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花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
“
唱、念、做、打
”
。
< br>
2.
学习并演唱《梨花颂》。
3.
使学生喜爱京剧这门国粹艺术并产生深刻的兴
趣。
教学重点
1.
学会演唱《梨花颂》。
2.
感受戏曲演唱和歌曲演唱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 br>师生用京剧甩腔问好,起立并做京剧行礼动作。
2.<
/p>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歌曲《唱脸谱》吗?让我们一起来复习
< br>一下吧!(播放两段《唱脸谱》)
3.
师:京剧是夸张的艺术,无论是化妆造型还是动作演唱都很夸张,表演形
式也很
丰盛。你们知道京剧的四大表演形式是什么吗?(明确:
“
唱、
念、做、
打
”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个
京剧唱段
――
《大唐贵妃》选段《梨花颂》。
< br>
二、学习新课
(一)初听《梨花颂》选段
播放《梨
花颂》视频,听一听该唱段中隐藏着京剧的哪几种表演形式?
(明确:
< br>“
唱
”“
念
”
)
(二)感受念白,复听唱段
1.
p>
这个唱段中对白有哪几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2.
学生念白模仿。
1
/
4
p>
3.
教念唱段中的
“
参见万岁
”“
平身
”“
谢万岁
”
几句,体会
“
p>
念
”
和平时说话的区
别。(明确:念白音比较高,要有一定的节奏和甩腔)
4.
复听唱段,唱段中的对白师生一起念出来。
(三)教师范唱,学生打节奏了解京剧中的板和眼
1.
师:唱是京剧中最严重的表演形式,老师也来唱唱这段《梨花颂》,请
同
学们帮我打节奏。(播放视频伴奏,教师范唱《梨花颂》)
2.
师:刚刚老师在唱的时候同学们为我打节奏,这种方式在京
剧中叫板眼,
强拍是板,弱拍是眼,在电视中我们经常看到戏迷在听戏的时候打着板眼,
晃
着脑袋,陶醉在京剧中。下面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小戏迷的欢乐。(播放李胜素
的演唱视频《梨花颂》)(四)读歌词,学哼唱
1.
(出示歌词)师:同学们真像一个个小戏迷,下面我们就来读一遍歌词,
注意
“
入
”
上口音的发音。(学生读)
2.
师:下面我们用分外的方式来读歌词,谁能用京剧中念白的方式来读一
下?(学
生读,教师指导)
3.
现在请同学们
尝试跟着音乐把这个选段用
“
咿
”
p>
哼唱一下好吗?(学生唱)
(五)学习前四句
教师运用肢体语言并结合歌词表现唱段的旋律起伏。
1.
第一句由教师范唱,并运用肢体语言,如
“
开
”
字手打开,
“
雨
”
字手合上。
< br>
2.
第二句强调
“
落
”
字要随着旋律的凹凸手也随之起落。
3.
第三句和第一句的旋律相同。
<
/p>
4.
第四句中的肢体语言以线段的形式呈现。
5.
随着音乐统统地演唱前四句。
<
/p>
(六)教唱
“
情也痴
”
一句
2
/
4
-
-
-
-
-
-
-
-
-
上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汇总
下一篇:戏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