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9 23:59
tags:

-

2021年2月9日发(作者:jolly)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



< br>----------------------------------------------- ---------------------------------




网友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



过犹不及



是中庸之 道的基本原则。


对孔子的中庸之道人们曾


一度认为是

< p>


和稀泥



、折中主义, 这是一种误解。



折中主义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则性。


孔子的中庸之道则与此不同,



中庸



即中和,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


应该 使它能够


中和,


保留其对的一面,


舍弃 其不对的一面。


这才是正确的中庸之道。


一般的人很少善于运< /p>


用中庸之道,多半都是走偏锋。







不偏之 为中,不易之为庸



。为人之道就在



正直



二字,刚正不阿,矢志不渝,不 搞邪


门歪道,不见利忘义。





中庸实际上是就是强调


< p>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的理念,就是说,超过和不 足都不可取,


什么问题都要在



也认真





也不认 真



之间寻找平衡,所谓:



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 br>





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


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


与方法。






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 主题思想、


理论基础、



体内容、主要 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中庸之道在历史上有重大的争论,


在 今日世界上仍有不同的看法。


但在我看来,


中庸在


古代政治文化中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思想,


在今天世界精神生态危机中同样具 有调整人心寻


求正途的普世性价值。中外学术界应该破除对东方文化重要思想的



中庸精神



的现代性 误


读,重申其被淹没不彰的超越性思想与普世性价值。





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高度





在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均注重适度与均衡,

< br>其构成的



天人关系



主要表现在天道与人道


的合一上。


所谓天道的关 键在于





,而人道的终极目标则是对诚的追求。


在人道与天道相


合中努力 达到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


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天性相和谐。当人性


与天性相应相合之时,


人性也就与天性的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相合一。< /p>


这种人性与天性的和谐


相生,


对君子提出 了内在修为与外在践行相互合一的高要求,


成为历代君子追求至诚至仁的


目标。





(一)中庸的内在含义及其是否可能





从所见到的先秦文献看,孔子之前的古籍有不少有关中庸的思 想论述,如《尚书》




< p>
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1 “


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无胥绝远!汝分

< br>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




2 “


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




3


而《周易》等典籍中,就有不


少关于中庸 的记载,如:



有孚窒惕,中吉




“?


得尚于中行


?


,以光大也



“?


鼎黄耳


?,


中以为

< p>
实也




“?

< p>
震索索


?


:中未得也


”< /p>




中以行正也



等,在强调执中、中行中呈现出中庸之意。


4


《左传》说: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周礼》中关于





的表述也不少,如:


< p>


刑教中



< p>
5 “


以五礼防万民之伪,


而教之中;

< p>
以六乐防万民之情,


而教之和


< br>(


《地官


·


大司徒》

< p>




以乐德教国子:中 、和、祗、庸、孝、友




《春官


·


大司乐》



。从 尧、舜、禹,到成汤、文、


武、皋陶、伊、傅、周、召,再到孔子、颜氏、曾氏,一直到 子思,


《中庸》均被理解为中


国文化精神与哲学思想的直接诠释 。





< /p>


孔子总结先贤中庸思想说而加以创新,更为集中地多次论述



中庸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6“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7“


不得中 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8


盛赞中庸之德的高尚,同时也指出 实践中庸之道的难度。其后,在《庄子》



《韩非子》



《抱


朴子》



《淮南子》



《墨子》



《太玄经》中可看到



守中


”“


执中



的概念。


《庄子》也曾提出







养中





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




9“


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10


《韩非


子》




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11


《管子


·

< p>
宙合》




中正者,治之 本也




12


《白心》篇所谓




以反中,形性相葆




13


这都 说明中国儒道文化精神中重视




”< /p>


的境界和本体的精神是互通


的。中庸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一种 集体无意识,一种文化型态集成。从《尚书》到《论


语》到《中庸》

,再到《孟子》等,中国思想家对




这一重要范畴开始了不懈的阐释和拓


展,不断延伸了中国 思想史和中庸思维论。正是看到这一点,宋代黎立武在《中庸指归》中


断言:

< p>


《中庸》者,群经之统会枢要也。






但是,


正因为没有明确的内涵所指,


所以人们对



中庸



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中庸






”< /p>


,为历代人所重视并不断重新阐释。对





的解释大多认为是:不偏不倚中度


合节。





字在先秦古籍中有三层意义:


一指中间或两者之间;


二指适宜、


合适、


合乎标准;


三指人心、


内心的和谐境界。有人认为不偏不倚很容易,


似乎



中庸



就是折中而已


——


有上


下而必有中,有左右而必有中,有前后而必 有中。这实际上将





简单化了。





其实,





既是内在的辩证规定,又是外在的超越性。


14


王夫之认为:



一中者不易,


两中者易 。


……


中立于两,一无可执,于彼于此,道义之门。

< p>


15


中,


< p>
本训云:和也。其


字从口,而上下贯通,调和而无偏胜,适与相宜,故周子 曰:


?


中也者,和也。


?


酌之以中,


所以和顺义理,


而苟得其中,

< p>
自无乖戾也。


中为体,


和为用,

< br>用者即用其体,


故中、


和一也。


东西南北之无倚,上下之皆贯,则居事物之里矣,故又为内也,与外相对。唯在其内,故不


偏倚于一方,不偏不倚,必贯其内矣,其义一也。不偏而和,则与事物恰合,故又为当也,

?


发而皆中节


?


,当其节也。俗有


?


中用


?


之语 ,意正如此。


”16








表征为一个恰切的




,是在面对复杂对象时精确把握事情的



分寸




17“




强调


的度既不能过


(过分)



又不能不及

(达不到)



这一合适的





非同小可,


不可 小看。


同时,




还意味着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


意味着与人的生命和谐 感具有某种同行同构的心理内


在性。如艺术中有一个重要审美律即


0.618


黄金分割法。宽与长之比满足黄金分割比的矩形


物 件的外形会使人感到美观大方,


赏心悦目,


如雅典的巴特农神殿 是古希腊的一大杰作,



座建造于公元前


5


世纪的神殿的宽与高之比就恰恰符合黄金分割法。


在中世纪 ,


黄金分割被


作为美的象征几乎渗透到了建筑和艺术的各个部分 。


例如,


据说人体雕塑的上半身和下半身


的长度,如果满足黄金分割比,


就最匀称优美。黄金分割合乎人的视觉感受性,使人感 觉极


其美妙。


18




人们在中庸之




字的理解上更是见仁见智。





一般解释为平常、


日常。


三国何晏


《论


语集解》






解释为



常行之常




北宋程颐解释为



不易




南宋朱熹则解释为< /p>



平常




19“



固是定理,若以为定理,则却不见 那平常底意思。


”20


冯友兰认为


“< /p>


在封建社会中,人确实


都在


?

< p>
君臣


?



?


五伦


?


的关系之中,照着这些关系所要求的规范生活 ,这些都是平常的事。平


常的事称为


?



?



《中庸》就是要求封建社会中的 人,都照着封建统治阶级的标准,过这样


的日常生活。


”21< /p>


徐复观认为:



完全的说法,应该是所谓


?



?


者,乃 指


?


平常的行为


?

而言。


所谓平常的行为,是指随时随地,为每一个人所应实践,所能实现的行为。< /p>


”22


庞朴认为:


中庸不仅是儒家学派的伦理学说,更是他们对待整个世界的一种看法,是他们处理事物的

基本原则或方法论




23“


公正地而不是徇私地听取对立两造的申诉,便能得


?



?


。那么,这


样的


?



?



已经不是道德范畴,


而属于认识领域了。


这就是说,


?



?


不仅是 善,


而且也是真



< br>


24


李泽厚认为:


“?


中庸


?


者,实用理性也,它着重在平常的生活 实践中建立起人间正道和不


朽理则




25


执两用中,用中为常道,中和可常行,这三层互相关联的意 思,就是儒家典籍


赋予



中庸



的全部含义。





在我看来,对




的理解应该回到古代语境。汉代许慎认为,

< p>


庸者,用也




26


用,就


是实践,是把握到纷繁复杂的事情 的度,并将这个度运用到生活与实践中。


《尔雅


·


释诂上》




庸,常也。< /p>



具体指常行常道。中庸的本意应为中道和常道,即日用常行之< /p>





。中庸本 质


上不是一般的平庸平常,因为



中庸



是由



礼< /p>



转化而来,是礼的理论化和哲学化。这种礼不

< br>是制度规章繁文缛节,而是从人的心理结构中透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对人的基本要求。


这意味着,


中庸不是平庸和放纵,不是日常的放松和失度,而是用更高的合于< /p>





的要求来


约束自己,


使人不要去追求过多的外在物质附加物,

< p>
不要对人生做太多的欲望贪婪的



加法

< p>



不要往自己身上叠加过多的名誉、地位、


财富,


否则就会沉重痛苦烦恼焦虑。


真实的 人生应


该把握合适的





,在做生命的



减法



中得其本真之




”——


做事需不偏不倚,不去做


“< /p>



力乱神



之事 ,依循正常平常的生活规律去做。



中庸



启示人们戒贪、戒躁、戒欲、戒满。


戒除之后,人才是真人 ,才会成为守节持中恒常有度的君子。





(二)中庸之道须臾不可离






天命之 谓性







有自然的天,有宗教伦理的天,还有包括情绪化的天。这里所 说的


天,既带有形而下自然的含义,也带有形而上的思想、哲学、理念的含义。天命赋予 人的一


种人性,它就是自自然然的,这一点强调了儒家的



性本善





天命之谓性



,按照这种自然


规律去发展自由生动的人性。



率性之谓道




27


依据生命宇宙 的规律,按照人性自然去延


伸。不能反生命宇宙规律,反规律的人最终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因为规律大于个体。



修道


之谓教< /p>




这里的


“< /p>




不是去修道,





蓬勃于天地之间,

< p>
浩然之大气也,


何以可修





呢?


那么修什么呢?修为自己< /p>


——


用外在之道改造人先天的本性,


不断 地去修养、


提升、


陶冶自


己,然后和大 道合二为一,跟随着大道,与大道相通、相合、相正、相荡。这就是教化,这


就是教育。 遵循自然,获得道行,最后得到教化和提升。



道也者,不可须 臾离也



。这个规


律,这个宇宙间的道 ,还有包括人本身要遵从要相激相荡的和谐之道是一刻都不能离开的。


很多人内心阴暗有 一些私心杂念,离道很远,当然会受到道德的惩罚。



可离非道 也



。能够


离开的那个东西,


就不是大道。


有些人一辈子是与道无缘的。


所以 要回归到大道,


不可离道。


《中庸》


认 为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


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


修明并推 广这些道就叫做


教化。道是片刻也不能离开的,可以离开的就不是道。

< br>




(三)中庸的高度与难度





施行



中庸



之道绝非易事,难度很大。孔子曾说: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


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



话说得似乎很绝对。这有孔子的考虑。


天下国家可均



,要把


天下治理好,


要让国家的每一个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

< br>这就是平治、


平安、


平定而治理国家。

< br>确乎很难,做到的人很少,只有尧、舜这样伟大的国君才能够做到。


< p>
爵禄可辞也



,人生在


世 ,很多人是



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 /p>


。推辞掉官位和金钱,只有那种秉承了天下正气,坚守


大道的知识 分子和勇义之士才可以做到,


而一般人都很难做到。



白刃可蹈也



,可以赴汤蹈

火在所不辞,英勇就义也毫无惧色,非常难。这三者都极为不易。孔子用三件很难的事情

——“


国家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


< br>,对比映衬中庸最难。



中庸不可能也

< br>”


。孔子把中庸


之道的推行看作比



国家可均




爵禄可辞



< br>“


白刃可蹈



更要难以实现的事 情,原因就在于


中庸更为内在、持久、日常。孔子以他漫长的坚守而达到中庸之道。在孔 子一生中,一直把


恪守中庸之道作为人生的最高准则。


一个人要 实现中庸之道,


需要具备优秀的素质和坚毅的


心志。

< p>




天下最英明的国君 才可以把国家治好;


天下最优秀的作为民族脊梁的知识分子才可以看

破功名利禄,坚守自己的德性和理想大道;天下最勇敢的人,像苏武、岳飞、文天祥等才可

< br>以不惧死亡、赴汤蹈火。


28


这三者实践起来非常难。但 是孔子认为



中庸不可能也



。因为


均天下是一种智慧,世界上有智慧的人很多。辞爵禄是忠义,世界 上忠义的人不能说很多,


但不乏忠义之士。蹈白刃是勇毅、勇敢、坚毅,不能说天下人都 是勇毅之人,但是天下确有


英雄存在。智慧者、仁义者、勇毅者难能可贵。中庸之道,不 仅仅需要勇敢,需要智慧和需


要忠义,更加需要坚守,更加需要执着。

< br>




中庸之道,


把握这个中的度,再通过日常住行的方式去实践,


的确非常之难。

< p>
孔子传达


的思想是:


伟大的事情、


拍案而起的事情往往很容易,


而那种在日常生活中默默无闻地坚守


一种中庸尺度,


却分外不易。


知识分子在不达时坚守 自己的道义,


在达时把那种正确的道推


之天下而不移。


孔子不是危言耸听,


不是过分夸大,


而是恰到好 处地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坚


守、平白独处时的意志和自觉的判断力、从小事做起的可贵精 神才是最重要的。所以



中庸


不可能也



,并不是说中庸做不到,而是说需要坚毅的精神和意志才能把 握好





并 做到持


之以恒。孔子对中庸之道持捍卫和高扬的态度。





一般人对中庸理解过于肤浅,


孔子对此有感而发,


将中庸推到了比赴汤蹈火、

治国平天


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还是在于引起人们对实行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




子曰:


?


中庸其至


矣乎!民鲜能久矣!


?”


合度合适地实行中庸这种不偏不倚之道是极高的,而正因为高,




鲜能久矣



。老百 姓很少能够达到这种长久的状况。中庸确实很难,之所以难就在于人失去


了自己的本性,


失去了自己的常态。


人们宁做大事不做小事,

< br>宁做光明鲜亮的事不做那种素


朴艰苦的事。


这都是不以中 庸精神做事。


如果这种不以中庸规律做事成为一个国家,


一个民


族,一个社会的原则导向,那么,那些真正扎扎实实、为民请命的民族脊梁就失重。人们 就


学会了走捷径,


总是想着用最小的投入甚至不投入获得最大的 利润回报。


这样的人如果多了,


社会就会是


中庸其难哉,民鲜能久矣



的状 态。既然



民鲜能久矣



,那么孔子是否做到了中


庸?





孔子三岁丧父,

< br>十七岁丧母,


家境十分贫寒。



《论语》


中记录了孔子这样一句话,




少且也贱,故多能鄙事




29


据文献记载,他先在鲁国贵族家里做过管理仓库的人员,后来


又做过管理牲口的小官。


由于小时候给富人家放过羊,很了解牲畜的习 性。


上任之后,


孔子


制定了卓有成效的 管理措施。不到一年,


饲养场里便牛羊成群,于是,


这年的祭祀 都用了最


上乘的牲畜,朝野上下无不赞誉孔子,鲁昭公对此也十分赞赏。


30


孔子的所作所为证明这


样一个道理,人类有一个劣 根性,这个劣根性就是违反平淡恒常。


在孔子看来,具有平常心


是对人最高的评价。


但是,


由于今天我们引进了西方的竞争斗争 ,


人总是想要超越自我和别


人,


总是不 愿意成为真正的自己,


带有狭隘目的去做事就缺乏平常之心。


一 切纷争都基于不


安于寂寞,


一切的战争和斗争都源自以邻为壑的 偏狭观念,


一切罪恶来自想最大限度地置别


人于一种贫穷落后的 境地,


而使自己达到一种辉煌无比的状态。


这种偏狭观念导致层 出不穷


的社会问题,甚至导致社会内部的断裂和长久的动荡不安。





而孔子则与此相反,


他从来不怕做低贱的事情,


他不怕人们说他平常。


他总是去做一些


低下平常之事。这个低不是一味求低,能把低做好

,


就能做高的;能把平常事情做好


,


就能做


不平常的事情;


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


就能把社会和国家的事情做好。


这一思想受到后世


的 推崇。三国刘备就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1




人都说自己智慧,选择中庸之道,但是



不能期月守也



,尽管可以一时做 到中庸,却坚


持不了一个月。


孔子在这里提出两个问题,第一,


在理论上可能知道了中庸之道的重要,但


在行动上却不能运用在 实践上。


第二,


在实践上可以运用的人,


可惜不能坚持而只能在短时


期之内运用,时间稍微一长就不能坚守。这都说明了中庸之 道是很难坚守的。





中庸之道的方法与实践





中庸是一种方法和实践。孔子曾用



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



来盛赞虞舜的中庸之德,




用其中于民



正是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

处于两个极端的中间,


在对立的两极之间寻求适中


的解决方 案,犹如要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p>


地达到适中,因为



过犹不及

< p>


必然走向反面。将





理解为恒常之用,正与孔子



中庸



本义一脉相承。如果说





是一种知,那么





就是


实践,知已很难,行则更难,可谓知难行亦难,甚至知难行更难。





(一)过与不及的历史经验教训





《中庸》引用孔子的话


< p>
子曰:


?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 不及也。道之


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 ”


赞美中庸之德,感叹人们很少能够做到中


庸,其原因是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 br>。聪明人做得过头就离开了中庸,不太聪明的人又达


不到中庸。

< br>“






不及



这二者都离中庸甚远。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道之不彰明,我


是知道原因的,是因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贤良的人做得已经





了,而不贤 良的人


又达不到。这里孔子提出两个关键的概念


——“






不及



,这正是中庸的两个极限,一端


是过了,一端是不及,只有达到中间才会合律适度。





没有一个人不喝水不吃饭,但是很 少有人能够品尝出其中的味道。



人莫不饮食,鲜能

< p>
知味也



。为什么食而不知其味呢?为什么眠而多 梦呢?这是因为我们心在别处。心本来在


这儿,由于杂务缠身,很多事情使人们灵魂出窍 飘飘忽忽,心不在胸中,思维不在脑中,出


现这样的情况,必然是心在别处。

< p>


子曰:


?


道其不行矣夫 ?


?”


是以自我反问的方式提问,大


道 真的不能实行起来了吗?从表面看这是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


然而实际上孔子认为大道是


能实行的,


因为孔子自己就是一位


“< /p>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人。在这个茫茫世 界,大道真的就


实行不起来吗?大道真的就消隐了吗?大道真的就没有了吗?这里隐含的 本体问题是:


如果


大道真的没有,


那么 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精英,


其存在还有什么意义什么价值呢?因为,


知识


分子和精英存在的意义就是担当道义,甚至说就是



天下为公



的仲裁者、

担当者,正是因为


他们用自己已明白的道理去启蒙自己,同时也启蒙传承他人,整个 社会才是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32


否则天下 为私,


整个社会人欲横流,


也就不成其为仁人志士的社会了。< /p>


这里,


孔子通过一种带有反问和自我疑问的方式,


肯定大道是要仁人志士的努力才能够传下去,



去实践 不去努力,道必然远离人和人类。





(二)行中庸之道的三大实践





孔子感叹中庸在天下难以实行,


然而 自上古时,


从尧舜禅让开始,


中庸之道便开始实行。

< p>


子曰:


?


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


为舜乎!

< p>
?”


朱熹对此注释道:



盖凡物皆有两端,


如小大厚薄之类,


于善之中,


又执其两端,


而量度以取中,


然后用之,

< p>
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


然非在我之权度,


精切不 差,


何以与此?


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孔子说,舜真是大智慧的圣人,他特别喜欢提问。

< br>这提问充满了玄机。


但是今天,


好问却被人诟病。


如果今天一个人德高望重知识渊博,


他好


问的 话就会被人耻笑,


一是笑他不知为耻,


二是笑他居然连这么简单 的问题都不懂,


这么浅


显的问题都不知道。在孔子看来,这没有 什么可耻的,因为孔子自己就很好问。


33




《吕氏春秋》


《史记》



《礼记》等多种古籍都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 事。


34


生于春


秋末期的老子博学多闻 ,


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吏。


当时的孔子虽远在鲁国,


但醉心于周公


所制的礼乐,对于老子更是抱有深深的敬意。


汉代的《孔子问礼图》就呈现了孔子与老子第


三次见面的场景。当时,老子在 家乡讲学,孔子在陈蔡被围时,在鹿邑再度问礼,老子详尽


地介绍了自己的辩证哲学观点 ,


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宇宙起源的基本看法,


向孔子深入阐述了< /p>


圣人之道、


修身之道和治国之道,


揭示了 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并尖锐地批评了当下的现状


和制度,


这使孔子受到极大的精神启发和心灵震动。


孔子不仅向自己敬仰的老 子求教,


更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种好问的精神值得后人推崇。< /p>





孔子对舜 好问的精神推崇备至,这种精神对中庸之道的实行有特殊意义。正是因为问,


他达到了两 个目的。


一是凡事问人,


使得自己的事变成大家的事,


使得个人的困惑与个人思


考的尖端问题,


成为共 同来思考共同解决的问题。


我给你一个思想,你给我一个思想,


我们


同时拥有两个思想,


因为思想是可以分享的。


凡事让大家共同来探讨结论,


可以防止自己的


误读, 防止自己的偏窄,并且只有大家来关注这个事情,事情才会成功。这是舜好问、孔子


好问 的一个原因。


二是好问还有一个重要的精神素质,


可以使自己不 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问就是一种有进有退的方式,它是征求意 见。


好问,


就是在前进时给自己留下了退路,在无


路可走时仍有一条路。


好问可以告诉自己,


原来这个 问题的解决不是惟一的方案,


而可能有


多个方案。





在我看来,往往莫测 高深的理论最终显出浅薄,往往浅近的语言能道出微言大义。




问而好察迩言



< br>“




就是浅与近的意思,



好察迩言



就是 善于体察那些浅近的话。有些哲


学著作往往令人不知所云,有些宗教著作使人觉得隔得很 远。而浅近的话直指人心,如




要做 事业,不要做是非



这句话很简单,人人都能懂,就是说人好好 去做事,不要去搬弄是


非。这句话用谐音方式把






< br>是



连到一起,这就叫做



迩言



,浅近的言论,让人远离是


非,远离争端,而踏踏实实做事。





孔子提出舜的三个品德,一是好问,二是喜欢去体察体会那些 浅近的话,三是



隐恶而


扬善,执其两 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恶与善问题关乎道德的深层 问题。有人问


孔子



以德报怨



还是



以怨抱怨



。所谓



以德报 怨



就是人家打了你的右脸,你就把左脸也伸

< br>过去。


基督教传教士奉行这种做法。


但是孔子是有中道原 则的,


他马上就问,




何以报德




既然



以德报怨



的话,那 用什么来报德呢?最后孔子说了四个字


——“


以直报怨




35“





是用率直、正直的态度去回答怨。比如说, 这个怨来势凶猛,你当然不能用德去报它,而是



以直




即用正直的直率的态度,

< br>不遮掩的态度去回应它。



以德报德



只有对美好的品德,


你才能用 发自肺腑的好德性去感恩报答。


这里的



隐恶而扬善




为什么用隐恶,而不 是用戒


恶惩恶杀恶?历史上有过很多战争,


如黄帝和炎帝打仗惊 天动地,


最后觉得杀戮太多罪孽太


重,后来也握手言和。隐恶就 是说隐而不发,不主动去揭露别人。虽然不去说,但是在人的


内心有是非判断力。



隐恶



还隐含一层 意思,意味着相信他觉悟时,会认识到自己的恶,而


会自处解决。



隐恶而扬善



代表了东方文化的一 种怀柔思想,以宽厚之心待人接物,


承认人


性的善良,这正是儒 家仁爱精神的集中体现。儒家思想强调,恶是暂时的,善是本原的,善


是本,恶是流。一 个人只要不断地推举高扬他的善,他就会去以善抑恶。





事物两端就是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就是过和不及,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在两端


之间去寻找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并且对这个平 衡点掌握得非常精妙,


此时许多问题就会


像冰释一样很好地解决 。


而用于其民,人民就会安居乐业。如果用偏激的方法去做,受害的

是老百姓,如果用过分保守的方法去做,不作为的方式去做,受害的也是老百姓。



两害相


权取其轻,两端相对取其中


”< /p>


。这个




”< /p>


绝不会是二分之一的





那样简单而确切,而是说


要找到这个事情的最恰到好 处、合度的解决方式,如同找到


0.618


的黄金分割的精妙一 样。



其斯以为舜乎




大概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原因了吧,


舜之所以会成 为圣人就在于他行了


中庸之道。据说舜传位给夏禹时曾经说了十六字真经: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允执阙中




36


说的就是如 何把握那种精微的度,


如何把握最高的领导艺术的平衡。


可以说 ,


这正是对中庸之道的真正领悟和贯彻。





(三)中庸强调从细微处着眼从慎独做起





《中庸》从更为人性的或者心理的 角度分析中庸实践。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

< p>
其所不闻。



有教养的君人要警戒谨慎。谨慎什么 呢?



其所不睹


,就是在别人看不到时要


注意并戒备


——

< br>慎独。



恐惧乎其所不闻




在人们听不到你的地方也一定要注意,要有一种

< br>自我戒备恐惧。


这两句话还有一种解释:


要警戒那些自己 看不见的东西,


要恐惧那种自己听


不到的事情,也能讲得通。这 个世界由道、理、义在规范制约着人类社会。要想人不知,除


非己莫为,启发人们,超越 于人之上还有人看不见听不到的维度。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p>




没有什么东西比隐讳的东西更容易被 呈现出来被人看见,有些人将自己的凶悍愚蠢藏起来,


以为别人看不见,其实是藏不住的 ,反而因为隐藏而更加显示出来。



莫见乎隐

< br>”


,没有什么


比所隐藏起来的那些东西更能够显现出来,


有人认为很多事情很小,


见小利去拿小利,

那你


今后可能见大利去拿大利,最后可能窃国。



莫显乎微



意思就是说,极其微小细微的东西,


都会呈现出来,


逃不过众人的眼睛。


儒 家思想强调从小处入手,


从小事做起,


从细微处入手,


所以



莫显乎微,莫见乎隐









”< /p>


就是这个含义。



君子慎其独也



。所以君子一定要


谨慎恐惧自己单独的时刻不 做坏事,


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而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


防止


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p>


《中


庸》讲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心灵之


“< /p>








的对立面就是本能之




。一个人的私心太多私


欲太大,就会处处为了自己去贪婪争斗,


就会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地说出谎言。


这时


《中


庸》告诫人们, 要放弃一些东西,人不要做加法,而要做减法,减法就是把自己心中想得到


的一切物质的 欲望的、


权利名誉的东西放开去掉,


这样才会成为一个诚实规矩 内心坦荡的人。


这就叫做



修道之谓教




《中庸》开篇论述了人的自我修养 与自我反省的要点,指出有道德


的君子要慎重对待自己的独处,对大家所看不到的美好品 德充实起来。




< br>孔子说,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采纳的方法、遵循的规律即中庸之道是不偏不


倚的,


不偏不倚就是坚持走正道。人生的道路有多条,人们最喜欢走的是捷径,但是捷径面


临很多歧途,面临的道路可能是断路、绝路、死路、末路。断路没有希望,绝路铤而走险,< /p>


死路执迷不悟,


末路无可挽回,


所有捷径 的投机取巧,


都是不归路!


还有一条路,


尽管艰难,


但对人生来说非常关键,就是


< br>正路



。正路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对待道路的人生态度 。正


路就是不偏不倚之路


——


中庸之路


——


一条非常难但是唯一能成功的路。



君子中庸




意味


着君子要遵循实行中庸之道。反过来说,正因为遵循了中庸之道,君子才因此而成 为君子。



小人反中庸



,点明小人违反中庸,不遵循中庸之道,专门走侧峰,走偏峰,走捷径,违反


了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他一意孤行地去剑走偏锋,太倚而


“< /p>




,当然会因为反中庸而受到


事物发展规律的惩罚。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 时中



。君子之所以能够中庸,因为君子实实

< br>在在、时时刻刻地按照中庸去做,无时无刻不处在中庸的状态。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


忌惮也


。小人之所以去违反中庸,是因为他不按照规律办事,而不按照规律办事就会受到


规 律的惩罚。道的规律是存在的,如水一百度就要开,如果把手放到一百度的水中,不管谁


的手都会被烫伤。


而小人不按照这个规律办事,


他肆无忌惮,< /p>


怎么想就怎么放,


去逞能冒险,


无知者无 畏,当他把手放进开水中,


就会被规律烫了手。


所以为人行事应 依中庸之规、


守中


庸之道。





《中庸》阐明君子和小人对待中庸 的态度是不同的,


君子时刻用中庸之道约束自己,而


小人则肆无 忌惮,视大道为无物。


《中庸》引孔子的话对比君子和小人对待中庸之道的不同


态度,


其实告诉我们,


人要按照君子的方式遵循 规律去做事。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自然规律,


最重要的不是外部 的形式、程序、等级,最可怕的是内心不正、自心不诚,那么在生活中对


中庸的坚守也不 可能。


儒家最大的敌人不是学习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障碍,


而是 内心的欲望


恶念和肆无忌惮。


人心的规律与大道的规律相生相契 。


正唯此,


心不诚使人们离开真理大道


非常远。君子不是一个高不可及的人格境界,不是一生都达不到的目标,孔子和《中庸》其


实告诉我们,回到平常心就有可能走向君子。





孔子强调做君子不做小人。


小人有两 大缺陷,


第一



反中庸




有意同中庸对着干。


第二 ,


肆无忌惮,


就是完全不按照规律办事,


无所顾忌地按照自己的内心贪欲去谋划,


把贪欲发展


到极点。 其实,小人离我们并不远,甚至就在我们心中。每天的



三省吾 身




37


防 止贪、


欲,戒除一味求大、损人利己的贪念,这才有可能使自己远离小人,而逐渐修为成 君子。事


实上《中庸》强调了自我修为的功能,强调在君子和小人中选择君子的精神意向 。


选择君子


就是选择自觉,


选择自己觉 醒,


选择发自本心恒常去做事,主动地而非被动地去做事情。因


为主动是按照内心的善良的愿望自然去做,而被动做事往往是迫于外在的压力外在的律令,


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而南辕北辙。





今天是一个信仰失落的时代,


在西方 还可以说人们信仰上帝,


但如今很多人开始信仰钱


包。


《圣经》上有一句话:当你获得整个世界,而丧失了灵魂,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对中

< p>
国人而言,


由于儒家思想不是宗教信仰,


它是一种 日常人伦中的平常心修为,


在娓娓道来的


心灵对话中的自我启蒙 。


所以,


一些人认为儒家思想的力量太弱。

在我看来,一些乐于在日


常生活中沉沦的人,


开始在无信仰 时代找到一个世俗的信仰,


这个信仰就是孔方兄。


但是当


人们信仰钱时,人生问题多多而灾难重重。因此,回到本性,让自己的本性发出光辉,这才


是中庸之道的精神指向和价值归宿。





(四)行中庸之道的四个阶段:择中庸、得一善、服膺之、不 失之





颜 回为人处世选择了中庸之道。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38


而真正继承他衣钵者,


颜回等几人而已。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为什么这么大 的思想,被称为



素王



的思想,继承衣钵者仅仅是颜回等几个人呢?


39


原 因何在呢?其原因在于颜回选择并终身


实践着中庸之道。



子曰:


?


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 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



一善



之善不是和恶相对的善,而是得到善端善事美好的东西,就表 现出拳拳恭敬挚诚的样


子。得一个开端而


拳拳服膺



,打心眼里佩服而且去遵循这善事。有些人可能 在很短时间内


就忘到脑后,而颜回却牢记在心中永远不忘。





孔子认为自己一生当中都难得几次 做到中庸,


但却盛赞颜回对中庸之道的坚守。


颜回实

< p>
践中庸的一方面是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 不堪其忧,而回不改其乐也。


”40


另一方

面,颜回还是一个信念坚定的人,他的一个优点是沉默不语


——

听老师讲道,却终日不语。


为什么不语?他在思考如何把老师的雄才大略应用于具体 实践当中。


所以,


孔子是一个思想


家、 教育家,而颜回是一个实践家、践行家。孔子有颜回所不及的地方,而颜回也有孔子所


不 及的地方,


那就是他终日去修行践行。


正是因为这种教学相长的 做法,


才使得颜回成为孔


子所说的


“< /p>


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



这样一位实践家 的形象。





中庸之道在颜回身上的体现,


一方面是


回不改其乐也




当然孔子也不改 其乐,


孔子




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41


孔子对美好音乐的向往和深入体验,使他三个月都忘记了食欲


味觉, 可见这乐是大快乐


——


充沛于心的智慧快乐和审美愉悦。另一方 面是



不贰过




42


即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原因就在于颜回不断地去思考 揣摩,不断地去把理论放到实践中。


当听了一个事情以后,他总是去模仿好的善端,对于





这种不 好的事情,


绝对不再犯第二


次,这就是中庸。中庸之道之难就在 于不走极端,甚至是不专门去分辨好、坏、是、非,甚


至在苦中也能感觉到乐,


在乐中他能意识到危险的临近和忧郁的到来。


正是因为他处于不分


别或不刻意分别的状态,


才能够坚持中庸之道。


正是因为木讷不贰过而仔细体道,


而且把这


个道放在心中,< /p>



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不再丢弃中庸之道,所以颜回成功了。颜回之所以


能很好践行中庸之道,


是因为他把中庸之道当作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


并且不断思考不断改


正错误、修正方向。正唯此,孔子把颜回看作是自己唯一的同道。他评价颜回说:



用之则


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43


这是孔子 对学生的最高评价。




< p>
一般人在一个月(



期月



)之内就已经违背中庸之道,而颜回时刻不放弃中庸之道,永


远坚守中庸之道。


很多人把规律或道当作外在的一种强迫,


总是 要不断地要求自己警告自己,


才可能去被动地接受道,


但是当把 这样一种外在的强迫性变成了一种内在的自觉性,


再去实


行道时 ,他就充满了本真的快乐。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 已矣



。君子遵循大道


而去行事,


但是半途而废,很多人都有良好的初衷,都像君子一样怀着远大的理想,而且痛


下决心要去坚守他的道义,


可惜半途而废的人比比皆是,

走到终点的人却非常的少。


对半途


而废的情况,孔子说,< /p>



吾弗能已矣



,我是不能像这样停下来的,就是他既不赞成那些奇怪


的言论和行动,

< br>也不赞成半途而废的,


有好的愿望而没有好的结果的事情。


颜回对中庸之道


的坚定不移,符合孔子


吾道一以贯之


”44


的风范,同时也说明只有化外在的强迫 性为内在


的自觉性,才能坚守中庸完美品格。





(五)中庸实践的全面性





中庸实践的全面性体现在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的 整体性要求之


中。



博学之

< p>


是广博地学习,



审问 之



是深刻地思考,



慎思之



是谨慎地追问,


“< /p>


明辨之




对事 物的功过得失进退明晰地了解。学、问、明、辨都是知识论,都是求知。如果仅仅是这


四 条,也可以做一个知识分子。但还有最关键的第五条


——“


笃行 之



。笃,坚定不移地、踏


踏实实地; 行,就是实践。



笃行之


< p>
就是把所广博学来的、审问的、慎思的、明辨的真知灼


见,都放到天下的实 践中去。这样,在知行合一中,人才可以把自己所知放之天下,才可以


使自己独善的东西 兼善天下。


45


君子重视知行合一。



博学之,慎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都属于知识论,而笃行才可以把自己的知识转变为实践。





所言的要顾及所行的,所行的要顾 及所言的,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



言顾行,行

< p>
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孔子说,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6


说得好听,做得很差不行;


或者信 誓旦旦地保证要做得多么美好,


而行动却相反;


或者言论像一个 君子,


而行动却像个


小人。


孔子认为这 些都是不合适的。



君子胡不慥慥尔



,君子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地做人和做


事呢?为什么要说得好听而 做得很差呢?为什么要言过其实呢?君子应该言行一致、


表里如


一。





真 正的中庸之道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平淡、一种优雅,甚至一种沉默寡言的形象。


在这 个意义上,



子不语怪、力、乱、神




47


那些很怪的,那些残暴的,那些 混乱的,那


些神乎其神的东西,


他都不谈。

孔子专注的事情是人间的事情,人和人之间的平等,生命当


中的朴素的人我交往。< /p>


真正的君子泯灭一分是非之心、


名利之心、


夸张之心以及过分作秀之


心,而回归到一片平常心。不争不斗,不喜不厌,无生无死之 忧,不知老之将至,这才是孔


子要坚守的中庸之道,才是君子应该真正做到的。




(一)君子之强的精神向度与价值操守





子路问老师关于强、


强大、


刚强的问题。



子曰 :


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


之。



路性格果敢直爽,为人勇武,这样一个人来问强,孔子的回答很具有分析性和 引导性。


孔子说,


你问的是南方的那种刚强呢?还是北方的那种 刚强呢?或者是说你自己的那种刚强


呢?这说明孔子对强的问题有灵活性。


孔子在这里把一个关于强、


刚强的问题一分为三,



且还引进了地缘学或者是地理文化学,


说明刚强在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氛围当


中有不同的 含义。



宽柔以教


< br>,



宽柔



柔顺地去教诲别人,


不是声色俱厉,

不是拍案而起。



不报无道



,不报复那种无道之人即恶人,这很宽容。



南方之强也



。之所以宽柔以教、不


报无道,在于南方空气湿润,地理环境良好,人的体格也不是很高大,脾气秉性也很温和,


在这个氛围中形成一方人民的人格和秉性。



君子居之




孔子把这种南方之强看成是君子所


应持之强。北方是塞北,华北平原以北,与作为中原的南方不同,寒风凛冽,飞沙走石。北


方和南方在水土、


气候、


地理环境等方面都 有很大的差异,


正是这些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北方


人和南方人有区 别。


北方人



衽金革

< br>”



把金和革当成席子一样躺着,


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呢?


这是北方之强。


南方之强在于用宽厚 、


仁义的方法去教化人,


即便对残暴的人也不加以报复;


而北方的强则在于勇毅、


果敢,


哪怕是在金戈 铁马的战场,面对强敌也能够勇往直前。


但在


孔子看来都不如< /p>



君子之强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 /p>


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


和而不流



,即和和气气但不流俗不低俗,


这才是真强大、


刚强。立定中道把握到很忠直的度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 正的强。


在国家有


道需要人才时,


不变 过去穷之时的那些志向,


也就是说国家有道时,他出来做事,


但 并不是


因为做大事而忘本,而是坚守自己处于过去那种穷知识分子在陋巷的美好情操和远 大理想。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


如果国家处于无道的状态,< /p>


处在满地是小人的境况,


那么到死都不


改 变自己的节操,宁死不变节,这样的人是真刚强。





通过子路问强,


孔子传达出自己对地 缘政治和地缘文化的看法,


谈到了南方的强、


北方


的强和君子的强。当然,他欣赏君子的强,其中的关键是


< br>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


不变塞,国无道至死不变





和而不流



是态度,不是一团和气,不流是不流俗,要保持自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9 23: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25122.html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