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朱熹年表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3 13:31
tags: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委托翻译)



陈道南编





宋高宗建炎四




1130


庚戌


1




九月



尤溪



十五日午时出生于尤溪城外青 印溪南毓秀峰下郑安道


(义斋)馆舍。父朱松为其取小名沋郎,



字季延,以排行又叫五十二郎。




湖南常德钟相、杨么起义。金兵南下攻杭州高宗逃往温州。









绍兴元年


1131


辛亥


2




二月



古田



为避兵乱,随父逃往古田龙爬。



建州范汝为,刘时举起义






宁德



随父逃长溪,寓居在宁德龟龄寺。




绍兴二年


1132


壬子


3




正月



桐江



月初,随父避乱,逃奔福州,渡鸡屿洋,躲居桐江。




范汝为义军被剿灭。


朱松自桐江归尤 溪途经福州投谒胡世将,


进献进据中原克复神州之策,


因而


受胡保荐。




正月



尤溪



初九,随父重回尤溪。




五月



泉州



朱松除泉州石井镇监税,南下赴任,熹随往。




绍兴三年


1133


癸丑


4




泉州



随父在泉州石井。




张敦颐为朱松赎回其婺源百亩先业田。




绍兴四年


1134


甲寅


5





尤溪



父应诏入都前携家归尤溪,熹 始入小学。诵《孝经》,即书“若不如此,便不成人”于其上。嘗


指日问父“日何所附? ”父日“附于天。


”又问“天何所附?”父奇之。


嘗于群童嬉遊 ,


独在郑


氏馆舍前沙洲上用指画八卦。始读四书。三月随父入都 。






三月,朱松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循左从政郎。祖母程氏与祖父朱森合葬于政和县东 北莲花


峰下护国禅院西。




八月



祖母程氏卒,随父丁忧归尤溪。





绍兴五年


1135


乙卯


6




政和



父迁居政和星溪庐墓守丧,随往。常就读于云根书院和星溪书院。




四月,龙图阁直学士、致仕杨时卒,年八十三。




绍兴六年


1136


丙辰


7




政和



随父在政和守丧。




长兄、二兄夭亡。




绍兴七年


1137


丁巳


8




六月



浦城



父入都前,送熹母子寄居浦城。



其 父服除应召入都。八月,入对中兴恢复大计。召改左宣教郎,除秘书省校书郎。




绍兴八年


1138


戊午


9




三月



临安



熹母子随父入都临安。就学于 杨由义,习司马光


《杂仪》等。


见到尹焞,得其


《论语解》


而录之。


十一月,初见刘勉之、胡铨。



三月,朱松除著作佐郎。四月,为度支员外郎、兼史馆校勘。宋 金签订“绍兴和议”。十二月朱


松与同馆职官联名上奏,痛斥乞和。秦桧任相。





绍兴九年


1139


己未


10




临安



始习举子业,苦读《四书》,沉迷孔孟“圣贤之学”。



元旦,赵构向全国宣布议和成功。朱松迁司勋、吏部员外郞,兼领史馆。



绍兴十年


1140


庚申


11




四月



建州


(


建瓯


)


随父归闽,寓建阳登高山丘羲之家。其父曾手书苏轼《昆阳赋》授之,并为之说古今成败 兴亡之




理,熹慨然久之。七月,随 父往崇安访刘子翚。秋后,定居于建安城南紫芝上坊的环溪精舍。受


学于家父,始作诗文 。



三月,朱松因不附秦桧和议,转承议郎外放上饶郡,自请 祠官南归,得主管台州崇道观。




绍兴



十一年


1141


辛酉


12




建州


(


建瓯


)


在环溪精舍受教,厉志儒家圣贤之学,诗文大进。



南宋向金称臣纳贡。



十二月,岳飞被害于大理寺,年三十九。





绍兴



十二年


1142


壬戌


13





建州


(


建瓯


)


九月随父侍行福州、长乐、连江访友程迈、张元干、傅自得,听论诗文。



朱松好友程迈帅闽。



胡宪归崇安。尹焞卒于绍兴府。




绍兴



十三年


1143


癸亥


14




三月



建州


(


建瓯


)


廿四日父病故,临终前把家事托给在崇安五夫里奉祠家居的刘子羽(彦修)



“管天下”、“满山红”俞一、杜八子、何白旗等农民起义。



张敦颐归还婺源百亩先业田于熹母子。




崇安



遵父 遗嘱,就学于籍溪胡宪(原仲)、白水刘勉之(致中)、屏山刘子翚(彦仲)。迁居


崇安 五夫里潭溪,住在纱帽山下的刘氏庄园旧楼,


受学于刘氏家塾六经堂、武夷水帘洞,始读 二


程与张载之书。




绍兴



十四年


1144


甲子


15




崇安



葬父于崇安五夫里西塔山灵梵 院侧。受教于刘氏家塾,勤攻《四书》,始读《周礼》。初见道谦


禅师,向其学禅。



写《不自弃文》


< br>道谦,建州崇安五夫里人,姓游,在五夫里拱辰山下之开善寺出家。




绍兴十五年


1145


乙丑


16




崇安



其师刘子翚为之取字“元晦” ,取意于“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希望朱


熹成为一个外表不露, 道德内著的人。潜研二程理学。儒、佛、道无所不学。




吕东莱卒。







绍兴



十六年


1146


丙寅


17




崇安



结识精于《易》学的刘致端、 精于算学的刘子澧、竹源山的宗元禅师。



十月二日养父刘子羽卒。




绍兴



十七年


1147


丁卯



18




八月



崇安



考订诸家祭礼,写成《诸家祭礼考编》。八月,中建州乡贡。十一月,秋试归。




十二月六日,刘子翚病逝





绍兴



十八年


1148


戊辰


19




正月



临安



娶刘勉之长女刘清四。



写《远游》 、《桐庐舟中见山寺》、《武林》、《春日游上竺》诗。




二月



赴临安应试,参加礼部会试。




登览天竺,问法上竺寺晦庵慧明法师。




四月



参 加集英殿殿试,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赐同进士出身。廷试题为《创业守文之策》。



作《曾子固年谱》并前后序




六月



到衢州江山县拜访杨时再传弟 子徐存(诚叟)。临安归后专学曾巩(南丰)理学。




绍兴



十九年


1149


己巳


20




十二月



婺源



三读《上蔡语录》,研读曾巩 散文,效其文风,融合了道学家和古文家的思想学问。全面读《六


经》、《论语》、《孟 子》。



回祖籍婺源省祖墓,封识在连同、官坑、杨村、王桥 、镇下、小港六处祖茔。谒告朱氏家庙。与


歙县婺源一带的的儒学先辈和诗人俞靖、


洪撙、


张颐、


滕洙、


董琦、


程鼎、


李缯等讲论诗赋学问。


一次宴饮中独歌《离骚》一章,举座皆惊。在故里收了平生第一批弟子。凭吊朱氏故宅的虹井,

< br>游览城南朱松读书处紫阳山。




二月十日,刘勉之卒。






绍兴二十年


1150


庚午


21




正月




往 歙县拜见祝氏母家和外祖父祝确。


往篁墩谒朱氏先世故居。


在贵 溪昂山寻访东晋高僧支道林遗


迹,在兴山寺题额“昂山胜概”



写诗《访昂山支公故址》




为江西苦吟诗人董颖《霜杰集》题诗。



正月,施全劫执秦桧。后施全被磔市。





绍兴二十一年


1151


辛未



22


三月



临安



入都临安铨试中等,


授左迪功郎、


泉州 同安主簿


(九选七阶)



待次中结识庐 山道士虚谷子刘烈,


与之论《易》学,问金液还丹修炼之法,并细读其《还丹百篇》。< /p>



始编诗集《牧斋净稿》收诗


16


首。




作诗《吴山高》、《题谢少卿药园二首》。



作《邵武道中》、《奉酬丘子野表兄饮酒之句》、《丘子野表兄郊园五首》等诗。




五月



湖州



离临安,北游湖州,拜见寓居 霅川的三叔朱槔。往吴兴弁山拜谒尹焞门人徐度问学访禅。礼拜天


竺观音(上竺寺),游 访吴兴西南道场山。




七月



自湖州归,转道会稽、天台, 由婺、衢入信归闽。经台州,往黄岩灵石山访药寮居士谢伋。归家


后,为自己的书斋取名 “牧斋”,日读《六经》。




十月



行役于邵武、建阳间。




绍兴二十二年


1152


壬申


23




正月



崇安



往武夷冲佑观访道。潜心研习佛经道书。



作《客舍听雨》、《宿武夷妙堂二首》诗。



收入《牧斋净稿》诗


44


首,其中咏叹佛老的有


22


首。作《曾子固年谱》。



黄榦,三月出生。




九月,道谦卒。






四月



访密庵道谦,自建阳至顺昌,宿山寺,登云际阁,过黄塘岭、白芒畬、筼筜铺,经倒水坑 ,至五


月而返。归后狂读佛经、道书。作《读道书作》六首,仿黄冠道士作室进行焚修, 《作室为焚修


之所拟步虚辞》。始得周敦颐《太极通书》而读之。




绍兴二十三年


1153


癸酉


24






崇安



赴同安任前写了一篇


《牧斋记》



总结了他三年师事道谦和以儒佛老 谦谦自牧的心学修养收获。



《牧斋记》。




五月



赴泉州同安主簿任,经武夷山访冲佑观道士。




六月



南下同安途中



由建溪南下建宁、南 剑,东沿闽江至福州,再南下经莆中、泉州到同安赴任,行程两个月。经南


剑时往剑浦城 南樟林见李侗(愿中),相处二十天左右,李劝其“看圣贤言语”,从日用工夫处


理会“ 道”,为其以后的终身辟佛奠定基调。



在福州拜访了


《诗》


学名家迂斋李樗、


《尚书》

< p>
学名家拙斋林之奇、


《礼》


学名家刘藻和任文荐。



在兴化拜访莆中硕儒林光朝


(谦之 )



方翥


(次云)


陈俊卿,


为朱熹象数派


《易》< /p>


学开了先声。




七月



同安



到同安,居主簿廨西北的斋屋,把燕居的西斋更名为“高士轩”。七月十日,长子塾生。 力行正


经界而终不能行,为主减免经总制钱亦不得行,便致力整顿吏治。


十二月,往永春向县令黄瑀取


经,


效其“敦礼义、


厚风俗、


戢吏奸、


恤民隐”的治县之法。< /p>


将县署“祐贤堂”改名“牧爱堂”。


调和同安、晋安两县地界纠纷 。修筑应城山东山庙旁大堤。领县学事。



作《高士轩记》




《督役城楼》诗。



十一月,右正言郑仲熊奏禁程学。




绍兴



二十四年


1154


甲戌


25




五月



同安



整顿县学,颁布《谕学者》、


《谕诸生》、

《谕诸职事》等。五月于县学设讲座,作《讲座铭》,


授《论语》;重建四斋更名为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试补县学弟子员,定策试之法。七月,


次子埜生。

< p>


作《四斋铭》、《鼓铭》、《策问》、《论语课会说》、《讲礼记叙说 》。作诗《登罗汉峰》、


《登面山亭》、《双髻峰》。




绍兴



二十五年


1155


乙亥


26







同安



在 明伦堂左建教思堂,在大成殿后建经史阁,藏书


1212


卷。在 教思堂后建苏公祠,以彰北宋名


相苏颂,令学宫弟子岁岁拜祠。寻访先贤碑碣事传,亦访 禅问老。盐贩、海民举义攻城,与监盐


税曹沆指挥守城。考定释奠仪。考正《礼书》。编 订《牧斋净稿》。



作《释奠仪图》、《臣民礼议》、《绍兴 纂次政和民臣礼略》、《苏丞相祠记》、《射圃记》、


《泉州同安县学宫书后记》。



十月二十二日,秦桧死,程学解禁。




绍兴



二十六年


1156


丙子


27




正月



同安



在县学建赵忠简祠,以祀故相赵鼎。



编《家藏石刻》。作《漳州教授厅壁记》、


《一经堂记》、


《 芸斋记》、


《至乐斋记》。作诗《五


月五日海上遇风雨作》、《 次牧马侯庙》、《谢人送兰》。




七月



奉檄走旁郡漳州,归后同安任秩已满。




八月



泉州



到泉州等候批书,

< p>
住九日山的九日山房


(南安县西)



与来访的傅自得同游九日山,


共泛舟金溪。


九月九日 和休斋陈知柔同登府治附近的北山,共游环翠亭。


在泉州半年苦读儒经反思。

< p>
始作


《孟


子集解》。得陈黯《裨正书》,校而序之 。得谢良佐《上蔡语录》,潜心读之。




十二月



奉檄走旁郡(莆田),并送 老幼北归崇安。经福州时往访吕祖谦。




绍兴



二十七年


1157


丁丑


28







再还同安候代者。假居县人陈良杰之馆,名其室“畏垒庵”, 日与友人诸生读书讲学其中。




五月



同安



五月给延平李侗寄去第一封问学书。十月以四考秩满罢归。



《畏垒斋记》、《论语》笔札十篇(《论语要义》和《论语精义》稿本)




《恕斋记》



十一月



泉州



离同安北归崇安,

< p>
滞留泉州至十二月中旬,


住万如居士李缜宅中,


到 显庵与诗僧聚集赏梅赋诗。




崇安



归潭溪,监潭州南岳庙。






绍兴二十八年


1158


戊寅


29




正月



崇安



奉亲讲学,读《集古录》。往延平拜见李侗,相处一个月左右,讨论“理一分殊”,基本 确立其


理一分殊思想。把书斋“牧斋”改名为“困学”。研读《论语》,与胡宪、范如圭 书札往返讨论


忠恕。立家塾。



诗《 和刘抱一》、《题西林院壁二首》、《延平答问》、《困学》。



作《忠恕说》、《存斋记》。




七月



读《春秋》、《论语》,与李侗论学问答。




九月



为许升(顺之)作《存斋记》。




十一月



读《论语》、《春秋》、《孟子》,与李侗论学问答诸书。




十二月



十一月请祠,十二月得监潭州南岳庙。




绍兴二十九年


1159


己卯


30




春正月



崇安



始作《诗集解》。



校定《谢上蔡语录》,作《谢上蔡语录后序》。




草成《论语集解》。



六月,胡宪除大理司直,旋在八月改除秘书省正字。




三月



校定谢良佐语录三卷。




六月



研读经书,与李侗书札问学答问。




八月



经参知政事陈康伯推荐,


召赴行在,


左司谏何溥以讬抑“奔竞”沮之,


不赴召。


九月上状辞召命,


乞候岳庙满日赴行在。

< p>




绍兴三十年


1160


庚辰


31




五月





崇安



研读《论语》、《孟子》与《 太极通书》,与李侗书信讨论主静存养与洒然融释之说。



校定周敦颐《通书》。




完成《孟子集解》初稿。作诗《题西林可师达观轩》。




六月



再召入都,仍不肯行。指挥再下,不赴。




十月



延平



到延平正式拜李侗为师,


寓李侗宅傍之西林院惟可禅师的达观轩,


受教两个多月。

< p>
尽弃释老的“异


学”。




绍兴三十一年


1161


辛巳


32




二月至




五月



崇安



与李侗书信讨论周敦颐《太极图说》、《论语》等,潜心体会李侗“应事洒落”说。




《感事书怀十六韵》



《次子有闻捷韵》



《闻二 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与黄枢密书》

< br>。



九月,金兵四路南侵,直逼两淮。十一月,金兵采 石大败。十二月,金兵北退淮北。




十二月



针对金兵南侵失败后的朝中 形势投书宰辅黄祖舜,抨击朝廷主和苟安。




绍兴三十二年


1162


壬午


33




正月



延平



到建州府治建安(今建瓯)拜见李侗,并陪侍其回延平,再住西林院受教至三月归。



诗《再题西林可师达观轩》、《示西林可师二首》。




为表兄丘羲《论语纂训》作序。



六月,孝宗即位。七月,朝廷起用张浚。




四月,胡宪去世,作《祭籍溪胡先生文》。




六月



崇安



五月,监南岳庙祠秩满,再请 祠。六月十九日,再得监潭州南岳庙。与李侗书札讨论仁学与理一


分殊。




八月



七日应诏上封事,


力陈反和主战,


反佛崇儒的主张,


详述讲学明理、


定计恢复、


任贤修改的 意见。






九月



福州



汪应辰知福州,经建安,与之见。




十月



应权尚书户部侍郎汪应辰招到福州参与谋画。




孝宗



隆兴元年


1163


癸未


34




四月



福州



应汪应辰请到福州,讨论北伐抗金及盐法等闽中事宜。时值张浚来招落职居福州的刘宝去 用兵,


汪、朱设宴为之送行。



将绍 兴中写成的《论语集解》分定成《论语要义》和《论语训蒙口义》。




《答魏元履》。




完成《毛诗集解》初稿。




编成《延平答对》。



五月,张浚仓促抗金,以致符离大败。孝宗转向议和。




十月十五日李侗卒于福州汪应辰帅治。




七月,汪应辰除敷文阁待制,荐引朱熹代之。




三月



崇安



因汪应辰及宰执陈康伯、


吏部侍郎陈俊卿、


凌景夏的荐引,


朝廷召朱 熹赴行在重申前议于垂拱殿。


四月十二日上《辞免召命状》,不赴行在。




六月



李侗由建安赴铅山,


途经武夷与朱熹相见。


八月入都 前,


李侗由铅山归延平再经武夷与朱熹相见。


两次相会,朱熹皆 请教李侗入都后该向皇帝讲些什么。




八月



朝廷旨促入都下。




九月



十八日自崇安启程入都。




十月



临安





中旬抵都下,二十四日有旨引见, 十一月六日上朝登对垂拱殿,


面奏三札,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


致 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议和;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

反对孝宗宠信佞幸。




十月



临安



十二日诏任国子监武学博士,


但要待次四年。

< br>在都下抗争,


力排和议,


痛斥主和派参知政事周葵。


十八日张栻入都奏事,朱、张第一次会面,讨论主战用兵。



编成《训蒙绝句》五卷九十八首。




十二月



崇安



十二日离开临安回闽。途经婺 州时会见吕祖谦。两人倾心讲论学问之余,同游金华名山。




隆兴二年



1164


甲申



35




正月



崇安



专程到延平哭奠李侗,写了祭文和行状。



编成《困学恐闻编》,作《杂学辨》四篇



诗《用西林旧韵二首》、《感事再用回向壁间旧韵二首》。



四月,张浚罢相去朝,张浚幕府星散,主战派人士相继遭劾。汤思退密令孙造暗中告金用 重兵逼


和。




八月二十八日张浚病卒余干。




十月,金兵再次南侵,兵临长江。




十二月,宋金签订“隆兴和议”,改金宋君臣关系为叔侄关系。




二月



从 延平到福州和汪应辰相见,相会月余汪称其学问精进,且日新而未止。




四月



下 旬再到延平挽祭李侗。后到福州见汪应辰,继续讨论和战与儒释之学。




致书魏掞之,讨论时事与《孟子集解》。




七月



汪 应辰除四川制置使,北上入都奏事,


经崇安同朱熹相见,


向其垂 询入对事宜。


两人讨论了修政


事攘夷狄。




九月





闻张浚病卒,二十日赶赴豫章,在 舟中哭祭张浚。后从豫章护灵至丰城,同张栻畅谈了三天,面


叩湖湘学,讨论中和说。张 栻送他一本自己序定刻板的胡宏《知言》。历时二个月。




十月



与刘汝愚游宋村,登梅岭,赋诗痛忧国事。





孝宗



乾道元年


1165


乙酉


36




二月



临安



召赴临安供武学博士,四月入都,同主和派宰辅钱端礼、洪适激烈论争。复请祠。



作《与汪帅论屯田事》、《赠李尧举序》、《跋胡文定公诗》。




与秀野刘韫有诗韵唱和。



湖南郴州李金农民起义。




五月



得再监南岳庙。离都前投书陈俊卿,痛斥钱端礼党三大谬说。




六月



崇安



在家哭读魏掞之《戊午谠议》 ,写了篇《戊午谠议序》,痛斥隆兴和议。




七月



得知陈俊卿因奏论钱端礼、王茀获罪知建宁,与熹相见。




十一月



作序赠日者李尧举,为胡安国赠妙观禅诗作跋,微讽湖湘学之好佛禅。




乾道二年


1166


丙戌



37




三月



崇安



林用中来学,处以家馆,以教塾、埜二子。编定周敦颐《通书》,印刻于长沙。



《论语要义》于邵武刻板。



作《方塘诗》(即《观书有感》)。




九月



始 悟“主敬”思想,作《方塘诗》给许升(顺之),自詠其思想飞跃。编订《张载集》。




十月



集 《辨苏氏易解》、


《辨苏黄门老子解》、


《辨张无垢中庸解》和 《辨吕氏大学解》为《杂学辨》


一书,请何镐作跋行世。自校《二程先生文集》。






5-11




与蔡元定讲论经义,与何镐讲论学问。



与张栻论中和旧说,连致四札。



全面修订《孟子集解》、《大学集解》。



编订《二程语录》。




乾道三年


1167


丁亥


38




七月



崇安



为张仲隆作《通鑑室记》。



续修《孟子集解》。




作《南岳唱酬集》。




手书“忠孝廉节”四大字于岳麓书院讲堂。后书院奉之为校训。




作《张俊行状》。为湘中“九君子”书“存忠孝心,行仁义事 ,立修齐志,读圣贤书”十六字,


刻石于文庙戟门外。




辑《东归乱稿》并自序。作屏山刘子翚墓表。



十二月,陈俊卿除参知政事、刘珙除同知枢密院事。




陈俊卿、刘珙、汪应辰力荐,除朱熹枢密院编修,待次家中不 出。




八月




~


十一月



潭州




(


长沙


)


在门人范念德(伯崇)、林用中(择之)陪同下,前往湖南潭州访岳麓书院主持张栻(敬夫),

< br>九月八日到潭州,


住城南书院的南轩。


两人进行了为时两 个月的“太极”之理学问讨论,


游南岳


衡山。十一月十日登山, 十六日下山,十九日至岳宫,二十三日至槠州,次日与张栻分手,双方


唱酬成《丙戌赠答 诗文集》东归回崇安。




十二月



东归途中,自槠州,历宜春 ,泛清江,泊豫章,涉饶、信之境,首尾二十八日,然后于十二月二


十日到崇安。沿途吟 詠述怀,成诗二百余篇。




乾道四年


1168


戊子


39




四月



崇安



应知县诸葛侯所请,与左朝奉郎刘侯如愚协力劝豪民发藏粟赈饥。


后浦城饥民举义,


上书县、





告怨,府衙拨常平米六百石贷赈济急。


编成《程氏遗书》二十五卷,并撰《程氏遗书后序》及《程氏遗书附录后序》。




再修订《谢上蔡语录》。



春夏之交,崇安发生大饥荒,随之爆发饥民起义。七月崇安水灾。




五月



崇安县学建赵抃、胡安国祠,为作祠记。




七月



崇安大水,奉府檄行视水灾。




八月



与张栻、吴翌、蔡元定、林用 中、林允中、王近思等讨论观过知仁之说,作《观过说》。




九月



九日,与友人游天湖,有诗唱酬。




十一月



与林用中、祝康国游刘园,有诗怀南岳之游。




全力校正二程著作《遗书》、《外书》、《文集》和《经说》 四书及程氏《易传》。





乾道五年


1169


巳丑


40






崇安



与蔡元定讲学时,忽悟中和旧 说原来“非惟心性之名命之不当”,而且“日用工夫全无本领”。


他即用敬知双修思想重 读二程著作,弃中和旧说,创中和新说。正月戊午朔,三子在生。



作《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编成《程氏遗书》二十五篇。




作《巳发未发说》



作《太极通书后序》。



正式编成《祭仪》(即《丧葬祭礼》。


福建提举郑伯熊印刻朱熹校定本程氏《遗书》、《文集》、《经说》。




四月



以 所得明道先生遗文九篇寄张栻,刻于长沙府学。作序赠命者徐师表。




五月



省 札两下催促朱熹供职枢密院编修。他两次辞职,乞请岳庙差遣。坐违朝命不赴达四月之久。




六月



重新校定《通书》刊行于建安,改书名为《太极通书》。






七月



蔡元定来,同游仙洲山,有诗唱酬。




九月



五日,七十岁老母故。朝廷因其庐墓守丧不再强请入朝供职。




十月



校订成《程氏易传》,由吕祖谦刻于婺州。




十一月



将《易传》部分稿寄蔡元定征求意见。




十二月



往返建阳,请蔡元定择母葬地。




乾道六年



1170


庚寅



41




正月



崇安



葬母于距潭溪百余里的建阳崇泰里后山天湖之阳的寒泉坞。


为便 于往返守墓,


在建阳西北芦山峰


巅之云谷构建草堂三间,匾曰“ 晦庵”。自此以“晦庵”自号,亦称“云谷老人”、“晦翁”。


晦庵未成,在寒泉坞建寒 泉精舍接纳来学士子。开始了他长达六年寒泉著述时期。






崇安



草成《太极图说解》,寄张栻、吕祖谦讨论,至闰五月修订成《太极图说解》。



作《舜典象刑说》、《尹和靖手笔辨》、《中庸首章说》。




七月



迁父墓于五夫里之白水鹅子峰下。






草成《西铭解》,寄张栻、吕祖谦、蔡元定讨论。




校订程氏《遗书》、《文集》、《经说》,由郑伯熊刻版于建 宁。




十二月



以工部侍郎胡铨荐,与王庭 珪同召赴行在,以丧制未终辞。始号晦翁。




乾道七年



1171


辛卯



42






五月



崇安



在崇安开耀乡创建五夫里社仓三间。




编定《知言疑义》。



完成《孟子集解》的修定。




写成《大学章句》第一稿。




九月



东下政和展墓,归途访李宗思 ,作《尽心说》,定《资治通鉴纲目》凡例。




十一月



尤溪



因舅氏祝峤入葬来到尤溪,< /p>


凭吊朱松的韦斋和自己的出生地郑氏馆,


为其父任所书“韦斋旧治 ”


四字,请知县石敦作《韦斋记铭跋》,刻石揭榜。访县学观大阁,作《尤溪县学观大阁 》、《石


子重兄示诗留别次韵为谢三首》等诗。



十二月



二十六日,省札趣赴行在,以禄不及养辞。《知言疑义》成。





乾道八年


1172


壬辰


43




正月



崇安



《论孟精义》成,锓版于建阳。



作《仁说》。



< br>修定《论孟精义》,把《孟子集解》与《论语要义》并为一书,在建阳正式刻板行世。其中《论

< p>
语精义》十卷、《孟子精义》十四卷。、





四月



十三日,诏促上京,辞。五月三日复辞。




六月,省札再趣行,再辞。二十六日草成《资治通鉴纲目》, 六月重修之。




八月



编成《论性答稿》和《中和旧说》。作陈良翰行状。




九月



省札又趣赴行在,再辞。《八朝名臣言行录》成,刻版于建阳。




十月



修 定成《西铭解义》,并作《西铭后记》。将潭溪旧楼听事堂刻榜“紫阳书堂”,东偏室名“韦



斋”,燕居堂名“晦堂”,东斋名“敬斋”,西斋名“ 义斋”,楼名“紫阳楼”,并以“紫阳”


自号。作《名堂室记》、《敬斋箴》。




与张栻讨论《洙泗言仁录》,作《仁说》、《巧言令色说》。




十二月



《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初稿成,寄张栻、吕祖谦讨论。作《斋居感兴》诗十二首。





为尤溪县令石敦作《克斋记》、《传心阁传》。




写《观过说》批判湖湘派的“观过知仁”说。





乾道九年


1173


癸巳


44




二月



崇安



为何镐作《味道堂记》,为刘 清之作《刘氏墨庄记》,为范念德作《尽心堂记》。



作《中庸集解序》。



再次修删《诗集解》。



作《六先生画像赞》。



编成《太极 图说解》一卷、《通书解》二卷、《程氏外书》十二篇、《伊洛渊源录》十四卷。作


《写 照铭》。



闰正月,魏掞之卒。




三月



26


日,省札复趣行,复辞,并请祠。




四月



解太极图传通书成,编成《伊洛渊源录》初稿。




编定《太极图说解》并加《论》于后,未公开发行。




五月



2 8


日改任左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再辞。




六月



编次《程氏外书》。遣子从学于伯恭,居于潘叔度之丽泽书院。




七月



雠校《说文解字》,印刻于赣州。




九月



尤溪县重修学宫,亲撰《重修 尤溪庙学记》和《明伦堂铭》,题书“明伦堂”匾挂学宫。






十月



扶送叔母丁氏之丧走政和,往返月余,十一月归家。




十一月



省札检会已降指挥,不合辞免。




十二月



再校《程氏易传》,由吕祖 谦刻于婺州。修订《祭仪》、《仁说》。





孝宗



淳熙元年



1174


甲午



45




二月



崇安



上状复辞。



三月



26


日,旨下不许辞免,复辞。




南下寒泉展墓拜扫,遂登芦峰,游云谷。




编订《弟子职》、《女诫》,印刻于建安。




四月



编 订《大学》、《中庸》新本,分经、传,重定章次,印刻于建阳。




五月



1


日,作《崇安县五夫社仓记》。


13


日 ,编次《古今家祭礼》成。




六月



23


日,始拜命,改宣教郎,奉祠。




游百丈山,作《百丈山记》、《百丈山六詠》。






建宁大旱,往建宁府见傅自得,与两司及建宁府讨论赈济事宜。




与张栻、吕祖俭、吴翌等展开心说论辨,作《观心说》。




淳熙二年


1175


乙未


46




四月



崇安



吕祖谦自浙江东阳来寒泉与朱 熹相会,相聚四十多日,共编订《近思录》。与吕祖谦商定,删节


《程氏遗书》而为《程 氏格言》。





《祭仪》定稿。




写成《家礼》初稿。




编成《近思录》十四卷,作《书近思录后》。




编成《阴符经考异》一卷。



湖北荆南赖文政起义。




五月



十六日,

偕吕祖谦到江西信州,


会陆氏兄弟于鹅湖之鹅湖寺。


二十八 日到达鹅湖,


陆氏兄弟来会,


论辨讲学十日,后分手。过分水岭 入闽,诗詠分水铺。




七月



崇安



芦峰云谷的晦庵新居落成,为之作《云谷记》(《晦庵记》)。自此在云谷著述讲学。< /p>





八月



为《通鉴纪事本末》作跋。修订《近思录》。




十一月



往邵武哭吊何镐,为作墓碣铭与圹志。




十二月



为张栻作《静江府虞帝庙碑》,《虞帝庙迎送神乐歌词》。始作《家礼》。




淳熙三年



1176


丙申



47




正月



崇安



与刘珪、刘子翔游天湖、将军岩、金斗,有诗唱酬。黄榦来学,初登师门。



作《释氏论》上、下篇,诗《汪端斋听雨轩》,文《杂书记疑》。




作诗《立春大雪邀刘圭甫诸兄遊天湖》等。




作《拙斋记》、《复斋记》。



刘韫将五夫故居赠朱熹。




三月



婺源



10


日,作《杂书记疑》,批评王蘋佛说。中旬,往婺源祭归先 祖墓。经浦城至衢州哭祭汪应辰。


在婺源翠屏山建屏山书屋作为归省故里的纪念。


28


日,同吕祖谦约会于开化县北汪观国、汪杞


兄弟的听雨轩讨论学问,即朱、吕三衢之会。






四月



12


日至婺源,祭扫祖墓,复远祖墓。




六月



崇安



二十一日降省札除秘书省秘书 郎。七月初、八月底连上二道辞免状。不允,再辞,并请祠。




七月



为衢州江山县新建县学大成殿 作记,作《定性说》。作《释氏论》。




八月



往邵武拜谒老儒黄中,讲论十日,问进退大节。




九月



差管武夷山冲祐观。






邀袁枢、傅伯寿等游武夷、泛舟九曲碧溪。




十一月







十二月



十三日令人刘氏卒,享年< /p>


46


岁。




观《列子》书,作《观列子偶书》。与张栻共作《四家礼范》。





淳熙四年


1177


丁酉


48




二月



崇安



作《江州重建濂溪先生书堂记》。



修定《纲目条例》。



序定《四书集注》。



编成《论语集 注》、


《孟子集注》及《论语或问》二十卷、


《孟子或问》十四 卷,序定《诗集解》


八卷、《易传》。




四月



葬 妻于建阳县塘石里之大林谷,并在墓旁建“宰如亭”、“顺宁庵”纪念。




六月



2 4


日,《论语集注》、《或问》,《孟子集注》、《或问》,《大学章句》、《或问》, 《中




庸章句》、《或问》、《辑略》成,序定之。




八月



作《与张敬夫论癸巳论语说》。




九月



与袁枢、傅伯寿、梁瑑、吴英共游武夷,泛舟九曲,有诗唱酬。




十月



22


日,修订《诗集解》成,序定之。




十一月



作《静江府学记》。




淳熙五年



1178


戊戌



49






崇安



往清湍密庵避暑著述,招士友来集,多有诗吟。始作《诗集传》。



作《观文殿学士刘公行状》、《秋日登天湖》诗。




作《袁州州学三先生祠记》。



正月,侍御史、谢廓然上书乞禁程学。




七月



作 《胡宪行状》、《刘子羽行状》。与刘尧夫、廖德明、方士繇同游天湖、潭溪、芹溪、云谷、

黄沙、武夷,有诗吟唱。




八月



除知江西南康军(今星子),兼管内劝农事,辞,不允。




十月



降旨便道之官,径赴南康任。上札乞请奉祠。




十一月



省札检会降指挥,十二月催赴南康任。






淳熙六年


1179


己亥


50




正月



崇安



20


日复上状请祠,


25


日启行,


2



4

< p>
日待命于信州铅山崇寿寺。


14


日复上状请祠。< /p>





《诗集传》初稿成。



< p>
作《建宁府建阳县学藏书记》、《建阳县学四贤堂记》、《隆兴府学濂溪先生祠记》、《江陵府


曲江楼记》。




校正《太极通书》。



湖南少数民族陈峒起义。广西李楫农民起义。




南康军灾荒。




三月



南康



省札再催赴南康任,在吕东莱 、张南轩劝促下,三十日到南康任。




四月



发《知南康榜》。整顿军学, 立周敦颐祠于学宫,以二程先生配。又立五贤祠。每四五日到军学


讲学。




六月



上《乞蠲减星子税钱状》,请祠。




十月



行视陂塘,在庐山东向李家山 发现白鹿洞书院故址,上状申修之。




淳熙七年



1180


庚子



51




二月



南康



颁布《劝农文》、《劝谕筑埂岸》、《申谕耕桑榜》,推广星子知县王文林种桑之法。< /p>



十一月作《卧龙庵记》,记念诸葛武侯。




修定《诗集传》。




九月作《信州铅山县学记》。



二月,张栻卒。




六月,南康军地区大旱。




九月,陆九龄卒。




三月



十八日,白鹿洞书院开学,释 菜开讲,自任洞主。复请祠不允。作《白鹿洞赋》,定《白鹿洞书


院学规》。

< p>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13: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700341.html

朱熹年表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