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教学课程
精品学案
一、学习指南
1.
课题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辨析类题目审题方法专题复习”
2.
达成目标:
解决问题
1.
理论认知片面
----
不明确题意要求,盲目做出选择。
2.
概念理解混淆
----
理解有偏差,有待于提高对元素名称、元素符
号、
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相近概念的甄别。
3.
用语书写错误
----
化学方程式不配平、
常见物质化学式书写错误、
沉淀或气体符号及反应条件的标注等细节问
题。
4.
文字表达不清
----
文字表述简答试题差强人意,基础知识失分比例一直居高不下。
3.
学习方法建议:变式训练,审题方法指导。
4.
课前准备:
鲁教版化学课本、学习任务单等
二、学习任务
梳理知识,总结提升
一、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
元素
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特征:只论种
类,
不论个数。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如:
Na
和
Na+
属于同一种元素
——
钠元素
2.
微观粒子概念
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
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
4
个易失电子形成带正电
荷的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例
Na+
NH4+
阴离子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于
4
个易得
电子形
成带负电荷的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例:
Cl
-
、
OH
-、
CO
3
2
1
-
< br>(
1
)微观粒子的特点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自身具有能量③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④分子之间有间隔⑤
相互之间存在作用力
(
2
)微观粒子的区别与联系: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
变,
原子得失电子后变成离子。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
3
)微观
粒子与物质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H2
、
O2
、
N2
、
Cl2
、
H2O
、
CO2
等
p>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石墨、单质硅、金属、稀有气体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NaCl
等
3.
化合价: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
0
,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
4.
化学用语和化学式量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纯净物都能写出化
学式。
常见元素化合价、应用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反应条件、气体或沉淀符号的正确标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①定义:
以一种碳原子
(
C
—
12
)
质量的
< br>1/12
作标准,
其它原子的质量以之相比较所得的值。
②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
③单位:“-”省略不写。
【例题分析】
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氯原子易形成阳离子
B.
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氯原子核外有
3
个
电子层
D.
氯原子核内有
17
个质子
【变式训练】
请按要求从氮气、二氧
化碳、氧化钙、氧化铁、氢氧化铁、氯化钠、盐酸
中选择合适
的物
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用作制冷剂的单质
②一种可溶性的盐
③可作干燥剂的氧化物
④一种红褐色的碱
(二)物质的分类及变化
【知识梳理】
2
1.
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例如:溶液、合金、空气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
单质和化合物
< br>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
H2
O2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
氧化物、酸、碱、盐
⑴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
CO2
Fe3O4
⑵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的化合物,如:
H2SO4
HNO3
< br>⑶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的化合物,如:
Fe
(
OH)3
Ca(OH)2
⑷盐:电离时生成的金属离子和酸
根离子的化合物,如:
Na2CO3
BaSO4
4.
化学肥料
氮肥:含氮元素的肥料
例如
NH
4Cl
、
CO(NH2)2
磷肥:含磷元素的肥料
例如
Na3PO4
钾肥:含钾元素的肥料
例如
K2SO4
复合肥:含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
例如
NH4H2PO4
、
KNO3
5.
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除了
CO2
p>
CO
H2CO3
CaCO3
NaHCO3
等
最简单的有机物
CH4
6.
物质的变化
⑴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表现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表现化学性质
⑵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
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
两种以上
其它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生成另
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
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中和反应: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
1
)燃烧(剧烈氧化):可燃物与氧
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
2
)缓慢氧化:金属的锈蚀、腐烂变质、塑料老化
(
3
)爆炸(化学变
化的)条件:可燃物、
O2
、爆炸极限。
【例题分析】
茶又称“茗”,茶
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分子式为
C8H10O2N4<
/p>
),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消除疲劳、帮助消化等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
来说,咖啡因属于
_________
(填“氧化物
”“无机物”或“有机物”)。
【变式训练
1
】
:
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类型的是
(
)
A
.
CO2
+ H2O = H2CO3
B
.
H2CO3 = H2O +
CO2
↑
C
.
CO2
+ 2Mg = C + 2MgO
D
.
MgO + 2HCl = MgCl2 + H2O
p>
【变式训练
2
】
(NH4)2SO4
也可用于配制阳台无土栽培蔬菜的营养液,
该配方中除了
(NH4)2SO4
外,还有
Ca(NO3)2
、
K2SO4
、
KH2
PO4
等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成分是(
)
。
3
-
-
-
-
-
-
-
-
-
上一篇:英语脏话为什么一学就会?
下一篇:九年级化学专题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