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西方译论提纲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2 10:33
tags: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登记)


西方译论提纲



翻译理论就是运用系统化的方式 对翻译现象进行概括得出的结论。大体来说,翻译理论建构的基础


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所有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这是最基本、最明了的命题;



第二,古代翻译理论与现代译论是源与流的关系,其中大多数表述不成体系,为翻译学科 的建构奠定了理


论基础和哲学基础,因此我们也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沿革进行简要的介 绍。



第三,有必要认识到,翻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 及到语言、文学、文化、社会、心理、审美等多


种人文社会学内容,因此,西方翻译理论 流派也必然会探讨人文领域诸理论对译论产生的深刻的影响,这


也是我们这次对西方译论 进行分类的基本标准。首先简要叙述西方译论的沿革。







古罗马 的西塞罗被认为是西方翻译理论的奠基人,他首先明确地提出了意译的原则,这一理论影响了

西方整个


14


世纪到


17


世纪的翻译实践。现代德语之父马丁


.


路德通过 自己的《圣经》翻译实践,以一种主


观观照的方式总结了拉丁语到高地德语翻译过程中的 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如助词使用、词序转换、隐喻


转换等,大抵成为现代语言转换理论 之滥斛。







1540


年,法国翻译家多雷提出了翻译五原则,其中基本包含了信、达、雅和风格转换的基本元素,与

< br>泰特勒、甚至奈达的翻译标准也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列 出


Chapman


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他



用鸡代替鱼,


用鲸代替骆驼


< p>
的著名论断,


这更是用生动的方


式道出了跨文化翻 译的基本原则,即用适合语言的词法、形式、表达风格来装点原文。


< br>约翰


.


戴顿是西方第一位系统的译论家,他把翻译分为直 译,意译和模仿,他主张翻译是一门艺术,并认为


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








同期的罗斯康门似乎与众不同,他 们为译者与作者是一种共生关系,译者不是作者的解释者,而是


译文读者的原创者,这一 观点对


S. Bassnett



80


年代以来的操纵学派和重写学派产生很大的影响。







18


世纪的集大成者是苏格兰的泰特勒,他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奈 达相符契。







进入


19


世纪后,随着狂飙运动和浪漫主义的兴起,译论更加侧重于可译与不可译的讨论,翻译策 略


上也更加关注于原作者和原本的精神实质,代表人物有


Sch legel



Schleirmacher








同时期的洪堡特,认为鉴于两种语 言建立对等的困难性,译者越是致力于数学统计层面的精确对等,


就越可能偏离原文的本 真。








进入


20


世纪,结构语言学和翻译科学论的发展深刻影响了西方译论的发展,翻译学理论由此进入 了


科学时代。而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文化多元理论的发展,西方译论又进入到了更加关注 文化和人文精神的


新时代。








总的来说,翻译学的方法论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








一,前语言学阶段,理论主要停留在文艺学或语文学的层面, 通过



形而上



的 模式和



主观关照



的范


式研究翻译活动。








第二个阶段是语言学时期,发轫于俄裔美国语言学家


Jakobso n,


随着


Nida


对转换生成语法的 运用达


到完善。








第三阶段是多元化理论期,这一阶段,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解构主义、文学批评、比较诗 学和


符号学,各种流派百花齐放、百花争鸣,极大的丰富了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范畴。< /p>








下面就按照研究方法论对西方翻译 理论进行分类并作简要地介绍。


我们大致分为六类


--


语文学、


语言


学、功能方法、系统方法、文化方 法和哲学方法。








第一个 流派


--


语文学方法或者说文艺学方法大体仍旧属于前语言学时 代的范畴。


但不能否认,


在翻译


理论蓬 勃发展的今天,这种方法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与美学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决不能看作一种


过时的理论。


这里我们只列出英国的一位翻译理论家西奥多

.


萨瓦里,


他列出了翻译过程中的三大难题,即

< p>
假象等值


(illusory


correspo ndence)


、语言间不可弥合的空白


(gaps


in


languages


which


cannot


be


filled


in


transla ting)


、俗语、谚语和典故的翻译,她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种美学选择过程,主 体译者实际上充


当了一个艺术家的角色。








第二大流派


--

语言学翻译理论,语言学流派复杂纷繁,甚至可以说有多少语言学流派,就相应出现了


多少语言学翻译理论,这里我们大体把它们分为四类。




1





一,意义转换理论;






二,对等理论;






三,语用学理论;






四,认知心理学理论。







下面对这四种理论逐一进行介绍。





一,意义转换理论。美国的


Catf ord


继承了弗斯和韩礼德的语言模式,提出了



翻译转移



的概念,


他认为


转移的方式包括


Level Shift



Category Shift

< br>两种,


前者主要是语法层到词汇层的转移,


后者包括语法 结构


转换、词类转换等,


当然这些主要是从印欧语系内部得出的 结论。荷兰的列文


.


兹瓦特对此进行了更为细致


的研究,


他在


ST



TT


之间建立了两个子模式,


即比较模式和描述 模式,


涉及的转换不仅包括语义、


风格


和语用方面的转换,还包括话语分析和语用学角度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意义转换理论自身的局限


性。




< p>
二,对等理论。


Vinay


Darbelnet


对作出定义即



completely different wording



Jacobson


引入了非常重要的概念,即差异中的等量。我们熟知的最重要的理< /p>


论家是


Eugene.


Nida


。他对翻译的定义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

< p>
息。动态对等或者说功能对等是


Nida


的主要命 题,对这一术语的定义与


Vinay



Darbelnet


对对等的定义


基本是一样的。








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的

< p>
6


个原则指出译文需要进行调整的六种情况分别是:








1.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翻译,可能 会引起对所指意义的误解









2.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讲不通,即所指意义完全模糊不清

< p>








3.< /p>


如果紧扣原文的译文在形式上和语义上太复杂,而导致普通读者难以理解

< br>








4.< /p>


如果紧扣原文的译文影响了对原语文本联想意义的理解和对原本风格的欣赏









5.


译文的利用方式的要求。








6.


与伴随信码一起翻译的文本需要 在音韵、词汇、句法和话语方面做出调整,如电影配音。










而一般而言,原语和译语的文化差 异越大,调整越大;原语和译语的语言差异越大,调整越大;原语


的风格越明显,调整量 也越大;原语和译语的读者(听众)的社会和教育水平的差异越大,调整量越大;


译本越 以来伴随信码,调整数量和类型越大。奈达把翻译过程分为


4


个 步骤


--


分析、转换、重构和检查,


其 中奈达特别强调对原本的语义分析。






德国的语言学家


Werner


Kol ler


也提出了对等的几个分类:外延对等、内涵对等、语篇规范对等、语用

< p>
对等和形式对等。






之所以把


Newmark

< p>
也归入了对等理论的范畴,是因为总的来说他的贡献也在功能对等的范畴内。



纽马克提出了影响文本的


10


个因 素。其中包括







1


源语作者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2


根据表现的主题和语境,原文文本常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







3


表达源语文化特有内容的词汇;








4


在当时传统的影响下,原文采用的典型文本格式;








5


考虑最一般意义上的译文读者的知识水平及其适用的语法风格;








6


根据表现的主体及语境,译文常用的语法及词汇;








7


表达译语文化特有内容的词汇;







8


在当时传统的影响下,译文采用的典型文本格式;







9


对立于原文文本与译文读者期望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或可以 进行报导、描写、判断及确证的客观事


实;







10


主客观因素造成的译者的个人观点、偏好,包括译者的群 体忠实因素,翻译译者的民族、政治、


宗教立场、社会阶层、性别等背景。





2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0: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8919.html

西方译论提纲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