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1 03:30
tags:

-

2021年3月1日发(作者:节礼日)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

< p>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m)


,其他单位有: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


μ


m)



纳米


(nm)



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 br>1


μ


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 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 p>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


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 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录数据时要包含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 br>3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


(h)


、分


(min)


< p>
1h=60min 1min=60s




4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 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

< br>、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 能选被研究的物体


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 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


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 p>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


、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 /p>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 越


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


动的路程 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


v=S/t


其中:


s


——路程——米


(m)


t


——时间——秒


(s)



v


——速度——米


/



(m/s)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


m/s



m


·


s


-1

< p>
,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


度的单位,符号为


km/h



km


·

< br>h


-1



1

m/s


=3.6


km/h



v


=


S/t


,变形可 得:


s


=


vt



t


=


S/v




2


、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


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 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


计算,平均速度


=


总路程


/


总时间 。



3.


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



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


v=s/t



四、测量平均速度



1


、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


mi n


,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


s




2


、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 p>
v=S/t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

< p>
、课本


P13



1.1- 1


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 br>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 声音。



3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


v



>v



>v



声音在


15


℃空气中 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1224 km/h


,在真空中的传


播速度为


0m /s




4


、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 区分开来,


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


至少为

17m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


、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


、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 的橡


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 p>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


1s


振动的次数叫 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

< br>/


秒又记



Hz




3


、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 br>4


、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 p>


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 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 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


扰作用的声音。

< p>


3


、人们用分贝(


dB


)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


0dB


; 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dB


;为保

< br>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


;为保证休息和 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



< /p>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 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 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度,沸水的


温度为


100


度,它们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叫


1


摄氏度



某地气温


-3


℃读做:零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


摄氏度或负


3


摄氏度





换算关系


T=t + 273K


3< /p>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 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


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


、熔化和凝固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晶体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⑵



继续放热。



2


、汽化和液化: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



叫汽化。方法:⑴蒸发;⑵沸腾。作用:汽化





热。



液化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好处:体积


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液化







3


、升华和凝华:



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 冰、


樟脑丸、钨等。



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





热。




升华



吸热







汽化



吸热



熔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凝固



放热





凝华



放热




第四章



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


发光,它不是光源。



2


、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 br>


3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 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


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 br>


4


、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


C =3


×


10


m/s=3


×


10


km/s


;光在空气中 速度约为


3


×


10

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 光速的


3/4


,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

< br>2/3




8


5


8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二、光的反射



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



反射定律:


三线同面


,


法线居中


,


两角相等


,


光路可逆

< br>.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p>


法线在同一平面


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


、分类: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 ,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 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4


、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 /p>


,


等距


,


垂直< /p>


,


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

< p>
、白光的组成


:



,



,



,


绿


,



,



,



.


色光的三原色


:



,


绿


,



.


混合之后为白光



颜料的三原色< /p>


:


红、黄、蓝。混合之后为黑色



2


、看不见的光


:


红 外线


,


紫外线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


透镜



1


、名词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



O


) 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


F



: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


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






F


F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3:3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5680.html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