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的延伸服务——物流金融
中国:
摘要:
我国物流业存在极大的发展潜力,
物流业近几年的强劲增长显示出物流产业作为国民<
/p>
经济支柱产业的美好前景。然而,在蓬勃发展的物摘要:我国物流业存在极大的发展潜力,
物流业近几年的强劲增长显示出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美好前景。
然而,
在蓬勃
发展的物流业背后,
国内金融业对物流产业支持相对不足,
金融业的支持严重滞后于物流产
业发展的需要。
物流融资增长速度的滞后是导致物流效率相对较低的原因
之一。
本文引用物
流金融的概念,
即是
响应物流业和金融业融合互动的要求,
着重从介绍物流金融的产生、
企
业从事物流金融解决资金问题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风险,
以
及规避风险的措施出发,
最后指出
物流金融操作的发展趋势和物
流金融创新工具的发展趋势。
。
1
物流金融的提出
< br>近年来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
信用秩序相当混乱.
信用缺失现象严重,
如大量银行
贷款逾期收不回来,
成为呆账、
死账。
而担保公司介入的方式并没有
从根本上解决银行的风
险问题。
1995
年国家出台了《担保法》
,规定所有贷款必须担保,担保又分信誉担保和实物
担保,
在实物担保里过去是固定资产比较多、
流
动资产比较少,
由于固定资产变现能力比较
差,
所以过去银行坏账往往把固定资产打折给资产治理公司,
实际造成了银行的损失
;
信誉
担保,造成企业之间互相担保,这种互保关系让企业不堪
重负,承受很多连带责任。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占到企业总数的
95
%以上,它的重要地位和举足轻重的
作用,
已经被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事实证实。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
难题,
虽然央行不
断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但商业银行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是
“想贷
不敢贷”
,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过于分散和信贷风险
较高。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已经
成为我国物流业界和金融业界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问
题。
正是因为我国目前诚信机制不完善和固定资产担保出现的
一系列问题,
才产生了质押监管物
流金融模式。
物流金融业务就是重新打造一个链条,
用自己货物进行贷款的担保,
使银行安
全度、社会经济安全度都会大大提高。
2
物流金融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2
。
1
发展的
优势
物流金融的提出和实现,
可以有
效支持企业的融资活动,
优化企业资源。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
/p>
物流金融可以提高企业一体化服务水平,
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p>
提高企业的业务规模,
增加
高附加值的服
务功能,
扩大企业的经营利润。
作为早期国内物流金融领域的标
志行成果融通
仓理论,
已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融通仓提供的一体化服务可以解决质押贷款业务的
外部条件瓶颈,
而且作为联结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具有整合和再造
会员
企业信用的重要功能【
4
】
。
对于供给链企业而言,
< br>物流金融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可以降低
企业原材料、
半成品和产品的资本占用率,
提高企业资本利用率,实现资本优化配置;
可以
降低采购成本或扩大销售规模,
提高企业的销售利润。
对于金融
机构而言,
为金融机构放贷
提供安全保证,
过去可能是固定的抵押物比较多,
现在流动的抵押物变现能力比较强,
能迅
速回收资金,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降低信贷风险。最后,对
中小企业而言,物
流金融业务答应这些中小企业利用原材料和在市场上经营商品作质押进
行贷款,
解决了企业
实现规模经营与扩大发展的融资问题,
p>
有效地盘活了沉淀资金,
提高资金的流转效率、
降低
结算风险。
2
。
2
存在的问题
2
。
2
。
1
物流金融服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发展物流金融虽然能给物流业、
供给链节点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
“共赢”
局面,
但也要面对
各
种各样的风险。
熟悉和控制这些风险是物流金融开展得好坏的关键之一。
首先,
因组织机
构陈旧松散,
治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治理层决策发
生错误等而产
生的治理风险。
由于要深入供给链中提供多元化的
服务,
也就相对地扩大了运营范围,
使物
流企业也都会面临运营方面的风险。
其次,
网络信息技术的落
后造成信息不完整、
业务不畅
等。
而因
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所引起的风险。
最后,
因政策制度和经济环
境的改变。
会通过
贸易、
汇率等方面产
生作用等。
在具体实施物流金融时,
应该结合上述的主要风险问
题进行
相应的风险治理。
2
。
2
。
2
物流金融服务的效率问题
质押贷款手续复杂、
p>
所需时间长.
无疑降低了资金流的周转速度.
并且增加了仓单质押的风
险
【
5
p>
】
.
所以物流企业要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使
仓单质押变成一种简便、
可控性好的融资模
式,是物流企业今后
开展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
2
。
p>
2
。
3
问题的建议
在物流金融中涉及三个主体:
物流企
业、
客户和金融机构,
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合起来为
资金需求方企业提供融资,物流金融的开展对这三方都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
< br>6
】
。
首先,
物流企业与客户、
金融机构应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p>
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物流金融服
务的基础是对客户有充分的了解。
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更有利于提高效率,
防范物流金融
风险;
通过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
取得银行的信用,
可以有效地解决在金融服务中的效率问
< br>题。
其次,
加强对客户的信用
治理。
信用治理是现代企业的核心治理内容之一。
信用作为买卖
双
方交易完成的根本保障.
构成了契约关系的最重要基础
【
7
】
。
在物流企业金融服务过程中.
通
过对客户的资料收
集制度、
客户资信档案治理制度、
客户资信调查治理制度、
p>
客户信用分级
制度、
合同与结算过程中的信
用风险防范制度、
信用额度稽核制度、
财务治理制度等等,
p>
对
客户进行全方位的信用治理。
再次,
建立灵活快速的市场商品信息收集和反馈体系。
< br>这样使物流企业能把握市场行情的脉
搏,
把握商品的市场
价值和销售情况变化规律,
及时获得真实的资料,
以利于质押货
物的评
估和选择,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质押货物的评估失真。
最后,
实施有效的过程监控。
在
物流过程中,
对企业和市场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对商品的市场
价值
、企业的运营状况必须作充分的了解和监控方可防范物流金融的风险。
参考文献:
孟超,田志军。第三方物
流企业服务创新:物流金融【
J
】
。经
济研究,
2006
,
(
9
)
。
邹小芃,唐元琦。物流金融浅析【
J
】
。浙江金融,
2004
,
(
5
)
。
【
3
】冯耕中。物流金融业务创新分析【
J
】
。猜测,
2007
,
(
1
)
p>
。
【
4
】罗齐等。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
J
】
。中国流通经济,
2002
< br>,
(
2
)
。
【
5
】
陈样锋,朱道立。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物流【
J
】<
/p>
。物流技术,
2005
,
(
3
)
.
【
6
】唐少艺。物流金融实务研
究【
J
】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5
,
(
2
)
.
【
7
】邹小彭,唐元琦。物流金融:物流研究的新领域【
J
】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4
,
(
9
)
p>
。
美国:
p>
1
、物流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提供的美国国家物
流数据,目前,美国物
流总费用已突破
1
万亿美元,创历史上物流费用最高。但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
比率,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