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障碍儿童汉字字形、字音和字义启动效应
在英语阅读领域,
研究者早就发现,
成人在语义或语音相近
的单词识别中存在启动效应[
1
]。汉字识别过程中,形音义激
活的时间进程及
强度也备受关注,陈宝国等[
2-3
]讨论了正常
成人不同频率汉字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和强度。联结模型
(
< br>connectionist model
)认为,词汇有众多表征分布,表征特
征相同的单词将激活相同节点
(
nod
e
)
,
从而激活整个表征网络,
加速单词识别[
4
]。同样,汉字识别也得到
联结理论支持。直
到目前,
汉字形音义启动效应仍值得深入研究
。
已有研究多局限
于成人,
多选择大学
生甚至研究生为被试。
研究设计多采用单一
年龄对照。此外,在
早期学习过程中,启动和阅读的关系尚不明
确。
更为迫切的是,
教育界和临床上发现一部分儿童表现出阅读
障碍,
其具有正常智力水平且不缺乏教育机会和学习动机。
这部
分儿童汉字形音义启动效应的特征并不清楚。
语音意识缺陷是造
成英文阅读障碍的重要原因,
而字形似乎对于汉字识别更为重要
[
5
]
。
本文比较阅读障碍儿童汉字表征网络中形音义启动效应,
探讨汉字形音义启动效应与阅读
能力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根据生源质量、
学校规模选取武汉市有代表性的两所小学作
p>
为研究现场。
被试分为三组:
阅读障碍组<
/p>
(
Reading
Disability,
RD
)、年
龄对照组(
Chronological Age, CA
)、
阅读水平对照
组(
Reading Level, RL
)。
RD
组和
CA<
/p>
组从五年级学生中筛出,
RL
组从三年级
学生中选出。每组
25
人,共
75
p>
名被试参加了试
验。
被试纳入标准:
< br>RD
组,符合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
DCCC
)
汉语阅读障碍标准,联合型瑞文测验非言语智商(
IQ
)≥80;
CA
组,符合
p>
DCCC
非阅读障碍标准,年龄均值与
RD
组相差不超过
3
个月,IQ≥80;<
/p>
RL
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评测量表得分均值与
< br>RD
组相差不超过
5
分,IQ≥
80。
排除标准:左利手、脑外伤、明显视听觉障碍、精神发育迟
缓、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
情绪障碍及孤独症等精神神经疾病,
双眼视力或矫正视力不足
0
.8
。
1.2
方法
1.2.1
工具
1.2.1.1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
Dyslexia
Checklist
for
Chinese
Children
,
DCCC
)[
6
]
该量表适用于小学三到五年级
儿
童,由父母或其他直接抚养人填写。量表共
57
个条目,分为<
/p>
8
个因子。
每个条目均采用
5
级评分
(
1=
从未出现,
2=
偶尔出现,
3=
有时出现,
4=
较常出现,
p>
5=
经常出现)。各因子所含条目原始
分经
T
分转换(
T=50+10
(
X
-
M
)
/SD
),各因子
T
分越高反映儿
童阅读障碍症状越明显。
T
p>
分在
53.312
~
75.615
分之间为正常
范围。被试只要其中一项因子异常
,则为汉语阅读障碍者。
1.2.1.2
中国第二次修订联合型瑞文测验
(CRT-C2)
[
7
]<
/p>
以
≥80
作为
智商正常判定标准。
1.2.1.3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测评量表
< br>[
8
]
由被试自己填写,
用于阅读水平对照组筛查。
该表量按高中低
三个年级段各有一套
测试题目,每套含三篇短文,文后附若干题目,按小学语文能力
p>
不同因子设置。
本研究选用该量表中适合小学中年级被试的量表
p>
样卷二,该样卷一共
24
道题目,满分
p>
100
分。
1.2.2
启动效应刺激材料
应用启动范式让被试进行真假字
判断。启动及目标字均为真字的字对,
共
60
对,分为形近、音
同、义近和无
关
4
类,每类
15
对,其中,无关字对作为基线。
所有真字从《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教
育部
2000
年新大纲修订)第
1
p>
册至第
5
册生字表中选出。以《小学生语文
手册(多功能字典)》[
9
]中形近、
同音和义近字为依据确定
形音义启动字,
无关启动字从生字表中
随机选出。
由造字程序编
造假字,
笔划
数与真字相近。
假字类型根据是否符合组字规则分
为两种。目标
字为假字的字对也是
60
个,其对应启动字为真字
和假字各
30
个。试验材料举例见表
1
。
1.2.3
研究步骤
1.2.3.1
被试筛查
按照被试纳入和排除标准筛
查被试,同
时调查家长有关被试的人口学特征及一些家庭环境因素,
在对家
长调查的表中设定相应条目了解被试有无脑外伤、
明
显视听觉障
碍等情况,要求以医院明确诊断作为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