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部编版人教版2019-2020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2 14:54
tags: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salary)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 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


认识“融、燕”等


7


个生字


;


会写“鸳、鸯”等


12

个生字。




2.


联系生活实际,


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


“芦芽、


河豚、


阴”



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 /p>


3.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



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


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


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 识积累:苏轼,



1037


——


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



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



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 合称“苏辛”





2.


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 /p>


3.


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 /p>


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


《春江晚景》



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


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 崇”



“轼”二字。



2.


学生自学。


3.


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识字“蒌蒿”< /p>



“崇”



“轼 ”





指多 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


/


”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


再齐读。



惠崇


/< /p>


《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

/


桃花


/


三两枝,



春江


/


水暖


/


鸭先知。



蒌蒿

< p>
/


满地


/


芦芽短,



正是


/


河豚


/


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1.


出示自学提示(二)





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2.


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


点拔。



3.


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部编版 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 版)



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好像 它们


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师 :


“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开放,给我们报


告 了春的的信息)




生:


“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


待地在水中嬉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生:这名话的意思是:河滩上已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 出嫩


芽,此时正是鲜美的河豚上市之时。


师:


“蒌蒿满地芦芽短”体现怎样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

爱)



“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河豚不是画中的事物)


。你能结合


课文和图画进行联想吗?(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





< /p>


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


江岸—— 想象,其中第


1



3

< br>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


水、鸭、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 春的美丽景色,第


4



诗由画面景物 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


活的热爱。



四、三读古诗,背诵古诗



1.


出示自学提示(三)





三读古诗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背诵古诗。



2.

学生进入第三次先学,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


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引导学生概括题画诗的特点。



出示《 题画兰》这首诗。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 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让学生结合这两首诗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 br>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 册教案(表格版)





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学生背诵古诗。



五、课堂训练



1.


辩字组词:



崇(





芦(





豚(





蒿(





崇(





庐(





逐(





篙(





2.


这首诗中写咏画面景物的诗句是:



作者展开想象的诗句是:



3.


古诗赏析: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



六、总结



师:学了这首诗,从古诗的 内容和思想上你有哪些感受?从诗


人描给的图画的方法上你受到哪些启发?



板书设计:



桃花



鸭子



画中



蒌蒿



芦芽



画外



河豚(联想)




教学反思:



对古诗的教学,我们必须 遵循教学规律,在把握古诗特点的基


础上,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并使古诗教学达到 生活化,努力


地构建高效课堂。



在惠 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教学上,我依据语文教学的基本


美丽的春江晚景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 br>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思想,结合这 首题画诗的基本特点,采取了自读自悟,以读促学的


基本理念。首先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 、流利、有感情,然后再读古


诗,读懂诗意,了解苏轼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图上 的内容。


在充分解读古诗后,让学生能了解题画诗的特点,从而在学习中让


学生能读会背会说。切实使学生的学习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其次,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古诗教学的大语文观,在充分地解


读文本、解 读学生的基础上,要让教学生活化,学生的学习自主化,


教师的指导系统化。

< p>
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目标,


力争实现

< br>“三维目标”



在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下让学生能通过 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表达、分析、

理解能力,掌握课堂内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通过


对诗的感情与深入 探讨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最后,在教学策略上, 我通过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与积累,


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


通过学生对古诗的赏析、


品读、感悟,进一步 培养语感,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魅


力四射,让师生在课堂活动中,与诗人达成 共鸣。从而激发学生乐


于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认为不论是古诗的教学,还是课文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


参 与,都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才


能做到教就是为了不教,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为学生终身


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


.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部编版人教版


2019 -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2


.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


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了解诗意



1


.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


并画出停顿)



2.


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


春天的足迹吗?



(桃花,


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



3


.这幅画一定很 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


)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 p>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


逆 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


)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师 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


句是什么呢?(诗人



的想象)。





3


)师生 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



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


天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部编版 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 版)












第三课时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


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


春天。



2.


强调曾是多音字



3.


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三衢山的道上)



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



1.


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 p>
2.


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



3.


齐读


1



2


句。


经过自学,


你 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强调


“泛”


“尽”的意思?

< p>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

< p>
法也”,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



4.


“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 的


好天气,


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


游兴 愈浓。


指导学生读出


1



2


句的,


体会诗人的心情。



5.


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有 些失望的时候,


却听到树上


的黄鹂,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 两句诗。齐读


3



4

< br>句。



6.


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 是—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


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


喜的心情变化。】



7.


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 (配乐朗读)



8.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 话描述全诗的意思。



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部编版人教 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1.


欣赏美丽的春色。(播放视频)




2.


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





板书设计


:


绝句





杜甫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曾几



心情变化




教学反思:











2


燕子



教学目标:



部编版人教版

< p>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1.


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并学会运用。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燕子的活泼可 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


景象。



3.


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让学生


学会交流 合作。



4


.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并学会运用。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


景象。

< p>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重点句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搜集燕子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 现在我们首先听一首儿歌,看谁能猜出歌里唱的是什


么?播放儿歌《小燕子》

< p>


(学生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燕


子,看看它有多么可爱。板书课题《燕子》




二、检查自学,展示成果



1.< /p>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搜集的燕子的资料。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


74


种鸟类的统称。


形小,


翅尖窄,


凹尾短喙,


足弱小,羽 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


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燕子消 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


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 所周知的


益鸟。几个月就能吃掉


25


万 只害虫,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们。在树


部编版人教版


2019- 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 p>
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


屋檐等的 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


每产


3



7


卵。


燕子最愿意接近人类,


人类最爱护这种益鸟。




燕子 在冬天来临之前,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


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 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


的天气,


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 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


松鸡和雷鸟。


2


·


1


·


c


·


n


·


j

< br>·


y



2.


展示作者的介绍。



郑振铎,


1898



12< /p>



19


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 中


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

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


家。


1952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

< p>
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


研究》三册。


195 8



10



1 7


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年仅


60

岁。


21


·世纪


*


教育网



三、朗读课文,学会生字: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 p>
1.


按要求自学生字、新词,比一比看谁学的最快。




1


)在读课文中,圈画出不会的 字音、难懂的词语。




2

< p>
)通过查字典,弄明白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 /p>


3


)说一说你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


< /p>


提示: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声旁,根据形近字的不同偏旁,根


据字 的结构深记忆。



2.


开火车反复朗读 生字,看谁读的最准确。



燕子


y


à


n zi


聚拢


j


ù


l


ǒ


ng


增添


z


ē


ng ti


ā


n


掠过


l


üè


gu


ò



稻田


d


à


o


ti


á


n


尾尖


w


ě


i


ji


ā


n


偶尔ǒ


u


ě


r



z h


ā


n






y


ī


qu


ā


n


荡漾


d


à


ngy


à


ng



ju


à


n




音符


y


ī


n f


ú



演奏

< br>y


ǎ


nz


ò

u


赞歌


z


à


n g


ē



3.


生字组词大挑战。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 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倦(





符(





演(





赞(





三、自主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指 导学生多种形式大声朗读课文,可以个人读、小组齐读、接


力读,逐渐理解课文内容,然 后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2-1-c-n-j-y



1.


你知道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吗?



点拨:对燕子的喜爱的赞美之情。



2 .


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燕子,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点拨:描写的是春天的燕子,从“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


黄色的 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


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 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


添了许多生机。


”看出来。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深入探究燕子的美丽外形


: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然后探究下面的问题:



1.


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点拨: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


似的尾巴。



2.


通过这些描 写可以看出小燕子外形有什么特点呢?



点拨:外形非常美丽。



3.


小燕子还有什么特点?



点拨:活泼机灵。



五、感情朗读,欣赏春天美景


:


组织 学生齐读第二段,


然后认真思考下面的问题,


看谁先回答。



1.


春天到来了,景色是怎样的?课文描 写了哪些景物?



点拨:是光彩夺目的春天,描写了细雨、微风 、柳丝,青草、


绿叶、鲜花。



2.< /p>


细雨、微风、柳丝、草、叶、花分别是什么样的?



点拨: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p>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


< /p>


3.


“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是怎样的景象?


点拨:各种树木、花儿、草儿,长的非常茂盛,繁多,充满了

生气,


一下子赶到春天里来了,


就像赶集似的,

< p>
热闹极了。


21*cnjy*


4.


小燕子从哪里赶来的?它给春光增添了什么?



点拨: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5.


发挥想像,你认为小燕子会为春天增添什么生机呢?



点拨:带来美丽的身影,带来悦耳的歌声,带来精美的舞蹈等。



六、合作探究,理解空中飞燕的美姿


:


以小组为单位朗读第三段,看那个组读的整齐、有感情,然后


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 /p>



1.


燕子是如何中天空中飞行的?



点拨: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



2.


课文写了燕子几种情况的飞行?



两种,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有 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



3.


你能描述一下“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的情


形吗?



点拨:小燕子飞快的飞到清澈的湖面上,轻轻的贴近了水面,


俊俏的尾巴轻快的沾了一下水面。湖面上产生了一圈又一圈的美丽


波纹,慢慢 向四周荡漾开去。



4.


这一段你感受 到燕子飞翔时怎样的特点?



点拨: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巧和优美的姿态。



七、细细品读,体会静止燕子的优美


:


仔细品读第四段,反复体会语句意思,然后探究下面的问题:



1.


小燕子为什么要落在电线?



点拨:几对燕子飞倦了,所以落在电线上。


< br>2.


我会找出课文中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成了什

< br>么。



部编版人教版


2019- 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 p>
点拨:



蓝蓝的天空,


电 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


多么像五线谱啊!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21


·


cn

第一句把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比作五线谱,第二句是把电线


和停着的燕子比作一支 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3.


发挥想 像,说说燕子“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会赞美什 么呢?



点拨:会赞美春天的美丽、燕子的可爱美丽、大自然的 生机活


力、人们的勤劳。



八、学以致用,拓展延伸提高


:


指导 学生仿写句子,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


么像 五线谱啊!




点拨:远处的丛山,连绵起伏,多么像一个大屏障啊!



天上轻盈的白云,飘来飘去,多么像美丽的仙女啊!



九、当堂练习、及时巩固


:


1


、我会根据拼音写词语。



j


ù



l


ǒ


n


ɡ






d


à


n


ɡ



y


à


n


ɡ






y


ī


n f


ú






z


ē


ng ti


ā


n








z


à


n g


ē




(







)






(







)





(







)





(







)







(







)


www-2-1-cnjy-com



2


、我会在(







)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羽毛






一(








)翅膀






一(








)鸣




一(








)春雨






一(








)柳丝






一(








)燕




3


、我会照样子,打比方。



例: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我会写:




















































4


、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是我国著名作家(








)先生写的一篇优美散文。


部编版人教版


2 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 /p>


课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写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









)在天空中掠过,


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春天和(






)的喜爱之情。

< br>21


教育网



十、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从 燕子的外形美,写到燕子的飞行美,又


写到它静态的美。让我们感受到美丽的春天因为有 了燕子,更有生


机和活力;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可爱。希望我们


热爱小燕子、保护可爱的小燕子,让生活更加美好。


【来源:


21


·世


纪·教育·网】



【板书设计】



燕子



外形








活泼机灵



南方赶来






增添生机



飞行







天空





掠过



静止







电线





休息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取生动活泼的 教学形式,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学的


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很好。首先我运用儿歌导入新课 ,设置情景,


将孩子们带到了一个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春天,与“春之使者”


小燕子对话。其次,我注重加强学生的课前自学,让学生学会展示


课前自 学成果,让学生体会到参与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另外,我


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多种 形式的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


位,信任学生,提供各种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 流的机会。引


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我注重加强学生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合


作能力的培养,分析文章内容时,尝试让学生大胆的解决主观性问


题,说 出自己的感受。最后设置当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收到了


良好的教学效果。

< p>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 全册教案(表格版)






3



荷花




教学目标:




1.会认


3


个生字,会写出


1 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挨


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 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


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


大 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 画面的读书方


法。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


的体验。



5.


理解课 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感受荷花的美丽。



教学重点




1.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学习边阅 读,


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 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


验。



2.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荷花的美丽 ,


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


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感受荷花的美丽。

< br>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课件 、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诗句,激趣导入




.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荷花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br>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 册教案(表格版)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br>2导语: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赞美荷花的诗文。荷花出淤泥而


不染,是纯洁的象征 。今天,让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一起去公园看


荷花!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荷花的美




.


师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公园里的荷花怎么样?


< br>2


.


学生交流看后对荷花的感受。



教师:这么美的荷花,叶圣陶爷爷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 /p>



.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认记生字。




.

检查反馈。




.


指名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不多字漏字,不读破句。



三、品读课文,具体感知荷花的美



默读课文,想一想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理清


“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

的过程)



四、指导书写



“蜓”


“蹈”


“佛”等。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


轻声读这一自然段,


边读边想:

< br>你觉得作者的心情怎么样?


从哪里看出?(提示:心情是急切的、迫切的。从“赶 紧往荷花池


边跑去。


”可以看出。


)< /p>



为什么他要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 /p>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 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未见荷花先闻其香!




(板书:闻



清香)



师:我们在读到这一句的时候 ,怎样才能把叶爷爷急于看到荷


花的迫切心情读出来呢?先自己试试。

< br>(指名学生读,评议,全班齐


读。



2.


相机引入学习后面的自然段。


< /p>


师:这么美的荷花,这么浓郁的清香,把人都给深深陶醉了!


怪不 得,叶爷爷说: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


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初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


(出示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教师: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 到底美在哪儿?请大家想一想,


“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长、钻、伸、露、探、冲)



师 :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


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使劲地、


急切地、


笔直地、


高高地、


争先恐后地、


生机勃 勃地、


精神抖擞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


悟。




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


< br>组织学生想象写话: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仿佛。



写后组织全班交流。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 出来,仿佛


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


空气。白荷花在这些大 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教师:多么可爱的白 荷花呀,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


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 讲的那样,这是一


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请大家带着赞美之情读


一读这句话。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


(出示句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和“挤”所表示的词义程度不同,看图,请同学上前指一指,

哪处荷叶是“挨”着,哪些荷叶是“挤”着。



教师讲述: 看,它们多像一个个绿娃娃。这儿亲密地“挨”在一起;


那儿又顽皮地“挤”在一块儿。


“挨挨挤挤”说明人或东西很多,那


么,这儿说荷叶“挨挨挤挤 ”


,告诉我们荷叶长得怎么样?



(荷叶长得生机勃勃,非常茂盛。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句中“挨挨挤挤”这个词语,我们


通 过比较,想象体会到了它的作用。再回忆一下,你还在什么时候


或什么地方看到过“挨挨 挤挤”的情景?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学后半句,看看还有哪 些词语也写得很


好,并说说好在哪里。



(此处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个”


“像……大圆盘”


“碧绿” 等词


语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荷叶的色彩美和形状美,以及

< br>它旺盛的生命力,为下文分析“一大幅活的画”作铺垫,同时培养


学生对词语的初 步赏析能力。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


(出示句子)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 势。


”对照


插图,想一想,课文中一共描写了哪些姿态?找到读 一读!


(学生自


由读句子:


“有的…… 有的……有的……”




师:除了书上 讲到的这些姿态外,还有别的姿态吗?(歪着脑


袋的样子,翘着嘴巴的样子,挨挨挤挤靠 在一起的样子;还有的荷


花的花瓣都张开了,就像一张花瓣床;小莲蓬就像个调皮的孩< /p>


子……)




.


(出示句子)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 p>
(1)教师:眼前的荷花有多美?你怎样感受到的?为什么称


它为“一大幅 活的画”?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 朵,很美;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 br>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



(2)教师:花,用眼去欣赏;优美的文字,让我们一起用心


去体会。同 学们,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


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 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


的、动人的荷花。


(学生无拘无 束、有滋有味地观赏。看后鼓励学生


自由起立发言。





提示: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 说:


“荷花!










例如: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


是那样动 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句子:


“不光……好梦……”


,齐读。




.


蜻蜓在荷花上空飞行,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


小鱼在 这么美丽的荷花池中游过,它会梦见什么?




.


蜻蜓、


小鱼都是


“我”


的伙伴,


他们会跟


“我”

< br>说些什么呢?


还会有哪些动物来与“我”交谈,会对“我”说些什么?

< p>



.


指名读第四节,分 角色再现课文情境。




.

< p>
让我们满怀爱的感情来配乐读第四节。


(配乐齐读)




.


多热闹的荷塘呀!

< p>
大自然不用笔、


纸就能画出这么美的荷花,


那我们 又应该怎样画荷花,赞美荷花呢?



学生自由说:如果你是歌唱 家,你怎样?如果是诗人呢?如果


是舞蹈家呢?



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师:我们沉醉 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哎,其实,我们


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 在看荷花。一齐读第五节。



六、小结



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是那么洁白,那么清纯,那么努力


部 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表格版)



向上。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把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对 荷花的热爱、


对生活的热爱一起融入书中,用我们的声音把这一池荷花留下来!



七、课外延伸



1< /p>


.


让学生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


提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描写荷花的诗 句及文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整堂 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


动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 理解和体验,深入地进行感悟,受到情


感的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


2.抓住阅读,培养语感,体会“冒”字。


< p>
《荷花》这篇文章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十分合适的文本材料,课文


中许多地 方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流动,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让


他们去抓住一些重点的词句,进 行分析、体会,对词句进行一定的


品读、研讨,深入到文本中去。


“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



句我是抓住“冒”字进行教学的,让学生给“冒”字换个词,理解


“冒”的意思,再 让学生说说从“冒”字你体会到什么?紧接着又


抓住“冒”练习有感情朗读。最后,让学 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


相应画面。



3.抓住想象点,培养想象力。



乐于 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在本文中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有三处想象的训练点:



(1)想象白荷花冒出来干什么?



(2)看图想象白荷花有哪些动人的姿态?



(3)第4自然段小鱼、蜻蜓与“我”的对话。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在整篇课文中我贯穿一个“读”字。通过多


样的诵读, 大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中领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进而升华到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p>










4


昆虫备忘录




教学目标




1 .


能读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默读课文



2.


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


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3


.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p>


教学重点




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昆虫,


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与大家分享

< p>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昆虫资料



教师准备表格、图 片卡、教学片课件、视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



导入新课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1.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那种昆虫,有什么特 点吗?




1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昆虫。




2


)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




1


)学生观看视频

< br>



2


)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哪 一种昆虫,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此处从学生感兴趣的地 方入手,由图片、视频转


向文字,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p>




3.


这节课 我们将走进汪曾祺的文章中,看看他是如何用文字描


述这几种昆虫的。

< br>



1


)学生了解作者简介




2


)齐读课题 《昆虫备忘录》



二、初读课文



读通读懂



1.


自由读通课文


< br>(


1


)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 /p>



2


)画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检查字词



预设点:




1




膜翅



益虫



瓢虫



马铃薯



霸王



蚂蚱






形态



丝绸



掌握



咯咯作响



黑斑



褐色



琢磨







多种方式认识生字生词




2


)磨


[


m


ó


]1.


摩擦磨合


2.


阻碍,困难


3.


消耗,消灭


4.


拖延,


耗时间



[ m


ò


]1.


粉碎粮食的工具。


2.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


状态。


3.


掉转



师提问在本课中“琢磨”应读哪个音



3.


接读课文,在读中正音。



4.


梳理课文内容


< br>(


1


)课文讲了哪几种昆虫


< /p>



2


)为什么不以名字命名小标题




3


)每种昆虫最 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4

< p>
)通过瓢虫的描写片段,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


害虫?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 p>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三、制作昆虫备忘录



1.


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说说原因。



2.


如果不喜欢课文中出现的昆虫,可以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选


择自己最喜欢的向同学介绍说明。



3 .


师出示范例,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



预设:



1


)表格式



昆虫名称



瓢虫



独角牛



蚂蚱



蜻蜓



……



……



别名



花大姐















显著特征



硬翅上有黑色小圆点,并且有定


(2)


图片文字说明式



(3)


文字记录式



例:瓢虫又名花大 姐,膜翅是黑色的,硬翅是朱红色的,并且


上面有小圆点,有吃蚜虫的益虫,也有吃马铃 薯叶的害虫。



【设计意图:采取多种方式,不拘泥于形式,选 择自己喜欢的


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此时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兼得,又可以锻炼


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质疑探究、资料补充



1.


读了课文,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1


)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复眼、 蚂蚱飞起来为什么发出咯


咯声、独角牛为什么只有一个角、有没有其他颜色的瓢虫。




2


)交流解决



2.


出示视频资料补充



小结:同学们,如果你对大自然中的昆虫感兴趣,想进一步探


究,请在课下阅 读杨红珍《走近大自然》之《探秘昆虫世界》


,进一


步了解千姿 百态的昆虫和它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信你对昆虫世界


有更多的了解。

< br>


【设计意图:从学生兴趣入手,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 br>】




板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表格版)




4


昆虫备忘录




蜻蜓



复眼




瓢虫



硬翅上的小圆点有定数




独角牛



硬甲壳虫,头顶有一个像犀牛一样的角




蚂蚱



鞘翅里有膜翅,


呈淡淡的桃红色












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 点。



2.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 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


现春天的美。



3.


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


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 能


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




能在交流过程中看到的景物说清楚,


对于印象深刻的,


能说得< /p>


具体些。



教学难点




会聆听同学的发言,把句子说具体、生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一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歌唱春天。



1.


读一读。课件展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部 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表格版)



2.


唱一唱。老师给大家带 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春天的歌曲(课件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3.


说一 说。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二、畅所欲言,感受春天



1.


是啊!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已经来


到了我们的 身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春天的美图,你能不能用


优美的语言把看的说出来呢?(课 件出示春天的美图)



2.


学生畅所欲言把看到的说出来。



说话示例:




1


)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开了……




2


)春天来了,小溪里的水解冻了……



3


)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 …



【设计意图:出示不同地方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从多个角 度


感受春天,为后面“春天去哪玩”铺垫材料。




3


、学生说的过程中,


教 师适时引导如何让把话语说生动、


具体


(如,运用不同的修辞, 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



< br>【设计意图:教会孩子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把把看到的景物说


清楚,还要说具体说 生动。




三、小组合作,描绘春天



< /p>


春天在你们的口中变得如此的多姿多彩,


这么美好的季节,


若能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想不想出去玩?


你想 去哪玩呢


?


1.


学生回答



2.


小组合作



课件出示交流要求




1


)想去哪里玩?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2


)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


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讲话


(认真倾听


也是一种美德)

< p>




3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


总结把组里的意见,


并用优美的 语言


表述出来。



四、回顾小结,增强感受



春天里,有 阳光,有小鸟,有花香……春天多美啊!一年之季


在于春,让我们走进春天走进大自然, 共同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吧!




部编版 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 版)



板书设计




春天去哪儿玩



颜色



形态



视觉



听觉



嗅觉



按一定顺序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目标





1.


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2.


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 方


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3.


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4.


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


形 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教学重点




抓住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观察植物时,


要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


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 /p>


物。



教学准备




搜集要描写的和你喜爱的植物的图片或实物观察。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师:同学们,世界因为有了绿色的植物才变得生机勃勃,如


部编版人 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



果没有植物,我们的地球将变得一片荒凉,所以,我们要爱 护植物,


珍惜植物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爱护植


物呢?要爱护它,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它,认识它,只有这样,我们


才知道怎样 做才能爱护它,才不会做错事伤害它。如果我们把自己


了解和认识的植物写成文章,让看 了文章的人也了解和认识它们,


那么,我们就为环保和绿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节课, 我们就来


学习怎样来写植物的文章。


《我的植物朋友》


,抓住题眼(植物)


(朋


友)相机板书



2.


什么样的关系才称得上朋友?植物包括 什么?(出示植物的


图片)



【设计意 图:从富有激情的谈话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植物


的感情,进而激发想了解植物的好奇 心,再配以各种植物的图片,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p>



二、学生自己展示喜欢的植物记录卡



1.


课前收集整理好所观察植物的资料,做好观察工作,做一个


观察记录卡,包括植物的名称,样子,颜色,气味和其他所了解的


性状。



2.


小组内介绍。


< br>3.


选出小组内介绍的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


< /p>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生预习环节的延续,在老师的要求


下, 课前从多角度观察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卡,有利于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从多 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写作方法指导:



1.


写好植物的形态





抓住不同植物的特点,有目的地描 写。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


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总之, 要抓


住所写的植物与其它植物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自然界的植物千差万别,只有抓住不同于别的植


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才能将植物写生动。



2.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一般来讲,写植物的顺序有两种: 一是按茎、叶、花、果从下


到上或从上到下的顺序;二是按生长顺序。

< br>


【设计意图:这样可使文章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3.


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1


)对比法






例如: 在这千姿百态的植物世界里,我喜爱的


既不是花中之王牡丹,也不是娇艳欲滴的玫瑰,而 是可治百病的芦





2


)比喻法






例如: 万寿菊有的是未开的青色的花骨朵,远


远地望去像一个个小小的话筒,竖在枝头,花瓣一 层又层,密密地


重叠在一起,像一个淡黄色的绣球。




3


)拟人法





例如:


《 石榴》春天来了,石榴树到了夏天,郁


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 越开越密,越开


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


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4



衬托法






芦荟不 像牡丹那样艳压群芳,


也不像文竹那样


温文尔雅,更没有玫瑰那 样的馨香四溢。但就是它的朴实无华和默


默为人奉献的内涵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5




远近结合法



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例如:



近看:盛开的菊花真是漂亮,花朵极大,像个大绣球,淡黄色


的花瓣,一丝一丝 的,菊瓣弯曲带钩,中间金黄的花蕊像一个小太


阳,菊花的茎都非常挺直



远看:


a


远远望去,许多串 红连成一片,


红得耀眼,


真像燃烧得


火 苗,漂亮极了




< br>b


我家养了一盆吊兰。远看,她犹如一位眉清目秀、亭亭玉


立的少女,尽显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恰当地运用各种 修辞方法来描写植物,可使植物


更形象、生动,语言更加鲜明活泼。



5.


要有联想地抒发感情





写植物可进行联想,抒发一些个人 感受。如写梅花不怕风雪的


特点时,可联想到人的坚韧不拔的性格;写白杨的挺拔高大, 可联


想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但是联想不能超越客观实际,抒情不要无

< br>病呻吟。




另外,注重静态描 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办法,是描写


植物的绝佳秘方。



【设计意图:将描写植物和个人感受相结合,可以在原来基础


上使文章 得到升华。




四、尝试写作



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查,相机指导写作。


< br>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 册教案(表格版)




板书设计





我的植物朋友



看一看



摸一摸



闻一闻



对比法




比喻法




拟人法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


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


注意版块内容


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注重举一反三,实践运用。



2.


梯度上升特点:


从整体上看,

< p>
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


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由字到词再到句子 ,段落这样的一种


梯度上升的。



3.


举一反三,实践运用:


1.


“识字加油 站”都是形声字,可以


让学生再列举一些和这一板块中的生字有着相同偏旁的汉字。


2.


“词句段运用”可以让学生运用习得的写作方法描写一种自己熟


悉的小动物。



教学重点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表格版)



正确识记形声字。习得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练笔。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相关


PPT


。学生搜集“扌、纟、贝”这三个偏旁的生


字,搜集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资料。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熟读精思品佳句



1.


自学预习




读一读下列语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


偶尔沾了 一下水面,


那小圆晕便一圈


一圈地荡漾开去。

< br>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


折好它的 黑绸衬裙——膜翅,


顺顺溜


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2.


检查自学成果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交流平台”中的三段文字。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花骨朵儿”


,其中“骨”读为(ɡū)


,


整个词应读出儿化韵。

< p>
“顺顺溜溜”的“溜”读为“


li


ū”

< p>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一方 面快速回顾本单


元优美语句,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巩固与提高。学生通


过自学,可以将这三段文字读通,读熟,真正做到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不添字,不漏字。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3.


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指导学生再读“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 下


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这句话。



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1


)一只活泼的小燕子在空中飞翔

< p>




2


)小燕子身体特别轻盈,与水面的接触只是轻轻地一点。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把这种画面描述出来,说一说自己感受到了


什么,


然后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


学生读得越出色,

< br>说明他的想象越丰富,感受越深刻。



学生读完后,教师 帮助学生总结朗读方法——边想象画面边读


部编版人教版


201 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书。



【设计意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 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合理


的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只要学生的描述做到了细致 ,生动,


那么就意味着他已经读懂了这段文字,当学生能做到带着自己感受


读文本的时候,他就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4.


运用方法尝试自学





1


)引导 学生运用“边想象画面边读书”这一新掌握的方法,


自学“交流平台”的后两段文字。< /p>





2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的方法,帮助 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





3


)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在此基础上,谈


一谈自己的感受。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 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画面:这朵荷花马上要绽开了,花骨朵儿已经包不住花瓣了。



感受:作者把花骨朵儿写活了。



学生 通过朗读把脑海中的画面描述出来,


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


折好它的黑 绸衬裙——膜翅,


顺顺溜


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 p>



画面:一只轻盈的小瓢虫在收拢自己的翅膀,非常可爱。



感受:作者描写瓢虫的动作很细致。



学生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 图:这一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对新习得的学习方法的掌


握程度,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反馈进 行指导。这样强化了学生的朗


读方法,也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分门别类识生字



1.


预习自学



在“


___


”上写出下列生字的偏旁,在“





”中给它们注上 音


节。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2.


检查预习



教师指名公布自己的学 习成果,帮助学生对于出现的错误进行


订正。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 全册教案(表格版)




< p>
扌(


yu


á


n

< p>





扌(


zh


ì)





扌(


l< /p>


ā


o






纟(


f


ù)





纟(


li


á


o






纟(


lu


ò)





贝(


z


ī)





贝(ɡò


n


ɡ)





贝(


d


à


i< /p>




提醒学生注意以下汉字的读音:







“援” 前鼻音发音,


“贡”后鼻音发音。


“掷”



“资”的音节是


整体认读音节。



【设计意图:


此环节意在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汉语拼音知识和偏旁


知识。但学习方式为学生自学。




3.


归纳整理




1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一板 块中的三行生字,


说一说每


行三个生字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以第一行的“援、掷、捞”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


的预习单,从而得出结论:这三个字有着相同的偏旁——“扌”


。< /p>



以此类推,第二行和第三行的生字也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为< /p>


“纟”和“贝”




2



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给这些生 字组成的词语,


并仔细观察这


些词语。



教师提示学生:


“救援”


< p>
“投掷”



“打捞”


,做 这些动作都需要


身体的一个部位,那就是——手。


< p>
师生小结:


“援、掷、捞”这三个字的意思都与手部动作有关。

< p>


学生拓展提升:


“拍”



“打”



“挑”


“挖”的偏旁也是“扌”



这些 字的意思也与手部动作有关。



师生总结:偏旁为“扌”部的汉字,其意思与手部动作有关。




3


)按照总结第一行生字字义的方法 ,借助文中词语,尝试总


结二三行生字的意思。



“缚、缭、络”的偏旁都是“纟”


,因此其意思都与丝线有关。


类似的还有“纺”



“织”



“绸”




“资、贡、贷”的偏旁都是“贝”


,因此其意思都与金钱有关。


类似的还有“财”



“购”



“贩”




教师指导为什么以“贝”字作偏旁的汉字与金钱有关。



夏商时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币


.


所 以当时造字时便


以贝字作为与金钱有关的字。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利用偏旁来识记生字,


理解字义,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再让学生运用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p>



这种方法自主获取新知识。这样就实现了课堂学习的高效率。< /p>




4.


总结提升



教师指导学生再次仔细读一读这九个生字,找一找,每个生字


的读音和它的组成部分之 间有什么联系。



以第三行三个生字为例:



资(次)



贡(工)



贷(代)



以上每个汉字都有一组成部分与整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



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汉字也是如此



援(爰)



掷(郑)




(劳)



缚(尃)




(尞)



络(各)



师生总结:这九个生字,其 偏旁与字义相关,另一部分与它的


读音相同或接近。这样的字在我们的汉字系统中称为形 声字。



教师明确形声字定义:形声字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 形旁)


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学生举例说明:



拍:


“扌”是形旁表字义,


“白”是声旁表读音。



纺:


“纟”是形旁表字义,


“方”是声旁表读 音。



购:


“贝”是形旁表字义,


“勾”是声旁表读音。



【设计意图:这一 环节是总结提升,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明确形


声字的定义及实际规律,还应给学生实际体会 的机会,学生通过举


例说明,会对形声字这一类型的汉字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 p>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精挑细选析词句



1.


布置预习



查字典,查找以下四组词语的意思。




1


)清香



浓香




2



荡漾



飘荡




3



轻巧



轻快




4



灵活



灵敏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明确词语意思。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清香:指清淡的香味。



浓香:浓郁的香气。



荡漾: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



飘荡: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轻巧:轻便灵巧,简单容易或操作轻松灵巧。



轻快:不费劲儿。



灵活:指敏捷,不呆板。



灵敏:反应迅速。



【设计意图:这一 板块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词的辨析能力,因


此应首先明确这些词语的意思,不过学生既然 已经掌握了查阅字典


的方法,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





师生合作,在具体语境中区分形近词




1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清香”和“浓香”的意思,找找二者


之间的异同。



相同:都是表示嗅觉的词语,都和香味有关。



不同:它们所表示的程度不同,


“清香”的程度浅,


“ 浓香”的


程度深。




2


)提示学生回顾课文《荷花》


,想一想,荷花的香味 属于哪


一种?



< p>
结论:荷花的香味比较淡,所以,第一句选择“清香”


< br>



3


)总结方法:形近词的运 用是需要具体的语境的,因此,要


区分形近词的差别,就要将这些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中进 行对比。



【设计意图:要提高学生对词语的分析能力,首先要 帮助他们


掌握学习步骤,即查找词义,对比分析。然后再此基础上总结学习


方法。当然,这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




3.


学生运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1



学生运用在 具体语境中区分形近词这一方法通过自学解决


这一板块剩下的三个句子。




2


)师生共同验证学习结 果。



二、由表及里悟方法



1.


布置预习




1


)安排学生借助文中拼音将以下两段话读熟:

< p>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

< p>
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部编版人教版< /p>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独角牛的甲壳铁黑色,很硬,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2


)找一找这两段话中分别描写了燕 子和犀牛的哪些部位。



2.


检查自学成果


< br>(


1


)指名朗读这两段文字。




指导学生将


“似的”


读正确,


“似”


读为



shì




“甲壳”



“壳”


读为“


qi


à


o






2


)描 写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




描写独角牛的:甲壳、角



【设计意图 :


“词句段运用”


这一板块的第二部分的学习目标是

< p>
照样子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要达到这目标,前提是充分领会


例句的写 作特点,要领会写作特点,首先要将文本读熟,这可以通


过学生自学完成。教师要对学生 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




3.


深入体会写作特点




1


)剥丝抽茧寻找特点



教师 指导学生根据自学成果二,找一找燕子的羽毛、尾巴、翅


膀分别有什么特点。

< p>


羽毛——黑色的



尾巴——剪刀似的



翅膀——轻快有力




2


)层层推进总结方法



要将 小动物的外形特点描写生动,


首先应明确它由几部分构成,


然后 从颜色、形状、动作等方面明确每部分的特点是什么。




3


)巩固强化学习方法


< br>指导学生按照寻找燕子外形特点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总结


独角牛的外形特点。



独角牛:甲壳——铁黑色,很硬




角——像犀牛的角



【设计意图:


学生要掌握描写动物外贸的写作方法,

< p>
离不开教师


的指导,因此教师需要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指导,而由具 体


的文字到抽象的方法是需要一个递进过程的。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掌

握学习方法,领会写作手法。




4.


尝试写作



学生运用刚刚掌握的写作方法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描


写它的外形特点。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写作。并当堂检测学习成果。



三、日积月累读经典



1.


布置预习



正确朗读


《忆江南》



读准字音,


读 通句子,


注意


“谙”


的读音,


借助资料查阅“谙、蓝”的释义。



教师检查学 生自学情况,对个别字进行读音指导。比如“谙”


读为“ā


n< /p>



,它在词中的意思是熟悉,


“蓝”的意 思是蓝草,叶子可


制青绿染料。



解决了字词障碍后,学生再读整首词。



2.


在朗读中想象画面




1


)指导学生反复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 绿如蓝”这


两句,找出词中所描写的景物,诗人提到的颜色。



景物:江花,江水



颜色:红,绿



2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还


红。



引导学生根据意思想象画面,把这种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


出来。



学生再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



教师 指导学生按照刚才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的方法品读“春


来江水绿如蓝”






3


)再读整首词,想一想,作者在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师生合作交流:


因为作者写对江南的回忆,


选择了江花和春水,


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 南春意


盎然的大好景象。表达了对江南美好春天的向往。



【设计意图:经典作品需要反复诵读,因此,这一板块的学习离


不开 读,学生在读中才能领会意思,感受经典之美。进而达到熟读


成诵的目标也就轻而易举了 。




板书设计:







部编版 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 版)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


认识折、冀等


5


个生字

< p>
,


学写守、株、待等


9


个 生字。指导写好株、


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


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背诵课文。



3.


能借助注 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


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 好的生活。



5


守株待兔



教学重点




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


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 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 /p>


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


据图片、 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 ,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


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2


.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 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


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


这个故事的。



1


)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


“待” 的


写法。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2


)提问





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 思?




3


)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


借助课后生 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


)折颈而死:


“折”


,做一做折的动 作,提手旁。


“颈”


,应读


三声。




2


)“冀”字 正音。


“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


希冀。




3


)身为宋国笑。 出示:


[ w


é


i ]1.

< p>
做,行,做事


2.


当做,认



3.


变成


4.



[


w


è


i


]1 .


替,



2.


表目的


3.


对,


向。

< br>


师提问:在本句中,


“为”读哪个音?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识记


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


象, 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


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


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


指导书写“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


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指导书写“守”和“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板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p>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


再读课文




1


)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


)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 /p>



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2.


学习第一句



1


)谁在等兔子?


< p>


2


)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 br>


3.


学习第二句


< p>


1


)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2


)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p>


?


4.


学习第三句



1


)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


)为什么兔子 会撞到树桩上?




3


)强调颈字读音,再读一读。



4


)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



5.


学习第四句



1


)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p>




2



“耒”字教学。



这句话里







是生字,


它 的意思是什么?出示


“耒”


的图片,


上 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想一想你认识的字


中,哪个是以

< p>




做偏旁的?(随机板书 耕耘)



观察字形,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你发现了以耒作 部首的


字大多和什么有关?



【设计意 图:现在的学生对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通过


耒的图片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拉近课 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通


过耒字演变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以耒做偏旁的字,拓宽了 知识的


宽度,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


< p>



3



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


释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


(



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 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4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帮


我?农夫却 ——



寒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我们要冻死啦,谁来 救救


我?这个农夫仍然——



【设计意 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断句,同


时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





5


)出示断句,因


/


释其耒


/


而守株,冀


/


复得兔。像这样读一


读。



6.


学习第五句



1


)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收获)




2


)课文里怎 么说的?



7.


疏通课文




1


)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




2


)谁能试着像 读第四句一样读出节奏感?(配音乐)



三、写话表情,总结寓意



1.


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简单


写写吧。< /p>



老师也有两句话想送给他,


(补充板书 )谁来读一读。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2.


兔子是经常撞在树桩上吗?所以还有一句话,


想要送给农夫,


谁来读一读。



出示: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指导背诵,拓展阅读



1.


背诵课文




1


)课文填空形式提示背诵。



宋人(




。田中(




。兔走(




,折颈(




。因




)而(




,冀(




。兔(




,而(







2




出示五幅图片,看图片背诵。



部编版 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 版)




3




闭眼感受,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


因学生能力差距,


所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背诵,


分层、逐步进行,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2.


拓展阅读




1


)生读《南辕北辙》


,先读通顺 。




2


)< /p>


根据问题再读文,


《南辕北辙》


中坐车的 人犯了什么错误?



坐车的人想去(







)在(




,他却往(



)走。



小结: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它告诉


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的——(




,也不要做


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中那个——(



)的人。其实,像这样 的寓言


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外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 相信你们会


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5.


守株待兔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教学反思










6


陶罐和铁罐




学目标




1.


会认陶、罐等


10


个生字。会写骄、傲等


11


个生字。直到书

< p>
写傲、虚两个字,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


钩,能正 确读写



谦虚



傲慢



懦弱



代价等词语


.


2.

< br>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 p>


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懂得每个人都


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


慢无理 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


2-9


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


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准备




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对话、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字入手,导入新课



1.


师板书“缶”字。


(出示缶的图片)




1


)大家想一想,这节课中哪几个字带有缶 ?




2


) 教师随机板书。



2.


大家见过陶罐吗?




1



(屏幕出示陶罐图片 )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小肚


子大的罐子。


< p>


2



(屏幕出示铁罐图 片)手指屏幕,这是?



3.


这节课讲 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1< /p>


)陶罐和铁罐。



2


)生随教师板书课题(补充缶)


。师指导“罐”的写法< /p>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 p>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

< p>



1


)生自由读课文, 圈画生字。




2

)出示词语,个别检查。



争辩



恼怒



御厨



羞耻



懦弱



陶罐



奚落



轻蔑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 br>


掘开



朴素



流逝



宫殿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预设点:




1


)重点指导懦弱、



轻蔑、



奚落、朴素的读音




2


)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3


)出示和睦相处:


[ ch


ǔ


]1.


居住

< br>2.


存在


3.


跟别人一起生< /p>



4.


决定,决断



[ ch


ù


]1.


地方


2.


点、部分


3.


机关部门




师提问:在和睦相处中“处”读哪个音?



3


)生齐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查。

< br>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

< br>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


宽度。




2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p>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p>




2


)出示课 件,补充课文内容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



)陶


罐。


若干年后,

< br>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





而铁罐却


< br>





三、再读课文,画出对话



1.


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



2.


生找到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3.


将画出的对话多读几遍,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


语。



四、指导书写



回归文本



1


.学生随机交流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2.


指导“骄傲谦虚懦弱”的书写。



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


,虚字第三笔是横钩。

< p>


4.


把词语送回到对话中读一读。



板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品读对话



1.


(出示图片),经过上节课的学习,请你观察人物的表情和


神态,说说故事中的两个主 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


生自由交流


< br>(2)


课文哪一处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



(3)


原文中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由你“对陶罐和铁罐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问题切入复习导入


新 课,学生回答后顺势进入对话,帮助学生更好的品读。




2.


出示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

< p>
“我们生来


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 你


差,再说…



…”



“住嘴!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


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 什么也不怕。





1




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




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


读出了陶罐和 铁罐的不同特点。




3




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预设点:




1




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


句读一读。




2




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


句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处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 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 在朗读中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


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


;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


弱、轻蔑、争辩、恼怒”


;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


语。


< p>


二、



随堂练笔



整体感悟



1.


出示对话



“何必这样说呢?”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


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



“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


你碰成碎片!





1



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


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


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



出示:“陶罐(




)地说”



“铁罐(





)地说”




2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2.


出示完整对话



整体感悟




1


)同桌自由练习对话



< p>
2


)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


)个别展示朗读(戴头饰)



三、以读代讲



总结寓意



1.


课件显示第


10


自然段,


“时间在流 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


情。”



(< /p>


1


)齐读后点红“流逝”,



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




2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 了什么变化?



2.


生快速默读课文< /p>


11-17


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




1


)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洁、朴素 、美观。




2


)连铁罐的影子都没见到。



3.


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呢?




1


)陶罐,我想对你说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2


)铁罐,我想对你说



四、链接阅读



1.

< br>读通课本


20


页《北风和太阳》



2.


说说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人们都说,预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人和


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陶罐和铁罐》以及< /p>


《太阳和北风》两篇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的





,正视自己的(




。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


索寓言》


,下课多读一读,相信你们收获更多。




板书设计





6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而不懦弱



骄傲自大





教学反思








7


美丽的鹿角

























































教学目标




1.


认识称、禁、撒、挣、等


9


个生字


,


学写鹿、赏、匀等


13


个生字。



2.


能通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 /p>


3.


根据词语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 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 教案(表格版)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寓言,完成预习单。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


课件展示:在大森林里,有一美丽的小鹿,在水边欣赏自己


美丽的鹿 角。



2.


这头鹿也认为自己的角很美 ,可是它经历了一件事,使它改


变了一些看法,咱们先来听听它自己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


“唉,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 我的命,可四条难看


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 br>


3.


引入寓言故事《美丽的鹿角》

,板书课题,生齐读题。



二、检查预习,巩固词语



1


.课件出示预习单上词语:



匀称、不禁、珊瑚、皱起、



逼近、


撅嘴、抱怨、



撒开、凶猛、



挣脱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


认读多音字:称、禁、撒。



三、通读全文,了解段意




1


.出示句子: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


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


己的美 丽: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


束 美丽的珊瑚!




2

< br>.出示句子: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


到了自己的腿,


不禁撅起了嘴,


皱起了眉头:


“唉,


这四条腿太细了,


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3


.出示句子: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


从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 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


部编版人教版


2019- 2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 p>
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


紧抓住这 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


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 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这三段话,就像是三幅画面,用三个词语给每幅画加上标题。



4.


完成填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丛林中,一只漂亮的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


______


的身段 和


_______


的鹿角,抱怨


___ ___


的腿。而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却是鹿



_____


救了他的命。



5


.教师小结:能抓住关键词语初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也


就 初步读懂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说课文的主 要内容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


难度,学生往往是泛泛而谈,抓不住重点,因此引导 学生用抓关键


词或联系上下文抓关键句的方法概括自然段的段意,然后把各自然


段的段意串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这样就给学生降低了


难度, 使他们很快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语言,感悟文本



1


.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




出示句子: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 ,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


象两束美丽的珊瑚!





1




课文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鹿觉得自己的鹿角


很美?——理解“精美 别



致”





2




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3




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导读出自我


欣赏、自我、陶醉、自 我赞



美、自鸣得意的语气。




2.


小鹿怎么样评价自己的腿?


< /p>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三 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出示句子: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


了眉头: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


)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太细、配不上自己的鹿


角)




2



你从小鹿的哪些表情可以看出它特别不满意自己腿?


(不

< p>
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 br>3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对 学生的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有目的地


展开阅读,从而使阅读更加有效。




二、研读心情,体味变化




1


.是什么事让鹿改变了对自己角和腿的看法呢?



2.


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




3.


运用语气词进行想像说话。


(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





1


)当鹿灵巧地把狮子远远地甩在后面时,狮子灰心丧气不


想再追了:









< /p>




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2


)正在这时候,糟糕,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凶猛的

狮子一看,机会来了:













(3)



鹿




















4.< /p>


多危险啊,经历了狮口逃生的鹿深有感触地说——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


逃生。



5.


这时,鹿又会对角和腿说些什么?




鹿对角说:


“你虽然美丽,但是(








鹿对腿说:


“你虽然(




,但是(









三、领悟寓意,升华主题



1.


师生交流:从寓言里悟出来的道理。




2.


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 无缺,引出“尺有所短,寸


有所长。




3.


学习了本篇课文,知道了事物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一


部编版人教版


2019-2020


小学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味欣赏长处而看不见短处 ,是不对的;因为它的短处完全否定长处


也是不对的,我们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4.


拓展寓言故事《朋友 与熊》




< p>
两个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途中,突然遇到一头


大熊,其中的一个 立即闪电般地抢先爬上了树,躲了起来,而另一


个眼见逃生无望,便灵机一动马上躺倒在 地上,紧紧地屏住呼吸,


假装死了。据说,熊从来不吃死人。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 脸


上嗅了嗅,转身就走了。躲在树上的人下来后,问熊在他耳边说了

些什么。那人委婉地回答说:


“熊告诉我,今后千万注意,别和那些


不能共患难的朋友一起同行。




5.


教师总结:点明寓言的特点。



板书设计




7


.美丽的鹿角



鹿角



美丽



差点送命



鹿腿



难看



死里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教学反思








8


池子与河流



教学目标:



1.

认识淘、涯等


9


个生字。读好应这个多音字,区分尊和遵< /p>


这两个同音字。



2.

< br>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诗歌。




3.


结合生活实际讨论


:


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90482.html

部编版人教版2019-2020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部编版人教版2019-2020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