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中西方翻译史名词解释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2 10:34
tags: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dynamips)


名词解释



1.


郭沫若的“风韵译”




在翻译时实现两种文化意识的融合,


两种语言的转换和审美风格的再度创造,


做到


“字句、


意义、气韵”三者“不走转”


,不走样。其意是说我们不能凭借着自己的 主观感觉而赋予翻


译文本某种风韵,


而应该根据原著的风格来确 定译文的风格,


译文应该以原著的风格为出发


点和归宿。



2.(1)


道安的“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 游字”何意?




2

< br>)


“五失本”何意?




1


)道安,东晋前秦高僧,佛经翻译评论家,致力于“般若学”


,倡“本无”宗,


“案本而


传,不令有损言游 字”


:要求要按原本逐字逐句地翻译,不得对原文的字有所增减。他的翻


译主张:


“究其旨趣,殆归直译矣”


。直译派代表人物 。




2


)道 安的“失本”指的是在译经过程中对原作内容或形式的流失。这“五失本”


,反映了


译家在“译梵为秦”时,充分认识到两种语言(在语法、修辞、文体以及行文习惯诸多特点< /p>


上)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所作的变通(三、四、五项皆指译者为求译文简明易了所


作的削繁删冗)


“失本”


< p>
是为了使译文达到符合汉文规范。


这是失原作之本,


却得译作之本。


此乃道安高明之举。


“失”正是为了“得”< /p>



“以得补失”


,这是翻译的辩证法。可 以说,


“案


本而传”是相对的,而“失本”则是绝对的。


“不失本”便不成翻译。



3.



徐光启的翻译思想



徐光启是我国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大潮中之先驱


,


被称为“西学翻译之父”



“科学译

< p>
祖”



徐光启的


“翻译— 会通—超胜”


思想有两大特点


:


一是求 知



,


求真理


;


二是抓重点


,



“急


需”


,

并能从哲学方法论角度着眼。


提出翻译西洋历书须分轻重缓急、

循序渐进的见解



,


并提


出了自己的翻译思想


:


“臣等愚新认为


:


欲求超胜



,


必须会通


;


会通之前


,


必须翻译。


”意思是


,



有通过翻译才能“会通”



(


学习与掌握


)

,


只有“会通”才能“超胜”


(


超 越与争胜


)


。与西方


传教士利玛窦合作 翻译了《几何原本》




4.


方梦志



《医学词典》






5.


慧远的“厥中论”



慧远主张厥中论,既反对“依实去本,务存其本”也反对“文过其意,理胜其辞”


“厥中”


即克服文派质派的缺陷,以达折中。与儒家中庸 文化和“中和”美学观有相同之处。




1


)从文体角度,道出翻译困难:以文应质,则疑者众(意译过头而失其真)


;以质应文,


则悦者寡(直译过头而失其美)


。 主张:


“令质文有体,义无所越”


(直、意相结合)

< p>




2


)提出了“质文择中”的中间道路,二者相辅相成。



意义:重新回归孔子“文质之论“,深化了文体学的本体认识;




关注翻译的阅读效果,有一定读者意识;




综合了文派和质派的要义,


融合了佛 儒学、


佛学思想,


完成了文质文体上新的认识论循环。



6.


玄奘的“五不翻”原则



玄奘论五种不翻:


“一秘密故,如陀罗尼直言,咒语。二含多义故,如薄 伽,梵具六义尊重,


智慧清浅自在,炽盛,端庄,名称,吉祥,尊贵。三此无故,如阎浮 树胜金树,中夏实无此


木。


四顺古故,


如阿耨菩提正偏知,


非不可翻,


而摩腾以来,

< br>常存梵音。


五生善故,


如般若。



玄奘立的“五不翻”原则,对后世的翻译活动,特别是


20< /p>


世纪初掀起的“译名大讨论,


”具


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7.


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思想



?



鲁迅认为:


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两面,


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

< p>
一则是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前者鲁迅称为





,后者称为


“< /p>






?





宁信而不顺



的规定,意为在信和顺不能两 全时,宁可译文不顺也要忠实于原文,决


不欺骗读者。



?



从实质上来讲,

< br>“


宁信而不顺



就是要使原文的 内容、风格、笔锋、韵味在译文中得以再


现。


鲁迅认为,


直译的目的是在介绍外国思想以供借鉴的同时,


还要通过译文改造我们


的语言。



?



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的主张与



拿来 主义



的思想是一致的。先要敢于“拿来”

,而后


才有选择和吸收。




.


简答题



1.


鲁迅提出的“双标准”和“双功能”分别是什么?



?



“易解”和“丰 姿”论是鲁迅提出的翻译双标准。鲁迅认为: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

< br>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也就是既要通顺,又要忠实。 通顺


就是通顺易懂;


忠实即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形式这个不可分 割的统一体,


包括对构成原


作的一切要素(语言要素、超语言要 素、艺术要素等)的全面忠实。这就是艺术性翻译


的标准,这就是鲁迅提出的“易解、丰 姿”双标准的真谛。



?


< p>
“移情”和“益智”是鲁迅提出的翻译双功能。译者的“移情”是指译者与作者心灵相


通、志趣相投、情感相宜,同时又与作品思想吻合、爱憎共生、审美一致。译者通过与


作者和作品的这种契合,在翻译中能把原文的形式、内容和精神原原本本地传达出来。

< br>“益智”即有益于智力,启迪读者的智慧,增长读者的学识。


< br>2.



1


)严复翻译的“三标准 ”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答:是“信、达、雅”翻译原 则和标准,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理论核心和纲领。


“信


达雅” 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三字之间关系实质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关


系, 以“信”为本,以“雅”为“表”


,以“达”为其间“纽带


”< /p>


,三位一体。



第一,


“达”和“信”的关系



“达”是为了“信”



“信”和“达”是一个 恒定不变的标准,


“信”是不背文意,


“达”

< br>是刻意求显,


以显其意,


期意行远。



雅”


是用汉代以前的字法句法和 抑词就义等做法以


“达



< p>
,


求显,可见,信是手段,达是目的,而雅是追求“达”的条件,方法,求 “雅”是为了


求“达”



< p>



2


)为什么倡导“雅 ”?“雅”的含义是什么?



1.


< /p>


雅是为了“达易”


,求显其意。中国文学史有上下两层潮流,其中 士大夫文学潮流占主


体文化中的主流,追求贵族化的雅,以维护传统文言的尊贵地位。< /p>



2.



从译作 整体来看,雅是指译作的文学价值或艺术价值。翻译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真谛


在于创造 性。所谓雅,不是高深或讲修辞,而是文学价值或艺术价值比较高。译作具备


文学价值便 不再是原作的附属和模仿,而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具有欣赏价值的作品。



3.



从当时的社会价值看,


“雅”可以理解为一种“可变标准”


。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应有


各自不同的


“雅”


之标准,

< br>翻译标准本来就是一个社会当时价值观的反映。


我们看待雅,

不应将之看作是独立于,或超出于信和达之外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三位一体,至信至达


至雅,其重点都是放在“意义”上。



3.



马建忠“善译”说翻译标准的思想意义、价值是?



马建忠的“善译”思想,给译界提出许多理论思考。



首先,


指出善译的条件,


强调译者平日对本国语 言文字和对象国语言文字必须有很高的


修养,对语法学、词源学、文体学、修辞学等学科 有很深的研究,这是对译者的素养提出的


最高要求,应当说,这是译者毕生追求的目标。



其次,他指出“善译”的过程。这实质上提出了译文应与原文 “形似、意似、神似”的


理论问题,


“意旨”

< br>“神情”


“语气”


“心悟神解”这十个字可以说是译者在 整个翻译过程中理


解和表达的全部。



复次,


他指出


“善译”


的实质,


这实质上又提出译文应与原文所谓


“等值”


的 翻译理论,


“无毫发出入”应该是译者的最高追求。



最后,


他提出译成之文“能使悦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的要求,这实 质上提出译文


应与原文达到所谓的“等效”翻译的效果。这是翻译的最高理想境界。



马建忠洞察翻译的本质,


掌握了翻译的内 在的客观规律,


进而提出


“善译”这一科学译

< br>论,成为中国翻译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座里程碑。



4.



结合时代背景,谈谈梁启超为何 倡导翻译西方政治小说。其意义何在?



1.


当时正值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为挽救民族危亡,


梁启超决定效仿西法,翻译西方政治小说,以指导变法维新运动,救国图强;



2.


近代中国封建专制腐朽统治,顽固派因循守旧思想,为救 亡图存,梁启超认为“国家欲


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疾呼变 法自强,将兴西学与翻译西籍作为维新变法之重。



3.


梁启超是提倡翻译西洋文学第一人,首次提出“政治小说”主张,认为小说具教化国民


的功用。


借鉴、


翻译西方政治小说是推动中国 政治变革的重要步骤。


梁氏小说翻译理论给当


时维新前后的“新 学”之风又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改变了社会上对翻译小说的歧视,产


生了良好的社会 影响,


繁荣了晚清小说翻译事业,


迎来了文学翻译的兴盛时期。


在这一时期,


出现了一批热衷于西洋文学的翻译家和一批西方文 学翻译名著。



5.


玄奘“既须求真 ,又须求俗”


,什么意思?



他的翻译 主张,


“既须求真,又须求俗”


。他既不赞同道安等人的直译, 也不赞成鸠摩罗什等


人的意译,而是主张直译和意译完美的结合,即提出了“圆满调和” 的翻译主张。这是我国


古代翻译思想的典范。正如梁启超所云:


“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


也。


”玄奘既 重“信”


,又重文体风格。译文达到了“和谐”理想的境界(极轨)

,在翻译史


上成为一派“新译”




6.



林语堂“翻译标准”




(



)


忠实标准



林氏认为

< br>,


忠实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四等


:


直译、死译、意译和胡译。死译是直译走向极端的


结果


,


胡译是意译走向极端的结果。他认为直译与意译两个名称虽然便于使用


,


但仍是不中肯


的名称


,

< p>
容易引起人家的误会


,


使之成为死译和胡译的庇护 所


,


或令人以为翻译有两种同时可


行的 标准。其实这两个词不过表达了历来客观存在的翻译方法的不同倾向


,

< br>两者是互相对立


又互相渗透


,


互 相转化的翻译中。“两者是融为一体的翻译非绝对


,


译者所能谋 达到之忠实


,


即比较忠实之谓


,


非绝对的忠实之谓。”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


,


因为“凡文字有声音之美


,


有意义之美


,


有传神之美


,


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


,


决不可能将这些同时译出


,


译者所能求的只是


比较的非绝对的成功。”



(



)


通顺标准



关于翻译的通顺标准


,


他从心理学角度指出


:

“寻常作文之心理程序


,


必是分析的而非组合的

< p>
,


先有总意义而后裂为一句之各部


,


非先有零碎之辞字


,


由此辞字而后组成一句之总意义


;


译文


若求通顺之目的


,


亦必以句义为先


,


字义为后 。



与此同时


,


林氏还提出句译理论


,


主张翻译只能


以句为主体的“句译”


,


不能以字为主体的“字译”。“译者对 于原文有字字了解而无字字


译出之责任”译者所应忠实的


,


不是原文的零字


,


乃零字所组者的语意。” 罗选指出


,


“林语


堂是中国第一个在 翻译中运用以句


?



?


单位的学者”。




(



)


美的标准



翻译还有美的方面须兼顾。 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当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


,


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


,


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尤其是 翻译文学作品


,


更不可不注意


于文字之 美的问题


,



凡译艺术文的人


,


须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认出


,


于译时复极力


发挥


,


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务。”翻译须传神


,


译者不但须求达意< /p>


,


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字



?


是什么


?


就是一字 之逻辑意义以外所夹带的情感上之色彩


,


即一字之暗示力。”他 又从另


一角度将这三条说成是译者的三种责任


:



第一是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


,

第二是译者对中国读


者的责任


,


第 三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三样的责任心齐备


,


然后可以谓具有 真正译家的资格



7.


矛盾的“意境 论”



“艺术创造性翻译论”





(简答题)


< /p>


矛盾的


“意境论”


“艺术创造性翻译论”



是他


19 21


年提出的


“神韵说”


的进一步发展 ,


是翻译的最高境界,然而却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目标。



矛盾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作的报告


《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 翻译质量而奋斗》



指出,


“传达原作 的艺术境界”是文学翻译的根本任务。他把我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的这一重


要范畴——意境 ,引入文学翻译,使“意境论”成为我国文学翻译中具有独特意义的理论。


文中精辟地论 道: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


我们 要求于文学作品的,


不单单是事物的概念和情


节的记叙,


而是在这些以外,更具有能够吸引读者的艺术意境,即通过艺术的形象,使读者


对书中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强烈的感情。


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 术意境传达


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为了达到“艺术创造性翻译”


,需要 以下几个条件:



其一,


必须要求译者 具有广博丰富的生活经验。


文学作品是描写生活的,


译者何创佐 者


也一样,


也需要有生活体验。


译者的 生活经历与生活体验愈丰富,


对于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


的生活也 愈容易体会和了解。



其二,必须使“译介与研究”密切结合。 翻译的成果应该是研究的成果。


“译者翻译一


部作品,必须对原 作进行科学的研究,要全面正确地分析、研究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社会和


生活环境,以及 作者的思想和风格。




其三,


必须强调译者对待语言的运用问题。


好的翻译者一方面阅读外国文字,


一方面却


以本国的语言进行思索和想象;


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译文摆脱原文语法和词汇的特殊性的


拘束,使译文既是纯粹的祖 国语言,而又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和风格。



满足了这些条件 ,才能真正达到“艺术创造性的翻译”




8.


慧远为何提出“厥中论”的主张?(答案同上:名词解释)



9.


鸠摩罗什为何倡导意译?




鸠摩罗什主张


“以信为本”



强调翻译必须如实传达原作的文体,



“信”


的基础上追求


“美”

< br>,


使译文达到信与美的和谐统一。因此它的译经“曲从方言,趣不乖本”


,追求以曲折的方式


用汉语表达,但不违背原意,达到辞旨婉约,自然流 畅,声韵俱佳的效果。其译作有“文辞


流便”之誉。他是佛经翻译意译派代表人物,是译 界第一流宗匠。



?



他属于哪个派别?





鸠摩罗什重意译,而不主张直译。是继支谦之后“文质之争” 中


“文派”的又一代表人物,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位“文派”大师。


?



为何倡导要保持“天然西域之语趣”?(答案不明确,需归纳)



鸠摩罗什的译著


《妙法莲华经》


“有天 然西域之语趣”



说明在译文中仍然可见原作之神


情,他对西方辞体有着自己精辟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0:3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8925.html

中西方翻译史名词解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