸不足,止痢腹


痛。单煮饮汁,治温疟,主妇人沥血腰痛,疗



齿疼痛不可忍。患人虚冷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



“治一切风,一切血,补 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瘕。








《珍珠囊》



“头破血,身行血,尾止血。


(


《汤液本草》引作‘头止血.身和血,梢破

< br>血’


)








李呆:


“当归梢,主癥瘕,破恶血,并产后恶血上冲,去诸疮疡 肿结,治金疮恶血,温


中润燥止痛。








《本草纲目》



“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 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








《本草再新》



“治浑身肿胀,血脉不和, 阴分不足,安生胎,堕死胎。



































八,白










性温, 味苦甘。入脾、胃经。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


少气,虚 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本经》



“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


?


于,除热消食。








《名医 别录》



“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 风水结肿,除心下


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药性论》



“主大风顽痹,多年气利,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


止下泄,


主面光悦,


驻颜去酐,


治水肿胀满,


止呕逆,


腹内冷痛,

吐泻不住,


及胃气虚冷痢。








《唐本草》



“利小便。

< br>”







《日华子本草》

< br>:


“治一切风疾,


五劳七伤,


冷 气腹胀,


补腰膝,


消痰,


治水气,


利小便,


止反胃呕逆,及筋骨弱软,痃癖气块,妇人冷癥瘕,温疾, 山岚瘴气,除烦长肌。








《医学 启源》



“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 强脾胃,进饮食,


和胃,生津液,主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 止渴,安胎。








《本草 衍义补遗》



“有汗则止,无汗则发。能消虚痰。








李杲:


“ 去诸经中湿而理脾胃。








王好古 :


“理中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身体重,心下急痛,心


下水痞,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



















第四节




中气、阴火的概念与补中益气汤立方宗旨







欲求补中益气汤的立方宗旨,首先要明确中气、胃气、阴火的慨念。







1


.中气




中,是指中焦而言,盖脾、胃同居中焦,故中气乃中焦脾胃之气的概括。







2


.胃气




《黄帝内经》谓:


“人以胃气为本。


”东垣认为“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


清气、荣气、卫气、春 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



(


《内外 伤辨惑论》


)


可以理解,清气即


指水谷 精微之气;


卫气、


荣气均生于水谷,


源 于脾胃。


前者出于上焦,


行于脉外,


其 性刚悍;



后者出于中焦,行于脉中,其性精专。春升之气亦即 水谷之清气,以具有升发之能而言之。


因诸气皆源于中焦脾胃,水谷所化生,故东垣以“ 胃气”统而称之。







3


.阴火




对“阴火”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李呆《内外伤辨惑论》指出:

< p>
“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


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自从李呆提


出阴火问题以后,


由于其本人阴火概念的范围 较广,


论述有些含混不清,


因此引起了后世医

< br>家的激烈争论,


迄今为止,


尚无统一的意见。

< p>
当代学者对阴火的解释主要有以下


13


种观点:< /p>



(1)


阴火即相火。







(2)


阴火即离位妄动的相火。







(3)


阴火即心火。







(4)


阴火是心火和相火的合称。







(5)


阴火是起于阴经的邪火。







(6)


阴火即肾中之水火。







(7)


阴火是实火、壮火。







(8)


阴火是下焦包络之火。







(9)


阴火是气虚有火。







(10)


阴火是阴盛格阳的假火。







(11)


阴火是虚之感冒。







(12)


阴火是内外邪正相搏而产生的一种病理现象。







(13)


阴火是不同于阳热之火的火。







补中益气汤的立方宗旨,


其基本治则为补中益气,

< br>升阳举陷,


但其治疗特色在于针对气


虚发热而设。正如东 垣在《内外伤辨惑论?辨证与中热颇相似》中指出的:


“惟当以甘温之

< br>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之剂泻胃土耳,今立补


中益气汤。


”而究其立法思想,则如秦伯未先生所说:


“补脾胃为基础,升阳气为关键,降阴




火为权宜。


























第五节




补中益气汤与甘温除热法







甘温除热法为气虚发热之证而设,


乃宋金李东垣所创;


数百年来,


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


床实践。

< p>






应该说,祖国医学对“气虚发热”的认识有悠久的历史,早在 《黄帝内经》就有记载。


如《素问?调经论》曰:


“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

“继《黄帝内经》之后,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方》中,首倡小建中汤,治疗


虚劳阳 虚发热,


对甘温除热颇有突破。直至宋金时期的李东垣才对其大加发扬。此后,


历代


医家,对气虚发热与甘温除热又有所阐发。
























一、气虚发热的机制







关于气虚发热产生的机制。


历来见解不同,说法不一。有人归纳为以 下几点:


一是脾胃


虚弱,气血虚损而发热;二是阳气下陷阴小而 发热;三是素体阳虚,感受外邪而发热;四是


劳役伤气,气不内敛而发热;五足中阳外越 而发热。







综观气虚发热

(


即阴火


)


的形成机制,当代学者 主要持两种说法:一为气虚直接发热说;


二为气虚间接发热说。







可以认为,


内伤发热与体虚元气不足有关。包括气虚发热、阳虚发热 在内,大概属某些


慢性感染发热及功能性低热。内伤气虚发热,其机制在于脾胃内伤,中 气不足,清阳下陷,


阴火失戢,浊阴上逆及正虚感邪。也有学者认为,包括体质虚弱或慢 性病证及功能性低热,


或虚人感冒等在内。

























二、甘温除热的机制







所谓甘 温除热,


是指用甘温之剂,治疗身体发热的法则。


其说始于李东 垣。李氏所创制


的“补中益气汤”就是甘温除热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因为气虚发热是 内伤不足之病证,


其机制是“劳则气耗”


,脾胃虚弱,清气下陷 ,阴火失戢而上冲,元气益耗所致。故可遵循


《黄帝内经》所指出的“虚则补之”



“劳者温之”



“ 陷者举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之


旨。李呆明言“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治宜大补脾胃之气以降阴火。不难看 出,


甘温除热是李氏从甘温益气法治疗大量内伤热证的临床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明代赵养葵在《古今名医方论》曰:


“凡脾胃 喜甘而恶苦,喜补而恶攻,喜温而恶寒,


喜通而恶滞,喜燥而恶湿。

”可见,甘温之剂为脾胃所喜,苦寒之剂为脾胃所恶。所喜者皆


可补其正气,所恶者 皆可伤其元气。


故可用甘温之剂补虚而扶正,


中气立则脾胃得健 。


清阳


得升,阴火戢降,其热自平矣。







甘温除热的主要药物有:黄芪、人参、党参、山药、白术、黄精、



桂枝、大枣、甘草,等等。其性多温,其味或甘或辛。气为阳,气虚


者多伴


m


虚。故前人从实践中认 识到,


“阳之动始于温”



“甘与辛< /p>



合而生阳”


。甘温益气扶阳,即本乎此 。熟练掌握气虚发热与甘温



除热的机制,对于医者准确辨证、恰当用药,颇有益处。















第六节




当代学者对补中益气汤除大热的认识







一、崔文成







崔文成先生对补中益气除大热认识的观点如下:







1


.甘温除热法的适应证是外感热病中的气虚毒强发热证从历史背景 看,甘温除热法是


李东垣经历了


3


次外 感病大流行后,



《内外伤辨惑论》


中 首次提出来的。


《内外伤辨惑论?



阴 证阳证》篇中叙述了金哀宗天兴元年


(1232



)


大梁外感病大流行的情况:一是发病率高,


“都人 不受病者,


万无一二”



“此百万人”


几乎占居民的全部。


二是季节分布在春末至秋初,


“三月下旬??解围之后??几三月”


。三是地域局限在大梁。四是发病原因 :内因是正



气不足,抗病能力下降,


“胃气亏乏久矣”


;外因是感受了“毒”


(

病原微生物、邪,


“一旦饱



< /p>


食太过,感而伤人”


。五是临床表现中,部分患者出现了“结胸发 黄”


。根据以上


5


个特点推

< p>
断,


当属外感热病范畴,


符合经接触废水传播的传 染病流行特点,


可能包括传染性肝炎或钩


端螺旋体病。


篇中还追忆了金宣宗贞枯元年


(1213



)



金宣宗兴定元年


(1217



)


东平、


太原、


风翔等地疾病流行的情况。







从内外伤的鉴别点看,


《内外伤辨惑论》对内伤和外伤从阴证阳证、 脉象、寒热、手心


手背。热、口鼻、气少气盛、头痛、筋骨四肢、恶食不恶食、渴与不渴 、表实表虚、劳役发


热与阳明中热等


12


个方面进行鉴别。归纳其内伤的表现为:发热恶风寒,寒热间作,得衣



被或阴阳调和,汗出而解。手足心热。口失谷味,多唾,鼻中清涕,口鼻中皆短气、少气、

< p>
上喘、懒言、气怯、声低。头痛时作时止。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恶食。轻者不渴,重


者口渴。壮热恶热,渴而饮。身痛气短,喘。是虚邪犯表,劳役发热,正气不足之证。其外


伤的表现为:发热恶寒,寒热并作,恶寒不因衣被而解,必待表邪去或转里而恶寒乃罢。手


背热。鼻气不利,声重有力,口中和。言高声壮而有力。常有头痛。筋骨疼痛,不能动摇,< /p>


着床枕非扶不起。虽不能食,亦不恶食,口中和,知五味,亦知五谷味。表证不渴.里证口


渴。壮热谵语,语声有力。是外中贼邪,阳明中热。邪气有余之证。由此可见,李东垣所 列


的内伤证候中,既有发热恶寒及壮热恶热,渴饮气喘等毒强火热亢盛症状,又有气怯声 低,


少气懒言,怠情嗜卧,恶食,口失谷味等正虚脾胃气虚症状,属外感热病中的气虚毒 强证;


而其外伤证候则属毒强正不衰之证。所谓“内外伤”之“内”与“外”

< p>
,应是指感受“毒”


邪的部位而言。


内指脾胃,部 位在里,躯壳之内。故称因脾胃气虚而感受毒邪发生的传染病


为内伤,相当于现代的消化 道传染病;外指肺系,合于皮毛体表,部位在外,故称因肺系感


受毒邪而发生的为外伤, 相当于现代的呼吸道传染病。







从补中益气汤的适应证看,补中益 气汤是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


《内外伤辨惑论?饮


食劳倦论》 中记载其适应证为:


“脾胃之证,始得之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


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以 手扪之而肌热者,表证也,只服补中益气汤一


二服,得微汗则已”



《脾胃沦?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云:补中益气汤“始病热中则可


用之,若末传寒中则不可用也”


。不难看出,上述临床表现均是毒强火热亢盛 症状,相当于


传染病发病期的初始阶段。当然,这些症状是在“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 胃乃伤,喜怒忧


恐、劳倦过度而损耗元气”而又感受毒邪的患者身上发生的。

< p>
因此,补中益气汤这一甘温除


热法的代表方剂是针对脾胃受伤、元气损耗而 又感受毒邪导致的气虚毒强发热证而设立的。



明?赵献可在《 医贯》中曾指出:东垣“创立此方,以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内伤者多,


外感者间有之 。纵有外邪,亦是乘虚而人。但补其中、益其气而邪自退乎


!


不 必攻邪,攻则


虚者愈虚,


而危亡随其后矣。倘有外感而内伤不甚 者,即于本方巾酌加对证之药,


而外邪白


退,所谓仁义之师,无 敌于天下也。


”清?纪昀等编《四库全书?医家类》叫,在《内外伤

辨惑论》的按语中说:李杲“特制补中益气汤,专治饮食劳倦,虚人感冒”


;清?王 泰林在


《王旭高医朽六种?医方证治汇编歌诀》中更明确地指出:


“补中益气汤原为外感中有内伤


一种者设,所以补《伤寒论》之未及,非补虚方也。今 人于外感中毫不敢用,而于内伤辄任


意用之,则失东垣之遗意矣。








2


.大热产生的机制是气虚而又奋起 抗毒,正毒剧争




众所周知,感染性 发热是指各种


病原微生物侵人人体内产生病变后引起的发热。


在 外感热病


(


感染性发热性疾病


)


中,


“毒”


(



括现代认识到的各种病原微生物


)


邪是发热 的原因,发热是毒强而正气奋起抗毒,产生特异


性抗毒能力的表现。

毒侵人体之后,


正气奋起抗毒:若正气胜而灭毒或排毒外出则不病;正


毒相持则毒留体内孽生繁殖,


毒强则病发,


毒弱则未 必骤发,


其后因饱食劳倦,


或忧思恼怒,


或外感六淫致正气受伤,


毒无所制而发病。


因此,

< p>
人体正气弱而不能灭毒或排毒外出是发病


的内在因素。正气弱又奋起抗毒, 与毒相争越激烈,则发热越高。其结果,若正气胜而灭毒


或排毒外出则热除;

< p>
若正毒相持,


力量相当,


再不及时扶正灭毒,


则可长期发热或低热不止;



< p>
若正不胜毒又治疗不当,正被邪伤,则变证蜂起,甚至造成死亡;若正气太虚,无力抗毒,


正气不能与毒相争,则不能发热。所以,只有正气虚而又奋起抗毒。正毒剧争,才能产生大


热。







李东垣把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归结 为脾胃气虚、


元气损耗这一内在因素方面;


把正气弱

< p>
又奋起抗毒,正毒相争,正被毒伤的病理变化称为“阴火”


(


或相火、心火


)


;把正毒斗争激

烈而出现大热等症状的初期病证称为“热中”


;把正气衰微,无气抗毒,不能与毒相 争,也


就不能发热的后期病证称为


“寒中”


这是李东垣


50


余年临床实践经 验的结晶,


说明外因是


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 br>其学术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而且现在仍具有现实意


义。







3


.甘温 除热的用药法度是补中升阳除湿泻火




在外感热病


(


感染性发热性疾病


)< /p>


中,毒


是发热的原因,


发热是正毒斗争的 外在表现。


在治疗方面应始终以灭毒为主。


但根据患者正


毒斗争的具体情况,而有多种不同治法:当毒强正不衰时,急当灭毒,毒灭正自安;当正虚


毒强,不任攻伐时,当扶正灭毒,或扶正即所以灭毒。李东垣创立的除热方剂中,既有治疗< /p>


毒强正不衰的普济消毒饮


(


《东垣试效方 》


)



龙胆泻肝汤

(


《兰室秘藏》


)



清胃散


(


《脾胃论》


)


等,


也有治疗毒强正虚的升阳散火汤


(


《内外伤辨惑论》


)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


《脾胃论》


)


等,更有治疗正虚毒强的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清暑益气汤、

调中益气汤和升阳益胃汤


(


以上方剂均载于《内外伤辨惑论 》


)


等。







甘温除 热法作为诸多除热法的一种,


是李东垣针对脾胃气虚、


清阳下陷 、


湿浊内生与阴


火上冲等


4

< p>
个外感热病气虚毒强发热的主要病理环节而提出的,


并创立了补中、


升阳、


除湿、


泻火的用药法度,属扶正灭毒的 一种治法。气虚毒强的发热,在恶寒发热、气高而喘、身热


而烦、


渴而脉洪大等火热亢盛症状的同时,


必有身体沉重、


四肢不收 、


怠惰嗜卧、


气短懒言、


恶食及口失谷 味等脾胃气虚症状。


李东垣认为,



“ 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理异??惟


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


(


《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


)


。补


中多选用人参、


黄芪、

< p>
白术、


当归、


炙甘草等甘温之品以益气健脾;


升阳多选用升麻、


柴胡、


葛根、羌活、防风 等,既能升清阳之气,又能散火解表;除湿多选用陈皮、苍术、木香、半


夏、白豆蔻仁、 神曲、茯苓、泽泻等,以行气化浊利湿;泻火多选用黄芩、黄连、栀子、黄


柏、白芍、麦 冬、五味子、石膏等寒凉之品,以灭毒排毒。李东垣所谓的甘寒泻火,是将少


量的寒凉泻 火之品配人大剂的甘温药中,


“借用大寒之气于甘味中,


故曰甘 寒泻热火也”


(



< br>胃论?随时加减用药法》


)








李东垣创立的甘温除热方剂中,


均体现了这一用药法度。

< p>
如当归补血汤以黄芪甘温补气


升阳,配当归补血养血,

“治肌热燥热,因渴引饮,目赤面赤,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


重按全无”


,得于饥困劳役之血虚发热。补中益气汤用甘温补气养血之芪、参、术、归、草,


与升阳解表之升麻、柴胡,行气除湿之陈皮相互配合,共奏益气升阳,解表退热之功,治脾

< p>
证始得之热中。


白术易苍术以渗湿,


当归易木香以 调气,


使湿化则中调,


则变为调中益气汤,

治湿盛脾虚证。若阴火偏亢时,再配合寒凉之品,如补中益气汤可加黄芩、黄柏、黄连、麦

< br>冬、五味子,甚至可以加大黄、玄明粉等,即可达到泻火之目的。他如升阳益胃汤是在甘温


之芪、参、术、草,升阳之羌、独、柴、防,化湿之夏、苓、陈、泽相配的同时加黄连、白


芍;升阳散火汤是在升阳解表散火之升、柴、羌、防、葛、独,甘温之参、草相配的同时加

< p>
生甘草、白芍;清暑益气汤是在甘温之芪、参、术、归、草,升阳之升、葛,化湿之苍、泽、


曲、


橘、


青相配的同时加麦冬、


五味子、


黄柏;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在升阳之柴、


升、


羌,


补中之参、芪、术、草配合的 同时,加芩、连、石膏。







李东垣创立的甘温除热法,


体现了扶正灭毒的治疗原则,


弥补了在外感热病的治疗中张

< p>
仲景侧重温热、


刘河间偏重寒凉、


张子和偏于攻邪 之不足,


示后人以根据正毒斗争的具体情


况来辨证施治,至今仍 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陈鼎祺







陈鼎棋 先生认为:


“大热”


,从现代医学看,属于发高烧


(


即高热


)


,而高热的原因 很多,


其治疗法则也各异,


所以甘温药物在除热时,

< p>
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补中益气汤用于重病之后,


元 气大伤;在恢复阶段,有虚象的话,肯定有效。但临床上常见的虚热,温度不太高,一般


够不上“大热”范畴,而常见的大热,往往在外感热病时较为多见。从六经辨证来说,不论


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用补中益气汤均难以奏效。众所周知,人参、黄

芪主要补益中气,均有恋邪作用,所以在伤寒或中风之初,六淫之邪,易受参、芪所恋,因

< br>此,不但不能除热,反而使病情加重,这是古今临床所不能否认之事实。至于温病,大多呈


现高热,不论从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不但高热,往往发展成昏迷、发斑等证候,主要用清



(


寒凉


)


及存津之法,更不能用参、芪补品;否则不但高热不退,反而会火上加油,耽误病


情。现举几种高热病证,加以讨论。







从现代 医学的热型来说,


如大叶性肺炎、


肠伤寒、

斑疹伤寒急性传染病,


表现的稽留热,


高热持续在


39



40


℃,达数天 或数周之久。这些疾病均是微生物感染,用清热解毒等药才


有效,而补中益气辈定致恋邪 而乏效。又如结核病、败血症、局灶性化脓感染、小叶性肺炎


和渗出性胸膜炎等引起的弛 张热,均宜用清热解毒方药,


用甘温法则,


也均不能取效。


至于


不规则热


(


热 型无规律


)


,可见流行性感冒、支气管肺炎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 膜炎等,同样,


如用甘温药,很难除热。







再谈祖国医学“大热”证候,外感热病,均可见高热,内伤杂病,罕见大热。仲景所述


的伤寒、中风


(


卒中


)


等发热病证,未见甘温之选;温病疫疠,更乏补中治则。


< /p>


关于甘温除虚热方面,笔者也确有治验数例,如有的患者,初有炎症感染,白细胞增


高,


用大量及多种抗生素发热更高,


但炎症已 消,


白细胞已正常,


考虑由西药引起之药物热,


将全部西药停服,改用中药治疗,方宗补中益气汤化裁,很快热退而获效。另有些患者,发


热在


38



39

< p>
℃之间,各方面检查,未有阳性发现,在除外炎症等病变的情况下,适有气虚


证候,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热象也渐退而愈。由此可见,甘温可以除虚热,若将甘温除大热

改为甘温除虚热,是否更为恰当


?


希同道们指正。







三、赵树珍







赵树珍认为:东垣所谓之甘温除大热,有其特定含义,即指中气不足所致之发热。

< p>
临床


所见,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治疗不当,过用寒凉攻伐,皆可损伤脾胃 ;劳役过度,情志所


伤,或久病脏腑相传,亦可损脾耗气,致受纳腐熟无权,温煦输布失 职,中气不足,运化无


力,


或滞于中,


或陷于下,


郁滞不宜或散越不敛而发热。


发热的特点有四:


一是发热无定时。


或入夜即热,天明暂缓。且以手心热为主要见症。 二是与活动量大小有关。安静少动则缓,


烦劳太过则加剧。


三是 热势较平稳。


无大的起伏波动,


多为低热或中等度发热,


一般在


38



5



以下,或仅有烦躁烘热,而体温无明显升高。四是病程较长。治疗 取效较慢。全身症状可伴


有头痛


(


时痛 时不痛


)


,口渴


(

喜热饮


)


,恶寒


(


得衣即解


)


,自汗,怠惰嗜卧,行动喘乏,四肢困


倦,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缓弱或虚大无力等。这种气虚发热,属虚证范畴,与实热证之< /p>


发热,


如阳明经证之大热,


大渴,


大汗出,


脉洪大之大热显然不同,


与阴寒内盛 ,


格阳于外。


或戴阳于上之阳虚发热,亦有本质不同。因此,无 论从病因病机分析,或观察其临床表现,


气虚发热绝无大热可言。







气虚发热的治疗,固当以补中气,升清阳为基本治法,以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剂,


但应


根据中气虚弱之重轻,累及脏腑之多寡,


兼夹证之有无,


四时季节之变化等而辨证加减,灵


活运用,才能 取得更好疗效。东垣在补中益气汤方后,加减多达


25


条,足以 示后人辨证加


减之重要。急性白血病化疗过程中或化疗后,脾胃功能受损,气血虚衰,髓 海不充,易合并


细菌或病毒感染。证见高热不退,体温达


39< /p>


℃以上,大汗淋漓,口渴喜饮,纳差,面色苍


白,神疲乏力。或见 咳嗽痰黄,口腔溃腐,甚者热盛动风,抽搐惊厥,或热盛动血,吐衄便




血。舌苔黄燥,脉虚大而数。此时之发热,可谓大热,但系气 虚与实邪兼夹之发热,并非单


纯虚热。


治之当以补气养血合清热 解毒凉血之品,


单用甘温益气或苦寒清热均非所宜。


总之,


甘温可以除热,其热属气虚发热,而非实热,虚热无大热。







四,黄海龙



黄海龙认为:甘温能够除 大热。其理由如下:①所谓“甘温能够除大热”是属于反治


法的内容,

< br>即热因热用。


疾病的本质是寒,属气虚抑或阳虚为其本,但因现象与本质不同而< /p>


出现假热,假热是现象,即真寒假热证。甘温除太热之热,是针对假象而言,它不同于正治


法“热病现热象,寒病现寒象”所采用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②所谓“ 大


热”之热,仅仅是假象,这不同于实热证


(

< br>阳明证或气分证


)


的“高热”和“壮热”


。据我的


临床体会:


有的患者仅现五心烦热,


面上升火,皮肤发烫等自觉热象,


但体温表测不到发热

< br>(


或有低热


)


。有的患者体温表 也可有


39



C


左右,甚至


40


℃以上的发热,虽体温很高,但


患者口渴欲热饮,或不欲饮。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外显假热,内有真寒的真寒假

< p>
热证。为什么会出现身热的假象


?


究其因乃是阴盛 于内,格阳于外,虚阳外越的表现。


“阳虚


则寒”言其常,


“虚阳亢奋而热”言其变。故“甘温除热法”是从其假象而言,就其本质来

< br>讲,


仍然是属于


“寒者热之”


的 范畴。


③临床实践不乏其例。


我在临床上运用

< br>“甘温除热法”


的指征,


一般来说,

一是经他医用甘寒、


养阴甚至苦寒清热药而发热不退,


诸症 加重的患者。


二是患者自觉五心烦热,面上升火,皮肤发烫,伴有气虚,如气短息少,头 晕眼花,声怯音


弱等或阳虚,如“患者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和“身热目赤,索水到前 复置不饮”等,患


者的舌质一般偏红,或娇红,舌苔无明显变化;脉呈浮大虚数无力,甚 至洪大无伦,重按无


根的虚阳外越欲脱之候。


三是西医医院使用 多种抗生素和退热药治疗,


发热不退者。


不论体


温表上是否显示发热,但不能作为我们是否采用甘温除热法的依据,而是要治病必求其本,


抓住气虚或阳虚这一本质。







五,黄彩平







黄彩平 认为:甘温除热法,是东垣针对脾胃损伤,元气虚弱,邪毒


(


东 垣又称阴火


)


内生


或邪气内侵,


邪正相争所致热证而设的治法。


东垣非常电视脾胃在人体中的作用。< /p>


李氏在


《脾


胃虚实传变论》中指出:


“历观诸篇


(


指《内经》各篇经文


)


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


脾胃之气无所 伤,


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


而元气亦不能充,


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东垣认为,元气有赖 中气——脾胃之气所充养,中气健旺,受纳、腐熟、消化、吸收正常,


则水谷精微、气血 阴精源源不断滋生,元气功;旺,故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同时,


中气健旺,气机 升降出入正常,则水湿输布、代谢正常,痰湿不生,气血调和,脉络通畅,


邪难滋生,人 体健康。若脾胃受伤,中气虚弱,则元气不亢,卫外无能,病邪内侵,脏腑失


常,气血失 调,百病丛生。







治疗本证,东垣以补益中气为主, 适当佐以祛邪清热,以扶正祛邪。他援引《素问?脏


气法时论》云;

“脾欲缓,急以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李氏甘温除热法的组方原则


是:以甘温补中益气之品为主,以辛苦寒凉、升阳解毒、祛邪清热之味为辅。如代表方补中


益气汤,就是以甘温的参、芪、术、甘、陈、归补益中气为主,佐以辛苦寒凉的升麻、柴胡< /p>


升阳解毒、法邪清热,使中气变旺,清阳得升,邪毒能清,郁热可解,纵使时令有差异,兼


证有不同,


药味可能有所加减出入,


但 均不离此组方原则,至于补脾胃、泻阴火的升阳汤就


更能体现这一方治则,方中以甘温的 参、芪、术、甘补中益气为主,以辛苦的升、柴、羌活


升阳散火,芩、连或石膏清热泻火 为辅。因此,东垣甘温除热法是有其特定的组方意义的,


它实际上是甘温补中药与清热祛 邪药的组合。


离开或违背此治则,


则疗效差或无效。

< p>
还以甘


温除热法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为例。


张 丽萍以


“气虚邪侵”发热模型家兔为对象,


观察


研究补中益气汤及其拆方的退热效应。


其现象研究的结果是,

< br>服扶正祛邪合用的全方组疗效


最好,退热最快,与拆方


I



(


服补中益气汤去升、柴

< p>
)


、Ⅱ组


(


< p>




升麻、柴胡


)


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 p>


01)


,与服生理盐水的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 著性


差异


(p<0


< br>0l



0


001)


。服单纯祛邪的拆方Ⅱ组疗效次之,退热较慢;服单纯扶正的拆方


I


组疗效较差,退热最慢。


初步证实,


补中益气汤是通过扶正祛邪同用而达除热之效。东垣甘


温除热法组方配伍 的特定性,说明并非凡甘补之剂就是甘温除热之方,亦非凡含有参、芪、


术、甘等味之方 便是甘温除热之剂;含有参、芪、桂、附之味,用治阴寒内盛,格阳以外或


虚阳欲脱之剂 ,并非就是李氏甘温除热法;甘温除热法也不是“热因热用”的反治法。东垣


所创立的升 阳益胃汤、调中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是本法的推广。后世医家,


如叶天士运用建


中类、四君类等方治疗虚劳发热是本法的发展。







李氏甘温除热法,既有补中益气为主的扶正作用,又有升阳解毒清热的助正祛邪作用。


可用于治疗脾胃损伤,


元气虚弱,


邪毒


(


东垣称阴火


)


内生 或邪气内侵,


邪正相争所致的热证,


东垣称内伤”热中”证。东 垣在《脾胃论》中指出:


“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热中。


” 在


《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中所载的补中益气汤的适应证指出:

< br>“脾胃之证,始得之则


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 任风寒而生寒热。


”可见,东垣


所说的甘温除热法是扶正祛邪的 方法,


其代表方——补中益气汤是主治脾胃气虚为基础的虚


实夹 杂证。正如清?王泰林在《王旭高医书六种?医方证治汇编歌诀》中所说:


“补中益气< /p>


汤原为外感中有内伤一种者设,所以补《伤寒论》之未及,非补虚方也。

< br>”







补中益气汤除温病大热的机制在于 :


在大堆甘温补益之品中少佐辛苦寒凉的升、


柴正是

< p>
补中益气汤之妙。


《本经》载:


“升麻味甘平,主 解百毒??辟温疫、瘴气、邪气、蛊毒。



《名医别录》载:升 麻主治“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痛,喉痛口疮”


。宋朝时有“无

< br>犀角升麻代之”


之说。


可见,


在 金代以前,


认为:


升麻是解毒祛邪清热之良药。


柴胡亦如是。


《本经》载:柴胡“味苦平,主??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仲景以柴胡为主药,组成小柴


胡汤,主治少阳病,寒热往来症。


《干金翼方》载:柴胡治“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



邪逆”


。说明柴胡在金代以前是祛邪退热、清火消结之药。李东垣的老师 张元素,创立药物


归经学说,提出升麻、柴胡有升阳作用。故东垣秉承师训,取升麻、柴 胡升阳解毒、祛邪清


热,以助参、芪等甘温之品祛邪退热。







“发热”


,在外感病中是正邪交争的反应。补中益气汤证出现发热, 说明脾胃受伤,中


气虽虚,尚能勉力抗邪。


“高热”是正气奋起 抗邪的现象,


“低热”



“中等热”是 邪正交争不


很剧烈的表现。东垣所云的“大热”



“大”作超乎寻常解,


“大热”是指发热的程度,或发


热的时间超出寻常,即“高热”或“久热不退”



“发热缠绵 不愈”


。补中益气汤补中退热、


扶正祛邪,不仪能除热,而且能 除大热。







中医温病是外感热病。

< p>
“发热”是温病的主症。一般初期邪较轻浅,病在肌表,卫阳受


遏,卫气与 温邪抗争,出现发热与恶风寒并见,但发热较轻,温度多不高。中期邪正俱盛,


剧烈纷争 。若内传进入气分,则气机郁滞,邪正剧争,出现高热、壮热,而不恶寒;若内陷


入营迫 血,则热毒炽盛,出现灼热、神昏、出血、痉厥,甚至死亡。后期正气受伤,邪气亦


衰或 余邪留恋,邪正交争微弱,则表现微热、低热、或潮热。因此,发热的高低轻重,反映


了 温病病情的轻重浅深。同样,


“发热”也是温邪与正气交争的反应。在温病的发生发展变


化过程中,正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黄蒂内经》云;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正气虚弱,抵抗无力,则温邪容易侵入和内陷,导致温病 的发生、发展,甚至


造成死亡;正气强盛,抵抗有力,则温邪不易侵入致病,纵使侵入人 体,亦难内传,可被正


气驱除杀灭,不致造成缠绵难愈或恶化死亡。这是中医对外感病发 病学的认识。


“正气”是


机体抗病力的总称,

< br>它源于先天,充盛于后天,全靠后天之本——脾胃运化所产生的“水谷


之气”的滋 养、补充和加强。东垣认为“甘温除热法”能补益中气,振奋中阳,使气血源源


不断化生 ,


使正气持续不断得到滋养和补充。


因而能奋起抗邪,把邪驱除 杀灭,修复脏腑器


官损害,恢复正常功能,


“发热”症状自然亦 随之消失,故“甘温除热法”可用治温病。









现代医学的感染性疾病,


包括许多急 性传染病,


可归属中医温病范畴。


感染性疾病的发


热,


从感染免疫学的角度看,


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感 染后的免疫应答反应,


是有利于机体抵


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参、芪、术、甘等补气药有明显的免疫增强


作用。如升高白细胞, 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


NK


细胞活性, 诱生


干扰素等。


同时也有免疫调节作用,


使过低的免疫功能提高,


使过高的免疫功能降低。


升麻、


柴胡等药除丁有镇静、


抗炎、


解热降温作用 外,


亦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作用;


柴胡还有促进抗体生成,


诱导干扰素产土等怍用。


因此,补中益气汤能使入侵的病原


微生物,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将其抑杀和清除, 对器官起到保护和修复作用;


同时,随


着病原微生物的清除,由 此而引起的免疫反应亦随之停止,发热亦可消退,症状亦能缓解。


故本方能抗感染,治发 热,甚至可治大热。







温病是热病,必有发热。温邪是阳 热性质的病邪,最易伤阴。


《黄帝内经》云:


“热者寒


之”



“温者清之”


。 寒凉清热养阴是治疗温病的常法。然而,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与体质


的影响,饮食、劳 倦、七情及治疗等因素的作用,温病患者表现常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出


现脾胃气虚,温 邪留连者亦屡见不鲜。临床上,亦可用东垣“甘温除热法”进行治疗。根据


笔者经验和认 识,


东垣甘温除热法主要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小儿夏季热,< /p>


并有中气虚弱表


现者;乳蛾暗红、肿痛,但不化脓,时轻时重,反 复发热不解,用清热解毒药无效者;产后


体虚,发热不退,用抗感染西药治疗无效者;白 血病化疗中或化疗后气血虚弱,出现发热,


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者;感染性疾病,


用抗生素治疗炎症已经被控制,但发热不退者;变应性


亚败血症或其他自 身免疫性疾病,久热不退而脾胃气虚者。







补中益 气汤虽可用于治疗气虚外感的温病,


但毕竟是以甘温补气之药为主。

根据


《黄帝


内经》的理论:气有余则为火。以甘温补气为主 之方,用之不当,可助长邪热,加重病情;


且参、芪之味,补气固表,守而不走,用之不 当,邪恋难解。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


伤始为热中论》


中 指出:


补中益气汤


“始病热中则可用之,


若末传寒中则不可用心”



“热中”


足指热在里中,


“寒中”是指寒在里中。可见,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甘温除热法,适用于 脾


胃气虚,元气耗损,邪气内生,初期的“热小”证,不适用于后期阴寒在里的“寒中” 证。







李氏在


《内外伤辨惑论》中列举了内 伤与外伤的鉴别。归纳其内伤表现为:既有发热恶


寒及壮热恶热,渴饮气喘等邪热在气为 主之症状,亦有气怯声低,少气懒言,怠惰嗜卧,恶


食,口失谷味等中气虚弱表现。


可见,使用甘温除热法必须具有气分热证为主的见症,


又有


脾胃气虚的表现,


此是辨证要点。


参照前人及结 合本人经验,


提出如下


8


点以供同道辨 证时


参考。①发热可高可低,无一定的规律,但易被解热止痛药退热,身体虽热而不欲去 衣被;


②恶风寒可有可无,多以背部特别显著;③面红或萎黄,面虽红赤但较晦黯;④口 干口渴,


但不欲饮,或欲热饮;⑤自汗,易汗,尤其是上半身明显;⑥肢端较凉,甚欲穿 袜保暖;⑦


小便清长,大便不实;⑧舌质淡红、黯红或紫,嫩胖,苔多薄白或薄黄而湿润 ,脉浮大虚数


或细缓沉弱。




















第七节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规律探讨







补中益 气汤在应用过程中,


代代有发挥,


往往在李东垣原方的基础上加 减变化,


张年顺


先生曾对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补中益气汤的应用病种







张先生收集了《中医杂志》等


37


种中医药 杂志对补中益气汤的应用个案报道,共得病



299

< p>
例,要求每个病案要有症状、体征、用药、效果等记录,根据原报道分为中西医病种


107


种,即发热


(15


例< /p>


)


、头面烘热


(3



)


、感冒


(3


)


、夏季热


(2



)


、变应性败血症


(2



)



支气管炎< /p>


(1



)


、肺炎


(2



)


、肺 心病


(1



)


、肺癌


(1



)


、高血压


(5



)

< br>,低血压


(3



)


、冠心



(2


< p>
)


、心律失常


(1



)


、白细胞减少症


(1


)


、白血病


(1



)


、便秘


(14

< p>


)


、泄泻


(5



)


、慢


性结肠炎


(5



)


、肠功能 紊乱


(2



)


、慢性痢疾


(1



)

< br>、腹胀


(3



)


、呃逆


(3



)


、呕吐


(1



)

< p>




脱肛:

< p>
(2



)


、胃黏膜脱垂< /p>


(1



)


、胃脘 痛


(1



)


、 便血


(1



)


、二便闭塞


(1



)

< br>、二便失禁


(1



)

< p>
、慢性肝炎


(2



)


、慢性胆囊炎


(1



)


、胃下垂


(1


< br>)


、肠结核


(1



)


、癃闭


(11



)


、尿失禁


(22


例< /p>


)


、尿浊


(2



)


、乳糜尿


(4



)


、尿血


(3


)


、久淋


(3

< br>例


)


、泌尿系结石


(5



)


、多囊肾


(1



)


、血精


(3< /p>



)


、滑精


(2



)


、不射精


(1



)


、强中


(1



)


、痿证

(1



)


、重症肌无力

< p>
(5



)


、老

< p>
年病


(1



)

< p>
、嗜睡症


(1



)


、失眠


(1



)


、功能性共济失调


(1


< br>)


、不安腿综合征


(1



)


、胁痛


(1



)


、手汗


(1


例< /p>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


(1



)


、梅尼埃综合征


( 1



)


、癫痫


(1



)


、精神症

(2



)


、郁证

< br>(1



)


、梅核气


(1



)


、癔症性肢体功能 障碍


(1



)


、崩漏


(21



)

、痛经


(2



)

< br>、闭经



11



)


、带下


(6



)


、胎位不正


(2



)


、转胞


(1



)


、胎动下坠


(1



)


、习惯性流产


(6



)


、恶露


不绝


(2



)


、胞衣残留


(2



)


、死胎不下


(1



)


、缺 乳


(2



)


、 乳汁自出


(5



)

、乳衄


(1



)

< br>、阴



(1


< br>)


、妊娠水肿


(3


< p>
)


、子宫脱垂


(2



)


、阴吹


(1


例< /p>


)


、耳聋耳鸣


(3



)


、鼻鼽


(11

< br>例


)


、鼻衄


(1



)


、喉痹


(5



)


、急性咽炎


(1



)


、牙疼


(1



)


、口疮


(9< /p>



)


、舌冷


(1



)


、舌中灼痛


(1



)



经期口腔瘙痒症


(1



)


、过敏性唇炎


(1



)


、唇风


(1



)< /p>


、白塞综合征


(1


)


、痈肿疮疖


(6



)



狐疝


(1



)


、睾丸痛


(1



)


、内痔出血


(1< /p>



)


、角膜炎


( 1



)


、视神经萎缩

< br>(2



)


、白内障


(1



)



带状疱疹


(1



)

< p>
、脱发


(1



)


、肥胖病


(2



)








从分布的中西医病种来看,


107


种病几乎覆盖了内、外、妇、儿、皮、五官、眼等临床


各科疾病,


说明了补中益气汤确实是临床最最常用的一首方剂。


因此,


在运用补中益气汤时,


不能完全机械用西 医辨病、中医施治的办法;否则,将陷入难堪的自相矛盾局面。另外,简


单地辨


“症”应用补中益气汤,


也将陷入难堪局面。因为补中益气汤的适应证往 往有相反的


一对症状,如既有便溏,又有便秘;既有二便癃闭,又有二便失禁。因此,正 确使用补中益


气汤的惟一出路,是必须运用辨证施治的原则。



























二、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病证







通过对 所统计病证的症状进行分析,共出现症状


99


个,主要症状出现 的频次排序是:


①纳呆,


179


次,占


59



9


%; ②乏力,


159


次,占


53

< p>


2


%;③神疲,


158


次,占


52



8


%;


④面色无华,


148

< p>
次,



49


< p>
5


%;


⑤气短,


119< /p>


次,



39


.< /p>


8


%;


⑥头晕,


99


次,



33



1


%;


⑦便溏,

< br>96


次,占


32



1


%。其他症状略。







通过对 所统计病证的舌脉进行分析,


共出现舌脉体征


25


个,


按其出现的频次排序如下:


①舌质淡,


201


次,



67



2


%;


②舌苔白 ,


187


次,



62



5


%;


③脉细,


168


次,



56



2


%;


④脉沉,


92


次,占


30< /p>



8


%;⑤脉弱,


89


次,占


29


< br>8


%;⑥舌胖,


49


次,占


16



4


%。其< /p>


他舌脉体征略。







根据以 上对症状与体征的出现频次统计,


可得出补中益气汤的适应证为:


纳呆,


神疲乏


力,面色无华,气短头晕,便溏,舌淡苔白,舌 体胖嫩,脉沉细弱。更确切地说,这些症状


与体征是补中益气汤的核心症状。

< p>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所列症状与体征,


临床应用时 要综合


考查,


不能将其中某一症状孤立看待。如纳呆,尽管在统 计中出现的频次很高,但毕竟不是


100


%,而是只占


59



9


%,也就是说 ,还有


40



1


%的患者可以不出现纳呆一症,因此,不


能说没有纳呆,


就不 是补中益气汤适应证。再如便溏一症,尽管出现频次较高,但不能排除


其相反症状的出现 ,事实上便秘确实出现


31


次,占


10



4


%,换句话说,每


lo


个补中益气


汤证适应中,


就有


1


个多人次出现便秘。


所以,


对上述所列补中益气汤适应证一定要辨证地


看待,综合地考虑。







上述适应证与中医方剂学所列的适应证有所差别,

< p>
《方剂学》认为,补中益气汤有两类


适应证:一为脾胃气虚,见“发热,自 汗出,渴喜温饮,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胱白,


大便稀溏,脉洪而虚,舌质淡,苔薄 白”


;另一为气虚下陷,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


久痢,久 疟”


。显然,第一类适应证主要叙述的是李东垣创制补中益气汤时的原始适应证,


习称“气虚发热”证;第二类适应证,主要是从现代研究出发,发现补中益气汤有收缩平滑


肌作用,而提出的适应证.其实际亡是一?种辨病施治的适应证。


现 在我们从临床症状学研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2 11:0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42981.html

补中益气汤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