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研究课题
1
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环境艺术专业
课
程:中国建筑史
课
题
名
称:拙政园、留园厅、堂、馆、楼建筑形式
与诗意环境的营造
班
级:环艺
094
学
号:
姓
名:
2011
年
11
月
10
日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三
拙政园、留园厅、堂、馆、楼建筑形式与诗意环境的营造
1
从拙政园、留园中选择重要的厅、堂、馆、楼,从造型(屋
顶、大小、位置、
门窗、台基)说明建筑形式。
(
4
类建筑所举图片
10
张)
2
从这些厅堂馆楼所处的环境、<
/p>
匾额和对联的文化内涵,
说明这些建筑如何起到
< br>点景的作用和诗意环境的营造。
(所举图片
10
张)
3
贝聿铭的苏
州博物馆如何运用苏州园林的语言(举出
4
张图片说明)
二
说明:
1
以上
8
个研究课题作为建筑史考试内容。
2
每个班按照学号排列分配考试课题,第
8
题后再从
1
重新开始按顺序
排。
三
要求:
1
用
A4
纸,小
4
号字。封面用我发给你们的封面,左侧装订。
2
举例图片不论横竖,
大小为
6x6cm
以内,图片用小五号字注明“图
1
”……“图<
/p>
24
”
,并在图
号下注明图片,如:拙政园远香堂。按照以下图例,如果查到建筑名称,放在波折号后。
图按照
文章的需要排版,
不能全部放在一页中,
可以用黑白图片,
p>
但是打印出
来要清晰、说明问题。
3
内容与格式标准:
(
1
)介绍可以参考书或网,但是不可以全文复制<
/p>
(
2
)每一部
分要根据自己搜集的图片进行说明和阐释,不可以文与图不结
合。
(
3
)条理要清晰
(
4
)格式
题目(
4
号字、居中)
文章(小
4
号字,每一段开
头空两格)
文章开头,简述研究目的(根据自己的认识写)
每一段要有小标题
在说明园林的窗、廊、亭、厅堂、水……的艺术特征时,加二
级小标题
标题级别如下:
1
2
拙政园、留园厅、堂、馆、楼建筑形式与诗意环境的营造
研究目的:
中国园林是中国艺术与文化的瑰宝,
其中所蕴含的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的宇
宙观,一直影响着人们,
园林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厅堂馆楼,无不体现着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匠人们的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
拙政园和留园是中国园林的典范,
名列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
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
之趣被誉为天下
园林之典范,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亭台楼榭临水而建,建筑形体不一,
高低错
落,艺术风格浑厚、质朴、疏朗。
留园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综
合江南造
园艺术,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
文化,吸收四周景
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有节奏、有色彩、有对
比的空间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
/p>
“诗情画意”
,讲究曲、雅、隐、
藏,移
步异景,在屋宇,花木池鱼,叠石之中,寻找一份恬静与淡然。
通过对拙政园、留园厅、堂、馆、楼的建筑形式和诗意环境营造的研究,可
以使我们更
好地在古人那里汲取智慧与营养。
向古人先贤进行学习,
不仅能
更好
地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
还能有利于我们今后对建筑、
园林
景观的艺术创作。
通过园林中的这些一草一木,
一池一楼与古人进行对话,
将古
人的设计手法、理念融入到今后的设计之中。
传承中国文化,
将古典元素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应用到现代
设计中,
并将其发
扬光大是作为每一个设计师的应有的责任。<
/p>
1.
拙政园、留园中厅、堂、馆、楼
的建筑形式
厅的建筑形式
留园东区,主厅五峰仙馆,梁柱用楠木,又名
楠木厅或楠木殿,宏敞精丽。大厅面阔
五开间,高
3
图
1
留园
--
楠木厅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大豪华。楠木殿厅堂面阔五间,中间用纱隔屏风隔出前后两厅。其中前厅
约占了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二的面积。正厅中间朝南设供桌、天然几、太师
椅等家具,左右
两边分设几、椅。众多家具将正厅空间分隔成为明间、次
间和梢间等空间系列,这样的空
间分布较一般的江南厅堂更加错综复杂,
典雅繁美。仙馆东西墙上分别设了一列开合非常
大,但是装饰却简洁精雅
的窗户。这样的做法是要把窗户外的两个小庭院的风景借鉴进来
,拓展厅
堂的视觉空间,保证建筑中有充分的光线。
堂的建筑形式
远香堂
拙
政园远香堂为四面厅,屋顶为歇山
顶,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建于原若
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
基是当时的原物。它面水而筑,面阔
三间。
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堂四周装
置精美的玻璃长
窗,周围环境开阔,四面
景物各具情趣,举目四望,有如观赏长幅
图
2
画卷,中园景物尽收眼底。
拙政园
--
远香堂
兰雪堂
兰
雪堂是拙政园东部的主要
厅堂,
堂名
取
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
洒兰雪”
的
诗句。
始建于明崇祯八年
(
1635
)
,
据园主王
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
为五楹草
堂,“东西桂树为屏,
其后则有
山如幅,
纵
横皆种梅花。梅之
外有竹,竹临
僧舍,
旦暮
梵声,时从竹
中来”,环境幽僻。
堂前两棵
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
滴,
湖石玲珑,绿草
图
3
夹径,东西院墙相连。堂坐北朝南三开
间,“兰雪堂”
拙政园
--
兰雪堂
匾额高挂,长窗落地,堂正中有屏门相
隔,屏门南面为
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
工艺,
屏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
馆的建筑形式
卅六鸳鸯馆
拙政园卅六鸳鸯馆分南北二部分,南为“十八曼陀罗花馆”,
北名“卅六鸳
鸯馆”
,
是古建筑中一<
/p>
钟鸳鸯厅形式。
曼陀罗
花就是山茶花,<
/p>
南厅植
4
图
4
拙政园
--
卅六鸳鸯馆
图
5
拙政园
--
卅六鸳鸯馆内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山茶,宜于冬春。北厅临池养鸳鸯,宜于夏秋。此馆环境优雅,陈设十分精美。
< br>馆内顶棚采用拱型状,可以来反射声音,使得余音袅袅,绕梁萦回。作为旧时西
院
主人宴友会客、听曲休憩的所在,这样设计是颇具匠心的,风雅而不失实用。
林泉耆硕之馆
留园林泉耆硕
之馆所特别之处在
于双厅设计,又称
鸳鸯厅。南北各一
厅,以中堂的屏风
相分割,同
在一个屋檐下,但设计风格却迥然不
同。
北厅的梁架扁方而精雕
细凿,
南厅的却圆厚而简朴,
其他装潢、
陈设摆件等许多地方,
都呈现截然不同的两
种风格。
楼的建筑形式
到影楼
拙政园到影楼为西院北侧的主
要建筑位于水廊通处,
两层小楼,
重檐歇山顶。
楼、廊、树、花尽于水中形成倒影,独自坐在小楼之中,临水观影,是这里的主
题。穿过波形廊,进到楼内。倚窗观外,水荷澹澹,绿影婆娑,幽深雅致。
见山楼
拙政园的见山楼三面环水,<
/p>
两侧傍山,
从西部可通过平坦的廊桥进入底
层,而上楼则要经过爬山廊或假山石级。它是一座江南风格的民居式楼房,
重檐卷棚,
歇山顶,坡度平缓,粉墙黛瓦,色彩淡雅,楼上的明瓦窗,保
持了古朴之风。底层被称作
“藕香榭”
,沿水的外廊设吴王靠,小憩时凭靠
可近观游鱼,中
赏荷
花,
图
9
图
8
远则园内诸景如画一
般
拙政园
--
见山楼
p>
拙政园
--
见山
楼
地在眼前缓缓展开。上
层
为见山楼,陶渊明有名句曰:
“采菊东篱
下,悠
然见南山。
”此楼高敞,
可将中园美景
尽收眼底。春季满园新翠,姹
紫嫣红;夏日
薰风徐来,荷香阵阵
;秋天池
畔芦荻迎风,
寒意萧瑟;冬时满屋暖阳,雪
景宜人。
曲溪楼
5
图
7
拙政园
--
到影楼
图
6
留园
-
-
林泉耆硕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