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知识点归纳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1 03:03
tags:

-

2021年3月1日发(作者:boomerang)


1.1





长度、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单位


:



国际单位是米(


m

< br>)


,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


km



,比米小


的单位有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


m


、纳米(


nm
























单位换算:






1km



10


3


m






1dm



10


-1


m






1cm



10


-2


m







1mm



10


-3


m


1?


m



10


-6


m






1nm



1 0


-9


m





















常见物体的长度:






课桌的高度:


0.8M













一层楼的高度


3M








手指甲的厚度:


1mm











一张纸的厚度:


70



100?


m






测量工具: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使用方法:







观察: 零刻度线是否磨损(不使用磨损的零刻度,若使用则结果偏大)


,量程,分度值。





< p>
使用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贴近所测长度


(不要放歪了)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记录测 量结果要有一位估读数字(结果由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组成)







特殊长度的测量:



l






测量硬币的直径:

























测量铜丝的直径:


D





n






长度的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实际情况决定(测量窗帘的 长度不需要准确到


mm



。长度测量能 够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







时间的测量:






单位:




小时(


h





分(


min





秒(


s





单位换算:


1h


60min





1min



3600s





测量工 具:停表(古代用沙漏,日晷)








误差:









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产生的原因:与测量工具有关,与测量的人有关。







误差与错误的不同: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





改进测量方法。






选用精密仪器。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2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定义: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



人们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


,


总要选取某一物体做为标准。


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



标准发生 了变化,就说他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他是静止的。







定义: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标准,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参照物不同,结论


一般



不同。







运动的描述:







运动是绝对的: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运动也是相对的







机械运动







静止一定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他们之间的位置保持不变














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1.3




运动的快慢







表示运动快慢的方法: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速度:








描述:




物 理学中用速度表示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注:



百米赛跑是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







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和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s






计算公式:





v








t






单位:





m/s






Km/h






单位换算:





1Km/h




3.6m/s








应用:





计算路程






计算时间。







直线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在直线上运动快慢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




在直线上运动快慢改变。


















匀速直线运动



s






平均速度:




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表示


v






s



t


时间内通过 的路程)




t






甲,


乙两地距离为

< br>s



物体从甲地到乙地用的时间为


t



则甲到乙的平均速为:


v




s/t







甲,乙两地距离为


s


,物体从甲地到乙地, 前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v


1


,


后半段时间的


平均速度为


v

< br>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


v


1


+ v


2



/2





S


1





v


1



? t








S


2





v


2



? t








s





S


1



S


2










v


=(


S


1



S


2



/



t



t





所以:


v


=(


v


1


+ v


2



/2







甲,


乙两地距离为


2s


物体从甲地到乙地,


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 p>
v


1


,


后半段路程的


平均速度为


v


2


。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2v


1


v


2


/



v


1


+ v


2





t


1





s / v


1










t


2





s /v


2











t





t


1



t


2











v





2s /



t


1



t< /p>


2








所以:


v




2v


1


v


2< /p>


/



v


1


+ v


2















1.4




测量平均速度



s






原理:




v







t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路程


s




通过路程所需的时间


t








测量器材:




小车(测量的对象)


,刻度尺,停表,长木板,木块(垫木板)








步骤:








组装如图所示:








斜面的作用:




使小车获得速度。



弹簧片的作用:




实验者听到撞击声按表,时间测量准确。







绘制记录数据的表格:











把小车从


A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


S


AB


及所用时间


t< /p>


AB


,


填入表格。







把小车从


A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


S


AC


及所用时间


t


AC


,


填入表格。

< br>






S


BC





S


AC





S


AB





















t


BC





t


AC





t


AB





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 止,发声就停止)








人说话是声带的振动。







鼓发声是鼓面的振动。







小提琴发声是琴弦的振动。







长笛发声是空气柱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







传播的形式:




以波的形式传播。







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速:









声音的传播速度。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空气中,当温度为


15


< br>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回声:







声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回声。







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在


0.1s


以上时, 才能区分回声和原声。



要听到回声人耳离障碍物的距离必须在





m


以上。







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






距离小于


17m




v




340m/s











老师的讲课声音洪亮






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增 强。


(维也纳金色大厅)







人听到声音的途径:



外界声音




鼓膜




听小骨




听觉神经




大脑





2.2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定义: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




把钢尺伸出桌面不同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听声音。
















伸出的越短,音调越高。







频率:




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


:



赫兹



(Hz)








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超声波:



频率高


20000 Hz


(人听不到)








次声波:



频率低


20 Hz


(人听不到)








响度:







定义: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决定响度高低的因素:







实验:




把钢尺伸出桌面相同的长度,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听声音。
















拨动的力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




振动的幅度叫振幅。




单位是米




m






响度的大小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





振动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甲,乙的响度相同,乙的音调高;







甲,丙的音调相同,丙的响度大。







音色:







定义:




不同发声体所发声音的特色叫音色。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2.3




2.4




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声的利用:







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噪声的产生:







物理学的角度: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环保的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分贝




dB






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声音



→ 0dB








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 30




40 dB




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 70dB


以上









听力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 90dB


以上。



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 150dB


以上。



为了保护听力,声 音不能超过


90dB


,为了保证工作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dB


,为了保证休



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dB


轻声耳语



→ 20dB





大声说话



→ 70dB





很嘈杂的马路



→ 90dB



电锯工作



→ 110dB





喷气式飞机起飞



→ 140dB







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生源处减弱:




消声器,禁止鸣笛。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关闭门窗,双层玻璃,隔离板,植树。







在人耳处减弱:





戴防噪声耳罩。










3.1




温度







定义:




物 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




摄氏度(














规定:


1


标 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规定:


1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100




0




100



之间分成


100

等份,



1


等份为


1









温度的测量工具:





温度计







构造:




内 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管上有刻度)


,玻璃泡,液体。







原理:




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方法:


























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注:



低于量程测不出温度,高于量程 会损坏温度计,认清分度值能准确快速的读数。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待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 p>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

< br>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平行


(凹底凸顶)


< p>






温度计的分类:




体温计的机构特点:



泡和管的连接处有一个缩口(离开人体后水银在此处断开)




体温计的使用特点:



可以 离开人体读数。


(不能用热水消毒)







自制温度计:



用玻璃瓶,玻璃管,液体(如图)




















注:



液体要装满,为了使测量准确度 更高应选择大一些的瓶和细一些的管。







关于不准确的温度计:



例:把一个刻 度不清楚的温度计,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液柱高度是


5cm


, 放入沸水中液柱


高度是


25cm


,将该 温度计放入一杯热水中,液柱高度为


17cm


,那么这杯热水的 温度是











(在


1


标准大气 压下)




例:


把一个不准确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


4




放入沸水中示数为


96



若某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40



.


用这个温度计测量这杯水的温度是












3.2




熔化和凝固







熔化:



























定义: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熔化的规律:








实验装置如图:




安装顺序:



从上往下,石网棉,搅拌棒。



注:



水浴法加热,搅拌棒

< p>
都是为了使被熔化物体受


热均匀,被熔化物体要研


成粉末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熔化的物体充分接触。







制作表格:







操作:



用酒精灯分别给两种物质加热 ,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填入表格。






描点画出图像:








结论: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p>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上升


(固体熔化时吸收热量)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熔 化的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注:



0


℃< /p>


的冰放入


0



的 房间,冰不能熔化(不能继续吸热)




铝的熔点是


660



,



660



的铝可能是固态 ,也可能是固液并存的状态,也可能是液态。







凝固:


























定义: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凝固的规律:









使上面熔化的固体溶液在常温下慢慢凝固。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填入表格。











画出图像:







结论:



晶体溶液凝固时吸热温度不变 ,


非晶体溶液凝固时放热温度下降


(液体凝固时


放出热量)










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种晶体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晶体溶液凝固的条件:


< p>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0



的水放在


0



的房间里,水


不会结冰




不能继续放热)




地窖里放几桶水,菜不冻坏是利用凝固时放热。






























常见的现象





熔化




冰雪消融













凝固




冬天室外铁管沾手。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3.3




气化和液化







汽化:








定义: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








定义: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在任何温 度下都能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验现象:




4


块相同的不锈钢板上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


B



C



D

< br>都比


A


先干。



结论: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空气的流动。







蒸发有制冷的作用:



手背上擦点水凉 快,


扇扇风凉快,干湿泡温度计比较,湿泡温度


计示数底



沸腾:







定义:



在表面和内部同事发生,只在 一定的温度下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







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



a




实验装置如图:






安装由下到上



盖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损失,盖上两个小孔的作用是,一个插温度计,另


< p>
一个是使烧杯内外的气压平衡,烧杯中的水要适量(太多需要时间长,



太少沸腾是时间短,不易总结规律)





b




制作表格:





c



< /p>


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每隔


0.5min

< br>记录


1


次温度。填入表格



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水中发生的现象。



d




画出图像:



e




结论:



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



点一般不同,同种液 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水银温度计适合于测量高温




凝固点是





39





酒精温度计适合于测量低温




沸点是




78








液化:







定义: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的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






所有气体都能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液化。







压缩体积






有些气体单靠压缩体积的方法是不能液化的。



注:



石油液化气,气体打火机都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气体液化时放出热量:



< p>
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被


100



的水烫伤要严重。



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常见的液化现象:



雾,露,白气(是水珠)




水珠。






3.4




升华和凝华







升华:







定义:



物质由固态



直接



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时要吸收热量。







常见的升华现象:



冰冻的衣服干了,雪人变小了。







凝华:







定义:




物质由气态



直接



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凝华时要放出热量。







常见的凝华现象:





霜,雪,雾凇,冰花等


……










人工増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



干冰升华从云层吸热,


云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滴下落。



云中水蒸气凝华成冰晶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



电冰箱中发生的物态变化:



制冷剂在冷冻室和冷藏室汽化吸热,被压缩机压缩到冷凝



器,在这里液化放热。



4.1




光沿直线传播







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常见的光源:



太阳,蜡烛,电灯,萤火虫。



注:



月亮不是光源;恒星是光源;行星不是光源。







光线:



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和行径的直 线叫光线(光线是不存在的)




注:



光线不能表示光的强弱






光的传播规律: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同种均匀介质。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3: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5470.html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知识点归纳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