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声现象
基础知识
回声测距离:
2s=vt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重点定义:
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振动可以发声
要点: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疑点:
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固体,
液体,
< br>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 br>“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振动停止,只
是不
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重点定义:
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要点:
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
3
真空不能传声
重点: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p>
因为物体的振动,
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
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三:声速和回声
重点定义: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
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
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
体中传播最快,
其次是液体,
在气体中传播
最慢
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碰到障碍物后
被反射回来,
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
这样
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
声音在
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拓展:
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①回升到达
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0.1s
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
/p>
17m
远
2
回声的作用:
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
3
回声测距离:
2s=vt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怎样听到声音
重点定义: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
过程中,
任何部分发生障碍,
人都会失去听觉。
但是如
果只是传导障碍,
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
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
人也能
够感知声音
要点:
1
< br>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
庭,
耳蜗)
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
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
:
听到声音的条件:
①听觉系统正常;
②物体的振动频率达到人耳的听觉范围;
③声音有足够的响度;
④有传播的介质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重点定义:
1
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
2
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
决定声音的音调。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
Hz
3
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音为超声波;低于
20Hz
的声音为次声波
疑点:
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声音的粗细,
不是声音的大小,
也
不是声音的音色。
2
在相同的介质和温度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拓展:
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音调的高低
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响度
重点定义:
1
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
2 <
/p>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
产生声音的响度越
大。
要点:
1
物理学中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生活中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2
人耳感受到的物体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重点:
1
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
越大,响度
越小。
2
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性,毫无关系。
三:音色
重点定义:
1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2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要点: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即音质。
拓展:
人的音色会随年龄的增长,<
/p>
以及饮食,
健康的因素而变化。
锻炼可以
保持优美的
音色。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重点定义:
1
从物理角度来说,
噪声是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来说,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
声音,都属于噪声。
2
噪声的波形无规律且杂乱。
难点:
乐音和噪声的根本区别在于:
乐音是由发声体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是规则的;
噪声是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波
形杂乱无章。
二:噪声的等级的划分
重点定义:
1
人们以分贝(符号是
dB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人的听觉是
20Hz-----20000Hz
。
0dB
: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
30
—
40dB
:较为理想的
安
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
音不能超过
70d
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dB
。
2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
①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②空气等介质的传播;③鼓膜的振动
拓展:
噪声的危害可分为哪几类?
造声的危
害可分为生理危害,
心里危害和物理危害。
不太强的噪声,
p>
使人感到厌
-
-
-
-
-
-
-
-
-
上一篇: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下一篇: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