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1
质量:
客体的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3.1.2
要求:
< br>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1.3
等级:对功能用途相同
的
客体
按不同要求
所做
的分类或分级。<
/p>
3.1.4
顾客满意:顾客对其
p>
期望
已被满
足程
度
的感受。
3.1.5
体系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3.1.6
管理体系:
组织
建立方针和目标
以及
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
的相互关联或相
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3.1.7
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
p>
建
立关于质量方面的方针
和目标
以及
实现这些目标的
过程
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
3.1.8
质量方针:
组织
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
的组织关于质量的宗旨和方向
。
3.1.9
质量目标:在质
量方面
要实现的结果
。
3.1.10
管理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3.1.11
最高管理者
:在最高层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3.1.12
质量管理:
关于质量的管理。
可包括制定质量方
针和质量目标,
以及通过
质量策划、质量
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这些质量目标的过程。
3.1.13
质量策划
: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
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3.1.14 <
/p>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3.1.15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3.1.16
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
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3.1.17 <
/p>
持续改进:
提高绩效的
循环活动。
3.1.18
有效性:
< br>完成策划的活动并得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3.1.19
绩效:可测量的结果
。
3.1.20
组织:
为实现目标,<
/p>
由职责、
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功能的一个人或一
组人
。
3.1.21 <
/p>
组织环境:对组织建立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组
合
。
3.1.22
基础设施:组织运行所必须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的
系统
。
3.1.23
工作环境
: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3.1.24
顾客:
能够或实际接受
为其提供的或按其要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
组织
。
3.1.25
供方:
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
。
3.1.26
相关方:
可影响决策或
活动、
受决策或活动所影响、
或自认为受决策或活
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
3.1.27
合同
:有约束力的协议。
3.1.28
过程:
利用输入实现预
期结果
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3.1.29
产品:
在组织和顾客之
间未发生任何交易的情况下,
组织能够产生的输出
。
3.1.30
项目:
由一组有起止日期的、
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
过
程要求达到符合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在内的规定
要求的目标。
3.1.31
程序:<
/p>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3.1.32
特性
:可区分的特征。
3.1.33
质量特性:与要求有关的,
客体
的固有特性。
3.1.34
可追溯性:追溯
客体的
历史、应用情况
或所处位置的能力。
3.1.35
合格:
满足要求(符合)
。
3.1.36
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
不符合)
。
3.1.37
缺陷: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
的不合格
。
3.1.38
预防措施
< br>: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
施。
3.1.39
纠正措施
:
为消除不合格的原因并防止再发生
所采取的措施。
3.1.40
纠正
:为
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3.1.41
返工:为使不合格
产品或服务
符合要求对其所采
取的措施。
3.1.42
降级:<
/p>
为使不合格产品或服务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变更
。
3.1.43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
品
或服务
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 br>
3.1.44
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
或服务
原有的预期
使用
而对
其采
取的措施。
3.1.45
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产品或服务
的许可。
3.1.46
偏离许可:
产品或服务
实现前,对偏离原规定要求的许可。
3.1.47
放行:对进入一个过程的
下一个阶段或下一过程
的许可。
3.1.48
信息
:有意义的数据。
-
-
-
-
-
-
-
-
-
上一篇: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说明书
下一篇:代币制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