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大全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1 03:03
tags:

-

2021年3月1日发(作者:乡贤)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

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


假定不动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任何物体


都 可做参照物,


通常选择参照物


以研究问题的方便



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

< br>常选


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



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


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


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取决于所选 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相对性




4.


不能 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那样研究对象


总是静


止的




典型例题:



1.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其中“看山恰 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2.


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


同时又看到乙汽车 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


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



①乙汽车


没动



②乙汽车


向东运动



但速度没甲快;


③乙汽车


向西运动




3.

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


一千河”



第一句


: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


:以月


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 在那里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

< br>定义:物理学里把


物体位置的变化


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


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


时间相同路程长


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


采用:

< br>比较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 较物体运动快慢,


物理学


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


分类:


(根 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 br>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


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 单位


km/h


;两单位中


m/s



位大。



换算:


1m/s=3.6km/h


人 步行速度约


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


1


秒中运动


1.1m

< br>。



Ⅱ变速运动:


< p>
A.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


平均速度


=

< br>总路程


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


程及对应的时间。




C.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


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


的小车,


设上半段,


下半段,


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v


1



v


2



v




v


2


>v>v


1



E.


常识:



人步行速度


1.1m/s


,自行车速度


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


900km/h

< br>,客运火车速度


140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


108km/h


,光速和


无线电波

< p>
3


×


10


8


m/s




Ⅲ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 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


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 量有哪些,


然后再弄清需要记


录的数据的组数,


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


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


的表 格。



三、长度的测量



1.


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


最基本

的测量,


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


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 工具是


刻度尺



2.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


千米


(km)


,分< /p>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


μ


m)


,纳米< /p>


(nm)




3.


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


3


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


3< /p>


μ


m 1m=10


6


μ


m


1m=10


9


nm



1


μ


m=1 0


3


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


“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


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


2.5m


;课桌高


0.7m


;篮球直径


24cm



指甲宽度


1cm

< p>
;铅笔芯的直径


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


1.75dm


;手掌宽



1dm


;墨水瓶高度


6cm




5.


特殊的测量方法:



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


累积法


(当被


测长度较小,

< p>
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


用刻度

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


n


,用毫米刻度尺测出


n


张纸的厚度


L


,则一张纸的厚度为


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


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


n


圈成螺线管,


用刻度尺测出


螺线管的长度


L


,则细铜丝直径为


L/n



☆两卷细铜丝,


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

0.3mm



而另一卷上标签已


脱 落,


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


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 径


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 p>
答:


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

< p>
的新铅笔上,


且使线圈长度相等,


记下排绕圈数< /p>


N


1



N


2



则可计算出


未知 铜丝的直径


D


2


=0.3N

< p>
1



N


2


mm


B.


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 br>圆柱的周长等常用


化曲为直法


(把不

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 br>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


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 出北京到


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


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


再将细铜线


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


L


查出比例尺,计算出 铁路线的长度。



C.


测操场跑道的长 度等常用


轮滚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

< br>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


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


辅助法


(对于用刻


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 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


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答:


测硬币直径的方法有: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 贴折硬币


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


③硬币在纸上 滚动一周测周


长求直径。


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


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


间的长度。



6.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 p>
A.


“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


“观”


:使用刻 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

< p>
“放”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 紧贴物体且


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 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


要从整刻度开始)< /p>




D.


“看”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 /p>


“读”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


“记”


:测量结果由 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


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 甲测得结果


12.82cm


,乙


测得结 果为


12.8cm


。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 果


不同的原因是:


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


度尺分度值都是


mm


,则



同学的结果错误。 原因是:


没有估读值




7.


误差:



(1)


定义:


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


叫 误差。



(2)


产生原因:

< p>
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


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或者


用更精密的仪器。



(4)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


避免


,而 错误是由于


不遵守测量仪器的


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


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时间的测量



1.


单位


:



(S)


2.


测量工具



古代


:


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


:


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p>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


发音也停止,


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


声源




①人说话,

< br>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


声, 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


20-20000

< p>


/


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这里的“吼”



“叫”


“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空气





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


法来证 明桌子的振动?


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


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 /p>


会跳动。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


声音以看不


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 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①真空不能传声,

< br>月球上没有空气,


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


使相距很近 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


3


×


10


8

< p>
m/s




②“风声、雨 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


气体、液体、固体


都能发声,空 气能传播声音。



3.


声音在介质中的 传播速度简称


声速


。一般情况下,


v< /p>



>v



>v< /p>


气。



声音在


1 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0m/s


。< /p>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


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早、


晚)


0.29s< /p>



(


当时空气


1 5



)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


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


让它在木梳 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


较两次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


回声


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 成


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



0. 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


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 离至少为


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


里听起来响亮,


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


冰山距离、


敌方潜水艇的远


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 传播速度,


测量方法是:


测出发出


声音 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


t


,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


v


,则发声点距物体


S=



vt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


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



种振动经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


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


人 就听到了声音。



2.


耳聋

< p>
:


分为


神经性


耳聋和


传导性


耳聋。



3 .


骨传导


:


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 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


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 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


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


.


双耳效应

< br>:


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


离一 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 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

< p>
乐音


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


音调



人感觉到的 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


划时可以发现:


划的快音调高,


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时可以发现:


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 现象你得到的


共同结论是: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率越低音调越低。< /p>


物体在


1s


振动的次数叫


频率



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


越高。频率单位:


/



,又记作


Hz





解释

< br>:


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


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 翅


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 br>


3.


响度


< br>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


声 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


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 /p>


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


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 :


女高音音调高响


度小



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


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 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


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

且声音越响振动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


纳出:

< p>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br>;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


幅有关




4 .


音色



由物体本身决定。

< p>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


区分


乐音三要素


: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 的


音色


来判定;


高声大叫——指


响度


;高音歌唱家——指

< br>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


弃物污染。



2.


物理学角度看

< br>,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


出的声音 ;


环境保护的角度


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和工作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


人们用分贝(


dB


)来划分声音等级;


听觉下限


0dB


;为保护听


力应控制噪声


不超过


90dB



为保证工作学习,


应控制噪声


不超过


70dB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


不超过


50dB




4.


减弱 噪声的方法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


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


传播信息



传递能量。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国际单位


制中采用


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



摄氏度 (℃)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


合物的温度为


0



,沸水的温度为


100



,它们之间分成


100


等份,


每一等份叫


1


摄氏度。某地气温


-3


℃,读做:零下


3


摄氏度或负


3


< br>氏度。



换算关系



T=t + 273K



3.


测量——温度计(常用 液体温度计)




< br>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


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 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


液体的热胀冷缩


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



用途



量程



分度值



所用液




特殊构




实验用温度计



测物体温度



-20

< br>℃~


110




1




水银、煤油(红)




寒暑表



测室温



-30


℃~


50




1




酒精(红)



体温计



测体温



35


℃~


42




0.1




水银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




使 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


读数 。



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


: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


温度计的分 度值,


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


:温度计 的玻璃泡全部浸入


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


中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


玻璃泡要继续

< p>
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br>◇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


温度变化相同时,


体积 变化大。


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


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 变化大,


两项


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读数 准确




二、物态变化



1.


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晶体物质熔化特点



固液


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物质熔化特点



吸热,


先变



软变稀,


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


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3: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5459.html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大全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