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环境专业常用术语解释
1
、氨氮(
Ammonia nitr
ogen
简称
NH
3
< br>-N
)
指水中以游离氨(
NH
3
)和
离子氨(
NH
+
4
)形式存在的氮,两者的组成比决定于水
的
pH
值和温度,
当
pH
值偏高
时,
游离氨的比例较高,
反之,
则氨盐
的比例较高。
水中氨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
p>
焦化、
合
成氨等工业废水,以及农田排水等
。此外,在无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
亦可受微生物作用,还原为氨;在有氧环境
中,水中氨亦可转变为亚硝酸盐、硝
酸盐。三种含氮化合物在水中出现的意义见下表。<
/p>
氨氮
亚硝酸盐
硝酸
盐
+
-
-
+
+
-
+
+
+
-
+
+
+
-
意义
表示水新近被污染
表示新近污染,分解在进行
水以前被污染,已开始分解并仍有新污染
水中污染物已分解,趋向自净
p>
测定水中氨氮的方法有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
-
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电
极法和容量法。
2
、表面活性剂(
Surface-
active agent
)
目前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已达几百种,按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作用可分为三大
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
子表面活性剂。
其中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应用最广,
而且在污水处理中是最难破坏、
难降解的。
水体中表
面活性
剂浓度过高,会使鱼类难以生存,并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3
、臭(
odor
)
臭是检验原水和处理水的水质必测项目之一。
水中的臭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
业废水中的污染物、
天然物质的分解或与之有关的微生物活动。
由于大多数臭太
复杂,检出浓度又太低,故分离和鉴定产臭物质很难。
4
、残渣
残渣分为总残渣、
总可滤残渣和总不可滤残渣三种。
它们是表征水中溶解性物质、
不溶性物质含量的指标。
总残渣指水样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
烘干后剩余的物质,
包括总不可滤残渣和总
可滤残渣。
<
/p>
总可滤残渣指将过滤后的水样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
再在
一定温度下烘
至恒重所增加的重量。一般测定
103~105<
/p>
℃烘干的总可滤残渣,但有时要求测定
180
±
2
℃烘干总可过滤残渣。
<
/p>
总不可过滤残渣(悬浮物,
SS
)指水样
经过滤后留在过滤器上的物质,于
103~105
℃烘至恒重得
到的物质量。它包括不溶于水的泥沙、各种污染物、微生
物及难溶无机物等。
5
、地面水(
Surface
water
)
流过或静止在陆地表面的水。
6
、电导率(
conductivit
y
)
水的
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
碱、
盐的量有一定关系。
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
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不同类型的水有不同的电导率
。
7
、底质(
bottom
sediment
)
底质是矿物、岩石、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的产物,污水
排出污和河(湖)床母质等随水流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
[
向上
]
8
、废水(
Wastewater
p>
)
生产
过程中、
使用后排放或产生的水,
这种水对该过程无进一步直接
利用的价值。
9
、氟化物(
Fluoride
)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中,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饮用水中含氟的适宜
浓度为
0.5~1.0mg/L
(
F
-
)。缺氟易患龋齿病。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
1.5m
g/L
的
水时,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
4mg/L
时,则可导致氟骨病。有色冶金、
钢铁和铝
加工、玻璃、磷肥、电镀、陶瓷、农药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和含氟矿物废
水是氟化物的人为
污染源。测定水中氟化物的主要方法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10
、酚类(
Phenolic
compounds
)
p>
酚类是指苯及其稠环的羟基衍生物。
根据所含羟基数目可分为一元、
二元和多元
酚。
不同的酚类化合物具有
不同的沸点。
酚类又由其能否与水蒸气一起挥发而分
为挥发酚与
不挥发酚,通常认为沸点在
230
℃以下的为挥发酚,而沸点在
230
℃
以上的为不挥发酚。
水质标准中的挥发酚即指在蒸馏时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这
一类酚类化合
物。水中酚类与氯化物作用会产生恶臭。酚的主要污染源是炼油、
焦化、煤气发生站,木
材防腐及某些化工等工业废水。
11
、粪大肠菌群
是总大肠菌群的一部分,它可在
44
.5
℃下生长并使乳糖发酵,产生酸和气体。
粪大肠菌群仅限于
温血动物的肠道中,
而总大肠菌群在某些水质条件下能在水中
自
行繁殖,因此,其较总大肠菌群更真实地代表水体受粪便污染的程度。
12
、汞
(
Mercury
)(
Hg
)
又名水银,
是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
自然界的汞主要以金属汞、
无机汞和有机
汞形式存在,价态有三种,元素汞、
+1
价和
+2
价的汞。汞及其化合物
属于巨毒
物质,
特别是有机汞化合物,
急性汞中毒可以使人致死,
在人体中积累的慢性汞
中毒,
可以对人体造成不可恢复的疾病,
直至死亡。
而且水生生物对汞有很强的
富集作用。
日本有名的公害污染病水
俣病就是因工厂排水中的甲基汞所致。
天然
水中含汞量极少,一
般不超过
0.1
μ
g/L
。我国饮水标准限值为
0.001mg/L
。
13
、镉(
Cadmium
)(
Cd
)
镉的融点
320.9
℃,沸点
765
< br>℃,是富延展性且柔软的金属,溶于稀硝酸。镉的
毒性很强,可在人体的肝、肾等
组织中蓄积,造成各种脏器组织的破坏,尤以对
肾脏损害最为明显,还可以导致骨质疏松
和软化,引起痛痛病。
绝大多数淡水的含镉量低于
1
μ
g/L
,镉在自然界
中多以硫镉矿存在,并常与锌、
铅、铜、锰等矿共存。所以在这些金属精炼过程中都可以
排出大量的镉。另外,
电镀、染料、电池和化学工业等排放的废水也是镉的主要污染源。
14
、铬(六价)(
Chromium
)(
Cr
6+
)
具有光泽的银白色固体金属,耐腐蚀、耐热,是人
体的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铬
化合物的常见价态有三价和六价。
铬的毒性与其存在价态有关,
金属铬无害,
六
< br>价铬具有强毒性,
为致癌物质,
并易被人体吸收而在体内
蓄积,
通常认为六价铬
的毒性比三价铬大
100
倍。
三价铬和六价铬化合物可以相互转换。
铬的工业污染
源主要来自铬矿石加工、金属表面处理、皮革鞣制、印染、照
相材料等行业的废
水。铬是水质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
15
、
化学需氧量(
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
COD
)
化学需氧量是指以重铬酸钾(
K
p>
2
Cr
2
O
7
)或高锰酸钾(
KMnO
< br>4
)为氧化剂,氧化水中
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
,结果折算成氧的量(以
mg/L
计)。
水中还原
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
< br>硫化物、
亚铁盐等无机物。
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
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基于水体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象,<
/p>
该指标也
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 br>在与水质有关的各种法令中均采用它作为
控制项目。
<
/p>
我国颁布的环境地面水质标准(
1988
年)中,规定了以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
COD
值称为化学需氧
量,
(简称
COD
Cr
),而将高锰酸钾法测得的
COD
值称为高锰
酸盐指数,(简称
COD
Mn
< br>)。
16
、
碱度(
Alkalinity
)
p>
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这类物质包括强碱、<
/p>
弱碱、
强碱弱
酸盐等。
< br>天然水中的碱度主要是由重碳酸盐、
碳酸盐和氢氧化物引起的,
< br>其中重
碳酸盐是水中碱度的主要形式。引起碱度的污染源主要是造纸、印染、化工
、电
镀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及洗涤剂、
化肥和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
流失。
碱度和酸度是
判断水质和废水处理控制的重要指标。
p>
碱度也常用于评价水体的缓冲能力及金属
在其中的溶解性和毒性等。
17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金属以不同形态存在时其毒性大小不同,
所以可以分别测定可过滤态金属、
不可
过滤态金属和金属总
量。可过滤态指能通过孔径
0.45
μ
m
滤膜的部分;不可过滤
态指不能通过孔径
0.45
μ
m
滤膜的部分,金属总
量是不经过滤的水样经消解后测
得的金属含量,
是可过滤金属与
不可过滤金属的和。
测定水中金属元素广泛采用
的方法有分光光
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等。
18
、
矿化度
矿化度是水化学成分测定的重要指标,
用于评价水中总含盐量,
是农田灌溉用水
适用性评价的主要指
标之一。
该指标一般只用于天然水。
对无污染水样,
测得的
矿化度值与该水样在
103~105
℃时烘干的总可滤残渣量值相近。
19
、
硫酸
盐(
Sulfate
)(
SO
4
2-
)
天然水中几乎都发现有硫酸盐,其浓度范围由十分之几
mg/L
直至数千
mg/L
< br>。水
中硫酸盐的来源是蒸发沉积物,
存在于火成岩或沉积
岩中的重金属硫化物和黄铁
矿,
在风化过程中,
被氧化成硫酸盐。
某些硫酸盐是在有机物质腐烂氧化期间生
成的。另外降雨也是水中硫酸盐的来源之一,有时其浓度可超过
10mg/L
。
20
p>
、氯化物(
Chloride
)(
Cl
-
)
氯化物主要指
NaCl
、
MgCl
2
、
CaCl
2
等一些溶解度大的氯的化合物。在水中
以氯离
子形式存在,
氯离子是天然水中主要的化学组成之一。<
/p>
氯化物的主要污染源来自
皮革等一些工业废水。
< br>
21
、锰(
Manganese
)(元素符号:
Mn
)
< br>自然界锰以化合态存在于各种盐类和矿物质中,
常与铁的化合物共生。
锰在天然
水中的含量通常较低。锰不论对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一种极为重要
的微量元素。
当锰的数量不足时,
植物会出现叶子发黄或叶子生
长不良等现象,
家畜的繁殖能
力降低,幼畜发育不良。
pH
值(
pH
value
)
是指水中氢离子浓度(活度)的负对数。即:
pH
=
-logaH
+
。
pH
表示
水的最基本性质,它可以控制水体的弱酸、弱碱的离解程度,降低氯化
物、氨、硫化氢等
的毒性,防止底泥重金属的释放。它对水质的变化、生物繁殖
的消长、腐蚀性、水处理效
果等均有影响,是评价水质的一个重要参数。
铅(
Lead
)(
Pb
)
p>
铅富有柔性,融点
327.4
℃,水溶性铅盐主要有硝酸铅、醋酸铅、氯化铅。铅在
水中的毒性受
pH
值、硬度、有机质及其金属含量
的影响。铅可在人体和动植物
组织中蓄积,
其主要毒性效应是导
致贫血、
神经机能失调和肾损伤等。
铅的主要
< br>污染源是蓄电池、冶炼、五金、机械、涂料和电镀等工业的排水。
氰化物(
Cyanide
compounds
)
p>
氰化物包括简单氰化物、
络合氰化物和有机氰化物。
简单氰化物易溶于水、
毒性
大;络合氰化物在水体中受
pH
值、水温和光照等影响可离解为毒性强的简单氰
化物。氰化物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组织缺氧窒息。地面水一般不含氰化物,
其主要污染源是电镀、焦化、造气、选矿、洗印、石油化工、有机玻璃制造、农
药等
工业废水。
溶解氧
(
Dissolved oxygen
简称
DO
)
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
O
2
),简称
DO
)水
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大气压、水温及
含盐量等因素有关。大气压力下降、水温升高、含盐量
增加,都会导致溶解氧含
量减低。
一
般清洁的河流,
DO
可接近其温度的饱和值,当有大量藻类繁殖
时,溶解氧可
能过饱和;当水体受到有机物质、无机还原物质污染时,会使溶解氧含量降
低,
甚至趋于零,此时厌氧细菌繁殖活跃,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低于
< br>3~4mg/L
时,
许多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溶解
氧是表示水污染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溶解性固体(
Dissolved
solids
)
< br>水样在规定条件下,
经过滤并蒸发至干燥后留下的物质
(
也可能包括胶态物质)
。
水污染(
Water
pollution
)
p>
水污染是指人为造成河流、
湖泊水库、
海洋
等自然状态的水在水质
(物理、
化学、
生物)上发生恶化,使水的利用受到妨碍的现象。
-
-
-
-
-
-
-
-
-
上一篇:公共管理英语各单元全文翻译
下一篇:租船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