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考研笔记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2 08:49
tags:

-

2021年2月12日发(作者:jodhpur)


中国政治思想史



导论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了解)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


.关于政治哲学问题



就中国先秦的政治思想理论看,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浑然为一体。




天人合一是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是其政治思想


系统。在《大学》中作了精辟论述。



2


.关于社会模式的理论


(


又可称之为理想国的理论


)


社会模式思想与国家政权 组织形式的思想,虽有密切的关系,但范围不同,


两者不是一回事。

社会模式或理想国理论是关于社会总体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理论


或设计,


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政治思想史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就先秦


情况看,


这一类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的,


许多有关的思想和设计别开生面,


耐人寻


味。 孔子的“有道”之世的模式,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的设想,庄子的“至德


之世”



“无何有之乡”的幻境,孟子的王道世界,


《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


境界,荀子的“王制”社会,农家人人劳动、自食其力, 不分君臣的美境,杨朱


童子牧羊式的田园生活,


等等,


都属于理想国范围内的课题。


研究和分析社会模


式思想和理论,应该是政治思想史重要内容之一。



3


.治国的方略和政策



国家和法与治国方略和政策有密切的关系,


但两者又有区别。


我们从先秦政


治思想中不难发现,一些人在国家组织体系和法律规定上并没有什 么原则区分,


但在治国方略和具体政策上却有明显的不同,甚至形成水火之势。



4


.伦理道德问题



不过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


有些派别把伦理道德政治化,


这一点在儒家那里


表现得十分突出。


关于政治 实施理论以及政治权术理论也应是政治思想史研究的


内容。


进行 政治决策以及如何把政策、


政治规定和各种行政措施付诸实现,


这是


政治思想家们经常讨论的问题,


比如关于进谏、

< p>
纳谏、


庭议、


兼听、


独断 、


考课、


监察等等,都属于这方面的问题。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模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乃以人文化成天下。


文化整合的过程就形成了具有一定价值取向 的文化模式。



中国政治思想文化模式:


以人际和谐为基础,


进而实现群体和谐,


最终实现

< p>
天人和谐。



1


.人际和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p>


。在先秦时代,


“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概念,


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


多样性统一,

因而有别于


“同”



所谓


“和而不同”



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 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


但在对具体问题的


看法上却不必苟 同于对方。



“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


发。“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 br>“以和为


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所谓


“同而不和”


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 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



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 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2


.群体和谐



群体和谐:一是指国家、社会对民负责,以民为本,将爱民、重民、富民作


为基本治国 方略;


二是指人生活在群体中,


要树立群体意识、


人对群体有责任感、


义务感和奉献精神。



3


.天人和谐



“以和天人”



“统和天人”


。主张 通过平天下实现天人和谐,即一种自然和


谐。



三大和谐的关系:


人际和谐是基础,


群体和谐是核心,


天人和谐是最高境界。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宗旨



1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


.树立中华民族文化形象。



3


.确立中华民族文化价值。



4


.参与世界多元文化融和。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一)思想形成期(先秦时期)



学派



代表人物



传统文化典籍



传统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的


基本范畴



儒家



孔子、孟子、荀


《尚书》


《周礼》


儒家政治思想



义利、


民本、


< br>


《论语》


《孟子》



法治、


德治、


道家



老子、庄子



《老子》


《庄子》



道家政治思想



任人唯贤、

< p>
治国、


法家



商鞅、韩非



《韩非子》



法家政治思想



修身、


墨家



墨子



《墨子》



墨家政治思想



平天下



(二)思想发展期(秦汉隋唐时期)



特点:


“儒道传而墨法废”


。儒家政治思想逐步成为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汉朝董仲舒、汉武帝;唐朝唐太宗。



传统文化经典:董仲舒《春秋繁露》


;五经博士注解五书:

< br>《诗经》



《书经》



《礼经》



《易经》



《春秋》




(三)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



完善 的主要标志:一是宋明理学政治思想。代表人物:张载、二程(程颢、


程颐,湖北黄皮人 )


、朱熹、王阳明;二是宋代功利政治思想。代表人物:李觏、


王安石、陈亮、叶适。



政治思想标志



主要代表人物



宋明理学政治思想



张载、二程(程颢 、程颐)


、朱熹、王阳明



宋代功利政治思想



李觏、王安石、陈亮、叶适



(四)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



政治主张:反思中国政治思想,反对君主专制。



代表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



(五)思想转型期(近代历史时期)



特点:形成中西方文化冲撞,传统思想向近代性转变。



政治思想:


一是反对封建专制的太平天国政治思想;

< br>二是封建社会内部的洋


务派、改革派、戊戌变法思想。



(六)思想变革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特征: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终结,出现了辛亥革命政治思想。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体系



(一)究天人之际



天人之辨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中一个重要理论基石性的命题。


< /p>



究天人之际”



是追求认识天



人的关系。



1


.殷周天命观


最早是对神和天的盲目崇拜,


周文王打败商纣王,


夺去天下 ,


被公认为是天


意,是一位天命人物。



思想家们的天命观:


天命是上帝的意志和命令,


是人世间的最高主宰,


人世


间的军往事奉天之命,代天 理政,君权天授。



孔子的天命观:修己而体认天命。



天 命观源于殷周之际。


认为天命是指上帝的意志和命令,


统治者奉 天命作为


统治的根据。


儒家天命观有两个含义:


一是继承殷周的天命观,


认为天命是上帝


意志和命令,


君主代天理世,


君权神授;


二是认为天 命是自然界的必然性和自然


规律,人可以利用天命为人类造福。



孔子不相信迷信,


但继承殷周的天命观,


认为天命是世界万物的主宰。


强调


人事上修己而体认天命,与 天为一。



董仲舒的天命观:


“唯天 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王者承天意以


从事”。



董仲舒继承殷周的天命观。“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 天下”,


“唯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王者承天意以从事”,


天任德教不任


刑罚,君主应 当行仁政,“天之任德不任刑”。



韩愈认为人命决定于天命 ,圣人受命于天,天命是有神灵的,能赏善罚恶,


主宰人间的善恶祸福,用天命观为儒家 仁政道统和封建道统作论证。



司马光认为,天命是人世间最 高的主宰,人的富贵寿夭贵贱由天命所决定,


圣人承天命制定礼法,有君臣父子之别,设 人伦之序。“天地设位,圣人则之,


以制礼立法,


内有夫妇,< /p>


外有君臣。


妇之从夫,


终身不改;


臣之事君,


有死无贰;


此人道之大伦也。”



天命观的第二层涵义,以荀子和柳宗元为代表。


< p>
荀子认为天命是自然规律。


天与人各有职分,


人可 以胜天,


可以利用自然规


律为人类造福。从而为他的民本观,义 利观奠定了哲学基础。



柳宗元强调天人不相干预。


天即自然,


有其运行的规律;


人事也有运行的规


律,


天人各行其是,


圣人之道就是利用 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


“利于人,


备于事”,

< br>而为其民本观进行哲学论证。



小结:


天命观是殷周之际的观念。


儒家继承了天命观,


衍生为 两种相反的涵


义:一是天命有意志,天主宰一切,君主代天行政,从而以神权为王权作论 证。


二是修正了殷周天命观的神权性和意志性,


视天命为自然界 的必然性,


人可以利


用这一规律性造福人类,为民本观奠定了基 础。



2


.自然天道观


儒家的天道观,


到了荀子手里就变了质,


即由有意志的天变 为自然的天、



质的天。这中间显然受了道家自然天道观的影响 。道家的“道”是指本体而言,


那是不可思议并不可言说的,因而是观念的、神秘的。然 而,道家的自然史的天


道观中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


和孔、


墨的天道观比起来是进步的。


荀子扬弃了道


家的神秘的“道”


,撷取了其中的自然观点,因此,他所谓的“天”

,不是孔、墨


的有意志的天,而是自然的天;不是道家的观念的天,而是物质的天。 他不但不


把天当做人格神看待,翻转来还要把天征服,把天“物畜”起来。



天道观是春秋时期比较流行的思想。


春秋时期,< /p>


天道多指天象变化,


并含有


推算人的吉凶 祸福的迷信成分。


老子把天道赋予了本体论的含义。


本体论方面 的


抽象思维是老子对中国古代文化作的突出贡献之一。



儒家提出与人道相联系的天道观。


其含义既有指的是神秘的必然性,


又有指


的是客观规律和法则,


不同的思 想家,


对天道的说明不尽相同,


但相同之处就是


都以天道与人道相联系,为儒家治国主张进行哲学论证。


< br>孟子主张,


以人道上的主观修养,


求得与天道的必然性相 一致,


旨在为仁政


观进行论证。


< /p>


陆贾认为,天道生养万物,圣人效法天道而立人道准则,制定君臣、父子、


夫妇、长幼的秩序,天道与人道是合一的;天道运行有规律,圣人贤君应行善政


以适应天道。



张载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即自然, 从民情可体察天道,强调民心


可谓,民情之重,主张天与人合而为一,其目的是确立人的 地位,从而为其民本


观奠定哲学基础。


周敦颐主张天道自然无为,


天道运行,


阴阳生长万物,


圣人达到天人合一的


精神境界,效法天道,以仁义化育万民,从而为 儒家仁政观奠定哲学基础。“立


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天以阳生万物,


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 义正万民。天


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



小结:


儒家天道观从抽象思维角度论证了世界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总体而言,


比天命观更加精深了,


儒家哲学思 想从继承殷周天命观发展到天道观是理论思维


的一个飞跃,


摆脱 了神秘主义天命观的人格神的原始形态,


走向了理性思维的道


路 。


儒家讲天道与人道联系在一起,


讲天道是为人道立定准则,< /p>


为儒家治国方略


进行哲学论证。



自然天道观摆脱了殷周时期的天道的原始形态,


走上了理性思维的道路 ,



天道与论证人道结合。



3


.理学天理观


天理观是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哲学思想。


宋明理学之前的天理概念多指自然法


则,如庄子讲“顺以天理”,韩非讲“不逆天理”,


《礼记·乐记》“好 恶无节


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理学讲的天理是一种神秘的宇宙本体。


通过对天理的论证,


把自然与社会的


秩序永恒化,天理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准则。



二程认为,


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是天理的体现,< /p>


天与人是合一的,


圣人遵循


天理治理天下 ,“圣人奉天理物之道”,从而为其仁政思想进行哲学论证。



朱熹认为天理是宇宙间最高的主宰,


是万物的最高原则,


治理 天下必须遵循


天理的准则。


“理也者,


形而上之道也,


生物之本也。


”“宇宙之间,

< br>一理而已??


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的天理


观为其仁政观、民本观、君臣观奠定了哲学基础。



陆九渊心学体系下的天理观:


心即理。


为其仁政观奠定基础。


“宇宙便是吾


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阳明的天理观主张心即理、致良知。



“去人欲,存天理”达到“圣人之


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的修养目的,从而修 心、成圣、治国平天下。



天理观小结:宋明理学的概念。兼 容了道家、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天理观是


理学思想体系的宇宙本体论学说。


天理观的理性思维程度更高,


论证的方法更精


深,是 在天理与人理合而为一的理论形态下为儒家修身治国进行哲学论证。



总之,


儒家治国方略的哲学论证,


以天命观、


天道观、


天理观为核心而展开,


从本体论角度为 儒家治国方略奠定理论基础。


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框架下,


论证了


封建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论证了人的重要地位和能动性,


论证了人事必须遵循自


然法则,论证了人道与天道的统一、人理与天理 的统一,从而为儒家仁政观、民


本观、君臣观、义利观进行哲学论证。

< br>


(二)明修身之道



儒家思想 体系充分体现在


《大学》


所讲的


“格物 、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的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 之道,


述治国方略,


求天下为公,


最终 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


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


以伦理准则规 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1


.人性论奠定修身的理论基础



人性论的宗旨:


探讨人性本质、


来源,


由此说明能否通过修养而达到理想的


精神境界。


先秦的人性论:强调性之修养,以致善界。


< p>
孔子的人性观: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人性理论:基本观点是性善论。


“人性 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


不善,水无有不下”




汉唐的人性论:品级层次之分,为了修养,提升层次。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

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感情欲望很少,不教而能善。斗筲之性,感情欲望多,


虽教 也难能为善,只能为恶。中民之性,虽有感情欲望,但可以为善为恶。他认


为上下两种人 的性都不能叫做性,


只有中民之性才可以叫做性。


因为圣人生而 知


之,不必受教育;斗筲之人则是愚昧,不能受教育。



韩愈的性三品:认为中性可为上下。



宋明的人性论:


分两种人性,


在于强调后天的修养,

< p>
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张载的两种人性: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朱熹的两种人性理论:


“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 与


气杂而言也”




2


.修养论阐发修身的基本途径



宗旨:解决如何通过后天修养恢复和保养先天的善性。



孔子提倡内省的修养方法,即“志于道,据于德”两个方面的修养。道之行

为规范和准则,德之情感和信念。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内省 方法: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荀子的修养论为“化性起伪”


。化性即教化,起伪即礼仪是人为的,主张 通


过后天修养,用人为的礼仪道德去教化、改变人性之恶。



3


.境界论展现了修身的理想追求


< /p>


境界论的宗旨:


解决修养目标、


人生理想 的道德境界,


指明人生追求目标和


努力方向。

< br>


孔子的“仁”为道德的最高境界。


“志士仁人。无求生 以害仁,有杀身以成


仁”




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论。



王守仁的心学境界论:


“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修身,主要指人的心性修养,达到“来也不御, 去也不


追,乘夫天理,各安其性”




(三)施治国方略



传统政治思想的治 国方略以伦理为准则,以贤者为关键,以民本为核心。



1


.义利统一是治国的伦理基础



一是主张重义轻利观。


以义为先,


以义导利 ;


二是主张义利双行,


义利统一。


< /p>


孔子提出了



君子义以为上




《论语·阳货》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孔子一方面继承了春秋中期晋国大夫丕郑、


里克的观 点,


也认为



义以生利

< br>




不同的是孔子强调行义要符 合礼的规定。认识到利益是使老百姓安定的重要因


素,


治国安民 不能忽视利益的取得。


就社会而言,


孔子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 的


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


思想,


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


而民信则 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


在这种对立


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 于利的地位。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

< p>
常把“义”与“仁”、


“礼”等字合成


一词使用, 谓之“仁义”、“礼义”等。除“义”与“仁”、“礼”等合用外,


孟子还常把“义”与 “仁”、


“礼”等道德范畴相提并论,


以阐发他的仁义学说。< /p>




“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 实在在的利益、好处,可以说相当于


我们现在通常所使用的“利益”这一概念。



孟子认为,


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


相生相长的。


人们如果没有一定的财


用作为生 存的保障,


就很难形成一种稳定的道德观念;


没有一种稳定的道 德观念,


就很容易“放辟邪侈”,违法乱纪,胡作非为。这,对于一般的平民来说,尤其


如此。孟子主张当政者最重要的是“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



《离娄上》



。董仲 舒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突出强调道


德的重要性而轻视功利。总体 思想倾向是主张义利统一。



2


.贤者治国是治国的关键



孔子主张“举贤才”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贤


者在位 ,能者在职”




孟子提出了尊贤使能 的思想。


“尚贤使能”



“无能不官”




二程强调“帝王之道也,以择任贤 俊为本,得人而后与之同治天下”




朱熹:


“贤,


有德者,


才,

< p>
有能者。


举而用之,


则有司皆得其人而政益修矣”




3


.民本文化是治国的核心内容



民本文化:治国以民为本,君以安民为务,治国应以爱民、重民、宽民、足

< br>民、富民为基本方略。



商周时期有民本思想萌芽:


“保民”思想。



先儒的民本思想发端于孔 子。


孔子出于维护贵族统治秩序的需要,


对平民的


心态较为复杂。一方面,他严格区别贵族与平民,认为“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也”



《论语·雍也》


< p>
;但是涉及到现实政治的评价与理想社会的设计时,孔子却


处处表现出以平 民利益为标准的倾向。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 。


孟子主张“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 /p>


为轻。”(


《尽心下》


)提倡“王道”政 治,目的是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君与民


同忧,同乐。



儒家民本思想的另一个含义是“民水君舟”说。这个思想是荀子倡言起来

的。不过,“民水君舟”比起“民贵君轻”来说,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不是前


进了 ,而是倒退了。“民贵君轻”的重心在民,是要君为民着想;“民水君舟”


的重心在君,


是为君主着想。


前者属于理想主义的政治理论,


含有批判现实的君


主政治的价值取向;


后者属于现实功 利主义的政治色彩,


带有君主主义政治权术


的味道。

< p>


“民贵君轻”的思想在秦汉以后为封建统治者所抛弃,



“民贵君轻”


的话。而“民水君舟”则被少数开明君主接受了,后来形 成了“载舟覆舟”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br>


(四)求天下为公



中国传统 政治思想中的天下是广义的天下:普天之下的一切国家。



平天 下:一是指公平。孟子“平治天下”



“天下为公”

< p>
;二是指均平。朱熹


“平天下,谓均平也”


;三是 指和平。


“天下皆宁”



< p>
孔子最早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


作为一种理想境界。


《礼记·礼运》



大道之


行也,天下 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


·是 谓大同。



朱熹的天下为公是做到均平、公正无私。


通过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


了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中心价值体系,


从哲学


的高度认识自然,


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


掌握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和基本方略。




第一编



思想形成期



引言:先秦时期的社会特点



一、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道路与商周社会经济结构



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重要作用:



一是地理环境的作用



二是家长制家庭关系的作用



三是部落征服的作用



由此,国家特征:



一是部落征服的特征



二是土地公有的特征



三是郡主专政的特征




第一章






商代、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商代的王权至上思想



一,祖先崇拜的观念



二,由祖先崇拜发展起来的王权至上观念



第二节,周公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



一,天命不常



二,天命与人事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



三,敬天保民




第二章、儒家的政治思想



得名原因: 六艺之教与孔子职业有关;懂得古代利益,以相礼为职业的人为儒。


< br>六艺




六经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


< /p>


儒家特点:


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


重 视伦理道德的作用,


儒家政治思想本质


上是伦理政治;以孔子为 师。




二、



孔子的政治思想



1

< br>、身世:孔子名丘,字仲尼。伟大的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之风,提出



有教无




的教育原则 ,编写删定了



六经



连同《论语》集中反映其政治思想;思想家,


并且赋予社会批判精神。



2


、仁、礼学说



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仁,包含下列含义:




1



< /p>


爱人为仁,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

相互仁爱,说平孔子是从伦理学层面上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的。




2



< /p>


克己复礼为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

< br>“




是指一个人的内在道德品 质,主要取决于其个人的道德修养。




3



< /p>


仁的特征是厚重敦朴;仁的根本是孝悌。在家庭内部优良品质体现为孝

悌,在家庭外部体现为忠恕,即诚实待人和宽容。



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行为规范




1




人们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2




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


一个人行动规则,


一个人的立身之基。




3




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人的全部社会关系




4


)礼对国家政治事物尤为重要,统 治者应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




5< /p>



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指周代的社会制度,


很多时候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的礼制。



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 /p>


仁是道德境界,


礼则是实现这种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

< p>


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



3


、德治主张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


把道德的良善作为政治的目的。


道德 的良善主要是社会


大众道德的善化。


统治者以德治国也是引导民 众趋于良善的最有效的途径。


德治


包含下列内容:




1




礼治与正名



孔子认为礼是国家的大节 ,


为了求得国家的安定应该全面恢复礼制,


以此实现稳


定的政治秩序。






礼治主要是统治者的责任,


应遵循礼 的基本精神


(以优良的


道德品质为基础的礼让)


来治理国家。






礼治主张的目的就是原有的等级秩序。





礼治的关键在于统治者的道德品质 。礼治主张设计的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


制。






所谓正 名也就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的


位置相符,即

< p>


君君,臣臣,父父,字字




2




举贤才



选择优秀的德才兼备的人来治 理国家。


主张从文化素养较高的人中间选拔国家官


< p>



3




实行平均主义政策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 最早提出以平均主义的经济政策管理国家的人。


他认为财富不


均 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孔子主张实行平均主义的政策,


主观 愿望是尽可能


地缩小个体农民之间的


贫富差距;同时主张实行富 民政策,平均的目的也就是让民众能


够共同富裕;平均主义思想在历史上有十分深远的影 响如屯田制、均田制。




4




愚民政策



孔子认为对于专制国家,< /p>


愚民政策是最好的政策;


其前提是人与人之间存在智力

< p>
上的差别。人的四个等级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 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


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



孔子设计的就政治统治模式是由圣明的君主


对于愚昧民众的 政治统治。



4


、孔子的人生哲学



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这是基于对仁与礼的理解。





克己忍让是最高尚的道德和具体体 现;


认为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


应该把他人的利益 放在第一位。





内省修身是达到高尚品质的重要途径。





德意义上的君子,


应该是与世无争的,


一是政治上不能犯上作乱,


经济上 安贫知


足。




三、



孟子的政治思想



1

< br>、身世:孟子名轲,邹人,师从孔子之孙子思。晚年著有《孟子》一书。舍我


其谁 也。



2


、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仁义礼智四种没得最基本的基础


和动力来 源。



四端



中恻隐是核心。




性善是人类社会群 体所以可能的前提,也


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经济制度是基础。



人性善的基本内容就是理和义,理和


义的表现形式就是敬长和爱 亲。



但是性善论完全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的决定作用;


人性应该包含人的社会属性和


自然属性;他所说的人性,是抽象的人性 ,没有准确地说明人性



3


、仁政学说



以人性善为出发点,在政治上主张实施仁政。仁大体上本于孔子



仁者,爱人




但更强调人的道德自觉。





施行仁政的条件:最主要是统治者 能够率先垂范,


身体力行以仁爱之心对待天下;同时,也看到了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决定 作用。



如何实行仁政的具体设想:



1


)制民之产,恢复井田制




2



平均地税,


不违农









3


)保护工商业







主要着 眼于社会经济政策上,在于说服统治者能


够不与民争利。





出发点和理论依据是性善论,兼顾 了民众利益,绝不是带有


民主性质的政治学说。



4


、历史观



孟子的历史观是唯心的,


用仁爱的观念去解释历史;


没有历史发 展的观点,


认为


是一治一乱的循环,虽具有社会批判态度,却被 唯心主义历史观淹没了




四、



荀子的政治思想



1

< br>、身世: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赵国人。著有《荀子》


,主张礼治。



2


、性恶论



人性本恶,是先验的人性,与孟子一样,也不承认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决定作用,


表述为:一是人的感官欲望,人的利欲之心没有止境;二是权势欲望,每一个人

< br>都有根植于荣辱心理的权势欲望。



人的本性是好利的,


计利而行,


主张人的本性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


就是


“化性起伪”







是一种 后天学习和磨练而形成的德性。


化性起伪必须依赖礼


仪和君师。 要依据四种力量:一是“立君上之执(势)以临之”


,二是“明礼仪

以化之”


,三是“起法正以治之”


,四是“重刑罚以禁之”







孟子认为人性本


善,


所以引导人们发挥善的本性,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所以 矫正,


最后殊途同归,


达到善的境界,成为圣人。



3


、礼治主张


----< /p>


重礼,施行礼治



1


)礼的起源: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利欲冲突导致社会动乱使人贫穷,需要利;


二是圣人的创造,即先王制礼。




2


)礼的作用:礼不仅是单纯的做人准则,更是为政的大节;礼一方面还 因对


外物的归属有明确的规定而避免人类之间的争夺,


是治理国 家的根本,


是人们在


政治上的遵循。




3


)礼与法的关系

< br>


法主要指历史传统或先王之道,也有法令、政策、法律含义。法律对于国家来说


是十分重要的,较之法,礼具有更重要的地位;礼是指导作用的一般原则,法是


为了实现礼的原则而运用的手段。










礼治思想,实际主张礼法并用




4


)礼治与人治



实行礼治关键在人,礼和法都是治理国家的工具,结果取决于人。为政由人,这


是儒家政 治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




5


)礼治的重要内容



第一、法后王,也就是复古,就是全面恢复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二、尚贤使能,君子和贤人是国家至善的决定因素,重视用人,贤能有两个标


准:一是道德,二是个人才能,继承孔子的举贤才。


< br>第三、富国富民,富民是富国的前提。因此要做到:以礼调节人的物欲;重农抑


商 政策;薄税敛的政策




6


)社会观



人群聚而组成社会,人跟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组成群体。





由于义的作用,

< br>,


人还能辨,主要指亲疏上下之分。





维系人群的力量有二:一是君主, 二是礼。


并且合群之道在于分,首先要由君主来分,其次要分之以义。

< br>




荀子的分,有

< p>
多种含义:一是社会分工,二是财产定分,三是等级贵贱之分




第三章、道家的政治思想



一、



道家学派的若干特点



1


、道家创始人是老子



2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





。道是宇宙的本质,也是最理想状态,道家把道


作为价值判断标准,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通 过无为达到无不为的境界。


其基


本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3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二、



老子的政治思想




身世:老子,战国人,人称老聃。著有《老子》一书。



1




老子的道论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明



道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并且独立于物


质世界。


常道 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老子对世界的基本看法是物质世界产生于精神


世界,世界不是统一于物质的,而是统一于精神。



2)


道是价值判断的标准。道可以用于品分自然界万物的良否,也可以用于判断


善恶,只有与道的基本精神相符合的状态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3)


由道衍生出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却忽略了条件 的作用,一味强调柔弱


胜刚强。



2


、小国寡民的思想



a)


老子的政治思想可以一言概之为


小国寡民



。他所设想的理想社 会具有下列


特征:国家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 切


可以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器具;


人们没有知识,

< p>
没有欲望,


对于原始生活十分


满足;国与国之间, 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



b)


老子认为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规范、礼仪制度都没有价值。他之所以


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中的社会,根本上取决于他的社会认知意向。



c)


老子运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


他认为人类社会不是进化的而是


倒退的;


人与人 之间的利害冲突无法避免,


仁义道德等伦理原则的产生是人与人


之间日趋关系紧张的结果。老子的思想具有浓重的复古倾向



3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1)


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无为是最高境界,


是达到道的境界最直接的途径。


无为政治也是 最符合道的原则的政治。


他认为无为可以使民众保持质朴良善的品


质。法令则是盗贼产生的原因,利器是国家滋昏的原因。



2)


无为政治的内容:


不尚贤,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盗;


绝圣弃智,


绝仁弃义;


慎征伐。










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反对战

< br>争,


反对专制国家的横征暴敛。


其实质是通过统治者的无 为使民众变得无知无欲,


从而有利于专制国家的政治统治。


本质 上无为是以扼杀民智为目的,


无不为是以


牺牲民众的利益为代价 。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归根结底是为了专制主义统


治而服 务的。




第二节、



庄子的政治思想



< br>身世: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著有《庄子》一书。其人生哲学的重要特点是


消极 遁世。政治上继承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同时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1


、庄子的政治理想



a)


庄子理想中的社会是



致德之世



或“无何有之乡”


。致德的根本特征是自然。


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也是以自然为原则的,< /p>


整个世界原初的混沌状态才是至


善至美的境界。

< br>


b)


他认为在理想社会中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否 定人类社会生活的群体特征,伦


理原则和价值准则也不重要,人无知无欲。总的来说把原 始、蒙昧、与自然为以


的状态作为社会理想。



c


)人不再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相反,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形式的交往。与


老子的思想方式是基本一致的,


否认一切文明成果的价值,


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


展方向相违背。



2


、庄子政治哲学中的相对主义观念



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突出特点。主要内容如下:一是、物无贵贱,庄子认为事


物的大小贵贱都是相对的,


并不存在判断事物贵贱的绝对标准;


二是、


无是无非,


在社会生活中所谓的是非也是 相对的,根本不存在判断是非的绝对标准。






子认为人类社会的治与乱也是一个 相对的概念。







庄子否认了治天下与乱天


下的客观标准,一味用相对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



3




庄子的人生观



1)


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



庄子把原始的自 然状态当作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


自然是其认识人生问题的出发


点。








庄子认为人应该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2)


关于人与社会的认识



否认人类群体生活的价值。


社会群体是道的衰败的表现,

< p>
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人的


桎梏,要解脱出来。



3)


关于生与死的认识



人的生与死是一个自然过程,反对商周以来的厚葬习俗。死是人的彻底的解脱。



4)


消极遁世的人生哲学



把自然作为人的 尺度,


庄子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十分消极。


庄子认为人处于纷乱


的世道最重要的是保全自己的真性,成为养生。







人的天性和物欲尽可能保


持和谐的状态,即是“折中”的养生之道。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脱于世俗


的生活 之外,摆脱现实社会中一切人际关系的束缚和制约。



4


、庄子的社会批判精神


< p>
庄子也是用倒退的观点解释人类社会的历史。


他批判圣人和现实社会的伦理 道德


和历史经验。










庄子认为圣人乱天下,

< p>
现实生活中的君主与盗贼实际上没


有什么区别。









儒家与墨家所常道的礼仪,兼爱事 实上只能是专制国家的


政治统治工具。








对于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历史经验庄子同样持否定态度。




第四章、墨家的政治思想



墨家学派的若干特点



墨家的创始人与 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


墨子名翟,


战国初期鲁国人。

< p>
著有


《墨子》


一书。墨子的学说注重实用性,政治 思想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经济政策上


节用、节葬。墨子的学说很受下层人民的信从 。



一、兼爱主张


< br>墨子将战国时期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看作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


墨子认为兼爱是< /p>


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是制止社会动乱的根本办法。


这里的兼爱是抽象


的爱。


与儒家常道的仁者 爱人有许多相同点,


都试图把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推


广到整个 社会,


通过爱解决全部社会问题。


但儒家认为爱要有差等,


而墨子的兼


爱是无差等的,而且墨子的兼爱思想没有真实的社会基础 。



二、尚贤主张


< br>墨子特别主张赏贤使能,


认为不尚贤是国家失败的根本原因。

赏贤使能思想是其


政治学说的精华。墨子的尚贤主张对于否定旧的世卿世禄制度有一 定积极意


义。



墨子主张任人唯贤, 任人唯能,对于国家官僚队伍也应该优胜劣汰,选用


人才应不拘出身,不论贵贱。



三、尚同主张



墨子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的意见不统一。












一旦社会产生了


君主,


就出现了人们意志力的绝对力量,


他主张强权就是真理,

专制君主的言行


不仅是善恶是非的标准,


民众不得保留自己 的意见,


应以君主为榜样。


墨子主张


剥 夺人们的行动自由和思想自由。









墨子的尚同思想根源于其相对主义的


真理观,


由于没有共同的是非观念,


只能借助于专制权力确定是非,


权 力转化成


了真理



四、非攻主张



从兼爱思想出发,墨子强烈反对战争。




原因如下:亏人而自利,战争都是以亏


人自利为目的的,


与偷盗行为一样属不义;


战争双方都会杀人 ;


战争影响民众生


活,妨碍社会生产发展。


五、节用主张



墨子主张节用,


通过节用来解决国家财政用度的不足,


从而消灭贫困。


他认为节


用是国家积累财富的根本途径。





首先要满足人们最低的生活需求为 前提,其


他一切消费都在节省之列。




事实上墨子显然过分夸大了节用的作用。




第五章、法家的政治思想



法家思想的若干特点



1


、法家的含义:著书定律为法家


---


章太炎



2


、思想特点:重视法律的作用,主张以法 治国;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 。



3


、代表人物:前期,李悝、商鞅 、慎到、申不害;后期,韩非。商鞅重法治,


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韩非是集大成者, 创立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



一、慎到的政治理论



1


、身世:慎到,战国时期赵国人。著有《慎子》


《汉书艺文志》




2


、关于权势的作用



慎到认为对于君主专制统治来说法律、


权术和权势中权势最为重要。

< p>
君主掌握权


力才能成为君主。君主专制统治是必须的,而国家权力也必须是 一元的。






臣关系本质是一种权衡关系,关键在于谁手中有更大的权力。



3


、关于君主巩固权势的要领



不尊贤;




君主应该通过获得民众的支持以此要挟臣下;




君主无为以治臣下,


君主必须善用权 术驾驭臣下。





二、申不害的术治理论



1


、身世:申不害,战国初期郑国人。



2


、术的本意是权术。



法家认为术是由君主一人掌握、


用于驾驭群臣的工具。




申不害认为专制君主要


用权术来 驾驭臣下,因为对君主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群臣。



3


、运用术的要领:



一、


正名责实,


君主应该明确群臣各自的职分,


只有这样群臣才能勤恳地为君主


做事。


正名责 实的目的是控制臣下的行为,


使臣下恪守自己的职分,


不得违背 君


主的意志,不得有任何主观能动性;




二、示天下以无为,聪明的君主应该任何

时候都不露声色,统观全局,洞悉一切。



4


、申不害的术治理论是站在君主的立场上提出的,为君主专制政治服务的政治


理论,其主观目的是维护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一切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




三、商鞅的法治理论


< p>
1


、身世:商鞅又名公孙鞅、卫鞅,战国时期魏国人。战国时期第一个从经 济方


面认识人性的思想家。



2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


奖励告奸;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废除 井田制;


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



3


、商鞅的历史观:


一、商鞅认识到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 会内部,每个时


代的社会制度都有其内在矛盾;


二、

< p>
商鞅正确认识到历史上的每个时代都具有其


政治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决定于 当时的历史条件;






历史是不断进化的过程,


商鞅充分认 识到现实社会的出路不在于法古,而在于变法更礼。



4


、商鞅的人性论


:商鞅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的,表现在人的生存欲望和 生存需


求,


因此每一个人在利弊之间都要趋利避害;

< p>





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


不是


后天形成的;

< p>









人性好利政治上追求爵禄,经济上追求田宅。




5


、法治理论



商鞅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主张实行法治。



A.


法治的原因:法律能够定分,主要指人与人之间财产分界;





法律能够胜


民,


即起到约束民众行为的作用;






法律是实行富国强兵政策的保证,


商鞅认


为专制国家设法立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民众服从于专制国 家的需要。



B.


法治的原则:


刑无等级,


就是在执行法律过程中除君主之外任何人都不能逃< /p>


脱法律的制裁,法律必须为全体臣民所共守;






明法利 民,即公布法律条文,


使法律为全体臣民知晓;






轻罪重罚,严刑峻法,以使民众对法律产生畏惧。



C.


法治理论的局限:


商鞅的法 治理论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


专制君主在法


律制裁范围之外 ;







商鞅片面强调法胜民则国治;






刑于将 过,刑于未然


导致法治过程带有很大随意性。



6


、商鞅的耕战思想



A.


法家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商鞅认为国家的强盛取决 于国家的政治、经


济、军事实力。而耕战则是综合国力的象征。处理好耕战,国家即可富 强。



B.


他认为,耕和战是国家 最重要的两件事。耕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耕可养


战,农业生产的发展可以使国家富强 ,为战争提供物质条件,培养战士;农业生


产与战争相互结合,


相互转化,


相互促进。


农业主要作用在于生产力,


增值财富,


战争作用在于杀力统治者应运用法律工具把农民驱使道耕战的轨道 上来。




四、韩非的政治思想



1


、身世:战国末期韩国人,著有《说难》


《孤愤》


《 韩非子》


,集大成者。



2


、历史进化论与人性好利论



因袭商鞅的历史进化论,分历史为上古、中古、近古和当今;





由于历史时代

不同,人们不能拘泥于先王之道,株守圣人的作为;






认为从上古到当今,发

< p>
生了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


物质财富供给关系的变 化,


人口增长超过了物质财富


增长的速度;二、社会权力结构的 变化,古代天子权势不如当今县令。所以古讲


辞让今讲争夺是历史进化的结果。



其人性论受到荀子性恶论和商鞅人性好利的影响,

认为:


人的好利根源于人们的


生存需要,

< br>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好利的本性制约;




仁义道德是靠不住的,


人的关


系本质上是经济关系,< /p>


所以不能用仁义道德的观点与认识、


分析人的行为;





< br>以要求依靠礼和法的约束,


节制和矫正人性,


化性起伪。






韩非的人性好利理


论,对于人际关系的实质揭露是深刻的,但是据此 完全否定了伦理道德的作用,


具有片面性。



3


、君利至上论



韩非站在极端专制制度的立场上,认为君主利益高于一切;





君主是国家的主

< br>人,


国家是君主的私有物,


君主利益也就代表国家利益;





臣下应 该辅佐君主,


臣下利益绝对服从君主利益;






民众的 存在价值就在于能为君主所利用,


利用


权势使民众绝对服从;< /p>






对民众的分析认为只有愚昧淳朴、


守法殉诚的民众才

< br>是良民。



4


、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



以君主利益至上为出发点,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法和术势人主统治臣民的工具,势则是运用法术的前提和条件。





关于法



a)


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用文字形式肯定下来的成文法;法律的 对象是民


众;法律要公开,知法是守法的前提。









法律对国家的重要性:法律是全< /p>


体臣民的行为规范,


只有在法律约束下全体人民才能统一;


法律是制止社会动乱


的有力工具,


只有实行法 治才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争夺;


法律史惩治犯罪行为的


唯一准绳 。






所以国家必须实行法治,坚决反对儒家的德治和尚贤主张,












实行法治的具体原则:法一而固,法律要具有统一性,全国只 有一个法律,同时


具有相对稳定性;


以其所重禁其所轻,


依据趋利避害的心理严刑峻法,


禁止人民


犯罪 ;法不阿贵,法律面前全体臣民是平等的,法律高于一切



b)


关于术



术与法的差别在意法是用来通 知全体人民的工具,


而术的对象则是群


臣、百官,是君主驾驭群 臣考察群臣的手段,法律是公开的,术则要藏于胸中为


君主所独有。






对于君主来说,法与术是同样重要的,君主的威胁一半来自


身边 ,一半来自外,重要的是君主要善于统治臣下。







术的运 用:君主无见


其所欲,


装扮得高深莫测;


虚静无事,




< br>观疵,


自己能够观人,


而不让人观几;

< br>设法割断人臣与群众、


大臣与大臣之间的联系,


是人臣不 能结党养成声望,


才能


唯君命是从;循名责实,参验群臣。











关于术的理论。是当时历史条件


下统 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的真实写照,


客观上适应了加强君主权力的需要,

< br>但是


消极因素超过了积极因素。



c)


关于势


:势也就是权势,是君主掌握的生杀予夺的权力, 是君主运用法和术的


前提,


势是君主之所以君临臣民的根本条件 ,


有势与否是君与臣的根本差别所在。



认为三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君主能 够制服臣下并不是其品行才能高,


主要是其手中掌握着势。


权力 是决定政治地位的根本条件,


道德与才能都不起作


用。





势的内容就是德 和刑,只有操德和刑二柄,才能制服臣下,否则为臣下


所制。





因此要做到:禁止臣下结党营私; 严格控制重臣的政治、经济实力;


臣不得专擅兵权、人权。








评价


:


韩非 法、术、势兼用的理论,是以加强君


权、维护君主利益为出发点的极端专制主义理论,一 旦付诸实践,只能是苛政,


君主利益最高的理论愚弄臣下,


严刑 峻法的理论是不可取的。


极端的君主专制制


度,以君主为中心, 强调御臣之术,必将演化为残暴的统治。




第二编



思想发展期



引言



秦汉隋唐时期的社会特点



一、社会政治状况



(一)统一与分裂交替的复杂政治格局



秦朝:公元前


221


――公元前


20 7


年,历时


15


年。秦始皇建立中国历 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起义。



汉朝:公元前


207


——公元


220


年,历 时


437


年。其中,西汉公元前


207


——


公元


25


年,


历时


232


年,

< br>由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


东汉


23


——


220


年,


历时


195


年。西汉末期,王莽篡位,黄巾起义。



吴、蜀、魏三国:公元


220


年曹操死。曹丕 称帝,国号魏。曹丕代汉称帝。


东汉亡。公元


221

< p>
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公元


229


年孙 权称帝,国号


吴。



西晋南北朝:


公元


265


年司马炎废魏帝,


建立西晋,


魏亡,


265


年 西晋统一全国。



公元


291



306


年八王之乱。



公元


308


年匈奴人刘渊称帝。



公元


316


年匈奴 刘曜攻占长安,西晋亡。



公元


317


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公 元


420


年刘裕建立宋朝(刘宋)


,东 晋亡。南北朝开始。



公元


439


年北魏统一北方。



公元

< br>534


年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公元


550

< p>
年高洋建立北齐,东魏亡。公



557

< p>
年陈霸先称帝,建立陈朝,梁亡。字文觉建立北周西魏亡。



隋朝:公元


581


——


61 7


年,公元


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 权,建立隋朝。


历时


36


年。



唐朝:公元


617


— —


907


年,历时


290


年。公元


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 p>
隋炀帝被杀,


隋亡。


公元


690


年武则天称帝,


改国号为周。


公 元


907


年朱温称帝,


建立后梁。唐朝 亡,五代时期开始。



(二)逐渐建立成熟的政治制度



第一 ,


建立了郡县制和官僚制度等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秦 朝统一


中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各级官员成为职业官僚。此后,汉袭秦制,但< /p>


是,增加了部分诸侯,郡国并行,以郡为主;魏晋南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体

< p>
制;唐朝改为道、州、县三级体制。



第二,


在官僚制的基础上,


职官设置日趋完备。


秦 汉中央政府设置三公九卿。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东汉为司徒)为最高行 政长官,太尉(东


汉为司马)


,为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东 汉为司空)


,掌管监察事务;九卿各


管其事。基本形成行政、军 事、监察三权分置的权力体制。魏晋南北朝时期,臣


相之职实际上分为中书省、


门下省和尚书省,


分管拟议诏令、


审议查核和具 体执


行,形成了“三权分设”的体制。三省长官,并称臣相。



第三,


逐渐形成了官员选拔制度。


西汉 实行察举、


征辟选任制;


西晋实行


“九


品中正制”


;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



(三)门阀士族势力兴衰



从东汉到魏 晋,


统治集团中逐渐形成带有贵族色彩的门阀氏族阶层,


其影响


一直从南北朝到唐代。门阀氏族的鼎盛期在东晋。



二、社会经济状况



(一)经济的曲折发展和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西汉农业达到中国古代的第一个高峰,


隋唐时期走出汉末魏晋的低谷又进入


一个高峰,西汉手工业也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官营手工业上



南北朝时期,


南方商业活动远盛于北方,


秦 汉隋唐时期,


经济重心从北方向


南方发展,为后来南方取代北方 成为全国的



经济中心奠定了基础,唐朝中期的


“安史之乱”成为经济地位消长的关键事件。



(二)赋税制度的调整和转变



汉承秦 制,赋税主要有两项:即按土地征收的“租”和按人口征收的“赋”


< br>


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实行户调制,只是轻重、依据不一。


< /p>


隋唐时期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以“庸”代“役”


< p>


唐中叶开始实行“两税法”


,使延续了千年的税 人税丁赋税体系告一段落,


转换为税地税产的赋税体系。


从此,


赋税的基础是田产不问丁口,


推动了土地私

有化,人身依附关系松动。



三、空前的古代民族大融和



自东汉始 ,


少数民族纷纷迁入中原,


北朝十六国虽然是我国历史上最混乱 动


荡的时期,但是实现了各民族的交错杂居,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 br>



第六章



秦汉隋唐著名帝王的政治思想



中国古 代社会的政治形态是君主政治,


或帝王政治,


与其相应的政治文 化可


以概括为王权主义。



秦汉隋唐时 期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帝王政治的发展和成熟期,


帝王的政治思想


不同于思想家们的政治思想,具有功利性、驳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首先,帝王


关注的是 切实的治国策略,其次,他们的权力具有至上性。



秦始皇的政治思想中有不少是阴阳家的成分,自己成了战国邹衍



的“五德


终始说”


;他所设的博士官中 有大量儒生;他的思想中亦有道家的成分。总之,


他博采众长,典型地体现了帝王政治思 想的实用主义特色。



汉武帝,确立了儒家学说在政治上的独尊 地位,也以统治之需博采众长。



唐太宗的政治思想以儒为主,杂以道、法。



第一节



秦始皇



一、秦始皇生平



皇帝,


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皇 帝是政教合一的


领袖。


皇帝拥有法律制定权,

< br>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


皇帝这个名称,


在中国,


是秦始皇最先确定,也是他最先使用的。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



中国从公元前


221


年秦始 皇称帝起,



1911


年宣统帝退位止 ,



2131


年的

时间内,共产生了


230


位皇帝。



中国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中国最末一个皇帝是宣统帝。



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帝,在位


62


年。中国在位时间最短


的皇帝是明朝的明光宗,在位仅


1


个月。



秦始皇,名嬴政。生于公元 前


259


年,死于公元前


210


年,活了


50


岁。



公元前


238


年,秦王政


22


岁,举行了成年加冠典礼。提拔重用李斯,并确


定了统一天下的决策。


李斯与秦始皇的政治思想相近,


主要特点 是主张极端化的


君主专制,崇尚文化专制和重刑主义。



二、政治思想



1


.尊君



秉承法家传统,是以法治国主张的信奉者和实践者。



法治的特点之一是强化君主的权威,加强专制统治。



皇帝称号是帝王观念的确认,


李斯认为群臣只是君主实现利与欲的工具,



要求君主实行政治独裁,使君主权威趋向绝对化。

< p>


为使江山永固,他把原六国富豪


12

< p>
万户,一律迁到首都咸阳附近,以便监


督,控制。



2


.中央集权思想


< br>李斯使君权至上主义者,


主张中央集权,


是郡县制的最大 倡导者。


他策划制


定了中央官制的地方郡县的政治体制,将秦始 皇的集权思想提供了制度保障。



国家结构上实行皇权之下的郡 县制,


废除分封制,


在中国首次实行了郡县制。


全国分设


36


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或亭,乡下设里 。郡设郡守,县设县令,


乡有三老,亭有亭长,里有里宰。


< /p>


官僚机构上设置三公九卿的官僚制。中央国家机关,设立了三公九卿之制。


从中央到地方,


形成了一个庞大完整的官僚体系,


最高 权力归皇帝所有。


这是秦


始皇的首创。




3


.重刑主义的法治思想


< p>
尚武恃刑、


轻罪重罚是先秦法家的主张之一,


秦始 皇秉承这一传统,


力主严


刑峻法。从及其严苛的秦律中可以看出 来。



下令统一全国的法律制度。主要的是三大统一,即统一货 币,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是因为各诸侯国原来都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


现在全国统


一,


货币必须一致。


统一度量衡,


是把原来 秦国使用的度量衡,


硬性推行到全国。


统一文字,原来各诸侯国 使用的文字不统一,现在规定官方文字一律使用小篆。


当然,民间流行的仍然是秦隶。这 三大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融合和


社会的稳定,更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这是秦始皇对历史的一大贡献。



4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的文化专 制思想



两人继承了商鞅和韩非的思想文化专制主张,并付诸实践。


< /p>


李斯认为,


君主切实独揽大权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天下臣民思想的一 体化,



一的中央集权必然要求统一的思想。

< br>并建议采用强制性手段,


将全国的思想文化


统一到法家思 想上来,对先秦以来的百家之学实行全面禁绝。



秦始皇因此大 搞焚书坑儒运动,


与此同时,


要求人们以吏为师,


从而真正实


现思想文化的“一体化”




第二节



汉武帝



一、汉武帝生平



< br>武








(



156-



87)



汉景帝之子,在位


54


年。



汉武帝曾接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 /p>


独尊儒术,


并采用法术、


刑名加强统治。


他曾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促进西汉与西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 交流;


派遣唐蒙


至夜郎,


在西南先后建 立七郡;


派遣卫青、


霍去病抗击匈奴,


设置了武威、


酒泉、


张掖、敦煌四郡,由此建成版图辽阔的统一 国家。



二、独尊儒术



汉武帝之前,汉王采用黄老道学为指导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70


余年,


国力大争,


社会繁荣。

< br>同时一些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地方分封势力与皇权的冲


突成为及其严重的政治问题。


意识形态领域思想的多元发展与几圈之间矛盾也日


益冲突,


表现在:


一是知识分子的社会道路呈现 多元倾向,


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参


与政治;二是在国家政治指导思 想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



汉武帝继位


1 7


岁,逐步重儒术,第一:起用儒生,其二:任用“俱好儒术”


的窦婴为丞相,田



做太尉。他通过大量征用儒学之士,在 政治上基本促成了


崇儒的局面。



董仲 舒解决了理论论证政治指导思想的转换,


汉武帝为封建国家找到了较之

< br>黄老之学更为适合的政治理论,



他看到儒学的尊君、< /p>


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


儒家的德

< p>
治教化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


通过汉武帝的擢升,


儒学终于有了官方身


份,走向了与政权相结合的道路。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是汉武帝为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而在 思想文化领


域内实行的专制政策,


这一政策是由董仲舒提出的,


被汉武帝采纳而施行。


从此,


儒学取得 了唯我独尊的地位,并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三、杂霸政治术



学者坚持自己的学术 主张,


政治家则追求实用。


因此,


虽然 汉武帝独尊儒术,


但是同样注重吸收其他思想成分,兼采百家,杂用王霸。其政治思想的 特点:



1


.求变



他 所说的变主要是指从实际政治要求出发,根据不同情况做灵活的调整。




2


.求治之本



在求治之本思想指导下,


汉武帝所采纳“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政治学说,


加强了思想专制,


通过削藩政策,


加强了中央集权和个人呢专制统治,


他认为强


化君权 就是对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维护。



历史经验:


统治需有思想,


思想统一才能治理统一,


集权统治需有 保障集权


的思想理论和制度规范。



3


.德刑兼用



汉武帝汲取了汉代儒学的德主刑辅的思想,


把德治教化和刑暴惩罚作为维护

< p>
君权不可或缺的两手。内重刑暴,外饰德化。在宣传上重视教化,在实际上则更

重视刑罚。



德治:以仁为本,以礼为范,以吏为表率。引 导人民安分守己,服从统治。


社会基层利用乡、


县三老等地方官 宣传教化,


在中央政府形成仁义道德宣化中心。



刑治:重刑酷法。以刑罚督责吏民是武帝治国的特点之一。



4


.任贤



任贤的诀窍在于知人善任。



一是扩大 征选人才数额,


使地方荐才制度化和经常化,


运用行政手段广招 人


才,给予任贤以制度保障;二是放宽选贤标准。




第三节



唐太宗与贞观时期的统治集团



一、唐太宗生平



唐太宗,名叫李世民 (


599


年—


649

< br>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


23


年,在


位期间国泰民安,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繁荣,


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唐太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儒家之 论,聚经国之才,同君臣之心。实现了政治


修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贞观之治”< /p>




其统治集团一是大都具有丰富的阅历 和政治实践经验,


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和文化素质;二是集团君 臣和谐,具有强韧的政治向心力。



二、贞观集团的基本政治主张



以儒家 为主,同时吸收了道家和法家思想,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


.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的思想


< /p>


几个方面分析隋亡:一是奢侈无度;二是杜绝言路;三是用人不贤,小人掌


权。隋亡之鉴紧密相连的是居安思危的思想。并为仁政德治提供了认识前提。



2


.儒家仁政、民本思想



尊儒学,置弘文馆,崇孔师,设孔庙,封孔圣。



①仁政思想



尊儒家的“仁义”为最高 治国原则,行仁义治国政策。即与民休息、刑罚宽


平、轻摇薄赋、少兴土木。

< p>


②民本思想,承袭儒家传统重民思想



民为本: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为君之道, 先存百姓。



民为用:君舟民水。



3


.清静无为思想


< br>德的新解:


“无为而治,德之上也”


< br>


治国策略:志尚清静,即少扰民,慎刑罚,尚节俭。





4


.以法为治的思想



①立法论:法要公平,


“圣君任法不任智,任公不任私”




法要稳定,法令不可数变,变法要慎重。


法要宽简,


“用法务在宽简”




②守法论:帝王带头守法。



③执法论 :严格以法为治,明正赏罚,不避亲疏贵贱,


“一断于律”


。< /p>



三、贞观集团的治国策略



1


.求谏纳谏



①重谏观:


“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




②崇谏观: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 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 br>


③纳谏观:纳谏如流。


“恐人不言,导之使谏”


。尽管他有时也听不进过分直


率的谏言,但他一般能克制自己。



2


.重农



以农为本是李世民治国的一项基本原则,推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法



3


.轻摇薄赋



唐太宗十分注意安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他说过:“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


姓。”(


《贞观政要


.


君道》


)从“存百姓”出发,贞观之政务从“简静”。具体


做法包括四个方面:“去奢省费, 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4


.重贤



① 重才:


“为正之要,惟在得人”



“政 治之术,在于得贤”




②选才:


“贤能”为选才标准。



③用才: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驭驾英才,推心待士”




5


.依法治国



一是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


二是以法治吏。


严格治吏是唐太宗 依法治国的核


心内容之一



6


.民族政策




第七章



汉唐道家的政治思想



老子以后,先秦 道家逐渐形成两个派别


:


一是养住庄子学派,侧重阐发人性


自然的人生哲学,批判现实社会政治,出世;另一为黄老学派,继承老子的道德


自然本体和自然法则说,关注政治,积极主治,治国方略上兼采众家之长,杂用


礼法,以“无为”为本,行有为之政,明显入世。



秦汉以法 为治,


崇尚法家学说,


道家的政治思想在汉初找到了用武之地,



初黄老道家与先秦老庄道家同出一源,


治国方略有所不同:


一是从批判儒墨到采


儒墨之善;其二,老 子之学虽抨击当政,批评世事有为,着眼点仍然在“治”



其三 ,继承发展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并运用于社会治理中。



第一节



汉初黄老



汉初:

高祖建汉,


历经惠、


吕、


文、


景直到武帝初年。


陆贾的


《新语》



《淮


南子》



一、汉初黄老思想流行的社会背景



治 臣来源于下层,以亡秦为鉴;经济凋敝,民众飘零,国基不稳;秦末农民


战争使西汉处于 内外交困的地位;秦始皇法家思想的恶劣影响。



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陆贾《新语》与中《无为》等篇



陆贾 ,约前


240


~前


170


,著有《楚汉春秋》和《新语》等。汉初思想家,


政治家。

< br>提出“逆取顺守,


文武并用”的统治方略,


遂受命总结秦 朝灭亡及历史


上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


共著文

< br>12


篇为


《新语》


< p>
哲学上提出宇宙万物都是“天


地相承,


气感相应而 成者”,


反对神仙迷信思想,


但也有圣人“承天诛恶”和天


人感应的神秘思想。



从正反两个方面对 治国经验进行总结:


道莫大于无为,


行莫大于谨敬。

< p>
周公


制作礼乐,郊天地,望山川,师旅不设,刑格法悬,而四海之内,奉供 来臻,越


裳之君,重译来朝。故无为者乃有为也。



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秦非不欲治也,然


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汉初的黄老治国之 要:汉文帝尊黄老之学,行简朴之范;


“不扰民”


< p>
“不费


人”


,上下有序,社会安定。



三、文武并用,



汉初倡 导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要改变秦王朝严刑峻罚、横征暴敛


的过度“有为”之举 。继承发展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的同时,也采用法、


儒家的治国思想,主张文武并 用,


“德刑相济”




主张清静无为



的理想政治局面,但也 肯定了以仁义道德来治国的重要性。


秦朝速亡正在于过于重“法”


,以秦为鉴就要以以仁义为本。



四、罚不患薄,约法省刑



汉初黄老注 重法律在治国中的重要性,但是反对李斯“深督轻罪”的理论。


刘邦约法三章,惠帝、吕 后继承了约法省刑的传统,采取了省刑除苛的措施。这


些以法理正治民的思想立足于道家 的“无为”


,却和儒家“仁政”相似颇多。



五、轻摇薄赋,以农为本



封建社会里 ,


农业生产状况决定着人民的生活,


也决定着政治的安危。


刘邦


即位后,汲取秦亡经验,适当减轻剥削,让农民安心进行生产。 刘邦之后诸帝继


承了他的政策,文帝时多次减轻赋税,汉初无为而治收到了显著效果。< /p>



第二节



《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 烈》


,是西汉宗室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著


的。


此书撰著于景帝一朝的后期,


而于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进献于 朝


廷。


《汉书·艺文志》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 道,外篇杂说。今


存内二十一篇。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 通而成,


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



一、无为论



《淮南子》认为,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存在的基础,人同样是道和天


地、阴阳的产 物。因此要“体道”


,在它看来,只有无为才合乎道的要求,落实


到政治层面,人君治国应当始终遵循无为的原则。



进一步解 释了无为的含义,


并非消极等待,


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因势利导的


主动行为。落实到具体治国策略上,它认为,


“无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省事,


节欲”


。同样基于 无为的原则,治理天下还应做到“法宽刑缓”


,不要累施刑罚。


这是对西汉建国来治国经验的总结。



二、


“法与时变,礼与俗化”的历史观



把认识历史当做认识现实和未来的一种基本方式,


时代变了,< /p>


制度礼法亦要


随之而变才符合自然。随时而变制与无为而治非但不 矛盾,反而是无为要求的。



三、兼容仁义的法治论及用贤观





1


.明法重势论



将法定为一种治理天 下的工具,


强调人君应当掌握这种工具。


在法的运用上,


它认为既然有了客观规律,


就应当以法律为判断是非功过的标准,


强调人君行赏


罚,不要以自己的爱憎好恶为转移。此外,还十分看重 势对于治国的重要性,人


君能够人民服从自己,关键在于自己有无权势。



2


.仁义为本,法度为末



人君治国,必须法、术、势兼施,同时将仁义视为更为根本的治国原则。



3


、国以贤治


< p>
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有贤人执政,能否任用贤人执政、治国,是关系国家存


亡的重大问题。



第三节



鲍敬言



两晋之际思想家,道家人物,无君论者。



一、否定“尊卑有序”


,主张天然平等



儒家从维护封建等级制出发,


主张君尊民卑,

< br>并以天作为最后的依据,


鲍敬


言否定这种看法,


以天地及万物的平等为依据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平等性。


他还断

< p>
言人类社会确实存在一个自然平等的时代。



二、


“强凌弱,弱服强”的国家起源论



他对国家起源的考察,


认为君权神授是欺人之谈,


还批判了封建君主假借符


瑞来欺骗人民。


在揭露了君 权神授的虚伪本质后,


说国家是强者压制弱者,


智者

< p>
欺压愚者的结果。他正确地认识到君主产生根源在人类社会内部。




三、对君主的批判




他认为,伴随国家及君主而来的是人们无穷的灾难:君主穷奢 极欲,压榨


人民;赋税繁重,民不堪命;刑罚严酷,百姓困苦。由此可见君主是万恶之源 ,


因此提出取消封建君主制,


建立一个无君的理想社会。


要在根本上铲除社会动乱


的根源,只有消灭君主制度,回到无君无臣的 理想社会。



第四节



葛洪




江南 世族,后家境衰落,后参与镇压农民起义,著作有《抱朴子》



《隐逸


传》



《神仙传》




一、尊君思想




葛洪前期以儒为主,力主弘扬儒教强烈反对鲍敬言的“无君论 ”


,也认为


有一个无君无臣的原始时代,


否认是一个理想社会。


葛洪认为:


正是有了君主人

< p>
类才过上安定、富足、文明的生活,君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君主可以

节制人的好利本性。



即君主是人类社会的造福者,他 不但肯定君主制度,极


力主张君主专权,尤其掌握刑杀大权;当然也不认为君主是任情而 为的集权者,


赋予君主统治大权同时还要强调君主带头守法。



二、道本儒末、儒道合一




其思想在其出仕之后发生很大变化,


由前期的弘儒转向了主张儒道合一。



道、儒讲成了本末相依的统一关系。



进一步指出,道儒为本末关系,并不矛


盾,尊道抑儒,但二者必 须结合,道为源,儒为流。从儒家积极入世转变为道家


的消极遁世,皈依神仙道教。



从儒道结合出发,还反对繁文缛节,主张

< p>
约俭礼制,法令



第五节



《无能子》



无能子,唐末思想家。不 详,只留其号无能子。晚唐著作,其政治思想特点


是以老庄自然无为思想为主旨,


抨击等级名分、


伦理纲常和君主政治,


主张人 类


社会返璞归真,


废礼教,


弃人伦,< /p>


无贵无贱,


无君无臣;


从批判和否定纲常 礼教、


君主制度,进而走向否定人类一切社会关系和文化。



一、理想社会和对圣人的批判



无能子 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和谐的平等社会,


认为在太古时期存在过。



于圣人的出现而消失了:


圣人开启了人们的贪欲和争心;< /p>


对人们进行仁义道德的


说教;使用暴力对人们进行迫害,总之,圣 人罪大恶极,君主专制统治是民众不


得安生的根源。



二、对封建纲常伦理的批判



先秦五伦 在秦汉演化为三纲五常被认为是实现天下大治的根本,


无能子反对


这些伦常关系,


尤其君为臣纲,


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亲属 差别,


天下人都应


该是亲属。



三、自然主义与无为论



完全承袭道家 的“任自然”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要以无为之德来治国,


基于自然主义和无为而治的 治世原则:国家政治生活中君臣应当是一种平等关


系;对政治权谋也持否定态度;在政权 更迭上反对以暴易暴。



第六节



罗隐



833~909



30


年进士不第。晚唐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是其政治 思想产生的基


础。思想核心是“明君论”



一、论君主的合法性



他认为,


君主统治和管理国家具有天然的合法性,


人类社会存在君主制及人


们之间具有贵贱之分是完全合乎自然的。


万物不仅气质不同,


还有强弱之分。



之,


人本身就有等级之分,


君主政治和等级制度是合理的,


君主素 质和能力直接


关乎天下兴旺和国家安危。



二、论明君



明君应当具备以下素质:


一是仁德,


德是品评君主最根本的标准;


必须具有


德权相辅意识,


德与力相互辅助,

< br>君主必须重德轻力;


知损益之道,


要以俭治国;


重贤且悟驭臣之道,礼贤下士敬重贤才,驾驭群臣。



三、君主批判



在历史和现实中批判君 主:


君主家天下,


提出天下应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帝

< p>
王一家之天下;



君主暴力夺权,开国之君皆是一己之私;


< br>君主统治腐败,继


承性善论,


变坏的原因在于自身不能抵 御外界的影响,


君主亦然,


君主变坏的原


因在于自己,修养和修德很重要。



小结:汉唐时期的道家思 想,当以汉初的黄老思想和刘安的《淮南子》为代


表,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先秦 时期道家思想有所不同,由消极发展为积


极,


无为却以仁义为内 涵,


清静无为,


顺自然,


安民众,


以仁义为本,


法度为末。


唐朝有所发展,体 现为《无能子》对郡主制度的批判,主张顺其自然;还有罗隐


对君主合法性和明君素质治 世之道的论证。




第八章



汉唐儒家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贾谊



(前


2 00-



168


,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


西汉初期的政论家、


文学家。


后见用于文帝,


力主改革,


被贬。


梁怀王堕马而死,


自伤无状,忧愤而死 。



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十卷。代表作有《过 秦论》上、中、


下三篇等。


《陈政事疏》和《论积贮疏》是批评 时政之作,提出用“众诸侯而少


其力”的办法,巩固中央集权制。要“驱民而归之农”, 巩固政权。



一、基本治世原则



反对黄老无为思想,


主张积极有为,


积极采 取措施解决时弊,


有为实现的政


治保证是君权的加强,


但有为并非穷兵黩武,


劳民伤财,


继承和发展了 传统儒家


的民本和仁政思想。



(一)积极主治



主张积极有为,积极 采取措施解决时弊,重要的步骤就是兴礼仪、定法治,


即以礼仪为中心对旧的政治统治模 式进行改革和重建,


这一结论来自三大社会矛


盾的把握:


诸侯权力过大影响到皇权的权威;


黄老之不干涉主义导致国民严重两< /p>


极分化;


应积极防御匈奴,


辅之以德化的 怀柔政策。


其治国政策几乎几乎涉及从


政治法律制度到伦理道德 观等治世方略的各个方面,核心仍属儒家。



(二)强化君权



皇帝的权威是干涉主 义治国策略得以落实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


治国之本


是礼,礼 的核心是“别贵贱,明尊卑”


。在当时皇权受诸侯影响的情况下,核心

< br>思想是将诸侯势力化大为小,分割其权力,使之无法对抗皇权。



(三)民本与行仁政



他认为


“民”


是国家兴衰、


治国成败的最终决定者:< /p>


一是不能停留在理论上,


而应该成为官吏的共识并体现在实践中;


二是他还提出了


“以民为命、


以民为功 ”


等命题;三是重要原则是仁爱民众的关键在于统治者能否真正落实重民政策。



何以行仁政?一是经济上利民、富民;二是政治上国家治理过程中要慎 罚、


勿扰民、伤民。



二、礼法兼用的治国主张



他认为治理 国家要积极运用礼法两种工具,观点是礼法兼用、以礼为主



(一)


“劝善”用礼



首先,


贾谊认为以礼治国是古来治国成功之道:


一是圣 王治国成功与重礼分


不开;秦亡重要原因在于其施礼义。



何以治国以礼?一是建立起严格的君尊


臣卑的等级秩序;


二是要以礼的标准对待各级官员;


三是要以礼化俗;

< br>四是要定


尊卑之制。



(二)


“惩恶”用法



贾谊在重礼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在于在罪恶发生后对其进


行施以刑罚,法较礼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二者互补为用。



何以行法?他


提出了“慎刑”的主张:一要“约法省刑”


,量刑适度,不搞严刑峻法,反对以


言论治罪;二是赏罚必须慎重,宁 肯漏判也不错杀;三是提出刑不上大夫



三、治国策略



(一)稳定社会秩序、增强国家实力的经济政策



黄老之术虽复苏了社会,


但造成了财富分配不均:


一 是国民两级分化;


二是


国家经济各部门之间比例失调。


他已经意识到各部门比例失衡的眼中后果。


他对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2 08:4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42254.html

《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考研笔记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