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全面总结归纳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长度的测量
(
1
)
长度通常用
L
表示,
长度的
基本单位
p>
是米,
用符号:
m
表示,
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
/p>
米,课桌的高度约
0.75
米。
(
2
)长度的单位还
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p>
1
千米
=1000
米
=
10
3
米
;
1
分米
=0.1
米
=
10
?
1
米
1
p>
厘米
=0.01
米
=
10
?
2
米
;
1
毫米
=0.001
米
=
10
?
< br>3
米
p>
1
米
=
10
6
微米;
1
微米
p>
=
10
?
6
米。
p>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长度单位也有差异,比如国外常用的有英里、英尺、英寸;中国古代常
p>
用的丈、尺、寸等;记住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
3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
工具是
刻度尺
,还有米尺、卷尺、激光测距仪。
(
4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量程
:表示测量范围。
分度值
:表示测量工具上相邻刻度线之间表示的长度,决定测量精度。
A
、
“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
、
“观”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
程分度值。
C
、
“放”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
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
、
“看”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
、
“读”
:在精确测量时,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长度测量时必须估读,后期学习的
p>
其他测量工具(如停表、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等)无需
估读。
F
、
“记”
:测量结果由
数字
和
单位
组成。
(也可: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
拓展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使用(高中重点学习)
< br>。
(
5
p>
)特殊测量方法:
1.
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
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
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
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
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
.
配合法:用不同的工具或物体配合测量的方法。如用一把直尺和两把三角尺测量乒乓球
的直径;用三块砖头和一把直尺配合测量砖头最远的两个顶点
间的距离。
3.
替
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用步
长测
量家到学校的距离。
4.
化曲为直法
(
棉线法
)
:
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
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5.
公式法:利用规则物体的体积、面积、周长
计算公式间接测量并计算出结果的方法。
6.
估测法
:
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2
、时间的测量
(
1
)时间用符号
t
表示,时间的
基本单位
是秒<
/p>
(s)
。
(<
/p>
2
)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时
(h)
分
(min)
毫秒
(ms)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 br>
1h=60min
,
1m
in=60s
,
1h=3600s
,<
/p>
1s=1000ms
。
时间的常见单位还有年、月、旬、周、天等。
(
3
)
时间最常用的工具是停
表
(秒表)
。
不同时期描述计量时间工
具也不相同,
古时有日晷、
沙漏、水
钟等。近代有机械钟、石英钟,现在有电子表、光电计时器、原子钟等。
(
4
)机械停表的正确使用。
A
、机械停表简介
:停表与普通表
不同之处,普通表的时针、分针和指针是在不停地走
动,而停
表指针可走可停,在使用停表之前要观察一下秒针的走动情况,使用停表先按
1
-
-
-
-
-
-
-
-
-
上一篇:初二上册物理各单元知识点大全
下一篇:考博英语1万单词带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