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届高三地理试题
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面积约
225
平方千米,最高峰海拔
1156
米。某游
客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前往该公园进行徒步、自驾相结合的
深度体验游。下图为该游客在公
园内拍摄的一处景点照片,该景点位于海岸悬崖旁,由一
形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
裂为两瓣而成,被称为分裂苹果岩。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1.
组成分裂苹果岩的矿物直接来自(
)
A.
地球表面
B.
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
地幔上部
2.
该游客对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
A.
地壳抬升→剥蚀出露→球状风化→岩体断裂
B.
地壳抬升→剥蚀出露→岩体断裂→球状风化
C.
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挤压→岩体断裂
D.
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拉张→岩体断裂
3.
考虑当地的环境特征,该游客前往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体
验游之前无需准备(
)
A.
防风帐篷
B.
防晒物品
C.
氧气瓶
D.
防寒衣物
【答案】
1. D
2. A
3. C
【解析】
【
1
题详解】
分裂苹果岩为巨型球状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
来自
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D
正确。<
/p>
ABC
错误。故选
D
。
【
2
题详解】
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侵入到地壳内部,形成侵入岩花岗岩;这时花岗岩还在地
壳深
处,后来地壳抬升;花岗岩周围的围岩被外力剥蚀,围岩被剥蚀完毕后,花岗岩岩体
出露;花
岗岩岩体出露后,岩体发生球状风化,岩体形成圆球状,进而岩体断裂,如苹果
的巨型球状花
1
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形成分裂苹果岩,
A
正确,<
/p>
BCD
错误。故选
A
。
【
3
题详解】
新西兰南岛处于西风带,四周为海洋,风力较大,需准备防风帐篷;户外活动时间长,需
准备
防晒物品;
“五一”劳动节期间新西兰即将进入冬季,需准
备防寒衣物,
ABD
错误。亚伯塔斯曼
国家公园最高峰海拔
1156
米,整体海拔不高,无需准备氧气
瓶,
C
正确。故选
C
< br>。
【点睛】岩石的分类(按成因)
:
<
/p>
岩浆岩(不含化石)
:侵入岩(花岗岩)
、喷出岩(玄武岩)等。
沉积岩(可能含化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不含化
石)
: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等
北
京时间
2020
年
5
< br>月
27
日
11
< br>时,
8
名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峰(
28
°
N
,
87
°
E
)
,开展各项测量工作。
2020
年
5
月
27
日
< br>13
时
22
分,珠峰高程测量登
山队各项测量工
作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时(
)
A.
富士山上晨光初露
B.
安大略湖烈日当空
C.
几内亚湾夕阳西下
D.
莱茵河岸子夜繁星
5.
与山麓相比,珠峰峰顶(
)
A.
日出时刻较晚
B.
自转线速度略大
C.
日落时刻较早
D.
自转角速度略小
【答案】
4. D 5. B
【
4
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时为北京时间
5
月
27
日
11
时。富士山
位于东九区,此时为
12
时左右,不会晨光初露,
A
错误;
安大略湖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致位于
西五区,此时为
22
时左右,不会烈日当空,
B
错误;几内亚湾邻
近本初子午线,此时应为
3
时
左右,几
内亚湾不会是夕阳西下,
C
错误;莱茵河岸大致位于东一区,此
时为
2
时左右,有可
能子夜繁星,
p>
D
正确。故选
D
。
5
题详解】
地球是个球体,海拔越高,日出越早,珠峰峰顶海拔高,会比山麓早看到日出,晚看到日
落,
排除
A
、
C
;珠峰峰顶和山麓的自转角速度相同,但珠峰峰顶距地心较远,单位时间自转运动的<
/p>
弧线较长,因此自转线速度略大,
B
符合
题意,排除
D
。故选
B
。
2
【点睛】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是地方时,经度相差
p>
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东边地点
的时刻总是比西边地点早。所求地方时
=
已知
地方时±相差经度×4
分钟。
科学表
明,受环境变化影响,
L
洋流(下图)可能“销声匿迹”
,届时整个西欧地区的气候
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7.
形成
L
洋流的盛行风为(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8.
L
洋流可能“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海洋污染
C.
海底火山喷发
D.
飓风频繁
9.
若
L
洋流“销声匿迹”,西欧气候将趋于(
)
A.
暖湿
B.
暖干
C.
冷湿
D.
冷干
【答案】
7. C 8. A 9. D
【
7
题详解】
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判断,
L
洋流为北大
西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形成北
大西洋暖流的盛行风为北半球的中
纬西风,北半球中纬西的风向为西南风,
C
符合题意,排除
p>
A
、
B
、
D
。故选
C
。
【
8
题详解】
L
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南流向东北。随着全球变暖,导致
北极海冰大量融化,北冰洋南
下冷水势力增强,
对于北上的北大
西洋暖流的阻碍作用增强,
最终可能导致北大西洋暖流的“销
声
匿迹”,
A
符合题意;海洋污染、海底火山喷发均不可能改变北
大西洋暖流的动力状况,从
而不可能让北大西洋暖流“销声匿迹”,排除
B
、
C
;北大西洋暖流位于中
纬度地区,不可能飓
3
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成)频繁,也不可能让北大西洋暖流“销声匿迹”,排除
D
。故选
A
。
【
9
题详解】
L
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西欧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是
形成西欧终年温和湿润气候的
重要原因。
若北大西洋暖流“销声
匿迹”,
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消失,
则西欧气候将趋于冷干,<
/p>
D
符合题意,排除
A
、
B
、
C
。故选
D
。
【点睛】全球变暖导致北极附近冰川融化,导致大量淡水融入北大西洋,淡水密度小于海水,
很难沉入下部水底。北大西洋暖流的补偿流减弱,进而导致洋流循环体系变慢,因此暖流势力
减弱,暖流的减弱势将导致欧洲和北美东部气候变冷。北大西洋暖流是风海流,全球变暖使副
极地与副热带地区的温度差变小,副高与副极地低气压间气压差减少,气压梯度力因此减小,
西风势力变小,引起北大西洋暖流减弱。
卡
卡杜国家公园(下图)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每年在干湿两季的交替中接受着洗
礼
,更换着自己的“容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卡卡杜国家公园的湿季为(
)
A.
3
~
5
月
B.
6
~
8
月
C.
9
~
11
月
D. 12
~次年
2
月
11.
干季游览卡卡杜国家公园时可能见到(
)
A.
焦黑的树干
B.
滚滚的麦浪
C.
密集的矿车
D.
广阔的沙漠
【答案】
10. D 11. A
【
10
题详解】
读图可知,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
10°~20°S
p>
之间,
按照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及季节性移动规律判
< br>断,卡卡杜国家公园应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南移至此,当地
盛行由海洋吹向大陆的西北风影响,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因此当地湿季应
是南半球的夏季。
3
~
5
月、
6
~
8
月、
9
~
11
月、
12
~次年
2
月分别是南半球的秋季、冬季、春
4
季和夏季,
D
符合题意,排除
A
、
B
、
C
。故选
D
。
【
11
题详解】
读图可知,卡
卡杜国家公园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干季受来自陆地的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少,
空气干燥
,
枯枝落叶容易自燃,
从而形成焦黑的树干,
< br>A
符合题意;
卡卡国家公园禁止开垦,
< br>且
当地不是澳大利亚的小麦种植区,见到滚滚的麦浪的可能性小,排除
B
;卡卡国家公园禁止开
矿,
见到密集的矿车的可能性小,
排除
C
;
题意表明,
卡卡国家公园有明显干湿两季,
应为热带
草原景观,加上公园保护措施,因此见到广阔沙漠的可能性小,排除<
/p>
D
。故选
A
。<
/p>
【点睛】
热带草原气候一般分布在
p>
10~20°之间,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降水较多,
形成湿
季,冬季(天文)受来自陆地的信风控制
,降水较少,形成干季。
下图示意秦岭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季始
期(甲)和生长季末期(乙)与海拔之间的关系。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 br>
12
.秦岭地区森林植被(
)
A
.生长季山上比山麓长
B
.生长季末期南坡比北坡早
C
.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
D
.生长季始期南坡比北坡迟
13<
/p>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图中甲、乙(
)
A
.相互靠近
B
.上下远离
C
.同时下降
D
.同时上升
14
< br>.推测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海拔(
)
A
.
p>
500m
以下
B
.
1000
~
1500m C
.
2000
~
2500
m D
.
3000
~
< br>3500m
【答案】
12
.<
/p>
C 13
.
B
14
.
D
12
.读图可知,该地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推迟,生长季末期随海拔高度升高
5
而提前,森林植被生长季
是生长季始期到生长季末期的时间,因此图示海拔越高生长季越短,
故生长季山上比山麓
短,
A
错误、
C
正确;秦岭山区的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生长季
始期较早,生长季末期较迟
,因此
B
、
D
错误。故选
C
。
13
.随着全球变暖,热量条件变好,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提前,生长季末期延迟,
故图中甲位
置下降,乙位置上升,即上下远离,
B
正确,
A
、
C
、
D
错误。故选
B
。
14
.随着海拔升
高,山坡面积缩小,南、北坡相隔距离缩短,水热交换增多,森林植被生长的
水热条件差
异减小,因此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秦岭山顶附近,在四个选项中,选项
D
海拔最高,最接近山顶附近,因此
D
符合题意
,排除
A
、
B
、
C
。故选
D
。
【点睛】
垂直地带性: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温度和降水发生变化,自然带也依次变化。
< br>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
带、高山草甸草原带、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
2020
年
7
月
26
日重庆武隆区发生山体滑坡,壅塞乌江支流,形成堰塞
湖,威胁沿河居民
生命和财产安全。下图为滑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滑坡发生后,
坡面等高线示意图为(
)
16
河流沿岸的聚落(
)
A
.为取
水方便,在上游峡谷多选择地势较低处
B
.为防范洪灾,在上游峡谷多选择地势较高处
C
.在下游平原多选择地势较高处,以通风透气
6
-
-
-
-
-
-
-
-
-
上一篇:各类电玩城游戏机常见故障以及解决方法
下一篇:音箱的正确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