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贾志高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3 07:55
tags: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thrilling)


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贾志高



贾志高



(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重庆


400715




摘要:


任务这一概念不仅仅是涉及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概念,也是整个语言教学 乃至


许多非语言学科课堂教学理论的重要概念。


缺乏对任务及任 务型教学法本质的认识和了解就


会丢掉任务这一概念的积极内涵,


使课堂教学不能反映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和先进理念,


同时


削弱 任务型教学法的包容性、


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要使任务型教学法 在中学外语课堂上得到


充分和有效的应用,


就必须明确任务及任 务型教学法的本质,


以及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


法。



关键词:任务;任务型教学法;任务设计;任务难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作者简介:


贾志高(


1954


—< /p>


),山东招远人,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硕士生 导师,主要研究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 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


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 /p>


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


语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


流、


合作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


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


在实


践中感知、认识、应 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 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但任务教学法中什么是任务?任务的本质是什么?


任务是否等于普通的课堂练习?任务在课堂上怎样组织?任务的设计原则是什么?任务教


学法的特点是什么?要使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外语课堂上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应用,


作为中学


外语教学实践者,


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和了解,


因而也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


深入探讨。



一、什么是“任务”



“ 任务”(


task


)一词进入应用语言学文献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它不 仅仅作为一


种课堂教学方法引起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的兴趣,


同时,


它也和大纲设计、


教材发展有


着紧密联系。


尽管“任务”在语言教学文献中是一个流行词,


但 使用者对这一术语的理解或


解释却不尽相同。



Breen


认为,


有助于达到语言学习整体目标的所有 课堂活动都可看成是


任务,


包括简单短暂的语法练习以及复杂耗 时的集体课堂活动。


[1]



Krah nke


则将任务限定


为为语言学习而进行的具有非教学目的的活 动,


[2]


也就是说,


Krahnke


将课堂任务看成类似


课堂之外


(即真实 生活中)


的社会交际实践,


具有交际目的而非教学目的的活动才 能称之为


任务。笔者认为,


Breen



Krahnke


对任务的定义从教学理论和实践上看都欠妥当 。如果任


务只是“活动”或“练习”的代名词,


其间没有什么本 质上的差别,


这就掩盖了任务这一概


念的积极属性,

< p>
使课堂教学不能反映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和先进理念。


而如果我们把任务仅仅


局限在具有真实生活中所反映的交际目的的课堂活动,


就会削弱 任务教学法的包容性,


同时


降低它的可操作性。


Candlin


将任务定义为“一组涉及学习者的认知和交际过程,以集体的< /p>


形式对已知和新信息进行探究,


在社会语境中完成某一预期或临时 目标的可区别的、


相互关


[3]


联的问 题指向型活动”,


这一定义反映了任务的本质特点,


但似乎又太 学术化。


笔者认为,


外语课堂上任务这一概念可概括为:


学习者应用目的语所进行的促进语言学习的,


涉及信息


理解、


加工,


或解决问题、


决 策问题的一组相互关联的、


具有目标指向的课堂交际或互动活


动 。



二、“任务”及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



任务与传统的“练习”(


exercise


)或通常意义上的“ 活动”(


activity


)究竟有什


么样的本质差别呢?首先,


任务具有目的性。


这里的“目的”具 有两重性,


一是任务本身所


包含的非教学目的,


二是任务设计者所期望任务参与者达到的教学目的,


而练习通常只具有


教学目的。其二,任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而练习总是产生语言性结果。比如,根据


所听天气预报的信息,


决定怎样安排野炊;


或 根据火车和汽车时刻表,


选择哪几趟车能方便


准时地赶到某地开 会,


任务完成后所得到的结果是非语言性的,


而课堂练习,


如用短语造句、


用介词填空等,其结果总是语言性的。第三,任务具 有开放性,也就是说,任务的履行并非


有一套预定的模式或途径,


或者会达到统一的结果,


完成任务的途径,


包括应用的语言是 可


选择的、不固定的、非限制性的。第四,任务具有交际性或互动性。任务通常是集体性 和合


作性活动,


任务的履行通常以交际或互动的方式进行,


这种互动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



生与教 师之间、学生与输入材料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互动。



对任务


和任务


型教


学法本


质的


认识还


可从美


国加


州圣约


瑟大


学的应


用语


言学家


Kumaravadivelu


对语言 教学方法的三分法中得到启发。


克氏认为


绝大多数语言教学方法




根据< /p>


其关


注焦


点分


为 三


大类



一是


以语


言为


中心


的教

学法



language-centered

< p>
approaches


);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es


);三是以


[4]


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


learnin g-centered


approaches


)。

< p>
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法(如听


说法)


着眼于语言结 构练习,


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向学习者提供以形式为主的、


预 先选择


并分级分序的语言结构练习,


学习者通过使用具体的语法 和词汇项目,


以模仿、


重复、


操练


的方法进行语言学习,


在此过程中,


学习者 注重语言的外在形式,


其语法和词汇项目预先规


定在大纲中,教 学沿着预定的途径,期望达到预定的目标。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教学法(如交际教学法)则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习者需要,努力为


学习者提供课堂交际机 会,


通过交际活动对预先选择并排序的意念和功能项目进行实践,



为学习者可以通过应用这些功能来完成课堂外的,


即真实生 活中的社会交际需要。


其在课堂


操作上可表现为一系列的交际活 动,


让学生关注语言的功能特征,


学习者利用预先选择和排


序的目的语形式、


意念和功能特点,


参与这 些交际活动,


通过既定的教学途径达到培养学生


交际能力的教学 目的。



而任务型教学法则属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此类教 学法主要关注二语教学的认知


过程和心理语言学过程,


力图为学 习者提供机会,


通过课堂上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


参与开


放型的交际任务。


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


在任务履行过程中,


学习者注


重语言交际的意义 ,


充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语资源,


通过交流获取所需信息 ,


完成任


务,其学习过程是沿着开放的途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



克氏认为,这三类教学方法所表现的课堂操作程序具有内在 的层级关系,即以学习者


为中心的交际活动涵盖了部分以语言为中心的结构练习,而以学 习为中心的教学任务



pedagogical tasks< /p>


)则涵盖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交际活动。因此,从教和学的角度


看,


教学任务比交际活动更具综合性和包容性。


克氏的这一观 点为任务型教学法在外语教学


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具有非常积极的实践意义,


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任务及


任务型 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



三、任务的构成要素



作为任务型教学 法中的课堂教学任务,至少应包含以下六个基本构成要素。



( 一)目标。如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任务一样,教学任务首先具有目的性,也就是


说,< /p>


它应该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


如前所述,

这种目标指向具有两重性,


一是任务本身


要达到的非教学目 的,


二是利用任务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


如在“案件侦破 ”任务中,


其非教学目的便是根据不断增加的线索进行讨论推理,


直到最后找出罪犯。


但设计任务所期


[4]

< br>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则可能是通过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交流感受语言,增强语言意

< br>识,


提高交际能力,


并在交际过程中应用诸如表示假设、


因果关系,


或“肯定”“可能”“也


许 ”等目的语表达形式。作为促进学习的教学任务,教师更多地关注它的教学目的。



(二)内容。任务的这一要素可简单地表达为“做什么”。任何一个任务都需赋予它


实质性的内容,任务的内容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需要履行的具体的行为和活动。

< br>


(三)程序。指学习者在履行某一任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在一定 程度


上表现为“怎样做”。它包括任务序列中某一任务所处的位置、先后次序、时间分配 等。



(四)输入材料。所谓输入材料是指履行任务过程中所使 用或依据的辅助资料。如前


面提到的“案件侦破”任务,


就需要 打印在若干张纸条上的一系列线索,


任务就从第一条线


索的推理 和讨论开始,


在不能得到肯定的结论时,


依次增加线索,直到真 相大白。


输入材料


可以是语言的,如新闻报道、旅游指南、产品 使用说明、天气预报等;也可以是非语言的,


如一叠照片、图表、漫画、交通地图、列车 时刻表等。尽管有些课堂任务并不一定都要使用


或依据这样的输入材料,


但在任务设计中,


通常提倡准备和提供这样的材料,


使 任务的履行


更具操作性,更好地与教学结合。



(五)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任务并非都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任务履行中的角色,但

任务都会暗含或反映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点。


教师既可以是任务的参与者,


也可以是任务的


监控者和指导者。


在任务设计中 ,


设计者也可考虑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明确的角色定位,


促进


任务更顺利有效地进行。



(六)情景。任 务的情景要素指任务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包括语言交际


的语境,

< p>
同时也涉及课堂任务的组织形式。


在任务设计中,


应尽量使情景接近于真实,


以提


高学生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关系的 意识。



任务的这六个基本要素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任务的本 质。任务本身只是一种方法、


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它本身不是内容,不是目的,但通过 它,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动,促进


学生的人际交往,


促进学生思维 、


决策,


为他们提供在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


和用目的语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使语言学习摆脱单纯的语言项目练习,而成为有语境的、< /p>


有意义的、有交际目的的语言实践。



四、任务设计的原则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7:5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98016.html

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贾志高的相关文章

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贾志高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