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社会保障概论术语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2 07:51
tags:

-

2021年2月2日发(作者:豆荚螟)




社会保障概论术语解解释




说明:


各分册教材中应当包含所有必要的核心术语,

< br>这是保证教材知识体系


完整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如果在 一本教材中,


一些核心术语的缺失意味着知识


要点的缺失。


然而,


对一个学科术语做出科学合理的界定并非易事。


对术语的编


写要求如下:



1


)字数要求:


50


字左右(


30-60


字之间)


,不超过

< br>100


字;



2



术语定义主要指对术语概念的基本界定,


避免用其他 内涵方面


(要素、


类型、


< p>
征)


、外延方面(作用、功能、相关历史知识等)和评价方面的内容取代概 念定


义。


以下术语解释并非本系列教材编写体例中所要求的术语 界定,


供仅编者在选


用术语和进行术语界定时做参考。此术语资 料系内部资料,切勿外传。




目录



社会保障(上)



1

< br>、社会保障



Social Security




2


、社会保障体系



Social Security System




3

< br>、基本需要



Basic Needs




*4

< br>、缴费性收入支持



Contributory Income Support




5


、非缴费性收入支持



Non- Contributory Income Support




6


、家庭保障



Family Security




7


、保障方式社会化



Social ization of Security Mode




*8


、慈善事业



Philanthropy




9


、伊丽莎白《济贫法》



Poor Low




10



“斯宾汉姆兰德制”



Syste m of Speenhamland



11


、新《济贫法》



The New Poor Law




< /p>


12


、德国社会保险三法



Three Social Insurance Laws in Germany





13


、美国《社会保障法》



American Social Security Act




14



《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So cial Security Minimum Standard Convention





15


、社会保障模式



Social Security Model







16


、剩余模式



Residual Model




17

< br>、机制模式



Mechanism Model




18

< br>、普遍性保障



Universal Security




19

< p>
、选择性保障



Selective Security




20

< p>
、就业保障模式



Employment Security Model




2 1


、救助型保障模式



Assista nce Security Model



< br>22


、福利国家模式



W


elfare State Model




23


、社会保险型模式



Social Insurance Model




24


、强制储蓄型模式



Compulsory Savings Model




25

< br>、国家福利型模式



State W


elfare Model




26



“新加坡模式”



Singapore Model




27

< br>、智利模式



Chile Model




*28


、 志愿部门失灵



Voluntary Failure




*29

< p>
、去商品化



Decommodificatio n




30



《贝弗里奇报告》



The Beveridge's Report




*31


、罗斯福新政



The Roosevelt's New Deal





*32


、城乡二元结构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33


、社会保障法



Social Security Law




34< /p>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主体



Subjec t of Social Security Law system




35


、社会保障关系



Social Security Relationship




36< /p>


、社会保障法制系统的层次



Level of Social Security Law system




37


、生 存权



Rights of Existence




38


、发展权



Rights of Development




39


、公平



Equality




40


、效率



Efficiency




41


、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



Social Security Rights and Duties




42


、社会保险法



Social Insurance Law






43


、社会救济法


< br>Social Relief Law



< p>
44


、社会福利法



So cial W


elfare Law




*45


、社会优抚法



V


eteran Benefit and Placement Law







46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



Social Security Fund Management Law




4 7


、社会保障管理



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48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S 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49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Social Security Fund Management




50


、社会保障对象管理



Social Security Object Management




51


、社会保障管理方式



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Mode




52


、社会保障基金


Social Security Fund




*53


、基金保值增值




Maintenance and Appreciation of Fund





54


、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



Fiscal Social Security Funds




55

< br>、缴费性社会保障基金(


Contributory Social Security Funds




* 56


、公共基金



Public Funds




*57


、个人基金



Personal Funds




*58


、机构基金



Institutional funds




59

< br>、捐助性社会保障基金



Donative Social Security Funds



< p>
60


、运营盈利性社会保障基金(


Operati ng Profit Social Security Funds




61

< br>、社会保险基金



Social Insurance Funds




62

< br>、社会福利基金



Social W


elfare Funds




63


、社会救济基金


Social Relief Funds



< p>
*64


、军人保障基金



Armyman Social Security Funds




65

< br>、社会保障基金筹集



Social Security Fund of Collection



< br>66


、社会保障基金给付



So cial Security Fund Benefits




67


、安全性原则


< br>Security Principle



< p>
68


、盈利性原则



Pr ofit Principle




6 9


、流动性原则



Liquidity Principle




70


、多样性原则



Diversity Principle




71


、收入的转移支付



Transfer Payment of Income



72


、收入的延期支付



Dela y in Payment of Income




73


、现收现付式



P ay-As-Y


ou-Go




74


、完全积累式



Total Accumulation System



< /p>


75


、部分积累式


Part Accumulation System




76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


< p>
Social Security Fund Operation




77


、社会保险



Social Insurance




78


、商业保险



Commercial Insurance




*79


、商业保险逆向选择



Reverse Selection in Commercial Insurance




80


、养老保险



Endowment Insurance




*81


、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



Multi- Hierarchy Endowment Insurance




*82


、基本养老保险



Basic Endowment Insurance




*83


、企业年金



Ente rprise Annuity




* 84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Pers onal Saving Endowment Insurance






*85


、老年社会保障



Social Security for the Aged




86

、退休



Retirement




*87


、社会统筹模式



Social Pooling Model




*88


、个人账户模式



Individual Account Model




*8 9


、混合模式



Mixed Model




*90


、给付既定模式



Defined Benefit Model




*91


、缴费既定模式



Defined Contribution Model



< br>92


、征税制



Taxatio n System








93


、缴费制



Pay Charge System





94


、税(费)率



Tax



Fee




Rate


95


、均一制



Flat Rate System




*96


、薪酬比例制



Earning-related System




*97


、等比例制




Equal Ratio System














98


、差别比例制

< br>(


Defferential Ratio System




99


、累进费率制




Progressive Ratio System









*100


、定额制


< br>Quota System




101


、隐性债务问题



V

< p>
eiled Debts Problem



< /p>


102


、个人账户的“空帐”运作



Empty Operation Indivial Account





103


、社会服务保障



So cial Service Security








社会保障概论(下)




1


、医疗保险



Medic al Insurance




2


、医疗社会保险



Medical Social Insurance




3


、商业医疗保险



Medical Commercial Insurance




4


、补充医疗保险


(Supplementary Medical Insurance)



5

< br>、预付制



Pre- Payment




6


、后付制



(Post-Payment)


7


、 按服务项目付费



Fee-for- Service




8


、按服务单元付费


(Fee- for


-Unit)



9


、总额预付制



Global Budget




10


、按人头付费


(Fee- for


-Person)



11


、按疾病种类付费制度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 12


、全民医疗保险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13


、公费 医疗制度



Free Public Health Care System




14


、劳保医疗制度



Labour Insurance Medical Care System




15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br>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Employee




16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17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tem




18


、福利型合作医疗保险



W


e lfare-type Cooperative Medical Insurance




19


、风险型合作医疗保险



Risk-type Cooperative Medical Insurance




20









< br>医






W


elfare-Risk


-type


Cooperative


Medical


Insurance




*21


、就业



Emplo yment




*22


、充分就业



Full Employment




*23


、就业促进



Employment Promotion




24


、失业



Unemployment

< p>



25


、自愿失业



Voluntary Unemployment




26< /p>


、摩擦性失业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27


、 周期性失业



Cyclical Unemployment




28< /p>


、结构性失业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29< /p>


、隐性失业



Disguised Unemployment




30< /p>


、失业保险



Unemployment Insurance




*31


、失业救济



Unemployment Relief




32


、失业津贴



Unemployment Allowance




*33


、失业认定



Unemployment Identification




*34


、失业率



(Unemployment Rate)


< br>*35


、失业保险替代率



Th e Replaceable Rate of Unemployment Insurance




36


、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



Compulsory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




37



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



N on-Compulsory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




38


、复合式失业保险制度



Mixed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




39


、失业保险给付期限



The Period of Payment for Unemployment Insurance




*40


、工伤



W


ork- related Injury




4 1


、职业病



Occupationa l Disease




42


、工伤鉴定



Appraisal of W


ork- related Injury




43


、劳动能力鉴定


( Appraisal of Labour Capacity)


*44


、致残程度鉴定




(Appraisal of Disable Extent by


Work-related


Injury)



*45


、工伤预防




(W


ork- related Injury Prevention)



*46


、职业康复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47


、工伤保险



W

< br>ork- related Injury Insurance




48


、雇主责任保险


(Employer’s Liability Insurance)



49


、工伤社会保险



(Social W


ork-related Injury Insurance)



50


、无过失 赔偿



Non-error Compensation




51< /p>


、差别费率制度



Differenti al Contributions System




*52


、浮动费率制度


Floating Contributions System




53


、工伤医疗待遇



(Medical Treatment Benefit of W


ork-related Injury)



54


、工伤伤残待遇


(Benefit of Disability Caused by W


ork-related Injury )



55


、工伤死亡待 遇



Benefit of Death Caused by W


ork-related Injury




56


、生育保险



Child-bearing Insurance




57


、产假



Maternity Leave




58


、生育津贴




(Child-bearing Allowance)



59


、社会救助


(Social Assistance)



60


、定期 救助



Periodic Assistance




61


、临时救助



T


em poral Assistance




62


、灾害救助



Disaster Assistance




63


、扶贫开发



Poverty Alleviation Development




64


、以工代赈



P roviding W


ork as a form of Relief




*65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Relief for Vagrants and Beggars in Cities



*66



救助站



Relief Station



< br>67


、法律援助



Legal Aid




68


、实物救助


(Assistance in Kind)



69


、现金救助


(Cash Assistance)



70


、服务救助


(Service Assistance)


7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p>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System




72


、五保制度



(Five Guarantees System)


*73



“三无”对象



(Object of


74


、家庭经 济状况调查


(Family Means Test)



75


、社会福利


(Social W


elfare)



*76

< p>
、福利依赖



W


elfa re Dependency




*7 7


、福利国家危机



Crisis of W


elfare State




78


、社会福利机构



Social W


elfare Agency




79


、社会福利企业



Social W


elfare Enterprise




80


、社会福利院



Social W


elfare Institution




81


、儿童福利院



Children’s W


elfare House




82


、精神病人福利院


< br>Psychopath’s W


elfare House




83

< br>、敬老院



Home for the Aged




84

、残疾人按比例就业



Proportional Employment of the Disabled




*85


、庇护工厂



(Sheltered W


orkshop)


*86


、妇女福利



(W


oman W


elfare)


*87


、老年福利



(Old-Age W


elfare)




*88


、儿童福利


(Child Welfare)


*89


、残疾人福利



(W


elfare for the Disabled)



90


、职工福利



Employee W


elfare



< br>*91


、住房保障制度



Hou se Security System



< br>92


、住房公积金



House Accumulation Fund




*93


、军人保障




(Armyman Security)


*94


、拥军优属




(Support


the


Army


and


Give


Preferential


Treatment


to


the


Families of Revolutionary Soldiers and Martyr)


95


、社会优抚


(Veteran Benefit and Placement)


96


、安置保障


(Guarantee for Placement)


97


、优待金制度


( (Preferential Treatment



Payment System)



*98


、军人保险



(Armyman Insurance)



*99


、军人福利




(


Armyman


W


elfare)



100


、死亡抚恤


(Death Pension)



101


、伤残抚恤



Disablement Pension




102

< p>
、一次性抚恤



Lump-sum Pension




103

< p>
、定期抚恤



Periodic Pension




*104


、廉租房



Public Housing




*105


、经济适用房



Affordable Housing




*106


、福利彩票



W


elf are Lottery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保障(上)



1

< br>、社会保障



Social Security




【词条释义】< /p>


又称社会安全,


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


由国家和社会以


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


由政府机关和社 会团体组织实施,


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


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 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


福利性的物


质援助 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


福利性 、


互济性、


依法实施性等特点。


社会保 障具有维持劳动力再生产、


促进资金市场发展、


调节

< p>
国民经济发展运行、促进社会公平和保持社会稳定等经济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社会保险




2


、社会保障体系



Social Security System




【词条释义】


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


是由一系列不同


层次、


不同内容、


不同 功能而又互相联系、


互相补充的社会保障制度连接而成的


“社会 安全网”


。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历史、动态的范畴,其包含的内容受各国


各地区在不同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社会保障权利的理解程度所影


响 而有所不同。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社会保险、< /p>


社会救助、


社会


福利、优抚安置等。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优抚安置




3


、基本需要


(Basic Needs)


【词条释义】


是个体生存、

成长与发展,


维持身心平衡的最基本的需求。


社会保


障是政府通过法律和制度手段,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


伤残、失业、生育、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必要的救助和保护,以满足


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安排。


它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的生存权,


进而为


实现每个人的发展权提供基础条件。



【相关词汇】社会保障



生存权



发展权




* 4


、缴费性收入支持



Contrib utory Income Support




【词条释义】


一般来说,


社会保险属于缴费性收入支 持,


通过受保人缴费形成基


金,在受保人出现诸如疾病、伤残、 死亡、失业等风险时,由基金给予补偿,以


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包括的项目有:养老金、 失业待遇、疾病待遇、生育待遇、


残疾待遇、工伤待遇等。



【相关词汇】非缴费性收入支持



< /p>


5


、非缴费性收入支持



Non-Contributory Income Support




【词条释义】


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救助,


受助人不需缴费,由财政提供资源。


非缴


费性收入支持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 是所谓收入关联制度,


根据受益人的收


入情况确定享受待遇的资 格条件,


通过家庭经济状况调查,


为收入低于一定水平


的家庭提供援助;


二是体现普遍主义的福利,


只 强调受益人的需要而不论其收入


状况,


都可以享受待遇。


非缴费性的收入支持范围也很广,


主要有:


未 成年人待


遇、


生育补助、


单亲父母待遇 、


残疾人津贴、


伤残军人抚恤金及军人遗属抚恤金、

< p>
贫困家庭住房待遇、房产税减免、家庭收入补助等。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普遍性保障



社会救助




6


、家庭保障



Family Security




【词条释义】< /p>


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传统的保障形式,


指主要依靠建立在血缘关系基


础上的家庭乃至家庭成员的和衷共济来抵御自然灾害和其他社会、


经济风险的意


识和行为,


包括经济支持、

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内容。在家庭保障中,


家长或


成年成 员充当着责任主体。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


家庭保障是人类生存保 障的基本


形式,


进入工业社会之后,


家 庭保障功能有弱化的趋势,保障功能外移,


保障方


式社会化,< /p>


但是作为社会基本细胞,


家庭仍然发挥其独特的、


不同程度的保障功


能。


家庭保障是一种非制度型的、< /p>


非正式的而又是天然的保障系统,


它在保障社

会成员的生活方面与制度型的、


正式的即由国家和社会负责的社会保障共同发挥


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 /p>


2


、张海鹰主编:


《社会保障辞典》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3


年。< /p>



【相关词汇】社会保障



商业保险




7


、保障方式社会化



Sociali zation of Security Mode




【词条释义】工业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冲击着传统家庭,家庭结构日趋核心化,


家庭人口规模缩小,


人们的迁徙流动增加,


家庭的经济 功能、


保障功能受到削弱,


另一方面,


现代社会的社会、


经济风险增多,


家庭的有限保障能力也显得力 不从


心,


因此,


家庭的保障功能开始向 社会转移,


工会与行会的互助保障、


商业保险

< br>等社会化的保障方式开始出现。随着强调国家责任的社会保障思想兴起,到


19< /p>


世纪


80


年代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化方式 运作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并日益


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刘燕生:


《社会保障的起源、 发展和道路选择》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年。



【相关词汇】家庭保障



社会保障




*8


、慈善事业



Philanthr opy




【词条释义】


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之上的民营社会化救助性事业。


现代慈善事

< p>
业消除了早期的慈善活动的恩赐、


怜悯、


不平等色 彩而具有以下特点:


善爱之心


是慈善事业的道德基础,


贫富差别是慈善事业的社会基础,


社会捐助是慈善事业

< br>的经济基础,


民营机构是慈善事业的组织基础,


捐献者意 愿是慈善事业的实施基


础,


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是慈善事业的发 展基础。


现代慈善事业是政府主导的基


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补 充,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p>


2005


年。




2


、张海鹰主编:


《社会保障辞典》< /p>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3


年。



【相关词汇】慈善



社会救助




9


、伊丽莎白《济贫法》



Poor Low




【词条释义】又称旧《济贫 法》


,于


1601


年颁布,是英国第一 个重要的济贫法,


它不仅是这一法律制度的发端,


而且为这一法 律制度的发展确定了基本原则,



此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社会 保障法。


其主要内容有:



1



要求全国普遍设立收


容贫民的济贫院,


强调对贫民实施救济是每个济贫区的责任,


并通过委任贫民救


济官的方式建立起全国范围的地方济贫行政体系;


2



建立征税机构以满足济贫


资金 筹集所需,并确定了从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方式;



3



对有劳动能力的强健贫民通过提供劳动场所的方式 促其自立;



4


对无劳动能力


的老弱病残者,通过院内收容和院外救助两种方式进行救助;



5


)对失依儿童,


以 孤儿院收养、家庭补助、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抚养。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新《济贫法》



< /p>


10



“斯宾汉姆兰德制”




System of Speenhamland




【词条 释义】


18


世纪下半叶英国部分地区实行的“斯宾汉姆兰德制” 被视为旧


的保障形式土崩瓦解的前兆。


“斯宾汉姆兰德制”是一 种家庭津贴法,它规定对


于工资低于最低限度的工人,


由教区按 面包价格和一个成年男子赡养的人口数予


以补贴。


“斯宾汉姆兰 德制”



最早在伯克郡实行,后来被推广到其他一些地区,


其口号是公平收入,


体现了社会平等、


互助 互济的思想。


实施


“斯宾汉姆兰德制”


的目的与旧《济贫法》一样,也是为了阻止劳动力流动,维护社会秩序,但其采


取的手段 已不是强迫劳动而是恩惠,


这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更接近了一步。


但是,


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已然抬头,自由竞争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主流的情势下,


“斯


宾汉姆兰德制”


这种不鼓励竞争、


不鼓励劳动力流动的做法,


事实上起了遏制自


由经济的作用,这也注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旧《济贫法》



新《济贫法》




11


、新《济贫法》


(The New Poor Law )




【词条释义 】即英国议会于


1834


年通过的《济贫法》修正案,新《济贫 法》出


于减轻财政税收负担压力的目的,对接受救济的条件的规定仍然十分严格苛刻,< /p>


甚至还取消了院外救济,


强迫需要救济的贫民重新回到贫民艺习所 ,


实行残酷的


苦役制度,


但与旧


《济贫法》


相比,


性质和特征大不一样。


该法最大的进步在于:


承认要求社会保护是公民的合法权利,


社会负有保障公民生存的义务。


此外,



将济贫权力集中到政府、


中央,


在地方一级 废止了原来由各教区掌握的济贫行政


管理权,


就近合并成立


“济贫协会”



使济贫的基层管理扩大为较 大的地方单位;


在联邦一级实行中央督导制,


成立济贫法实施委 员会。


这些措施都为国家干预和


政府介入对社会弱势人群的救助 提供了组织保证。


在国家介入对社会弱势人群保


护的社会政策立 法史上,该法算不上是一部最具影响力和法律规范性质的法规,


但它所确立的社会保障是 公民权利和政府责任的原则,


却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


产生奠定 了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旧《济贫法》



< /p>


12


、德国社会保险三法



Three Social Insurance Laws in Germany




【词条释义】


1883


年,德意志帝国议会批准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疾病保险法》



1984


年和


1889


年,又相继颁布了《工伤事故保 险法》和


《老年与伤残强制保险法》


。俾斯麦政府颁布的三种关 于劳工的社会保险法,均


由雇主与劳工联合组成的自治机构予以办理,

< br>由政府予以监督。


疾病保险的保险


费,

< br>由雇主分担三分之一,


由劳工自行负担三分之二;


灾害保 险的保险费,


全由


雇主负担;


老年残疾 的保险费,


雇主与劳工各自承担一半,


再由政府对每一个人


的年金进行一小部分补贴。


此外,


还以法令 的形式规定了劳工星期日休息的权利,


并限制童工、


女工的最长 工作时间。


尽管这三个法规在颁布当时所覆盖的范围有


限,


仅涉及到就业人口的五分之一或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而且所提供的保 险待遇


很低甚至不能满足最低生活所需,


但是从法案确立的理念 以及一系列制度性规定


来看,


它毕竟是人类历史上关于社会保险 的最早的、


较完备的制度性安排。


德国


保险三法的颁布实施,


使得国家对民众生存状况的保障,


由社会 救助发展到了社


会保险,


从而开启了社会保障制度化的历程,< /p>


标志人类历史上以社会保险为核心


内容的现代保障制度由此产生。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新《济贫法》



美国《社会保障法》




13


、美国《社会保障法》


(American Social Security Act)



【词条释义】< /p>



1935



8



14


日罗斯福签发,


由国会以较大比数通过。


该法为


美国建立了一整套覆盖 全国的社会保障计划。


内容包括两大重要的保险计划以及


三项救 济形式,


由新设立的社会保障委员会统一管理:


联邦养老金计划 ;


失业保


险计划;


老年人救助计划;< /p>


盲人援助计划;


无独立生活能力儿童的援助计划。



法在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第一次 使用了


“社会保障”


的概念,


第一次在 一部法规中规定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的内容,


是现代社会保障制 度由社会保险制度朝着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跨了一大步,


因而标志了现代社会保障制 度的基本内容框架趋于成型。



《社会保障法》


为起


点,


社会保障作为一个基本的法律制度不仅跃出了 欧洲的范围开始在北美大陆生


根,而且进入了在全球各国普遍建立并实施的新的发展阶段 。



【参考文献】


< br>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 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德国社会保险三法



新《济贫法》



14



《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Social Security Minimum Standard Convention)




【词条释 义】



1952


6



28


日国际劳工组织通过,< /p>


该《公约》


对社会保障中


有关退休待遇、 疾病津贴、医疗护理、失业津贴、工伤补偿、残疾津贴、子女补


助、死亡补助以及定期支 付所应遵从的最低标准一一作了明确规定。


《社会保障


最低标准 公约》


是有关社会保障的国际性文件,


它虽不具有实质性的约束 力,



它所确定的标准因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的权利和价值的 实现而为签约各国所


遵从。正是由于它的权威影响力,很多国家都实行了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p>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5


、社会保障模式



(Social Security Model)





【词条释义】

< br>“模式”即模型、样式或类型,是人们为研究的方便,对客观对象


基本或主要特征 的概括与抽象。


“社会保障模式”所反映的,便是社会保障制度


及其项目在不同国家、


地区的具体安排与运作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

由于社会制


度、


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传统等的差异,


各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尽相同,


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 。


按照政府、


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承担的


不同责任,


按照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


按 照社会保障给付水平的高低,


按照社会保障财务制度的形式等标准,

可以将世界上曾将产生过的社会保障制度


划分为剩余模式和机制模式或社会保险模式 、


福利国家模式、


强制储蓄型模式和


国 家保险型模式等不同类型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2001


年。



2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 br>


3


、丁建定主编:


《社会保障 概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相关词汇】


社会保险模式



福利国家模式



强制储蓄型模式



国家保险型模式



< br>16


、剩余模式



Residu al Model




【词条释义】< /p>


又称为补救模式,


是指社会保障只有在正常的社会供给渠道


(即家


庭和市场)


遭受破坏时才发挥作用,< /p>


从而是一种将目标有选择地集中在一群残留


的、人数不断减少的少 数需求者身上的保障。剩余模式首先解决社会失常现象,


再补充以必要的普及性服务,< /p>


它显示了对市场和家庭的重视。


其取向是基于社会


的某些弱势群体有着特殊的需要


,


社会有责任发挥补救 性的功能去安置他们


,



背后的观念是 “只为最不能自助的人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相关词汇】机制模式




17


、机制模式



(Mechanism Model)


【词条释义】


是指将社会保障制度化,


并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机器中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


它在工业社会尤其重要。


机制 模式强调优先解决普遍性的社会问


题,


再补充以必要的补救性选 择服务,


它显示了对政府责任的高度重视。


其取向


是以整个社会为主体


,


建立一个全面的社会福利制度


,


其背后的理念是每个公民


都有接受社 会照顾的权利而社会亦有责任去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 /p>


2


、杨团:


“社会政策的理论与思索”< /p>



《社会学研究》


2000


年第


4


期。



【相关词汇】剩余模式




18


、普遍性保障


< br>Universal Security



< p>
【词条释义】


是指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应包括所有社会成员,


强调一切社会成员


享有社会保障的共同权利。


对公民 实行普遍的社会保障,


是各国社会保障立法共


同奉行的一条基本 原则。


公民在因年老、


疾病、


失业而发 生生活困难时,


享有从


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种权 利不应因种族、民族、性别、年龄、出


身、


教育、


居住地等情况的差别而有不同,


因为这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权利。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p>



【相关词汇】选择性保障




19


、选择性保障

< br>(Selective Security)


【词条释义】

是指保障的实施范围是针对社会中的某一部分处于特殊境况、


存在

< br>特殊需要的群体。


社会保障中的许多计划、


项目都是针对 某一特殊群体而制定和


实施的,


例如救助计划针对贫困者,


康复计划针对残疾者,


养老金计划针对老年


人,


工伤保险计划针对因工伤残者,


失业保险计划针对失业者,


等等。


选择性的


原则承认社会本来是不 公平的


,


有很多人无法与别人公平竞争


,


所以必须得到额


外的帮助。


无论政府 持何种意识形态观点


,


当资源有限而又面临政策决定时


,


政策


改革常常是选择性的,所以说,具体的社 会保障计划、项目都有其选择性特征。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杨团:


“社会政策的理论与思 索”



《社会学研究》



2000


年第


4


期。



【相关词汇】普遍性保障



就业保障模式



救助型保障模式




20


、就业保障模式



(Employment Security Model)


【词条释义】


该模式强调对工薪者实行社会保险,


并由此扩展到 受保人的家庭成


员,


保险为强制性保险,


个人交纳社会保障费,


企业主为雇员缴社会保障金,



国政府以不同标准拨款资助。


公民只在履行交费义务取得享受权利后,


才能依法


领取各种社会保障津贴。


对公 民来说,


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美国、


德国等国家


即选择这种模式。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相关词汇】救助型保障模式



选择性保障




21


、救助型保障模式



(Assistance Security Model)


【词条释义】


指国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的有关规章制度,


保 证每个社会成员


在遇到各种不测事故时,


能得到救助而不致于陷 入贫困。


对于已经处于贫困境遇


的人们,


则发给社会保障津贴,


以维持其基本生活。


公民申请和享受社 会救助是


其依法应享受的权利,不附带屈辱条件。社会救助的费用列入政府的财政支出,


其资金来源于国家税收,


个人不交纳保险费。

< br>救助的对象为因失业或天灾人祸而


陷入贫困的公民、弃婴、孤儿、残疾人、老年人 。救助的标准为低水平,以维持


生存为限。


它实际上只是一种济 贫计划,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选择这种模式,


绝大多数国家 均将济贫计划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或补充。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相关词汇】就业保障模式



选择性保障




22


、福利国家模式


(W


elfar e State Model)



【词条释义】


福利国家一词出自贝弗里奇报告,


在社会保障领域是全民福利的象


征。


福利国家是以公民权利为核心,


确立了福利普遍 性和保障全面性的原则,



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

< p>
以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全面保障为基本内容,


以充分就

业、


收入均等化和消灭贫困等为目标,


以政府与公民之间的 责任关系取代了建立


福利国家之前的雇主与雇员、


领主与农奴及 社团伙伴之间、


家庭亲属之间的责任


关系。

主要特征有:


累进税制与高税收;


普遍覆盖与全民共享;< /p>


政府负责与保障


全面;


法制健全;


充分就业;


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一般性税收;


实行广


泛而优厚的公共津贴制度,


津贴与个人收入及缴 费之间缺乏联系;


财政负担沉重。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社会保障制 度选择福利国家模式。如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起源


国;瑞典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北欧五 国被誉为福利国家的天堂。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 /p>


2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3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br>2005


年。



【相关词汇】


社会保险型模式



强制储蓄型模式



国家保险型模式



社会保障模





23


、社会保险型模式


(Social Insurance Model)


【词条释义】又称



“传统型”社会保障模式,


“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或


自保公助型模式,


以德国、


美国为代表。


该模式以面向劳动者建立各种社会保险


制度为中心,


再补充以其他救助或福利性政策,


构成能够满足工业社会需要的较


完备的社会安全网。


主要特点有:


以劳动者为核心,


且主要是工薪劳动者,


围绕


劳动者在年 老、


疾病、


工伤、


失业等风险设置保险 项目,


并用以保障劳动者在遭


遇这些事件时的基本生活;


责任分担,


强调雇主与劳动者个人分担社会保险缴费

< br>责任,


国家财政给予适当支持;


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缴 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相


联系;


互助共济,


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之间调剂使用,


体现互助共济、


共担


风险的原则。


该模式重视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


强化责任分担意识,


追求公平


的同时亦体现了效率原 则。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 辨》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



2


、史柏年主编

< br>: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p>
,2005


年。



3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 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


福利国家模式



强制储蓄型模式



国家保险型模式



社会保障模式



24


、强制储蓄型模式


(Compulsory Savings Model)


【词条释义】


该模式以新加坡 、


智利为代表,


除具备国家立法规范、


政府严格监


督等特点外,还有如下鲜明特点:强调自我负责,缺乏互济性;建立个人账户 ,


实行完全积累,


即雇主与雇员缴纳的公积金全部存入受保人的 个人账户。


该模式


实现的是劳动者自己一生中的收入与负担的纵 向平衡;


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



人账 户资金投入资本市场运营,


以实现保值增值;


在保障内容上主要 是养老保障;


政府承担责任的方式特殊,


该模式下,

< p>
政府并非直接分担缴费责任,


而是扮演监


督者的角 色,


对个人账户上积累基金的投资运营的监督是重点。


这种模式 在激励


劳动者自我负责和限制政府责任方面是有效的,


对应付人 口老龄化亦具有相当正


面的效果,但缺乏互济性,不利于风险分担。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2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3


、郑 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p>
2005


年。



【相关词汇】福利国家模式



社会保险型模式



国家保险型模式





25


、国家福利型模式


(State W


elfare Model)


【词条释义】该模式是由前苏 联创建并在


20


世纪中期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效


仿。


以公有制为基础,


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 适应,


由政府统一包揽并面


向全体国民,


因而又被称为政府统包型社会保障制度。


其宗旨是:


最充分的 满足


无劳动能力者的需要、


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


主要特征有:


国家


通过宪法将社会保 障确定为国家制度,


公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权利由生产资料公


有 制保证,


并通过相应的社会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


社会保障支出 由政府和企业


承担,


其资金由全社会的公共资金无偿提供,


个人无需缴纳社会保障费;


保障对


象是全体 国民,


但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工会参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决策与管 理,



会保障管理的社会化程度较低。


该制度模式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过的社会


保障模式,


曾经 造福于亿万人民,


但因这种保险超越了现阶段的承受力,


经过半


个多世纪的实践,逐渐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与东欧国家的剧变而被摒弃。

< br>


【参考文献】



1

< p>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 br>,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2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 5


年。



3


、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


福利国家模式



社会保险型模式



强制储蓄型模式



社会保障模式



26



“新加坡模式”



(Singapore Model)


【词条释义】


1955


年,新加坡建立中央公积金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加


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被称作社会保障计划中的“新加坡模


式”


。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以个人账户为核心。公积金主要由雇员和雇主按规


定比例缴纳,


并全部存入雇员个人账户,


政府免征所得税;


第二,


公积金的保障


功能逐步扩大。


由起初只用于养老金支付变为能用于养老、


住 房、


医疗保健、



买个人及家庭商业保 险、


支付个人或直系亲属医疗费、


住院费,

以及支付子女大


专教育费等内容的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储蓄计划;

第三,


公积金集中管理。


政府成


立 中央公积金局,


负责制定政策并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障基金。


政府 确定利率,



担中央公积金运营的全部风险;

< br>第四,


采取完全积累模式,


即雇主与雇员缴纳的


公积金全部存入受保人的个人账户,


逐年积累下来,

到受保人退休时再行给付并


用于养老等方面的开支;第五,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相对 较弱。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 思辨》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2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3< /p>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 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智利模式



强制储蓄型模式




27


、智利模式



(Chile Model )


【词条释义】


与新加坡模式比较而言,


该模式主要内容和经验是:


第 一,


改变资


金筹集方式,


建立起以个人 账户为基础的强制性储蓄积累式养老保险制度。


雇主


不缴费,< /p>


只有劳动者个人缴费,


退休后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个人账户积累额 的规


模。


第二,


改变基金管理方式,< /p>


建立起以私营化经营管理为特征的养老基金运营


体制。

< p>
提高了基金投资收益率。


第三,


改变政府管理职能 ,


建立起以政策引导和


经济调空为基本手段的国家对社会保险事 业监督指导的运行机制。


一方面,


政府


通过政策和国家立法对私人养老基金管理机构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另一方


面,


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养老保险事业予以扶持。


第四,

< br>个人账户上的强制储蓄


只能用于养老,


而不能像新加坡那 样可以用于医疗保健与住房开支等。


智利模式


的特点是将市场机 制引入社会保障领域,


基金交由私营的机构管理和运营,


从而< /p>


减轻了政府的经济负担,


增加了国民储蓄,


提高了劳动者参保的积极性。


但由于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完全由 个人账户规模所决定,


这种保障模式的社会互济功能较


弱。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2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3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新加坡模式



强制储蓄型模式



< br>*28


、志愿部门失灵



Vol untary Failure




【 词条释义】志愿性组织具有较大的弹性,且能关注个别性的弱势群体的需要,


因而可弥补 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但志愿性组织本身有其缺陷,


也称志愿部 门失


灵,


主要有:


一、


资源不足,


无法提供充分稳定的服务以满足慈善救助对象的需

< br>求。


二、


关注面过于狭窄,


志愿 性组织关心特定族群,


这是合理的。


但也有缺陷,


因为部分族群可能得不到志愿性组织的关注,或者是得到关心但资源却相当有


限。


三、


组织的家长作风。


非政府组织 中提供资源的人往往拥有话语权,


在管理


与提供服务时往往依赖 自己的偏好决定服务的对象与范围。四、管理的业余性:


不少志愿者性组织认为只要非专 业的志工就能满足社区的需求,


因而不重视专业


人员,当然也可 能是资源不足,无法聘用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

、蔡汉贤总主编:


《社会工作辞典》


,台湾:内政部社区发 展杂志社,


2000


年。


< p>
2


、潘左华:


《第三部门失灵及其矫治》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4


期。



【相关词汇】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




*29


、去商品化



(Decommodification)


< br>【词条释义】


去商品化出现在当服务被视为一种权利时,


以及当一个人不必依赖


市场而能维持其生活时,


它强化了劳工,


同时削弱了雇主的绝对权威。


当代福利


国家去商品化权利发展如下:


1



社会 救助模式


(盎格鲁撒克逊)



福利权利 的赋


予伴随在所呈现的需求上,


但需求调查与较贫乏的救助措施 減少了其去商品化的


效果,结果增加了市场的力量,人们都被鼓励从私人部门的契约取得 福利。


2



强制性的国家社会保险模式 (德国等)


:因其领取资格条件与给付规定有相当严


格的条件而 没有确保实质的去商品化。


3


、贝弗里奇式公民给付的模式(瑞 典挪


威等)


:它提供基本的、平等的给付给所有的人,因此似乎 是最具有去商品效果


的模式,


但不必然是去商品化的,


因为它提供保障的水平有限,


很少能够替代劳


动 。







【参考文献】


1



埃斯平


-

安德森: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

< br>郑秉文译


,


北京


:


法律出版社


,2003


年。



【相关词汇】福利国家



社会救助




30



《贝弗里奇报告》


(The Beveridge's Report)



【词条释义】< /p>


1941


年英国政府委托著名经济学家贝弗里奇负责制定战后社会 保


障计划,这个计划于


1942


年底以 《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


(又称贝弗里奇报告)


为题发表,


报告提出在战胜法西斯德国后,


建立一套


“ 从摇篮到坟墓”


的社会福


利制度。该报告提出社会保障应当采取 三种方式,既满足基本需要的社会保险、


对特殊情况的国民补助和作为补充基本保障的自 愿保险;


同时,


英国的社会政策


应以消 灭贫困、


疾病、


肮脏、


无知和懒散五大 社会病害为目标,


建立一个覆盖全


社会的国民保险制度。


该报告提出了社会保障的六项原则:


按统一标准发放补助


金;


按统一标准缴纳保险捐;


将负责的行政部门统一 起来;


领取的补助金的数量


应当适当,并及时提供,补助金的数 量应当充分;普遍性原则;类别原则。上述


原则是对公平性、


强 制性、


福利性等的追求,


它随之成为所有选择福利国家模式


的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p>


2005


年。



【相关词汇】福利国家模式




*31


、罗斯福新政


(The Roosevelt's New Deal)



< p>
【词条释义】


即美国第


32


任总统富兰克林·


罗斯福在


1932


年竞选中提出的一种


政治主张。


其基本政策精神是,

< p>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运用国家机器干


预社会再生产,

< p>
即运用所得税制、


预算拨款、


政府债券和银行贷款 等金融手段对


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节;


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对发展国民经济某些重要环节


予以促进;


对不利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企业活动进行管制。


新政的目的是复兴

< br>与改革。


首要的目的在于把全国从灾难性的萧条中拯救出来,

其次是试图补救经


济发展中的十分明显的和导致灾难的那些缺陷。

< br>第三是是经济体制趋于平衡,



强薄弱环节,

< p>
如劳工和农业部门,


并且使其它部门,


如财政和工 业等部门,


受联


邦政府更为严格的控制。


要达到以上目的,


就不可避免的要扩大政府的监督和管


理活动 ,


这使联邦政府的官僚机构大为扩张。


虽然罗斯福新政不能根治 资本主义


的经济危机,


但它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


首先是实行了就业补助、


老年保险、


医疗照顾等社会保障制度,


为美国社会提供了


“安全网”


和经济的


“内


在稳定器”

;其次,通过劳工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缓和了阶级矛盾;再次,兴


办了各种福利事 业,


通过国民收入在分配和转移支付,


使社会贫富悬殊的现象得


到缓解;


第四,


用国防军事开支促进了 新技术发展,


开发了新产品和新市场;



五,


由政府大量投资改善了交通、


能源等基础设施,


普遍的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


第六,


由政府大力 兴办科学教育事业,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培养了高素质的< /p>


劳动力。


这一切造就了美国战后复兴。


罗 斯福新政为美国《社会保障法》


的颁布


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奠 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海鹰主编:


《社会保障辞典》

< p>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3


年。



【相关词汇】美国《社会保障法》




*32


、城乡二元结构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词条释义】


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


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在我国表现为:


1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


1958



1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 p>


这标志着中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 成。



改革以后,


暂住证制度既可以看 作是这种城乡壁垒存在的标志,


也可以看作是弱


化这种壁垒的一 种措施。


2


.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前中国社会中的资


源是由行政性的再分配,


而不是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


比如,


教育和公共设施的


投入。


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


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的,

而农村中的教


育和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村自己来负担 。


3


.以


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


事实上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


身份。


目前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


而国家在农民 生


老病死伤残等方面的投入要少得多,从而形成不平等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




33


、社会保障法



(Social Security Law




【词条释义】


是调整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包括国

< p>
家立法机关指定的社会保障法律和国家行政机关颁布的社会保障法规、


命令 和条


例等。


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客观依据和行为准则,


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


良性运行的保证。


社会保障法在立法中遵循人权保障原则、


公平原则、


权利与义< /p>


务相结合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 p>
其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


主体与客体等,

< br>调整对象是指社会保障


法所规范的各种特定的社会保障关系,

主要是国家或政府、


企业或集体和社会成


员在社会保障中发 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


主体是指依法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


当 事人。


客体是指各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目标,


即社会 保障规定项目


和范围内的各种物质利益和自然人。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p>


2005


年。



2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p>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险法



社会救济法



社会福利法




34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主体



Su bject of Social Security Law System)



【词条释义】


是指在社会保障活动中,


依法 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从社


会保障的运行过程看,包括 :


1


、政府,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就是以国家和

< p>
政府的责任为基础的。


国家和政府通过其授权的社会保障职能部门和机构的 管理


和运作来体现其社会保障主体的地位及作用;


2

< p>
、社会,主要是指单位、社区、


社会团体,


以及社 会化的社会保障实施机构。


政府通过经济政策手段干预调节经


济 运行过程的作用是有限的,


不可能完全担负起社会保障的责任,


所以要有社会


的介入,以弥补政府功能的缺失;


3


、公民,社会保障关系中的“公民”


,其主体


的身份 是双重的:


一方面,



(她)


是社会保障被给付的主体;


另一方面,



(



)


在许多项目上


(例如社会保险的一些项目上)


负有缴纳税费的义务,


所以也是给


付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障法




35


、社会保障关系


(

Social Security Relationship)



【词条释义】


是指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主体,


包括政府 、


社会和公民在社会保障


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 /p>


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一种给付与


被给付的关系;


政府与社会保障实施机构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 一种管理与被管理


的关系;


社会保障实施机构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


主要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不同社会保障实施机构之间 的关系,


主要是一种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政府和社会

< p>
保障实施机构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种保障基金的收缴关系。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主体




36


、社会保障法制系统的层次


(Level of Social Security Law System )


【词条释义】


社会保障法调整的是由众多法律主体在社会保障活动中 所产生的复


杂的社会经济关系,


所以它不可能是由一部法律或同 一层次法律所构成,


而是由


一定数量的法律、法规、命令、条例 等构成的多层次系统。一般而言,分为以下


四个层次:


最高层次 是宪法层次,


即各国宪法中对国民权益的保障或直接对社会


保障 制度的原则规范,


这是社会保障立法活动的根本依据。


第二层次 是由国家立


法机关制定的社会保障领域的综合性或单项性法律,


这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依


据。


第三层次是由国家行政机关颁行 的行政法规,


这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实施


依据。


第四层次是地方立法机关或地方行政机关指定的适用于本区域范围的社会


保障 法规,


这是在全国性社会保障法律、


法规指导下,


照顾到地区差异性特点的


地方性法规,它所规范的是本地区直接负责的社会保 障计划、项目。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障法




37


、生存权



Rig hts of Existence




【词条释义】


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和历史条件下,


人们应当享 有的维持正常生活


所必须的基本条件的权利。它不仅指个人的生命在生理意义上得到延续 的权利,


而且指一个国家、


民族及其人民在社会意义上的生存得 到保障的权利;


不仅包含


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凌辱,


还包括人们赖以生存


的财产不遭掠夺、


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得到保障和不断提高。


它是作


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的最基本的权利,


如果缺 乏维持其生存和体现其尊严和价值


的起码的物质条件,人也就无从健康地生活并进而享受 其他的各种权利。



【参考文献】


< /p>


1



《人民日报》


,2005



06



27



,


第九版。

< p>


2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发展权




38


、发展权



Right s of Development)


【词条释义】是生存权的延伸,是个人权利和集 体权利的综合。作为个人权利,


发展权是指国际人权文书确认的各种权利的总和,即每个 人和所有人民有权参


与、促进并享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作为集体人权,则是 指各国特别


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的权利。


它是作

< p>
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的更高层次的权利。


一个人仅仅活在世上还不够,


如果缺乏


精神生活和社会功能发展的各种机会,也就不能算作是完全 意义上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


,2005



06



27



,


第九版。



2< /p>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生存权




39


、公平


(Equality) < /p>


【词条释义】


含有平等之意,


但不完全等 同于平等,


有一视同仁、


不偏不倚之意。


社会保障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手段,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1

< br>、强调社会


成员参与机会的平等,


及任何社会成员只要符 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无论其地位、



业、


贫富等均被强制性的纳入社会保障范畴。


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越高,

< br>这种


机会的公平性就表现的越充分,


因此,


每种社会保障对其适用范围内的成员来说


就是一种机会公平的保障。


2


、通过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解除后顾之忧来维护社

会成员参与社会的公平竞争,


并消除发展过程当中因意外、


灾祸、


竞争失败、



病等因素导致的社 会不公平,起到维护社会成员发展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的作


用。


3


、社会保障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再分配政策,具有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因


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结果公平。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 /p>


2


、张思锋、温海红、赵文龙主编:


《社 会保障概论》


,科学出版社、武汉出版社出版,


2003


年。



【相关词汇】效率




40


、效率


(Efficiency)


【词条释义】


指的是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


效率的具体形式有资


源配置效率和


X


效率两种。资源配置效率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


X


效率又称


非资源配置效率,


即在既定的市场条件下,< /p>


经济单位内部因成员努力或管理水平


提高,


使现有资源能够生产更多的产量或实现更高的效用。


社会保障的效率原则


包括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效率和社会效率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以最经济的方法 把


有限的社会保险资金分配到最需要的群体中,还包括:社会保险覆盖率的高低,


基金来源渠道的多寡,


给付发放标准合理与否,


基金的保值增值缴费义务和受益


权益对等与否、行政管理成本的降低对参保人员积极性 的调动等;后者是指


1



社会保障为社 会成员提供各种基本生活保障消除各种风险侵害,


调动社会成员劳


动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为提升社会效率提供有力的主观条件。


2


、为提高效率创


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3


、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健康和就业培训保障,提高身心素


质和技能,

< br>有利于完善劳动力市场,


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为提高社 会效率提供


人力支撑。


4


、社会保障的 基金运营可以为提高社会效率奠定一定的投资基础,


成为调节经济波动的蓄水池,直接服 务于效率。


5


、可以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机

会和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许琳主编:


《社会保障学》,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2.


张思锋、温海红、赵文龙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武汉:武汉出


版社出版,


2003


年。



【相关词汇】公平



< p>
41


、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


(Social Security Rights and Duties)


【词条释义】

< p>
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


表现为主体依法拥有的自己为或不


为以及要求他人为或不为的资格;


义务则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


表现为


主体依法应为或不为的责任。


权 利与义务紧密相联、


不可分裂。


不存在无权利的


义务,


也不存在无义务的权利。


权利人享受权利依赖于 义务人承担义务。


具体到


社会保障领域,


国家、


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三大主体,


对任何一方当事人来讲的 权


利,


对另一方来讲就是义务。


国家作 为社会的组织者,


对于社会保障这样一种凭


借社会力量保证社会 成员基本生活,


从而安定社会秩序的社会福利制度,


负有不


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公民来说,


就是 其应享受的权利。


企业作为雇主,



然 负有为其职工提供一部分社会保障资金的义务。个人则不仅在其工作期间因


病、


因伤时享有医治和康复的权利,


在其工作能力丧失后也享有取得一部分生 活


资料以保证基本生活的权利,


而且有权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 进行监督和参与管


理,同时个人必须履行遵纪守法、依法缴纳社会保障费或税的义务。< /p>



【参考文献】



1


、孙光德



董克用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障




42


、社会保险法



(Social Insurance Law)




【词条释义】


是国家调整关于社会保 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建立在劳动关


系的基础上,


受益主体主要是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也可扩大到社会


的其他成员,如雇主、自雇职业者、农民、无业人员等。社会保险法是社会保障


法体系中的主体,


不但因为社会保险的项目最多,


而 且因为社会保险提供的是最


基本生活保障,


而保障基本生活,< /p>


是社会保障立法的根本目的。


其特点是:


运用


保险的方法;


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 的保险费;


规定缴费


义务,


根据是否履 行缴费义务和缴费多少,


确定其享受给付的权利和数额;


被保< /p>


险人是法定的,


法律一经规定,


便有了确 定的保险对象;


保险给付通常与个人的


资产和收入没有关系。< /p>


包括养老保险法、


失业保险法、


工伤保险 法、


医疗保险法、


生育保险法等。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夏淑梅,罗遐主编:


《社会保 障概论》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5

< br>年。



【相关词汇】社会救济法



社会福利法



社会优抚法




43


、社会救济法



(Social Relief Law )


【词条释义】< /p>


是国家为了从物质上帮助陷入生存危机的公民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


范的总称。


从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中,


社会救济法是基础,是最早 颁布的法律,



供的又是最后一道防线。


其特点是:


社会救济基金主要由政府财政开支,


辅之以


社会捐助和募集;


救济对象没有任何缴费义务;


救济对象往往是不确定的,


因某


种意外或突变事故而成为法定 对象;


救济给付通常以个人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


低生活保障水 平为要件,


需要进行资产和收入方面的调查。


内容包括灾害救济 法、


农村“五保户”救济法、最低生活保障法、残疾人救助法、城镇生活无着流浪乞


讨人员救济法等。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夏淑梅,罗遐主编:


《社会保 障概论》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5

< br>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险法



社会福利法



社会优抚法




44


、社会福利法



(Social W


elfare Law)


【词条释义】


是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制定的各种


法律规范的总称。


是社会保障法体系中保障水平较高的部分,< /p>


虽然其中的不少内


容,


仍是为了保障公民 的基本生活需要,


但其中更多的倾向于保障公民的经济发


展享受 权,


倾向于提高公民的生活素质。


其特点是:

< br>不使用保险的方法;


社会福


利基金由政府财政支出,属于 政府开支中的转移支付部分;福利对象是法定的,


政府可以根据财力实行普遍的社会福利 ,也可以给予部分社会成员以福利待遇;


福利对象只要符合法定条件,

< br>便可享受福利给付,


无需履行缴费义务;


福利给付


无需进行个人资产和收入方面的调查。包括社区福利服务法、妇女儿童福利法、


老人福利法、企业职工福利法、住房福利法、公共卫生福利法、教育福利法等。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夏淑梅,罗遐主编:


《社会保 障概论》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5

< br>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险法



社会救济法



社会优抚法




*45


、社会优抚法



V

< p>
eteran Benefit and Placement Law






【词条释义】


是国家为了给予法定特殊对象以物资照顾和精神抚 慰而制定的各种


法律规范的总称。


是社会保障法体系中的特殊部 分,


其优抚对象是社会成员中一


部分承担特殊社会责任或对社会 有特殊贡献的人。


内容一般包括军人、


军属优待


法;伤残、死亡军人抚恤法;社会有功人员褒扬法;军人退役安置法等。



【参考文献】



1

、夏淑梅,罗遐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


,合肥:安徽大学 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险法



社会救济法



社会福利法




46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



(Social Security Fund Management Law)



【词条释义】


是指对社会保 障基金的收缴、


发放、


投资和管理等进行规范的法律

< p>
法规的总称。


立法目的在于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有效管理,


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保


障基金按时足额收缴,


使得基金的 日常管理有法可依,


通过投资运作保证基金的


保值增值,


确保基金支付的准确、


及时进行。


社会保障基 金的筹集立法,


首先是


规定基金的来源,


其次是确定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基本原则。


社会保障基金运作


和投资的立法,


首先是明确基金投资原则,


其次是明确规定社会 保障基金的投资


方向,


最后要规定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保护措施。


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立法,


首先


明确支 付的基本原则,


其次明确规定各项社会保障的支付标准,


最后,


对违法支


付政策的明确规定惩罚措施。



【参考文献】



1

、钟仁耀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 版社,


2006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险法



社会救济法



社会福利法



社会优抚法




47


、社会保障管理


(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词条释义】


是 指通过一定的机构与程序,


采取一定的方式、


方法和手段,


对各


种社会保障事务进行计划、


组织、


协调、


控制与监督的过程。


社会保障管理不 同


于生产管理,


它是一种社会事务和社会政策管理,

< p>
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


品。


它包括社会保障 的行政管理,


社会保障的基金管理和对社会保障的对象管理


三个 相互联系的方面。


其意义在于,


它能够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细化 并促使其得


到贯彻落实,


能够通过社会保障计划或方案的制定来 主导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发


展,能够监控和纠察社会保障的具体实践以保证其健康有序的 运行。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 思辨》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2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3< /p>


、宋晓梧,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社会保障对象管理




48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S 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 br>【词条释义】


是指行政部门依法行使对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与监督权力,


是确保


社会保障制度良性运行的保证。


其内容包 括拟定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和计划,


统筹


协调社会保障政策,


统筹处理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利益和矛盾;


制定社会保障法律、


法规、


政策,


以及相关法律的实施办法;


贯彻、


组织和实施各项社会保障法律法


规, 并负责监督、检查;受理社会保障方面的申诉、调解和仲裁;建立和完善社


会保障信息化 、社会化服务体系;培养、考核、任免社会保障管理干部等。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社,


2005


年。


< br>2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 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社会保障对象管理




49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Social Security Fund Management)


【词条释义】


包括基金的筹集、


管理运营、


支付三个方面的内容。< /p>


基金筹集一般


通过国家的财政拨付以及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 社会保障费而实现,


也可以


接受社会和个人的捐助。

< p>
基金支付就是给付受保人社会保障待遇,


如养老金、



业金、救济金、医疗费补助、家庭补助等。基金的管理运营,包括基金的日常财


务和个人账户管理,以及基金的投资运营。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社会保障对象管理




50


、社会保障对象管理


(Social Security Object Management)


【词条释义】

< p>
就是对社会保障的特殊对象如离退休职工、


鳏寡孤独老年人、


失业


者、


贫困者、


残疾人等 所进行的一系列必要的服务。


这种服务不仅包括物质的提


供,< /p>


还包括日常生活的照料、


健康方面的服务,


以及社会生活的提供等。


对社会


保障对象的管理工作包括:< /p>


社会保障对象的登记、


审查;保障金的发放;

丧失劳


动能力的医务鉴定;


劳动技能的培训和职业介绍;< /p>


无生活自理能力人员的家务助


理或院舍转介等。

< br>


【参考文献】



1

< p>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51


、社会保障管理方式


(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Mode)


【词条释义】


各国的政治经济条件、


历史传统和其他社会因素不同,


社会保障管


理方式有很大差别。按照社会保障管理权限在不同社会保障机构之间的配置情


况,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政府直接管理方式,特征是,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


机构统一、


集中管理全国社会保障事务。


具体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中央政府


内设立一个专门的部或者委员会,


地方政府 设相应的分支机构,


对全国的社会保


障事务进行纵向的统一集中 管理。另一类是在政府内由多个部门进行多头管理。



2


)半官方的自治管理方式,特征是,由政府成立一个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全

国的社会保障事务,


并指定一个或多个中央政府部门实施统一监督,


而具体的管


理工作则由半官方、


半独立的行业或地区社 会保障机构来实施。



3


< p>
民营化的市


场管理方式,


特征是,


政府有关部门对社会保障的政策、


规划和监督实行统一的


管理,


而对社会保障各个项目的具体管理事务,


则交由民间私 营性的社会保障机


构,按市场管理的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障管理




52


、社会保障基金


(Social Security Fund)


【词条释义】


是在社会经济生 活中,


国家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计划、


项目而预先


建立起来的,


用以保障社会成员在遭遇社会经济风险事故时所需的、


专款专用的


资金。


本质上是制度所覆盖的广大劳 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



国家在国民收入初次 分配中为社会成员建立的具有调剂、


互助互济功能的专项基


金。 其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政府财政拨款;企业缴纳;社会成员个人缴纳;社


会及居民个人 捐助;国际捐助;社会保障基金自身增值。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相关词汇】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福利基金



社会救济基金




*53


、基金保值增值



(Maintenance and Appreciation of Fund)



【词条释义】


社会保障基金是对被保 险人未来给付的负债,


是用来支付被保险人


最基本生活费用的活 命钱。


如果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受到威胁,


一旦保险事故发生,< /p>


就无力支付社会保障金,


从而影响被保险人的基本生活,


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安


定,


所以要确保基金保值 增值。


保值就是保持资金的原有价值量,


使其实际购买


力不降低;


增值,


就是通过资金的合理投资运营 ,


不断增加其原有价值量,


使其


实际购 买力增加。


这是由社会保障基金的经济属性及其基本职能所决定的。

同时,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应尽可能地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认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


慎重选择投资工具、


投资方向和投资项目,

< br>使社会保障基金在不断积累过程中逐


渐壮大起来,


为社会 保障制度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


才能满足社会保障支出的需


要。



【参考文献】


1


、李珍主编:


《社会保障理论》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


年。



2


、熊敏鹏主编:


《社会 保障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 br>年。



【相关词汇】盈利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




54


、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


(Fiscal Social Security Funds)



【词条释义】


该基金来源于国家税收,


通过经常性预算和财政拨款的形成,


直接


体现着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


其结构与功能 ,


通常取决于国家的社会保障


规模以及财政体制与相关社会保障 制度的结合程度。


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不论由


国家财政部门直接 管理,


还是财政部门与有关社会保障职能部门共同管理,


都是< /p>


政府站在社会保障前台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相关词汇】


缴费性社会保障基金



捐助性社会保障基金



运营盈利性社会保障


基金




55


、缴费性社会保障基金(


Contributory Social Security Funds




【词条释义】


是指政府依照社会保障或相关立法,


强制要求雇主、

雇员或规定范


围的国民缴纳社会保障费或税形成的社会保障基金。

< br>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无条


件地履行法律规定的缴费义务,缴纳的标准和待遇给付 的标准等均由国家法律、


法规统一规定,


单位和劳动者个人无法 自由选择与更改的权利。


如各种社会保险


基金。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


,北京:中国劳动社 会保障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


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



捐助性社会保障基金



运营盈利性社会保障


基金




*56


、公共基金

< br>(


Public Funds




【词条释义】


公共基金是社会保障基金按照所有权为依据进行的 划分,


其来源有


财政拨款、按法律规定由雇主或雇员缴纳的社会 保险费(税)


,社会捐赠等。例


如,中国大陆现行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中的社会统筹基金即属于公共基金。



【参考文献】



1

、丁建定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06


年。



【相关词汇】个人基金



机构基金




*57


、个人基金


(Personal Funds)


【词条释义】


是归个人所有的非财政性社会资金 ,


但它不同于银行存款和各种有


价证券,它是按法律、法规、规 章缴纳,记在个人账户,有专门用途的基金,例


如,


中国大陆现 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的个人账户基金即属


此类。

< br>


【参考文献】



1

< p>
、丁建定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相关词汇】公共基金



机构基金




*58


、机构基金


(


Institut ional funds)


【词条释义】


是用人单位为其职工 建立的福利性保障基金,


所有权全部或部分地


归集体,


按照国家的政策和单位的规章对符合条件的职工给予补贴,


例如,


用人


单位的福利基金、补充性保险基金等都属于机构基金。

< p>


【参考文献】



1


、丁建定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相关词汇】公共基金



个人基金




59


、捐助性社会保障基金



Dona tive Social Security Funds




【词条释义】


指企业、


个人或社会团体 出于社会责任和善爱之心自愿捐献而形成


的社会保障基金,用于特定公益或慈善事业



。捐助性社会保障基金具有奉献爱


心、< /p>


扶危济困、


协调社会发展、


润滑社会阶层 关系的职能。


是社会保障基金多元


化来源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 /p>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 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运营盈利性社会保障基金




60


、运营盈利性社会保障基金


(


Operating Profit Social Security Funds)



【词条释义】


无论是积累性社会保障基金还是非积累性社会保障基金在基金筹集


与给付之间 都存在长短不一的时间差,


这些待付基金存入银行的利息收入和基金

投资运营收益就构成了运营盈利性社会保障基金。


运营盈利性社会保障基金扩大


了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


有助于消除因通货膨胀原因造成的基金贬值 风险,


提高


了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能力和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捐助性社会保障基金




61


、社会保险基金


(Social Insurance Funds)


【词条释义】


是指由雇主 与雇员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式形成的、


用于保障劳


动者在丧 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机会时的基本需要的基金。


大多数国家的社会保

< br>险基金由雇主与雇员缴费形成,


同时国家给与税收和利率优惠,

< br>以及适当的财政


资助,


体现国家、


雇主和雇员三方责任共担的原则。


一般由养老保险基金、


医疗


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社会保险基金构成。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 障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福利基金



社会救济基金




62


、社会福利基金


(Social W


elfare Funds)


【词条释义】


是指国家和社会用于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而建立的社


会保障基金,


包括财政性福利基金、


社会化福利基金和企业自有的福利基金。



中财政性福利基金通常用于无收入来源和无法定赡养人的老年 人、


残疾人和孤儿


等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化福利基金则可以根据居民的需要来安排,



企业 拥有的福利基金则用于本单位员工的福利。


其目的是保障和维持社会成员一


定的生活质量,


因而是最高层次的保障。


在中国主要 来源是财政拨款、


企业自筹、


发行福利彩票以及社会捐赠等。< /p>


对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促进社会公

< br>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救济基金




63


、社会救济基金


(Social Relief Funds)


【词条释义】


是指国家通过经常 性预算和财政性拨款形成的,


专门用于救助困难


群体的社会保障 基金。


根据资金的来源渠道,


可分为政府财政性基金和民间慈善


基金。


政府财政性基金来源于国家税收,


主要是为了应付各种自然灾害对人民生


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和缓解社会成员的贫困。民 间慈善基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


赠,


用于帮助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们 。


在实践中,


社会救济金的给付并不需要以缴

< br>费为前提,一般由国家、社会向被救助者实施单向的货币和实物救助。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福利基金



< p>
*64


、军人保障基金



Armyman Social Security Funds




【词条释义】


是为实施军人社会保障而筹集积累的资金,


包括优抚基金、


安置基


金、


军人保险基金等。


优抚基金是指国家和社会筹集的、


用于保障法定优抚对象


的基 本生活和褒扬军人、


抚恤军烈属等的特殊社会保障基金;


安置基 金也是国家


和社会筹集的、


用于退休军人安置的专项资金;


军人保险基金是为了确保现役军


人能够与地方社会保险制度接轨而筹 集的专项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福利基金



社会救济基金



65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



Soc ial Security Fund of Collection




【词条释义 】


是指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和向计征对象征收社

会保障费


(税)


的一种行为。


它关 系到能否建立充足和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的重


大问题,


是社会保 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在实践中要做到:


一是资金的< /p>


筹集方式应当与制度模式相适应;


二是资金的筹集渠道必须畅通;


三是资金的来


源必须稳定;


四是已筹措 的资金能够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


基金来源渠道有:



家财政拨款;雇主和个人缴费;社会筹资等。筹措方式有三种,即征税方式、征

< br>费方式和强制储蓄方式。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社,


2005


年。


< br>2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障基金给付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




66


、社会保障基金给付



S ocial Security Fund Benefits




【词条释义】< /p>


是指按法律、


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由社会 保障机构按一定的标准和


方式将资金给付给符合条件的社会成员,


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基金


给付是社会保障基金管 理的最终环节,是国民社会保障权益实现的标志。因此,


依法给付社会保障待遇,


不仅是社会保障管理与实施机构的义务,


也是社会保障


基金管理的重要内容。


要符合以下原则:


一是保障受保 障者基本生活需要;


二是


随物价变动调整待遇水平;

< p>
三是让受保障者分享经济增长成果。


有以下三种最基


本的给付方式:货币支付、实物支付和服务支付。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障基金筹集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




67


、安全性原则


(


Secu rity Principle


)


【词条释义】


即运营时必须保证投放出去的社会保障基金能按期如数收回。


这是

< p>
各项社会保障基金运营必须遵从的基本原则,


也是国家对各级社会保障经办 机构


进行基金运营的最起码要求。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追求安全性 是由社会保障基金的


经济属性及其基本职能所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是对被保险人未来给 付的负债,


是用来支付被保险人最基本生活费用的活命钱。


如果 投资风险过大,


不仅得不到


预期的投资收益,还可能无法回收投 资本金而造成亏空,使整个社会保障计划、


项目面临支付困境。从而影响被保险人的基本 生活,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


因此,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应把规避风险作为首要目标考 虑。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 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李珍主编:

< p>
《社会保障理论》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


年。



【相关词汇】盈利性原则



流动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




68


、盈利性原则


(


Profit Principle)



【词条释义】


在社会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


社会保障金的给付


水平也在不断地走高,


基金如果原封不动地存放着,


实际上就 会出现贬值,


就不


能达到原定的保障目标。

所以,


需要通过运营使得基金数额不断增加,


不但能够


消除因通货膨胀原因而造成的基金贬值风险,


还要尽可能实现基金增 值,


这就是


基金运营的盈利性原则。


尽 可能争取投资盈利,


是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目的,


< p>
为它是社会保障计划、


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在符合安全性原则的前提


下,


保证投资能够获得尽可能大的 收益,


就要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银行生息之


外,寻找更多的投 资方向,例如购买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提供抵押贷款等。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安全性原则



流动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




69


、流动性原则


(Liquidity Principle)


【词条释义】


也称变现性原则,


是指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在不发生价


值损失的前提下,


可随时转变为现金,


以满足支付的需要。


社 会保障计划、


项目


中,


有些给付支出因 为是定期定额的,


所以是可以预先测算的。


而有些给付支出


因为有各种变数影响着,


所以是较难预先准确测算的。


如医疗保险费的支出、



伤保险费的支出等。


因此,


在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中,


要有足够规模 的基金处于随


时可以变现的流动状态,


不能因为短期投资的利润 率低,


而将所有或大部分基金


投向长期经营项目,如房地产建设 投资、基础交通建设投资等。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李珍主编:


《社会保障理论》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

< br>年。



【相关词汇】盈利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




70


、多样性原则


(Diversity Principle)


【词条释义】


在现实社会中,


任何投资方式和方向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都是有长


有短、


利弊共存的。


有的投资方向安全性强,


但盈利性小;


有的投资方向盈利可


能性大,

< p>
但风险也大;


有的投资方向回报率高,


但资金积压 时间也长;


有的投资


方向流动性强,但利润率低。所以,要达到 社会保障基金既安全又盈利的目的,


要满足社会保障基金短期支付和长期储存的要求,基 金的运营方向就不能太单


一,


而要注意多样性地选择,


要将安全性大的和安全性小的、


回报率大的和回报


率小的、


基金积压时间长的和积压时间短的各种投资方向组合起来,

< br>这样才能达


到既安全、又盈利、又有适当流动性的基金运营目标。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 p>


【相关词汇】安全性原则



流动性原则



盈利性原则




71


、收入的转移支付


(Transfer Payment of Income)



【词条释义】


是指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和给付,


使国民财富在富裕者和贫穷


者之间、


在业者和失业者之间、


健康者和患病者之间、


健全者和残疾者之间、



作者和退休者之间、


生育者和非生育者之间进行比较均衡的分配,


使得暂时或永


久失去经济收入的人们仍能得到可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收入补偿。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收入的延期支付




72


、收入的延期支付


(Delay in Payment of Income)



【词条释义】


其在积累式社会养老保险计划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它是指通过社 会


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和给付,


使收入在在业工作时和退休离职 时保持比较均衡的


分配,


从而保证退休离职后的人们仍有一定的 经济收入以保持与在业时大致相当


的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收入的转移支付




73


、现收现付式


(Pay- As-Y


ou-Go)


【词条释义】


亦称非积累式或统筹分摊式。


要求以近期内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


导筹集基金。具体做法是:先做出一年内某项社会保障计划,如养老保险计划、


失业保 险计划、


医疗保险计划等所需支出的费用预算,


然后按照一定比 例分摊到


参加该项计划所有单位和个人,


当年收缴、

< p>
当年支付。


该筹资模式的特点是:



民收入在不同群体间进行转移支付,


如健康者向患病者转移支付;

< p>
在业者向失业


者转移支付。优点是: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费率调整及时、 灵活,利于保持收


支平衡;


有利于体现社会保障的互助互利的功 能;


没有或较少基金沉淀,


可以避


免通 货膨胀造成的基金贬值风险。


其缺点是:


由于当期收入当期支出 没有资金积


累,不利于促进储蓄和资金市场的发育;在社会经济风险事故(如人口老龄化 )


严重情况下,


保障金支付压力的增大会使收支平衡难以实现,


从而动摇整个制度


的维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p>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3



郭士征 主编,


钟仁耀副主编:


《社会保障学》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 4


年。



【相关词汇】完全积累式



部分积累式




74


、完全积累式


(Total Accumulation System)


【词条释义】


也 称为基金式或总平均保险费式或预提分摊方式。


适用于养老保险


计划、


住房公积金计划、


教育投资计划等。

要求以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


筹集基金。具体做法是:在预测未来养老、购房 、教育支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


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收支平衡的总平均收费率 ,


然后将其分摊保险对


象的整个投保期。


这种筹资模式的特点是储蓄积累,


即现时筹资为将来之用,



金沉淀形成基金。


优点是:


在科学预测 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收费率实现的基金积累,


能化解社会经济风险事故

(如人口老龄化)


加剧时所带来的不断上涨的社会保障


金的 支付压力;


因不存在不同群体间的转移支付,


所以避免了由此引 起的许多矛


盾冲突;


积累的资金通过合理的投资可以促进资本市 场的发育和经济的发展;



用个人账户实行基金积累增强了投保 主体的社会保险意识,


避免了漏逃缴费现象


的发生。

< p>
其缺点是:


数额庞大的积累基金投资增值的压力大;


受工资、


物价变动


等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积累基金贬值的风 险大;采用个人账户式的自助方式,


缺乏社会互助性,再分配功能弱化;由现收现付制向 基金积累制转化的难度大,


初期的缴费负担过重;


对金融市场的 发育程度和规范程度要求高,


很多发展中国


家难以做到。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p>



2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现收现付式



部分积累式




75


、部分积累式


(Part Accumulation System)



【词条释义】< /p>


是一种把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结合起来


的筹资模式,


也比较适用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计划。


具体做法 是:


在测算出当



(或近几年)


养老保险支出需求的基础上,


按一个高于满足现时支付需求的收


费率向法定缴费对象收缴资金,


筹得资金在满足现时支付需要的前提下 ,


留出一


定的储备以满足未来的支付需要。

这种筹资模式的特点是不同主体间的转移支付


与自身收入延期支付并存。

< p>
因为筹集的资金的一部分用作现时支付,


一部分沉淀


形成基金,


所以这种筹资模式也称作部分基金模式。


该模式实 际上是由现收现付


制向完全积累制过渡过程中的一种筹资形式。


其好处是所筹措资金既为原制度中


的收益人提供保障,


又为新制 度中的投保人积累了将来的保障基金;


相对于现收


现付制的无基 金积累而言,


部分积累制有了资金的沉淀积累,


有利于促进资本 市


场的发育和经济的发展;


相对于完全积累制庞大积累基金而言 ,


部分积累制基金


增幅较慢,数额较少,基金的投资风险和贬值 压力相对也小了许多。其缺点是:


由于处于新老制度的交替转轨中,

在职职工要承担为原制度收益人的现时保障待


遇供款和为自己将来保障待遇筹款的双 重负担,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缴费压力较


大。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现收现付式



完全积累式




76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


(Social Security Fund Operation)



【词条释义】


包括社会保障基金的日常给付,


以及为实现保值增值而将基金向各

< p>
种方向的投放



积累起来的庞大的社会保障基金,


尤其是以后备基金形态表现的


社会保障基金,

< br>需要以适当的方式和途径投入资本市场,


通过资金运营以实现基

< br>金的保值增值。宜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安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流动性原则、


多 样性原则。


投资运营可选择:


银行存款,


购买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


购买公司


股票,委托投资,抵押贷 款,不动产投资等。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刘燕生 :


《社会保障事典》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8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障基金筹集



社会保障基金给付




77


、社会保险


(Social Insurance)


【词条释义】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法律为基础,在权利与义务的 一致性原则下,


通过政府、


企业、


劳动 者个人的共同筹资,


为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提供经济收入


补偿, 使其能够在年老、疾病、伤残、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造成的社会生活


问题面前仍然能 够维持基本生活,以保障社会安定与持续发展的社会互助制度。


其所包含的项目几乎关系 到每个公民进入劳动年龄以后的整个生命周期,


劳动者


从业期间 及至退休以后所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会涉及社会保险支出,


因此是现代社

< br>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核心。社会保险有立法强制性、社会互济性、经济福利性、


贫 困的预防性、


对象的特定性等特点。


主要包括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死亡抚恤、残障保险、护理保险等。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p>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


商业保险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




78


、商业保险


(Commercial Insurance)


【词条释义】


是按照保险的一般原则,


以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


根据


保险人和为投保人之间签订的合同,


由保险人对被保险人遭遇到的合同范围内的


风险,按合同规定实施经济补偿的一种商业经营活动。商业保险的特点表现在:



1


)权利与义务的契约性。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通过 合同的契约形式,确定缴


费标准和与之对应的保障水平;



2



产品的灵活性。


商业保险的产品可因人因地


设置,


以适应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


投保水平可高可低,


< br>保险人可自由选择;



3



目的的营利性。


商业保险公司虽然在市场经济中通过自


由竞争,


提高效益和服务质量,


从而提高被保险人的 经济补偿水平。


但其本质是


追求利润,是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 业生存和营利为目的的。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逆向选择




*79


、商业保险逆向选择


(Reverse Selection in Commercial Insurance)


【词条释 义】


逆向选择是指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在商业


保险中


,


愿意购买保险的人常常 是最具有风险的人,而收取较高保险价格会阻止


具有较低风险的人购买保险,

< p>
市场最终形成的保险人数和保险总额都会处于一个


较低的水平均衡点上。< /p>


这种逆向选择效应的根源在于保险公司所掌握的信息是不


完全的。


依法强制实施并有国家和单位资助的社会保险使法定范围的人群都参加

< br>社会保险,能够克服保险逆向选择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胡海鸥: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定义考”


,上海金融报,


2003



8



2


日第


008


版。



【相关词汇】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80


、养老保险


(Endowment Insurance)


【词条释义】


是政府通过立法的制度性 安排,


以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为原则,



劳动者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或达到法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后,


为满足 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在各个国家的社会保障


体系中,


养老保险一般都是最重要的项目,


因为在养老 保险中,


受保人享受保险


待遇的时期最久,

待遇给付的标准相对较高;


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条件下,

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在制度实践中,


必须贯彻切实保障 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原


则。


因此,


退休金 水平不仅要适度,


而且要有能够随着物价上升而不断调整的弹


性 ,真正让退休的老年人继续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p>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




*81


、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


(Multi- Hierarchy Endowment Insurance)


【词条释义】


是指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


为了使养老保险既能发挥保障生< /p>


活和安定社会的作用,


又能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需求,

< p>
以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而建立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


结合的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是第一 层次,


也是最高层次,


它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

< br>定强制实施的、


原则上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的、


为保障广 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


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层次是由 国家宏观调控、


企业内部决策执行的企


业补充养老保险,


它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承受能力,


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


和实施条件下自愿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第三层 次是个


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指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劳动者个人基于自身经济能力和为了


满足更高的生活需求,

< br>自愿参加、


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养老保险方式。


实行


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在于:


它可以在不降低职工退休后 基本生活水平的


同时,


适当控制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的增长,


从而维系一个能健康运


行、长远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关词汇】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




*82


、基本养老保险


(Basic Endowment Insurance)



词条释义



即国家基本养老保险,


是国家根据法律、


法规的规定强制建立和实


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养老保


险费,


在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劳动岗位后,

< p>
社会


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向其支付养老金等待遇,


从 而保障其基本生活。


基本养老保险


与失业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等共同构成现代社 会保险制度,


并且是社会保险制度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


这也是 我国养老保险最基本和最重要


的一个层次,


也被认为是最高层次 。


特点是,


当职工退休时,


能够在规定 的部门


领取基本养老金(也称退休金)


,用于保障其退休后的基 本生活需要。我国现在


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领取方法是:


基本 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 地(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


资的


20%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


120




【参考文献】



1


、张思锋、温海红、赵文龙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武汉:武汉


出版社出版,


2003


年。



【相关词汇】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年金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83


、企业年金


(Enterprise Annuity





词条释义



又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属于中国多层次养 老保险中的第二层次。


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

< p>
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


制度。


是多层次养老保险 体系的组成部分,


由国家宏观指导、


企业内部决策执行。


实行市场化运营,


应选择经劳动保障部认定的运营机构管理。


由企业和员工共同


承担,


单位缴费一般不超过上 年度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


单位和职工合计缴费


一般不超过上 年度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


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可以建立企业 年


金:


1


、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 行缴费义务;


2


、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

< br>3


、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企业年金具有调和劳资关系、改善劳动者福利和补充< /p>


养老保险制度的多重功能,


一般能够得到政府的财税优惠,


其费用通常可以列入


企业成本,允许在规定的额度内实行税前列支。< /p>



【参考文献】



1


、张思锋、温海红、赵文龙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武汉:武汉


出版社出版,


2003


年。



2

< br>、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84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Personal Saving Endowment Insurance)





词条释义



是由职工自愿参加、


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


由社


会保险机构经办的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社会保险主 管部门制定具体办


法,


职工个人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情况,


按规定缴纳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费,



入当 地社会保险机构在有关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并应按不低于或高于


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以提倡和鼓励职工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


所得利息记入个人账户,


本息一并归职工所有。


职工达到法定 年龄退休后,


凭个


人账户将储蓄性养老保险金一次总付或分次支 付给本人。


职工跨地区流动,


个人


账户 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随之转移。


职工未到退休年龄而死亡,


记 入个人账户


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由指定人或法定继承人继承。



【参考文献】



1

、张思锋、温海红、赵文龙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武汉:武汉


出版社出版,


2003


年。



2


、陈树文主编:< /p>


《社会保障学》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br>2002


年。



【相关词汇】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




*85


、老年社会保障


(Social Security for the Aged)


【词条释义】


是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老年人自身特点,


以改善老年人物质生

活和精神生活为目的,


由政府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所提供的保障项目、


设施和服


务的总称。


内容包括:

老年人收入保障;


老年人医疗保健保障;


老年人社会福利< /p>


服务;


老年人发展性保障。


现代老年社会 保障体系主要由老年人社会救助、


养老


保险、老年人医疗、护理 保险和老年人社会福利构成。



【参考文献】



1

、钟仁耀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 版社,


2006


年。



【相关词汇】养老保险



< p>
86


、退休



Retir ement




【词条释义】


“退休”是一项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它是确定劳动者在一定年龄和


一定条 件下可以退出劳动力队伍,


并有权利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保障。


中国现行


的退休制度主要包括以下:


1


、男工人和男干部年满


60


周岁、女工人年满

< br>50



岁、女干部年满


55


周岁,连续工龄满


10


年者,可享受退休待 遇。


2


、特殊行业


或岗位,如井下矿工 ,男工人和男职员年满


55


周岁,女工人和女职员年满


45


周岁,均可退休养老,工龄计算方法是,工作一年按一年零三个月计 算。


3


、特


殊行业或岗位,直接从事有 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工作者,男工人与男职员年满


55


周岁,女工 人和女职员年满


45


周岁,均可退休养老,工龄计算按从事一年 此岗


位工作按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4


、 中央、国家机关的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党委书记、省长、主席、市长和相当职务 的干部,退(离)休年龄可延长至


65


周岁;教授、研究员以及 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经所在单位报请省、


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中央、国家机关 部委批准,可延长退(离)休年龄,但最


长不超过


70


周岁。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主编


: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吴鹏森 :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p>
2004


年。



【相关词汇】养老保险



老年社会保障



*87


、社会统筹模式



Soci al Pooling Model




【词条释义】


社会统筹是指某项社会保险费用由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


统一征集、


统一管理、


统一调剂。

< p>
该模式是将特定筹资渠道筹集到的保险基金全


部进入社会统筹,

< p>
由相关部门根据当年或一周期内的社会需要统筹规划,


考虑


(养


老)


该项保险基金的使用问题。

< br>该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社会化,


最大限度的


发挥了社 会保险互助共济和风险共担的功能,



“大数法则”

< p>
利用到极致。


但该


模式通常只考虑短期内基金的平 衡,


一般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节余,


因此,


采用该


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要在人口结构稳定的情况下才得以维持,

< br>当人口结构发生变


化,


如出现老龄化时,


就难以为继。


在具体制度安排中,


这种模式总是和现收 现


付制联系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p>


2005


年。



【相关词汇】现收现付式




*88


、个人账户模式


(Individual Account Model)


【词条释义】


个人账户是指专 门为参加法定社会保险并缴纳保险费的个人设立的


保险基金积累账户,

< br>比如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等。


该模式是 指


征缴的社会保险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


当劳动者遭遇年老、< /p>


疾病等风险时,


按照


个人账户积累的金额


(本金


+


运营收入)

< br>,


领取属于自己的养老金或支付医疗费用。


这种模式对于 劳动者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没有体现“大数法则”


,没有互助共


济和风险共担功能,


而且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


在具体的制度 安排中,


这种模式


总是和完全积累式联系在一起的。

< p>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


,上海:复旦 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相关词汇】完全积累式




*89


、混合模式


(Mixed Model)


【词条释义】


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p>


是中国首创的一种新型养老保险基


金运行模式。

< br>社会统筹部分现收现付与个人账户部分与安全积累同时并存。


该模


式实行的是国家、


企业和个人三方承担公款责任但分别记账,

< br>其中:


个人所缴部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2 07:5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98117.html

社会保障概论术语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