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几个偏误问题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3 08:02
tags: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饮冰室)



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几个偏误问题





刘宪民


Xianmin Liu



Some Overlooked Issues in Chinese Grammar Instruction



English abstract:



In analyzing students



grammatical mistakes



we have found that many students



errors can be


traced to our grammar instructions. In this study



we will analyze some common errors made by


students



and discuss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to them. It is our hope that this study draws more


attention to pedagogical grammar and effective grammar instruction.



前言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学生不 少错误跟我们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有关,


我们称之为语法教学“偏误”。这些偏误大 多是因为教材或者教师在语法教学中只注重所


教句型或语法点某一方面的特点及功能


(


通常是句法或者语义特征


)


,而忽视其他方面的


功能造成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几个比较典型的、学生 容易出错的语法点的教学考察,作一


个初步的教学偏误分析。




一.对完成态




的解释



在一般教材或语法参考书中,



对完 成态





比 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


:


“了”在汉语中


用于标志完成


(


或已然


)


态。因此,



当句中所表达的动作或事件已完成时 ,应当在动词后


或句末用“了”。然而,



当学生遵循这条语法规则作练习时,



他们造出的句子却常常是


错误的。请看下面例子:




1)


他父母七十年代从台湾来美 国(


*



)




来到以后他们就开始在这家饭馆做工,一做就



是三十年。



2)

< br>上次你请我吃饭(


*



)




这次该我请你看电影了。



3)


去年夏天我在北京学中文(


*


< p>
)




在那儿我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



4)


上个星期六,



我跟朋友去购物中心买 东西(


*



)


,正好碰到很多商店都在大减价,我



们买了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



5


)这本中文词典是我妈妈去年给我买(


*


了 )的一件圣诞礼物。



6


)我是上个星 期天看(


*


了)的那个电影。



7


)去年公司派(


*


了)他去北京工作,



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没见到他了。



8


)他请求(


*


了)他的女朋友跟他一起 去中国。



9)


我听说(


*


了)约翰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



10


)我的指导教授告诉(


*

< br>了)我有一些实习经验对以后找工作有好处。



11


)昨天晚上我去(


*


了)图书馆借了几本历 史书。



12


)上个星期天我爸爸妈妈 和两个妹妹一起送(


*


了)我去飞机场了。






以上句子的错误在于不该用“了”的时候用了“了”。可是,按照我们的一些教材和


语法参考书对完成态“了”的解释,这些句子中“了”的使用并没有违反语法规则。问题


究竟出在哪里呢?



根据观察和分析,笔者认为以上错句的症结在于我们以往说“了”在汉语中标志完成


态这一看法不全面,



因为它只谈了“了”的语法意义,而忽视了“了”的语用功能。




们认为,“了”的使用实际上受语法和语用功能双重制约。即 ,只有当一个句子表达一个


动作或事件的完成、而这个完成的动作


/


事件同时又是句子的信息焦点时,完成态标志


< p>
“了”才会出现。换句话说,“了”所标志的完成的动作或事件应该是话语的新信息或焦

< p>
点信息。如果一个句子中的动作或事件仅仅完成了,



却不是句子的焦点信息,



那么,




了”一般不宜使用。




关于完成态“了”的表达功能,刘月华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一书中说


:


“对于‘了’


来说,



它所“关心”的只是动作的发生,



至于动作的持续、完成等意义是由动词以及上


下文、语境等提供。< /p>



(2001: 362)


这就是说,



一个动作的发生或完成只 是一个局部意义


(



句意义

< p>
)




而局部意义要服从 整个篇章意义。这就要求单句的语法在语境中要服从其上下


文(语篇)信息结构的需要,



这当中也包括省略或者是取消非焦点性的完成态“了”。



我们下面的实例分析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请看以下两个对比句。




1) a.


他父母七十年代 从台湾来美国(


*



)




来到以后他们就开始在这家饭馆做工,一做




就是三十年。



b.


他这两天非常忙,(因为)他父母上星期从台湾来了。





1a


)中 的第一小句虽然表达了一个完成的事件“来美国”,但是“来美国”这个事件是


说话人与 受话人双方已知信息(此信息或来自于上下文,



或来自于话语 交流时的语)。


它在整个句子中的作用只是介绍主语的背景:主语是什么时间来的,是从 什么地方来的。


这种信息不能充当信息焦点。这里,真正的信息焦点是最后一个小句“一 做就是三十


年”。



这段话的焦点也 可以从语调重音看出来。在正常情况下,全句的三个小句,只有


第三小句重读。因此,我 们说“他父母七十年代从台湾来美国,”这一事件只是用来做主


要事件

< br>/


状况的背景铺垫,不代表信息焦点,所以,



不适宜使用“了”。



< p>


1b


)中的完成事件“从台湾来”从语用功能上 讲则与(


1a


)正相反。在(


1b


)中,“他


这两天非常忙”描述主语所处的一种状态,



属于背景介绍,而“父母昨天从台湾来”为


说话人 向受话人报告的一个已发生但是不为受话人所知的事件,



对受 话人来讲,这是一


个全新的信息。因此,“从台湾来”既属完成态又是话语的焦点信息, 完全符合完成态



“了”的使用条件。




与句(


1


) 相类似,句(


2


)到句(


4

< p>
)的第一小句中的




*


了”


< /p>


所标志的动词在全句中的


作用也是介绍或说明主要事件的背景动作 或事件,



属于非焦点信息。因此,



带星号的


“了”



不应出现在这些句子中。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句(


3

< p>
)和句(


4


)中的第二小句。“我认识了现在的男 朋友”和


“我们买了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


< br>


这两句中所表达的不但是完成的动作


/


事件,而且是全


句的信息中心或焦点。所以,



这两个小句都应该使用“了”。同样的道理,(


5

)和



6


)两句中虽然各含有一个 完成的动作


/


事件,



但这两句中完成的事件在话语中只是为


了介绍背景知识而存在,句(

< p>
5


)主要是说“这本中文字典是一件圣诞礼物,”



而“我妈


妈去年给我买的”则介绍了“礼物”

< br>


的由来,即,是什么人、什么时候买的礼物。在句


(< /p>


6


)中,“看电影”这个动作是对话双方早已知道的信息,而




看电影




的时间却是受话


人不知而说话人想要传递的信息。显然,这个句 子的焦点是“看电影”的时间,而不是


“看电影”本身。因此,


(5)



(6)


中的作定语的小句不 可以用“了”。




再看句(


7


)到句(


12


)。句 (


7


)和句(


8


)属兼语句。句(


9


)和句(


10< /p>


)中的主要


谓语均为引语动词。而句(


1 1


)和句(


12


)中各含有一个连动结 构。




7


) 去年公司派



V1


< br>(


*


了)他去



V2



北京工作。



8


)他请求



V1




*


了)他的女 朋友跟他一起去



V2



中国。



9)


我听说



V1



(< /p>


*


了)约翰和他的女朋友分手



V2



了。



10


)我的指导教授告诉


V1




*


了)我有一些实习经验对我以后找工作有好处



V2





11

< p>
)昨天晚上我去



V1




*


了)图书馆借


V2



了几本历史书。



12


)上个星期天我爸爸妈妈和两个妹妹一起 送



V1




*


了)我去



V2



飞机场了。





尽管这些句子中的


V


1


具有不同的句法结构,但它们却有着相似的语义功 能,



即,



句中


第一个动词用来介绍动作的意图或目的(如(


7

< p>
)、(


8


)、(


11


)和(


12


))或引语内容


(如(


9


)和(


10


))。而


VP


2


代表的 信息比


VP


1


更为重要,更吸引受话人 的注意,




此,



这些 表目的


/


意图的


VP

< br>2




或者是引语本身就成为信 息焦点,这些


VP


2


因此需要用完


成“了”来标志。如果在(


7


)到(


12


)中的


VP


1< /p>


后加“了





就会引起焦点矛盾,造成


错句。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在讲授完成态“了”时,要对学生强 调使用“了”(或者


说,典型的完成态“了”)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动词表示语法意义 完成或实现,同时又


是话语信息的焦点


(

新信息


)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完成态“了”的 这种双重意


义,我们建议增加篇章层面的练习而减少单句层面的练习,因为只有篇章层面 的练习才能


最清楚、最全面地展现出完成态“了”的语用功能。





.


对兼语动词的解释



< p>
语法教学中的另一个应引起注意的问题是把两个看似相同,但实际不同的语法点做为


同样的东西来介绍。兼语动词




使








便是 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两个动词常常被


解释为表


< p>


致使



的同义词,



可以在句中互相替换。而实际情况是,



使




< /p>





尽管在有


些情况下有意义上的重合,如句


(14)-(17)

< p>



但它们却有各自的核心意义。



因此在 更多情


况下我们只能选用二者中的一个而不是任意的,如句


(1 8)-(21)


所示。



正因为这样, 学生在


使用这两个动词时容易出错。请看下面例句: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8:0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98090.html

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几个偏误问题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