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李西营 熊建萍主编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2 13:24
tags: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willson)


第一章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 br>(感


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绪情感过程、意 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


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大脑分为四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分别掌握人的精神、思维功能,体觉功能,


听觉功能,视觉功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 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的能动反映。



神经系 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活动。


反射活动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


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


传出神经、效应器。条件反射又叫信号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构造主义心理学:奠基人冯特。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机能主 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


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


把意识看成一种川流不息


的过程。意识是个人的、


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

环境。该学派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 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

< p>
行为主义的基本公式为:


S-R


。行为主义的两个 重要的特点:①、②。



格式塔心理学:


又称完形心理学。创始人。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


意义;整体大于 部分之和。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思想基础:性恶论。 关注点是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强调


潜意思过程的重要性,并利用这种理解去帮助精神疾 病患者。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思想基础:性善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参与观察法、非参与观察


法)


、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调查法、测验法(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


测验、人格测验、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第二章



感觉分类:

< br>外部感觉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肤觉)


和内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肌体觉)



知觉分类:


物体知觉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和社会知觉


(他人知觉、


人际知觉、自我知觉)


。还可 以分为正确知觉和错误知觉(错觉)


。错觉包括两种:物体错觉


和对人的错觉。物体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形重错觉、视错觉)


。错觉原因(首因 效


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的高低是由感觉阈


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刚刚能引起感觉 的最小刺激量,


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对这种最小刺激量


的感觉能力,


称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 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关系。


还有就是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 觉阈限。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对差别感觉阈限的 感觉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关系。



感 觉规律主要是感受性的变化规律。第一,感觉适应。第二,感觉对比。第三,感觉的


相互 作用。第四,联觉。第五,感觉后像。



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直观教学: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三者各有特色,既有优点也有不足。缺乏


语言指导的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往往使学生不能全面观察而只注意到他们感兴趣的次要部


分,忽略事物的主要部分,难以形成全面、正确的感知。在言语直观中,如果语言描述缺乏


有关形象的支持,也难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记忆 表象:过去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称为表象。



表象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必要环节,是介于感知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

< p>


记忆的分类:


1


根据记 忆的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


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


显著特点是保存事物的感知形象,具有典型的直观性;语词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公式 、定


理、规律等为内容的记忆。其特点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基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逻 辑性,


为人类所特有;情绪记忆:是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主要内容的记忆。


2


根据信息加工


处理的方式分类:

< p>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 /p>


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涉及的是“是什么”



“怎么样”的知识;程序性记忆


是关于“如何做”或“如何做”事情 的记忆,她已技巧性动作为基础,包括知觉技能、认知


技能和运动技能。


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


再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


需要意识的参与。


3


根据信息保持的时间长短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信息的容量


是有限


,


一般为


7+-2


个记忆单位;长时记忆。



识记是人脑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


识 别并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


包括有意识记和


无意识记。机械识记 和意义识记。



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常规性思维、创


造性思维;直觉思维也就是直觉(非逻辑思维)< /p>


、分析思维(逻辑思维)



< p>
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想象在实践活动中有预见功能、补充功能、代偿功能。



意志的品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自觉性(相反的是:暗示性与独断性)


、果断性(相反


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坚持性(相反的是:顽固执拗与见异思迁)


、自制性(相反的


是:任性和怯懦)




第三章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包括心理 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度和指向性。



体液说:古希 腊学者希波克拉底提出。胆汁质似夏天般暴躁、


多血质似春天般热情、黏


液质似冬天般冷漠、抑郁质似秋天般忧伤。



目前我国 心理学界一般认为,


气质的生理基础是神经类型。


神经系统类型 的概念由俄国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第一次提出,


他指出,


大脑皮质的神经过程


(兴奋和抑制)具有三个基本


特性: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根据这三个特性,巴甫洛夫把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分为四种:

活泼型、兴奋型、安静型、抑制型。



神经类型(气质


类型)



强度



均衡性



均衡



不均衡



灵活性



灵活




行为特点



活泼好动、反应


灵活、好交际



攻击性强、易兴


奋、不易约束、


不可抑制



安静、坚定、迟


缓、有节制、不


好交际



胆小畏缩、


消 极、


防御反应强



活泼型


(多血质)





兴奋型


(胆汁质)





安静型


(黏液质)





均衡



惰性



抑制型


(抑郁质)







英国人格心理学家艾森克进行了完善:


稳定外倾型相当于多血质、< /p>


稳定内倾型相当于黏


液质、不稳定外倾型相当于胆汁质,不稳定内 倾型相当于抑郁质。



气质差异与教育:①树立正确的气质观,


不做好坏之分。


②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


因材


施教③客观分析优缺点,扬长避短。


< br>性格的类型差异:


第一,


机能类型说,

< br>英国心理学家培因和法国心理学家李波将性格划


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p>


第二,向性类型说,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性格分为内倾型和


外倾型;第三,文化


-


社会价值说,德国斯普 兰格把人划分为六种类型:理论型、政治型、


经济型、社会型、审美型和宗教型。



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分析判断力五种基本能 力。



智力理论包括二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把智力划分 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结


构论、多维论、三维论。



1905


年,


比奈与 西蒙共同编制了比奈


-


西蒙智力量表,


这是世界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


大学教授特曼于


1916


年修订的斯坦福


-


比奈智力量表,第一次引 入智商。




心理年龄(


MA




智商(

< p>
IQ



=




×


100


实足年龄(


CA



< br>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智力量表共分为三套。一套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



;另一套韦


氏儿童智力量表(

< p>
WISC



;还有一套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 /p>


WPPSI



。这三种量表都包括言


语测验和操作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是一种团 体智力测验,可用于较大规模的测试。它是非文字测验。



第四章



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 段:①婴儿期(


0-3


岁)语言、动作发展超级快②幼儿期



3-6



7


岁)游戏促进心理社会性③小学时期(


6



7-11



12


岁)学习开始成为主导活动,


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④初中时期(

< p>
12



13-14



15


岁)⑤高中时期(


15



16-18



19


岁)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成熟⑥成年早期(


19



20-35



36

岁)智力发展达到高峰⑦成年中


期(


36

< br>、


37-60


岁)身体和各种认知能力都开始缓慢衰退⑧ 成年晚期(


60


岁以后)人格与社


会性 还在继续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


4.


个体


差异


5.< /p>


关键期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1


、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①家庭的人际关系模


式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②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③婚姻冲突


与离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2


、学校对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3


、网络对儿童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心理发展的本质





瑞士皮亚杰认为儿童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机械 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内部,


而不 是外部环境。


思维起源于动作,


动作不仅包含外部的

< p>
动作,


还包括内化了的思维动作。


动作的本质是主 体对客体的适应。


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是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 适应。适应的心理机制包含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2


)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 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


括;


同化是主体将环境刺激纳入并整 合到已有图式中,


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顺应


是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刺激,


要按照新刺激的要求改变 原有认知结构或创


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刺激的需要;平衡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 /p>



均衡






2.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


< p>
(1).


感知运动阶段(


0-2

< br>岁)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获得经验,运用最初的图式对待外部世界,


协调感知和动 作间的活动,


并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一些低级的动作图式,


以此来 适应和探索外


部环境。



(2).


前运算阶段(


2-7


岁)运算是指一种内部 的认知活动,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



前运算

< br>”


是指儿童不能进行逻辑思维运算。


这阶段儿童的认知发 展有以下三个特点:


具体形象性;



可 逆性;自我中心性


.


(3).


具体运 算阶段(


7-11



12


岁)儿童的认知活动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掌握了分类、排


序等逻辑运算能 力,


但运算的形式和内容仍然不能摆脱具体事物,


不能进行抽象 的逻辑运算。



(4).


形式运算阶段 (


12-15


岁)思维摆脱了具体事务的束缚,可以把内容和形 式区分开来,能


根据各种假设进行推理,能够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

< br>


在教育方面,皮亚杰重视幼儿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开发学生智力 。



(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



1


、心理发展的含义维果茨基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心理在 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


从低级的心理机能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的标志:



理活动随意机 能的提高;心理活动的抽象


-


概括能力的增强;以符号或词为中 介的心理结构


的形成;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 br>2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最佳年龄


< p>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


有两层含义:


一是教学 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它决定着儿童的发


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 、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二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


一方面应适应学生的 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



中小 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注意稳定性的发展;注意广度的发展;


注意转移的发展;注


意分配的发展



中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p>


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抽象材料记忆水平的


不断提高;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记忆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组织和精细加工。

< br>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 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仍带


有很大的具体性;


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存在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


逐渐


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


同时这个思维 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由具体形象思维


到抽象逻辑思维 的过渡,存在着不平衡性。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


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辩证逻辑思


维迅速发展;对问题情境的思维有了质的飞跃;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不成 熟性,体现在:


理想主义、喜欢争论,常常与父母发生争论、优柔寡断、言行不一、自我 关注、同时中学生


认为其他人也很关注他、与众不同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



1


、信任感对怀疑感(


0-1


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对人和周围世界的基本信


任,形成



希望



的心理品 质



2.


自主性对羞怯感(


1-3


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克服羞怯感,形成一




意志


”< /p>


的心理品质。



3.

< br>主动性对内疚感(


3-6


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个 体的主动性、进取心、责任感。



4.


勤奋感对自卑感(


7-11


岁)



5.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20


岁)本阶段的任务是获得自我


同一性,避免角色混乱。


6.


亲密感对孤独感(


18-25


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


繁衍感对 停滞感(


25-50


岁)


8.


完善感对绝望感(


50



-


死亡)



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 中形成的,


是整个人格和社会性的核心结构,


主要包括:


自我概念、


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体验以及自我同一性。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3:2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9852.html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李西营 熊建萍主编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