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初二物理上册概念整理复习汇总
初二物理上册概念整理复习汇总:
(
一
)
p>
序言
1.
测量的目的
:
为
了准确的进行定量的比较。测量后记录
数
值
和
单位
。
p>
2.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3.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一拳的宽度大约为
10
厘
米,大拇指的宽度约为
1
p>
厘米,一步大约长为
1
米。
4.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符号为
m
。
5.
质量国际单位是
:
千克。物体的质量不
随形状,温度,状
态和位置而改变。是物体的物理属性。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
50
克。中学生
50
千
克。
6.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7.
天
平的正确使用: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
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2)
调节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中央处,这时天平水平平衡
;(3)
p>
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
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
置,直到横梁恢复水平
;(4)
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
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示数。
<
/p>
8.
时间本身的符号为
t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1h=
60
min=3600 s.
9.<
/p>
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本文整理
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0.02
秒。
(
二
p>
)
声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
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快。
4.
声音的三个特征:响度
、音调、音色
。
(1)
音调
:
是指声
音的高低,
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 br>发声体的结构有关。
(2)
响度
:
是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强弱程度,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度、离发
声体的远近有关。
(3)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
结构有
关。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音色不同。
5.
减
弱噪声的途径:
(1)
在声源减弱
;(
2)
在传播过程中减
弱
;(3)
在人耳处减弱。
(
三
)
光
p>
1.
p>
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
的物体、日
食、月食等现象可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
线传播。
2.
最
大,是
m/s
,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
< br>8
。
8
3.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
线分居法
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p>
注:光路是可逆的
)
。漫反射
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
平面镜成像特点:
(1)(3)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
p>
平
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