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
(
四
)
地
理
p>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
4<
/p>
页,
满分
70
分
,
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p>
)
读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完成
1
~
2
题。
1.
图中的洋流性质
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
A.
暖流
降温增湿
C.
寒流
降温减湿
B.
暖流
增温增湿
D.
寒流
增温减湿
2.
图中植被类型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
A.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
1
.
B
2.C
[
第
1
题,
图示为北半球大陆西岸,
该区域的地表植被为阔叶林,
说明位于中纬度地区,
< br>因此沿海海域的洋流向北流,
是暖流,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是增温增湿。
第
2
题,
图中山麓地带是阔叶林,
随
海拔升高变为针叶林,
体现了山地的垂
直地域分异规律。
]
3.2016
年
2
月冰岛夜空现凤凰极光,
千古奇观令
人震撼。
极光产生的条件有
三个: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
下列关于极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极光的形成与耀斑的发生直接相关
B.
极光的发生与色球层的太阳风有关
C.
高能带电粒子主要来自太阳光球层
D.
高纬地区的冬季夜空利于观赏极光
D
[
本题考
查极光产生的原因及观赏位置。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
(
太
阳风
)
进入地球磁场,
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
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
太阳风来自于日冕层,可排除
A
、
B
、
C
,正确选项为
< br>D
。
]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
(
)
A.
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子
B.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
C.
春季,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迅速
D.
生物风化使有机残体归还多
B
[
诗句说
明的是植被最终落叶归根,
成为了土壤的一部分,
是土壤有机质
的主要来源。
]
(2017·
金丽衢十二校联考
)2016
年
6
月发布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
皮书提出,
2020
年左右我国要完成
35
颗卫星发射组网,实现全球系统建设。
完
p>
成下题。
5.
下
列领域中,跟北斗系统高精度技术的直接应用无关的是
(
)
A.
泥石流变形监测
C.120
系统应急救援
B.
洪水淹没范围监测
D.
无人汽车驾驶导航
B
[
本题考
查
“3S”
的应用范围。
北斗卫星导航
系统属于全球定位系统,
可能
应用于
A
、
C
、
D
p>
的定位和导航;
洪水淹没范围监测需要通过遥感系统进行监测,
p>
可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B
。
]
2016
年
9
月
28
日,
北京市政府提出未来北京将不再扩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
模,并支持高校通过整
体搬迁、办分校、联合办学方式向外疏散,推动老校区向
研究生培训基地、
研发创新基地转型,
在疏解中优化高校布局和办学规模。
完成
6
~
7
题。
6.
北京不再扩大高等教育办
学规模的主要原因是
(
)
A.
高等教育亏损严重
B.
经济水平高于科技水平
C.
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D.
科技水平高于经济水平
7.
周边地区迁入北京高校一定会导致当地
(<
/p>
)
A.
环境污染加剧
C.
粮食产量增加
B.
城市化水平提高
D.
第二产业比重提高
6.
C
7.
B
[<
/p>
第
6
题,
北京属
于特大城市,
为缓解逐渐增多的城市环境问题,
必须控制城市人
口规模。
第
7
题,
北京市高校外迁会促进迁入地的城市建设,
提
高其城市化水
平。
]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
8
~
9
题。
8.
下列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br>
)
A.C
为大气圈
C.E
、
F
合为岩石圈
B.A
为水圈
D.B
为生物圈
9.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
A.
软流层
C.
图中
D
层
B.
下地幔
D.
图中
G
层
8.
D
9.
A
[<
/p>
从图中的结构特点看,
A
为大气圈,
p>
B
为生物圈,
C
为
水圈,
D
为地壳,
E
< br>为上地幔顶部,
F
为下地幔,
G
为地核。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软
流层。
]
下图为我国两个时段年等温线
(
℃
)
变化比较图。
< br>读图,回答
10
~
11
题。
10.
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
(
)
A.
华北平原
C.
南方地区
B.
青藏高原
D.
东北地区
11.
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最可能是
(
)
A.
甜菜种植区域南移
B.
小麦种植海拔降低
C.
水稻种植北界北移
D.
油菜开花期滞后
10.
D
11.C
[
第
10
题,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东北地区两个时段年等温线同<
/p>
数值的间距较大,所以变暖最明显。第
11
题,气候变暖使我国的生长期相应延
长,农作物的布局北界会北移。
< br>]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在全国具备引领、
辐射、
集散功能的城市,
这种功能表现
在政治、
经济、
文化诸方面。
我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为北京、
天津、
上海、
< br>广州、
重庆。
读
2015
年我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总量一览表,完成
12
~
13
题。
城市
①
②
广州
③
④
p>
GDP(
亿元
)
19 195.69
16
000.40
12 303.12
11 190.99
10
011.13
人均
GDP(
元
)
82
560
80 394
96 860
86
496
34 705
GDP
增速
(%)
8.2
8.1
11.1
16.4
16.4
12.
①~④城市中表示北京的是
(
)
A.
①
C.
③
B.
②
D.
④
13
.
五个国家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人口压力最大的是
(
)
A.
广州
B.
②
C.
③
D.
④
12.
B
13.D
[
第
12
题,在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中,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p>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天津是北方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
,
重庆是长江
上游的经济中心。
所以从
经济总量上看,
北京在上海之后,
但在其他三个城市之
前。
第
13
题,
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压力,
要看人均
GDP
p>
被众多人口拉下来的幅度,
④
城市与其他四
个城市相比,
GDP
总量差距最大不到
1
倍,但人均
GDP
差距在
2
倍以上,可见
④
城市人
口压力较大。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
图。
完成
14
~
15
题。
14.
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
A.
风力堆积
C.
流水堆积
B.
风力侵蚀
D.
流水侵蚀
15.
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
A.
机械化水平高
B.
水利工程量大
C.
经营方式粗放
D.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14.
C
15.B
[
第
14
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湄公河的入海口处,该处形成<
/p>
了湄公河三角洲,该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湄公河从上游进入下游后,地势变缓,
水流变慢,
泥沙大量沉积。
风力堆积和风力侵蚀常
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
流水
侵蚀往往形成峡谷,不会形成三角
洲。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第
15
题,乙
地位于东南亚地区,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
田农业
(
水稻种植业
)
,
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有: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
械
化水平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水利工程量大、生产规模小等。故本题的正确
选项是
B
项。
]
p>
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
含铝矿物和煤炭同
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
内蒙古
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产
地。
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完成
16
~
17
题。
16.
图示产业链中
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
)
A.
原料丰富
C.
市场广阔
B.
科技发达
D.
交通便利
17.
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有
(
)
A.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
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C.
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
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
16.
A
17.B
[
第
16
题,读图可知,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料丰富。<
/p>
第
17
题,
循环
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
]
-
-
-
-
-
-
-
-
-
上一篇:寻找经销商方法
下一篇: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