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1 02:57
tags:

-

2021年3月1日发(作者:coefficient)


精品文档



弘德教育



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讲义(一)



教师:钟老师



制作日期:


2016



12



16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的测量



1

< br>、⑴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米(


m





< p>
⑵常用单位有:千米(


km


),分米(

< p>
dm


),厘米(


cm


), 毫米(


mm


),微米(


um

< p>
),纳米(


nm


)。




⑶换算关系:


1km=1000 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10


μ


m

< p>


1m=10


nm


2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


、“


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


、“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



C


、“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 线。(用零刻线磨


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


、“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


、“


读”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


、“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


、长度测量结果由


数值



单位


组成,数值 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



二、时间的测量



1


、时间测量的工具是停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 /p>


秒(


s





2


、常用的单位有:小时


(h)


、分


(min)


等。< /p>


3


、换算关系是:


1h=60min





1min=60s


三、误差


:


1



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

< br>叫误差。



2


、减小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四、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


位置变化


叫做机械运动,


为研究物体运动状态 时


被选做标准的物体


叫做参照物,


判断 物体是否


运动就看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不同 。故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


.


五、速度



一、



二、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速度的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6


9


Ⅰ:匀速直线运动:



⑴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


精品文档



⑵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⑶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s


v


=


t


变形


( v=s/t )



⑷计算公式:



t


=


s


v



⑸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 运输中单位


km/h,


两单位中


m/s


单位大。




⑹换算:


1m/s=3.6km/h




如:人步行速度约


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


1


秒中运动


1.1m


S


⑺速度图象: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





Ⅱ:变速运动:



t


运动的物体速度



v


是个


恒量



与路程


S


时间


t


没关系



A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




平均速度:


=


总路程


/


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3


常识


:人步行


1.1m/s


,自行车


5m/s


,大型喷气客机


900Km/h



客运火车

140Km/h,


光速


3x10


m /s




声速


340m/s


< br>六、测量平均速度


:


实验原理:


v=s/t




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注意事项:


将斜面放的平一些,使小 车运动速度不要太快,以方便测量时间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

< p>
、⑴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 在


振动





⑵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声音不一定停止。⑶固体、液体、气体振动均可发声;




⑷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2


、⑴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⑵声音在


15

< p>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在真空中的 传播速度为


0





⑶声音的速度与


介质种类 和温度


有关;一般


v



>


v



>

v




常识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


无线电话


交谈,因 为


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风声、


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

< p>



例: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 应看到枪发烟时计时。若听到枪声再计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的


时间要晚,

< p>
0.29S


(当时空气


15


℃)



3


、声速的利用:

< p>
超声测距


,计算公式



距离


s=?vt


.

< br>4


、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

< br>骨传导





一些失聪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


8


精品文档



二、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彼此独立,互不相关)


1


、⑴音调:声音的


高低




⑵音调跟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⑶物 体在


1s


内振动的次数叫


频率,物体振 动越快,频率越高。⑷频率单位:赫兹(


Hz


),人的听觉范围 :


20Hz



20000Hz



低于


20Hz


的叫次 声波,高于


20000Hz


的叫超声波。



2

、⑴响度:声音的


大小


。⑵响度跟发声体的


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


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


、⑴音色:声 音的


品质特征


;⑵由发声体的


材料和结 构


决定。人们根据


音色


能辨别乐器或区 分人。



三、声的利用:



1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医生查病时的“闻”,打


B


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



2



声 音可以传递能量


(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 的音叉振动发生)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 p>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无规则的振动发出

的声音;环保角度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


声音;


2


、⑴人们用


分贝(

< p>
dB



做单位来划分声音等级;

< br>



⑵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dB


;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 B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


声不超过


50dB




3


、减弱噪声的方法: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 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


、⑴温度表示物体的


冷热程度





⑵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沸水的温度为


100


℃,


它们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叫


1


℃。



2



⑴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


液体的热胀冷缩


的原理制成的。⑵常用温度计


的使用 方法: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 br>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 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 变化


:


1



熔 化和凝固



①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要放热。



⑴晶体熔化图像:



非晶体熔化图像:



特点:固液



共存、


吸热、



温度不变



.


特点:吸热、先


变软变稀、最后


变为液态温度不


断上升



精品文档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 /p>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⑵晶体凝固图像:



非晶体凝固图像:




特点:固液


共存、


放热、



温度不变



< p>
2


、汽化和液化: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


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要放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蒸发和沸腾


;液化的两种方式是< /p>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体沸腾条件:①


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1

< br>)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



A


)液体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 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


干);(


B



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


要把积水扫开);(


C



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


开风扇降温);




⑵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

< p>
,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


A


)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B


)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 同;(


C


)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


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D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 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


、升华和凝 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要吸热


;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要放热



三: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


、温度高于


0


℃时, 水蒸汽


液化


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



2


、温度低于


0


℃时,水蒸汽


凝华


成霜;



3


、水蒸气(看不见)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


液化


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


冰晶、雪(水蒸汽


凝华


而成),小冰晶下落可< /p>


熔化


成雨,小水滴再与


0


℃冷空气流时,


凝固


成雹;



4


、“白气”(看得见)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


而成的



第四章



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


特点:放热、逐


渐< /p>







硬、


最后成固体。



温度不断降低。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2: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5420.html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