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第三节 奈瑟菌属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2 07:17
tags:

-

2021年2月12日发(作者:oac)



第三节



奈瑟菌属



(


Neisseria


)














致病菌








脑膜炎奈瑟菌



(


N. meningitides


)


淋病奈瑟菌



(


N. gonorrhoeae


)












一、



脑膜炎奈瑟菌



(


N. meningitides


)


(一)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肾形,


G-


双球菌,有荚膜,菌毛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


5%CO2








菌落:


光滑,透明,不溶血



1




抵抗力







对干燥,热力,消毒剂均敏感



(二)



致病性






致病物质




荚膜



:菌毛





内毒素:主要致病物质



1




所致疾病












流脑,人是其唯一易感宿主








三种临床类型:普通型,爆发型,慢性败血病型



(三)



免疫性:以体液免疫为主



(四)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采集



涂片染色



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





快速诊断法



(五)



防治原则










流脑荚膜多糖疫苗,治疗首选青霉素


G




1


云南大 学药学院


(


昆明


650091)



2


云南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昆明


6501l8


为制备四价脑膜炎球菌疫苗的需要


2005

< br>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物的免疫原性研究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 br>


朱为


2002


脑膜炎奈瑟菌(


Neisseria


meningitides


)感染是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因,按荚膜多糖可将其分成< /p>


12


个血清群,其中


A

< br>、


B



C

< br>群感染占所有感染者的


90%


。全球

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发病率在


30-50


万,病死率 约


10%


,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因脑膜炎球菌严重感染而发生致聋 等永久后遗症。在我国,


A


群脑膜炎球菌是主要


致病菌群,


95%


的病例由


A


群引起。


80


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


A


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的大面积接种,有效地控制了发病 率。该荚膜多糖是


N-


乙酰


-3-O-


乙酰


甘露糖胺磷酸盐的线形共聚物,属


T


细胞非依赖性(


TI


)抗原,具有中 等免疫原性和年龄相关的保护力,不能诱导免疫记忆。现已证实它对


2

< br>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在


短期内有效,但随时间延续保护力下降,尤其在幼龄儿童中。 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疫苗,提高其对各年龄组(包括婴儿)的免疫效果。近期的研究集中在开发多糖


结合疫苗,即将多糖共价结合到蛋白质上,使其转化为


T

细胞依赖性(


TD


)抗原,以增强免疫原性和诱导免疫记忆 。本文报道将


!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共价结合到精


制破伤风类毒素



(TT)


上制备结合物,观察其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




A+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一


DT

结合疫苗与多糖疫苗诱导的抗多糖抗体间的功能活性差异


[



]2004



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对 预防由一些有荚膜细菌


(


包括


b


型流感杆菌、


肺炎球菌和


C

< br>群脑膜炎球菌


)


引起的侵袭性疾病高度有效。

< p>
与未结合多糖疫苗相比,


多糖一蛋白结合


疫苗能在 婴幼儿体内诱导更高浓度的血清抗荚膜抗体。而且,结合疫苗诱导的抗体亲和力更高,补体介导的杀菌活性更强。




在限定剂量时,

< br>多糖疫苗诱导的血清抗荚膜抗体预防


C


群脑膜炎球菌感染 婴鼠发生菌血症的效力弱于结合疫苗。


结合疫苗组的抗


C


群抗体的亲和力指数高于多糖疫


苗组。两种疫苗在成人中诱导的抗荚膜 抗体的功能活性差异,意味着各自激活了不同的


B


细胞群。




(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崔萱林


200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 由脑膜炎球菌


(Meningococcus)


引起的细菌性脑 膜炎


(


简称流脑


)

,发病急,病死率高,且在各年龄组中都可发生,


15


岁以 下儿童发病占


75


%以


上。脑膜炎球菌 根据荚膜多糖的结构可分为


12


个血清群,其中


A



B


c


群引发的流脑占


90




以上。流脑的流行具有菌群漂移特点,如美国在


1945


年以前为


A


群流行,


1960


年以后以


B


群为主,


1967


年以后转为


C


群流行。我国以


A


群菌流行为主,

< p>
B


群和


C


群菌有少量病例 ,约占


lO


%左右。因此预防流脑的重点应是

< br>A



B



C


群流脑球菌引


起的疾病。由于流脑菌群的漂移现象,国外多 采用多价多糖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目前所使用的主要为


A+C


群二价疫苗


(B


群多糖对人体无效,主要研制


外膜蛋白为基础的疫苗


)


,其次为

< p>
A



C



Y



WI35


四价疫苗,其它 相关菌群引起的流脑病例已少见。国内目前主要使用


A


群流脑多 糖疫苗,自


80


年代初使用至今效果


很 好;对于其它菌群的预防.目前尚未有疫苗出现,因此我们研制了


A+C


群流脑多糖疫苗,即在现有的


A


群流脑多糖疫苗中加入


C


群流脑多糖抗原,形成二价疫苗以


预 防


A



C


群流 脑球菌引起的脑脊髓膜炎。




A+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制造和检定均按照


WHO(

< p>
生物制品规程》的要求进行,


C


群流脑多糖原液的 主要制造过程借鉴


A


群流脑多糖原液的生产工艺,在多糖纯化< /p>


步骤另采用澄清过滤、


苯酚抽提控制多糖浓度等措施,

< p>
使得


C


群多糖原液的蛋白质和核酸含量符合要求。


A


群流脑多糖原液为选用的本所常规生产的原液制品。


由于


多糖原液在制备过程中未进行专门的除类毒素工艺,因而在原液检定 中采用鲎试剂法对类毒素含量进行测定,以确保疫苗的安全性。



2


岁以下年龄组儿童在接种


A+C


群 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一个月后,虽然同组儿童的免前及免后的血清杀菌抗体滴度有显著差.但血清


4


倍阳转率较大年龄组儿童低,


而且免后血清中的杀菌 抗体滴度的整体水平也相对较低。


提示低年龄组儿童对多糖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较高年龄 组儿童低,


有关该疫苗人体接种后的安全性和免疫


持久性的结果 将另文报告。




A

< br>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自


80


年代在我国研制成功并广泛 接种以来效果明显。


我国


A


群带菌率和 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预防效果达


90


% 以上。


至今在我国引起流脑的脑


膜炎球菌仍以

< br>A


群为主



< br>同时


B


群和


C

< br>群的病例也开始出现。


欧美国家主要流行菌群由


A


群转为


B


群和


c


群的事实。


提示我们在


A

< br>群脑膜炎被控制之后要防止


B


群和


C


群变


迁。



1994


年法国由法国巴斯德梅里厄血清疫苗研究所


(Pas teurMerreux)


提供生产的


A+C

< br>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申请在我国注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与河南省卫


生 防疫站协作,在河南省新县进行了人群安全性与免疫原性的现场考核,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该疫苗较安全,免疫原性 较强,且更具免疫持久性。


2000



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研制


2000


杨丽华


(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长春


130062)


李风祥


(


中国 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本试验制备的


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理化特性及免疫特性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制备的结合疫苗可诱导出高水平的保护性


A


群 脑膜炎球菌多糖抗体和


TT


抗体。结合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和安全性。制备工艺稳定,重复性好,可批量生产。本试验为进一步临床评价结合疫苗的人群免疫效果提供了实验 基础。本


试验选用


Tr


作为载体蛋白, 因为这种蛋白目前已经标准化,作为载体蛋白的同时兼有预防伤风感染的作用,而用


TT


蛋白对于已经建立起的免疫程序和“自然”免疫


并不产生干扰< /p>




A


群脑膜炎 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制备熊慧玲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



预防

< p>
A


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脊髓膜炎,我国目前采用


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而疫苗接种后,小于


1


岁的婴儿,即使加强接种产生的抗体只能维持


1


年,


1



1



5


岁半的婴幼儿,加强后只能维持


2


年,


1



5



2


岁的幼儿,接种


1


针维持不到


1



_l1



wHO


指出,按目前的免 疫程序,婴儿在出生后


5


年内至少需要免疫接种


4


次才可


提供中度抗体水平



一。说明


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在婴 幼儿中,尤其在


2


岁以下,免疫原性低,即使产生抗体,抗体水 平也不能长久保持。因而提高疫苗免疫原


性,使它能对各年龄组,尤其

< br>2


岁以下婴幼儿提供高水平的长期保护作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成功研制和应用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 p>
和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一样,


A


群脑膜炎球菌多 糖为半抗原,为非


T


细胞依赖性抗原,当与蛋白结合后,可转化 为


T


细胞依赖性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的保


护抗体,重复接种有记忆抗体产生



因此,我们进行 了


A


群脑膜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研制,并对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检定所检定合格的连续


3





200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流脑


)


被发现并确 认已有


l00


多年.尽管对此病已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但 它仍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而且病死率高、继续威胁着人类,尤其


是儿童的身体健康。我国 目前使用的预防制品是


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该疫苗对


4


岁以上儿童有很好免疫效果,对幼儿免疫效果较差,保护时问较短 。而脑膜炎


球菌多糖与一种蛋白载体连接构成结合疫苗.


可增强 其对幼儿的免疫回忆反应,提高预防效果


?


< br>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已研制成功



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


疫苗”,并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卫生部成都生 物制品研究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于


2002



l0


月~


2003



1


月在江苏省射阳县进行的“


A


群脑膜炎


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临床研究”


已圆 满结束。


现将婴幼儿接种


A


群脑膜炎球 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安全性报告如下



本次临床试验表 明,


3



4


月 婴幼儿接种


A


群脑膜炎


球菌多糖结合疫 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由于该疫苗首次应用于人群,在大规模推广接种前,仍需对其安全性进一步进行观察




C


群脑膜炎球 菌结合疫苗的质量控制与生产的科学挑战


2004


世界卫生组 织


(WHO)


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于

1976


年通过了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建议,并于


197 8


年和


1981


年进行了修订。在临床 研究中,疫苗的有效率至少



9O%



证明其在疫苗接种计划中高度有效。


然而,

< br>不能在幼婴中诱生保护性应答或免疫记忆制约了其在英国婴儿免疫接种计划中的应用。随着


b


型流感杆菌


(Hib)


结合 疫苗的成功引入,


C


群脑膜炎球菌


(M enC)


荚膜多糖结合疫苗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临床对照试验已证实它们在所有年 龄组中均可诱生针对


MenC


多糖的保护


性水平的抗体,并且作为


T


细胞依赖性抗原,能诱导免疫记忆 和抗荚膜抗体的亲和力成熟。英国引入


MenC


结合疫苗后,证 实该疫苗可提供保护性免疫。


WHO


已经制定

< br>了有关这些新疫苗生产和检定的建议。



脑膜炎球菌是细 菌性脑膜炎和败血病的重要病原。根据荚膜多糖在化学和血清学上的不同,脑膜炎球菌可分为若干群,其中


A



B


< p>
C



Y



Wl35


群对人致病。


A


群在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2 07: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41711.html

第三节 奈瑟菌属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