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abi
一、对于能力的一般理解
< br>能力一词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地熟悉,我们时常都会谈论到能力,应该说,我们内心似乎都理解这个词,可是 ,一
旦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其概念就开始模糊,
许多人就开始迷惑起来。
这种状况在谈论到关于
“
p>
美
”
及
“
爱
”
等一些名词
的时候
也同样发生。
实际上,当我们不涉
及理论时,就一般来说,我们是理解能力的概念的,当我们在使用能力一词进行交流时,很
少会产生误解,对于能力的误解似乎只有置于理论之上时才有。问题在于,专业上并没有为能力一词下一个恰当
的定义,
一句话,
理论家把一个非常简
单的东西弄得非常的含糊了。
因此,
当我们站在理论的角度来谈
论能力时,
第一个要做的就是为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二、能力的定义
先看下汉语词典上对能力的定义:
“
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般分为一般能力与
特殊能力两类,
前者指大多数活动共同需要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
、注意力等;后者指完成某项活动所需
的能力,如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
”
能力的英文单词为<
/p>
ability
,这一单词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的解释是:
p>
“the state of being
able to do
something
能完成某事的状况
”
以及
“som
eone's level of skill
at doing something
某人做某事的技术水平
”
。在牛津高阶英汉双
解词典中的解释为:
“capacity or pow
er to do sth physical
or mental
做体力﹑
脑力
或机械工作的能力或力量
”
。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外对能力的解释有一个明显的差异,国
内的解释偏重于
“
个性心理特征
”
p>
,而国外的解释则
是偏向于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
词典中,除了强调脑力之外,还包括进了体力与机械工作,这
也是与国内外对能力的解释
的一个不同之处,国内的定义中就没有提到
这一点。
我们再来看来国内较权威的教科书上对能力一词的定义。彭聃龄在《普通心理学》一书中为能力下的定义是:
p>
“
一
般认为,能力是
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
P404
黄希庭在《心理学导论》中为能力下
的定义是:
“
能力(
ability
)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某种活动相联系并<
/p>
表现在活动中。只有从一个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中,才能看出他是否具有某种能力。
“
P526
这两种定义基本上保持一致,
彭聃龄在定义的补充说明中也谈到
“
能力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
并在活动
中得
到发展。
”
P404
而这两本教科书上的定义与汉语词典上的定义又是一样的。所以,这三个定义出于一处,保持较
大的一致性。对于能力的定义的不同,就主要表现在国外的定义与国内的定义之间。
对于国内对能力的定义,其不足之处在于,强
调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而事实上,能力一词的概念更偏向于行为
评估。对于这一点,彭
聃龄与黄希庭在其著作中都已经提到,如
“
能力总是和某种活动
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只
有从一个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中,才能看出他是否具有某种能力
”
,或
“
能力
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
中得到发展
”
,
并在定义中也强调
“
是
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
”
心理条件。
但国
内的定义却最终把重点落在了
“
心理特征
”
上,而事实上,能力并不仅仅是心理特征,一些能力更多地偏向于技能与体力,这也
正是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对能力的解释加入体力及机械工作的原因。
< br>能力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而不只是体力方面,
这个在下面还会再谈到。
所以说,能力是一种行为评估,只有在评估的条件之下,才会产生所谓的能力的概念。但也有一种情 况,一个人
并未参与到具体的活动当中,但我们仍然说他是有能力的,比如,一个人在专
业方面获得了许多成就,那么我们
可能会说,这个人是有能力的,尽管他并未参与到某项
具体的活动中。但事实是,这个人还是参与到了具体的活
动中,我们说他有能力,参考的
标准是他所获得的成就,而所获得的成就就是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来体现的,只
-wasabi
-wasabi
-wasabi
-wasabi
-wasabi
-wasabi
-wasabi
-wasabi
-
上一篇:六年级小学英语教学论文【三篇】
下一篇:商品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