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时拓展
有效延伸
——小学美术教学中拓展延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在美术教学中,
很多教师都会进行拓展延伸教学。
如何更好地进行
美术课的
“拓展延伸”
?本文通过对问题原因的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一些尝
试,提出了几点策略:适时地把握时机;适量地
拓展内容;适度地拓展深度,把
美术学习向课前拓展、向课后延伸,使美术课堂教学尽显
生机。
【关键词】拓展延伸
问题分析
对策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拓展延伸教学。
但
却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很多老师认为拓展延
伸就是对课内知识的简单叠
加,
或者是往每堂课里硬塞一些课外
知识,
导致美术课堂拓展延伸内容要么
“蜻
蜓点水”,要么“离题万里”,造成课堂教学内容“饱和化”、“机械化”,致
使教
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茫然。如果不解决好这一问题,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那什么是“课堂拓展延伸”?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说的:“根据教材要求、
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
文本背景
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教学策
略,促进感悟,促
成建构。”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拓展延伸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课堂拓展延伸的混乱呢?通过长期的交流总结,
我认为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雾里看花——目标模糊
拓展有界
,
界在教学目标,课堂每一环节的设置
都必须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
来进行呈现。
教学拓展延伸环节的设
置,
不是轻松写意的无的放矢,
而是为更好
地达到教学目标进行的活动。
相对于美术课堂大部分的时间是由学生支配的特殊
p>
性而言,
教学目标的缺失,
就会更容易造成
该环节游离于整体教学之外,
学生自
然会不知所措。背离了这一
点,所谓的拓展延伸只会是舍本逐末的无界拓展。
2
.闭塞眼睛捉麻雀——不切实际
<
/p>
课堂拓展延伸环节,
应该是课堂活动的点睛之笔,
是课堂活动的总结与提升。
在设置课堂拓展延伸任务时,
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到底懂多少,
已经掌握哪些知
识,
拓展到什么程度是学生可以接受的,
拓展是否对绝大部分学生有益处。
教学
1
情
景的设置和拓展延伸的知识必须围绕教材提出的问题和相关的知识,
不能离题
万丈或者让学生不着边际。
太深太难的问题不是小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能
达到
的,如果拓展延伸太难也会打击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影响实施效果。
3
.泛若不系之舟——放任自流
p>
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
学生对美术课堂当中的
“拓展延伸”
形式一般都很
感兴趣,
在自主拓展的过程中积极性也很高,
但有些老师面面俱到,
致
使拓展太
泛、太深,课堂拓展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学习需求相去甚远,
使学生跳起来也很难摘到果子,
久而久之,
这些长久积淀的挫败感使学生完全感
受不到其主体地位的存在,
感受不到自己是一个生命实体,
从而主动放弃了思辨
的能力
和怀疑的勇气,学到哪算哪,这样的结局是可怕的。
二、课堂拓展延伸教学的策略
拓展作
为教材的补充和延伸,
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类型、
教学的需要,
适时
拓展,有效延伸。拓展应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它的出现,是“随
机”的;它的宗旨,是服务于教材的;它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的。
因此,课堂
拓展延伸教学应当在时机把握上适时,
在拓展内容上
适量,
在拓展深度上力求适
度。
(一)适时地把握时机
1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课前预习式拓展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信息来呈现时,学生会学得更
好。”课前让学
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更
好地学习储备能量。
p>
那么,
课前我们栽下预习这棵“梧桐树”,
让学生在预习中
进行课前的铺垫性拓展,
为课堂引来“金凤凰”
,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那该如何
“栽”呢?我想,我们重视在课
前找材料,更应该重视如何找材料,怎么找,找
什么材料,
给学
生一个明确的指导,
让学生拓展所得的知识真正能为课堂起到铺
垫性作用,而不是乱“栽”、杂“栽”。
例如在上浙美
版第一册第十课
《纸袋玩偶》
时,
我在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好纸
袋或者信封,有个学生在听完我说后就着急地说:
“老师,我们家没有这两样东
西啊?怎么办呢?”他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下,接着
兴奋地和我说:
“我可以自己
做信封,我会做,我会做。”听了
他的话,很多同学纷纷表示也要自己动手做。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
他们自己已经开发拓展了课程,
超越了课堂,
提前体验了动<
/p>
2
手制作带来的乐趣,圆满完成了本
课的教学目标(如图)。美术教材里有些内容
和学生生活联系特别密切,
特别是一些制作课,
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根据内容先
做
一做,
玩一玩,
在玩中做好相关准备。
学生有了准备,
上起课来显得特别自信,
特别有劲,
总想露一手。
老师的感受也不一样,
总觉得有一股
无形的力量在激励
着学生学习、探索。
如此,利用课前预习,让学生有了一定的储备,
“胸中有点墨”,那么,课
堂上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
需要探究的问题,
就有发言权了,
也能更好地“探
究”学习。这样课堂的“金凤凰
”才得以真正引出来!
2
.用心插柳
,柳更成阴——课中开放式拓展延伸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
/p>
拓展延伸是好的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和助力,
它能
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获得更可能多、新、奇的答案;又
能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养成,
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
。
再说,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就内容讲内容,也就难免单调、枯燥、
乏味,让学
生产生厌学情绪。我们灵活采用拓展延伸,会收到意想不到之效的!
(
1
)拓展——体验
,促进情感的交融。
著名教育家波莉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
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
质和联系”,所以体验是
美术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
如在《奔跑的动物》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选择以狮子、小鹿等为题材的其他
艺术作品为欣赏教材,如音乐、舞蹈、影视动画片等等。让学生在这些视觉艺术
中,感
受动物的各种形象、神态,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在运用自己喜欢的表现
形式把感知到的
内容表现出来。
鼓励学生将他们在视觉艺术中获得的感受,
运用
到美术创作中去,对美术的表现内容大胆地联想和想象,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学生在这样的拓展平台上,丰富自己的体验,促进情感的交融。
(
2
)延伸——想象,开启生命的智慧
。
3
-
-
-
-
-
-
-
-
-
上一篇:教育案例:主题延伸活动——“养蚕”
下一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