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体的检验
气
体
O
2
CO
2
H
2
CO
检
验
方
法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
通入澄清石灰水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
点燃
,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
灰水的烧杯
< br>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迅
速倒转后,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通过白色
CuSO
4
粉末<
/p>
通入
HNO
3
酸化的
AgNO
3
溶液中
石灰水变浑浊
木条复燃
石灰水变浑浊
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
现
象
CH
4
NH
3
H<
/p>
2
O
(气)
HCl
①
烧杯内壁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白色粉末变蓝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
< br>①
初中阶段不要求掌握
②
p>
硫酸铜
(
CuSO
4
)
,
白色粉末状
固体
。
极易与水作用生成
蓝色
p>
的
CuSO
4
·<
/p>
5H
2
O
(
p>
五水硫酸铜
,
俗名蓝矾
、
胆矾
)
,
反应原理为
:
CuSO
4
+
5H
2
O====Cu
SO
4
·
5H
2
O
。
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
检验
水的生成
或用来
吸收
水
。
气体的干燥
实验室制取出来的气体往
往含有水蒸气,要获得较纯的气体,就需要对其进行干燥。
能
吸收气体中水分的物质叫
干燥剂
。常见的干燥剂有
NaOH
、浓
H
2
SO
4
、生石灰等。
在选择干燥剂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气体的性质。
(
1
)
把
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酸性的气体
(如
HCl
)
和
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气体
(如
CO
2
、
SO
2
)叫做
酸性气体
。酸性气体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
(
2
)把
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碱性的气体
(如
NH
3
)叫做
碱性气体
;碱性气体不能用酸
性干燥剂干燥。
(
3
)
p>
与水混合显中性
的气体叫
中性气体
,中性气体(如
O
2
、
H
2
、
CO<
/p>
等)对干燥剂没
有要求。
干燥剂
酸性
浓硫酸
可干燥的气体
H
2
、
O
2
、
CO
2
、
C
O
、
CH
4
、
N
2
、
SO<
/p>
2
、
HCl
不能干燥的气体
NH
3
①<
/p>
固体氢氧化钠
碱性
生石灰
碱石灰
无水氯化钙
中性
无水硫酸铜
除
NH
3
以外的所有气体
②
H
2
、
O
2
、
CO
< br>、
CH
4
、
N
2
、
NH
3
CO
2
、
SO
2
、
H
Cl
③
④
⑤
NH
3
⑥<
/p>
①
浓硫酸不能干燥
NH
< br>3
的原因
:
2NH
3
·
H
2
< br>O+H
2
SO
4
====(NH
4
)
2
SO
4
+2H
2
p>
O
②
固体氢氧
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
③
固体氢氧化钠不能干燥
CO
2
< br>的原因
:
2NaOH+SO
2<
/p>
===Na
2
SO
3
+H2O
④
固体氢氧化钠不能干
燥
SO
2
的原因
:
2NaOH+SO
2
===Na<
/p>
2
SO
3
+H2
O
⑤
生石灰不能干燥
HCl
的原因
:
CaO+2HCl===CaCl
p>
2
+H
2
O
p>
⑥
五水硫酸铜不能干燥
NH
3
的原因
:
2NH
3
·
H
2
O+CuSO
4
====(NH
4
)
2
SO
4
+Cu (OH)
2
物质的除杂
实验室制取出来的物质,
可能会含有其他杂质,
要获得较纯的
物质,
需要对其进行除杂
操作。
p>
除杂的原则可以归纳为
“
不增
”
(即
不能增加新的杂质
)
、
“
不减
”<
/p>
(即
非杂质成分不能减
少
)
、
“
易分
< br>”
(即容易分离)
除杂常见的
方法有:
沉淀法
(
将杂质转化成沉淀<
/p>
,
经过滤除去
)
、
气化法
(
将杂质转化
成气体
,
使其自然逸散
)
p>
、
转化法
(
将杂质
转化成所需物质
)
、
溶解法
(
物质不溶但杂质能溶
,
溶解后过滤
)等。
若同时有几种方案
除去杂质,
则选择简单易行、
除杂彻底的方案;
尽可能选择既能除去
杂质又能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一举两得。
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除杂归纳如下:
类型
物质
CO
2
气体
O
2
杂质
CO
或
H
2
O
2
CO
2
SO
2
HCl
通过
NaOH
溶液
操作
通过灼热的
CuO
通过灼热的铜网
还原反应
金属
+O
2
→金属氧化物
碱
+
非金属氧化物→盐
+H
2
O
中和反应
原理
-
-
-
-
-
-
-
-
-
上一篇:中考化学必考5大实验考点
下一篇: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图和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