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四种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2 18:18
tags: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撒谎英语)



1



















2


课堂——家长身边的教育专家





















教师




科目




学生







课堂表现







及学习效果





年级






上课日期



上课时间

















































































一、化合反应



1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


点燃


= 2MgO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


1


)这个反应中,镁从单质转 变成化合物;(


2


)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


)镁在军事上可 用作照明弹。



2


、生石灰和水反应:


CaO + H2O



Ca(OH)2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放出大量热。


< p>
相关知识点:(


1


)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 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




2< /p>


)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



3


)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4


)在



自热型



盒饭中可能利用该 反应放出的热量给食品加热。



3


、铜粉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


加热


=2CuO


现象:红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



相关知 识点:(


1


)这是用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百分含量的实验 (两个注射器


……


);















2


)可用该方法除去氧化铜粉末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4


、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C + O2




=


点燃


=C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红光,在氧气中是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


1


)反应后的产 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2


)该反应不能用来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5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S + O2




=


点燃


=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2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相关知识 点:(


1


)该实验中集气瓶里要留有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 污染空气;















2


)煤等 热量的燃烧可能发生此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6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


点燃


=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相关知识点:(


1


)在实验时应先在集 气瓶中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目的是防止集气瓶爆裂;















2


)不能用该反应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因为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3


)若铁丝未能燃烧,可能的原因是:①铁丝太粗;②未用火柴棒引 燃;③铁丝伸入瓶中太早,氧


气被火柴棒消耗;④铁丝伸入瓶中太迟;⑤氧气浓度太低; ⑥铁丝没有打磨除锈等。



7


、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



=


点燃


=2P2O5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而浓厚的白烟。



相关知识点:(


1


)烟是固体小颗粒分 散在空气中形成的;雾是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2


)可用该反应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因为它消耗氧气且生成物为固体。



8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2 + O2 =


点燃


=2H 2O


现象:燃 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热,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其内壁有水珠出现。



相关知识点:(


1


)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


2


)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3


)氢气是一种最理想燃料,发热量 高,



零污染



,可再生。



9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


CO2+H2O



H2CO3





现象: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相关知 识点:(


1




汽水





可乐



等称为碳酸饮料的原因;




2


)该反应中何种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的探究实验。



10


、二氧化硫与水 反应:


SO2+H2O



H2SO3





现象: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相关知 识点:(


1


)在硫燃烧实验中利用该反应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 染空气;




2


)在该反应中何种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探究实验。



11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CO + O2




=


点燃


= 2CO2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


1


)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 原剂;(


2


)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 br>


12


、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


CuSO4 + 5H2O



CuSO4·


5H2O





现象:白色粉末逐渐变为蓝色。



相关知识点:实验中用于检验水(或水蒸气)的存在。





二、分解反应



1

、水通电分解(或水的电解):


2H2O



=


通电


=2H2↑+O2↑



现象:阴极、阳极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


1


)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

< p>



2


)氢气和氧气的体 积比为


2



1


,质量比为


1



8




3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分子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


< p>
通过计算还可知道一个水分子是由


2


个氢原子和< /p>


1


个氧原子构成。



4


)该实验说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 新组合;还说明在化学反



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等。




3



2


、实验室制取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3



=MnO2,


加热

< br>=2KCl+3O2↑



相关知识点:(


1


)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 /p>




2


)二氧化 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 p>
3


)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 离的



方法是:溶解、过滤、蒸发。



3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KMn O4 =


加热


= K2MnO4+MnO2+O2↑




1


)高锰酸钾为紫色粉末;



MnO2




2


)用该 方法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堵一团棉花




4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H2O2



=MnO2=2H2O+O2↑






现象:有大量气泡出现,反应剧烈时容器外壁发烫。






相关知 识点:用该方法制取氧气时,与实验室制取


H2



CO2


气体所用的发生装置相同。



5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4HCO3 =


加热


=NH3↑+ H2O + CO2↑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消失,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生成气体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


1

< br>)施用该肥料后要用途覆盖或适量浇水。



< p>
2


)某些固体中含有该杂质可用加热法除去。


< /p>


6


、煅烧石灰石(或碳酸钙高温分解)


C aCO3





=


高温



= CaO + CO2↑






相关知识点:(


1

< br>)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2


)于谦《石灰吟》中



烈火焚烧若等闲



指的是该反应。


< br>7


、胆矾受热分解:


CuSO4·


5H2O=


加热


= CuSO4 + 5H2O↑



现象: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8


、碳酸分解:


H2CO3 ==H2O+CO2↑






现象:若原溶液中已滴入石蕊试液,则加热后红色液体又变为 紫色。



9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NaHCO3 =


加热


=Na2CO3+H2O+CO2↑





现象:试管内壁有水珠出现,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 识点:(


1


)焙制糕点的发酵剂;(


2


)干粉灭火器中喷出该物质遇热生成二氧化碳。





三、置换反应



1


、木炭和氧化铜高温反应:



C + 2CuO




=


高温



=2Cu + CO2↑



现象:黑色 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br>相关知识点:(


1


)还原剂:木炭;氧化剂:氧化铜;< /p>




2


)木炭发 生氧化反应,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




3


)反应物质量比不同,产物可能不同:①气体可能是


CO< /p>



CO2


或两者混合物;②固体可能是< /p>


Cu



Cu2O


或两者混合物。



2


、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


加热


=Cu + 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 br>相关知识点:(


1


)实验开始,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 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




2


)实验结束,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



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氢气



早出晚归



、酒精灯



迟到早退





3


、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Fe + CuSO4



FeSO4 + Cu

现象:(


1


)铁丝表面有一层光亮的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 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4




2


)反应后铁棒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


3


)古代湿法炼铜的反应原理。



4


、 锌与盐酸、硫酸反应:


Zn+2HCl



ZnCl2+H2↑



Zn+H2SO4


ZnSO4+H2↑






现象:有大量气泡出现,固体逐渐 溶解而减少,反应后得无色溶液。






相关知识点:(


1

< br>)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2< /p>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溶液密度变大。


5


、铁与盐酸、硫酸反应:


Fe+2HCl



FeCl2+H2↑



Fe +H2SO4



FeSO4+H2↑






现象: 有气泡出现,固体逐渐溶解而减少,反应后得浅绿色溶液。






相关知识点:(

< br>1


)实验室也可用此方法制取氢气(反应速率较慢);


















2


)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只生成亚铁盐(铁显


+2

价);


















3


)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溶液密度变大 。



6


、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 /p>


2Mg+CO2



=


点燃


= 2MgO+C


现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及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


1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2


)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氧气参加;


< p>


3


)该反应说明镁条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4


)该反 应中镁夺氧,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二氧化碳失氧,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四、复分解反应



1

< br>、氧化铜与盐酸、硫酸反应:


CuO+2HCl



CuCl2+H2O



CuO + H2SO4



CuSO4



+ H2O


现象: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成蓝色。(氯化铜溶 液可能为蓝色、蓝绿色、绿色)






相关知识点: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


1


)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 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



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




2


)医疗上用作补钙剂等;(


3

< p>
)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3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uSO4 + 2NaOH< /p>



Cu(OH)2↓+Na2SO4


< /p>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初中化学唯一的蓝色沉淀,物质推断题中的突破口)

< p>


4


、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FeCl3 + 3NaOH



Fe(OH)3↓+ 3NaCl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初中化学唯一的红褐 色沉淀,推断题中的突破口)



5


、氧 化铁与盐酸、硫酸反应: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Fe2O3+3H2SO4



Fe 2(SO4)3+3H2O




现象:红棕色粉末溶解,溶液变成黄色。



相关知识点:用稀盐酸、稀硫酸除铁锈。


6


、氧化铝与盐酸、硫酸反应:


Al2O3+6HCl



2AlCl3+3H2O



Al2O3+3H2SO4



Al2(SO4)3+ 3H2O




相关知识点:铝与盐酸、硫酸反应,开始速率较慢的原因是先与表面的氧化膜反应。



7


、硝酸银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


Ag NO3 + HCl



AgCl↓+ 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相关知识点:


AgNO3


溶液和稀硝酸 用于氯离子的检验。



8


、硝酸钡溶液 与硫酸溶液混合:


Ba(NO3)2 + H2SO4



BaSO4↓+ 2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相关知识点: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用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可 溶性钡离子有毒,一旦误服解毒方法是:服用硫



5



酸钠溶液,或硫酸镁溶液,或大量服用鸡蛋清或牛奶)。



9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 (OH)2+Na2CO3



CaCO3↓+2NaOH






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






相关知识点:(

< br>1


)工业上制取烧碱;(


2


)< /p>



松花蛋



制作 过程中发生该反应;



10


、氢氧化钠 与盐酸、硫酸反应:


NaOH+HCl



NaCl+H2O



2NaOH+H2SO4



Na2SO4+2H2O







相关知 识点:(


1


)中和反应放热的探究;




2


)中和反应后,对溶液中溶质的探 究)。





五、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1< /p>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a(OH)2 + CO2



CaCO3↓+ 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 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进行二氧化碳气体和石灰水的相互检验。



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


加热


=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物质,生成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


1


)还原剂


CO


,氧化剂


CuO






2< /p>


)除去


CO2


中混有

CO


的方法。



3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


点燃


=CO2 + 2H2O


现象:火焰呈明亮蓝色,放出大量热



相关知识点:(


1


)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 种很好的燃料。




























2


)实验室中点燃甲烷前一定要检验甲烷的纯度。



4


、工业炼铁:


3CO + Fe2O3



=


高温


=2Fe + 3CO2


现象: 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物粉末能被磁铁吸引。


< /p>


相关知识点:(


1


)还原剂


CO


,氧化剂


Fe2O3


; (


2



CO


发 生氧化反应,


Fe2O3


发生还原反应;















3


)高炉炼铁反应原理。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8:1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91674.html

四种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