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林业大学教学档案
---
森林生态学
Forest
Ecology (1)
系(教研组)
: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系教师姓名:阮宏华
课程名称
森
林
生
态
学
授课专业和年级
林学专业三年级
Forest
Ecology
授课内容
森林生态导论
授课学时
3
教学目的
1
.掌握森林生态的概念
与要求
2
.
学习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
3
.了解森林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
.弄清学习森林生态学的目的、任务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现代森林生态学的
概念、
发展状况以及生态研究的目的与
与难点
< br>
内容。
教学难点:
现代森林生态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
学习森林生态
学的目的。
教学方法
1
.
80%
英文授课(双语教学)
2
.
2
p>
.
5
学时的讲授。
3.
0.5
学时的提问、疑难解答和讨论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授课:
1
)
.
丰富教学信息与内容
.
2.
)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
2
p>
摘录一些名人名言警语
(如恩格思:
我们不
要陶醉于对自然界的
…
)
让学生了解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
教学过程
1.
讲授:结合大量的照片和其他的图片资料
,
< br>重点讲授森林在生态
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
目前的森林生态问题
,
回答什么是森林生态
学
,
了解目前森林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学习的
目的与任务。<
/p>
2.
针对课
程的双语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的英文能力,对于第一次出
现的疑难的专业词汇做中文的注
解
3.
提
问与问题解答
(
用
20
分钟的时间
)
1)
请学生回答问题
:
你知道
了什么是生态学了吗?能介绍你的家乡森林状况吗?你喜欢森林
生态学这门
课程吗?对老师的讲解满意吗?如不满意,你有何建
议?
4.
问题解答
:
课堂答疑
5.
讨论:学习森林生态学的目的与意义
.
实施情况
教学小组长:
年月日
南京林业大学教学档案
---
森林生态学
Forest
Ecology (2)
系(教研组)
: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系教师姓名:阮宏华
课程名称
森
林
生
态
学
授课专业和年级
林学专业三年级
Forest
Ecology
授课内容
第一章:生态系统的概念与森
授课学时
3
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征
教学目的
1
.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
与要求
2
.生态系统概念的由来、发展与提出生态系统概念在生态科学发展
史上的
意义。
、
3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成分与非生
物成
分
2
)生态系统是动态的生命系统
p>
3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4
)生态系统的范围和大小
5
)生态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
4
.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1
)组成成分丰富,
2
)寿命长
3
)占有的
空间大
4
)结构与功能复杂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与难点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1
.英文授课,疑难问题用中文讲解
2
.
2
p>
.
5
学时的讲授。
3.
0.5
学时的提问、疑难解答和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授课:
1.
丰富教学信息与内容
.
2.
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
讲授:结合大量的照片和其他的图片资料
,
重点讲授什么是生
态系
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特征:
1
)生物成分:动物、植物、微生物
等;
2
)非生物成分:光、温、水、气的、养分等。森林生态系统的
特点
2
讲课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实际的英文能力,对于第一次出
现的疑难的
专业词汇做中文的讲解
3
提问与问题解答:用
20
分钟的时间请
学生回答问题:举例说明什
么是生态系统?
< br>4
问题解答:学生提问(控制在
5-8
< br>分钟)
6.
讨论:生态系统有生命吗
?
实施情况
教学小组长:
年月日
南京林业大学教学档案
---
森林生态学
Forest
Ecology (3)
系(教研组)
: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系教师姓名:阮宏华
课程名称
森
林
生
态
学
授课专业和年级
林学专业三年级
Forest
Ecology
授课内容
第二章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授课学时
3
The
energy
transfer
of
Ecosystems
教学目的
1. To understand energy
concept
关于能量的概念
与要求
2. To Learn
where is energy from?
能量的来源
3.
To
understand
the
trophic
structures
of
ecosystems
生态系统的能量
结构
4. To study .Ecological Energetics:
Energy Dynamics
and Storage
in
Ecosystems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储存
5.
Net productivity and biomass
净生产力和生物量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 the trophic structures of ecosystems
生态系统的能量结
与难点
构
2.
Ecological
Energetics:
Energy
Dynamics
and
Storage
in
Ecosystems. 3. Net productivity and
biomass
净生产力和生物量
教学难点:
1. understand the
trophic structures of ecosystems
生态系统
的能量结构
:
2.
food
chain,
food
web,
trophic
structure,
Ecological
Pyramid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production and productivity
等概念
3.
Measurement
of
net
productivity
and
biomass
净生产力和生物量的
测定
教学方法
1
.
80%
英文授课
, 20%
中文讲解
2
.
2
p>
.
5
学时的讲授。
3.
20
分钟的提问、疑难解答和讨论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授课
(PPT)
:
1
)
.
丰富教学信息与内容
.
2.
)运用大量的图片
资料
.
教学过程
1
讲授:结合大量的照片和其他的图片资料讲授
.
2
疑难的专业词汇做中文的注解
3
提问与问题解答:
1)
学生提问
2)
问题解答。
4
思考与讨论:
人类多食用植物食物
,
少食用动物肉类更有利于保护环
境
,
为
什么
?
实施情况
教学小组长:
年月日
南京林业大学教学档案
---
森林生态学
Forest
Ecology (4)
系(教研组)
: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系教师姓名:阮宏华
课程名称
森
林
生
态
学
授课专业和年级
林学专业三年级
Forest
Ecology
授课内容
第
3
章
:
Nutrient
Cycling
of
授课学时
3
Ecosystems
生态系统的养分循
环
教学目的
1
To learn the major types of nutrient
cycling
与要求
2
To understand
Characters of Nutrient cycling of Forest Ecosystem
3
To
understand
Effect
of
Forest
Management
on
Forest
Biogeochemistry.
4.
To learn The Characters of Nutrient
Cycling in Forest Ecosystem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
What is
nutrient cycles?
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2
The
major
types
of
nutrient
cycling:Geochemical
cycles(<
/p>
地球化学
循环
),
Biogeochemical
cycles(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
Biochemical cycles
(
生物循环
)
ters of Nutrient cycling of
Forest Ecosystem
教学难点:
1. The
major types of nutrient cycling
2. Characters of Nutrient
cycling of Forest Ecosystem
3. Effect of Forest Management on
Forest Biogeochemistry
教学方法
1
.
80%
英文授课
, 20%
中文讲解
2.
20
分钟的提问、疑难解答和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授课
(PPT)
:
1
)
.
丰富教学信息与内容
.
2.
)运用大量的图片资
料
.
教学过程
1.
讲授:结合大量的照片和其他的图片资料讲授
.
2.
提问与问题解答:
1)
学生提问
2)
问题解答。
3.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说森林有自肥作用
?
实施情况
教学小组长:
年月日
南京林业大学教学档案
---
森林生态学
Forest
Ecology (5)
系(教研组)
: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系教师姓名:阮宏华
课程名称
森
林
生
态
学
授课专业和年级
林学专业三年级
Forest
Ecology
授课内容
教学目的
与要求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第
4
章
:
C,
N,
S,
P
and
Water
授课学时
3
cycle in Ecosystems
生态系统的
C
、
N
、
S
、
P
和
H2O
循环
1.
To
underst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环境问题
associated
with
Global warming
全球变暖
CO2
、
CH4
、
N2O, Acid deposition
酸沉
降
NO3
、
SO4,
Eutrophication
富营养化
N
< br>、
P.
2.
To learn the
processes and nature of C, N, S , P cycling.
3.
To lear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carbon and global
warming
4.
What
is Climate Change
教学重点:
1.
Environmental
Problems
环境问题与
C,
N, S, P
循环
2.
The processes and nature of
C, N, S , P cycling.
3.
Greenhouse effect and greenhouse gasea
4.
Kyoto
Protocol and carbon trade.
教学难点:
1. Soil
carbon dynamics and global warming
2. Climate Change and forest ecosystems
3. Acid rain and water and soil
pollution.
1
.
80%
英文授课
, 20%
中文讲解
2.
20
分钟的提问、疑难解答和讨论
<
/p>
多媒体授课
(PPT)
:
1
)
丰富教学信息与内容
.
2.
)
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
.
教学过程
1.
讲授:结合大量的照片和其他的图片资料讲授
.
2.
学生提问我解答
.
3.
思考与讨论:京都协定及其意义
?
4.
课后阅读
: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实施情况
教学小组长:
年月日
南京林业大学教学档案
---
森林生态学
Forest
Ecology (6)
系(教研组)
: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系教师姓名:阮宏华
课程名称
森
林
生
态
学
授课专业和年级
林学专业三年级
Forest
Ecology
授课内容
第
5
章
:
Community
Ecology
授课学时
3
群落生态学
---
群落的概念和基
本
特征
The
Concept
and
basic
characters of
Community
教学目的
1
To understand the definition of
community and community ecology
与要求
2
To learn basic characters of Community:
优势种
(
dominant
species
)
,
建群种(
constructive
species
)
,
亚优势种(
subdominant
species
)
,
物种丰富度(
species
richness
)
,
多度
Abundance
与密度
density,
频度
fren
quency,
盖度
Coverage,
重要值
IV=[
RD
相对密度
(多度)
(
%
)+
RF
相对频度(
p>
%
)+
RC
相对显
著度(
%
)
]/300
3
Ecological and
Vertical Structure of Forest Community
4
The method of
community investigating.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
the definition of community
and community ecology
2.
basic characters of
Community:
优势种
(
dominant
species
)
,
建群
种(
constructive
species
)
,
重要值
IV=[RD
相对密度(多度)
(
%
)+
RF
相对频度(
p>
%
)+
RC
相对显
著度(
%
)
]/300
3.
The method of
community investigating.
教学难点:
1.
重要值
IV
2.
Ecological and Vertical Structure of Forest
Community
教学方法
1
.
80%
英文授课
, 20%
中文讲解
2.
10
分钟的提问、疑难解答和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授课
(PPT)
:
1
)
丰富教学信息与内容
.
2.
)
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
.
教学过程
1.
复习
:
生态系统的概念
.
特征
,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20
分钟
)
2.
导入新课讲授
3.
学生提问我解答
.
4.
讨论与思考
:
群落与生态系统的概念的异同
?
实施情况
教学小组长:
年月日
南京林业大学教学档案
---
森林生态学
Forest
Ecology (7)
系(教研组)
: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系教师姓名:阮宏华
课程名称
森
林
生
态
学
授课专业和年级
林学专业三年级
Forest
Ecology
授课内容
第
6
章
:
Forest Biodiversity
森
授课学时
3
林生物多样性
教学目的
1
To
understand
w
hy
should
we
conserve
biodiversity?
What
is
与要求
Biodiversity?
2
levels
of
diversity:
Genetic
diversity,
Species
Diversity,
Ecosystem
diversity.
3
To learn what
are the threats to biodiversity?
4
To learn the
Measuring of Species Diversity
5
To
understand
the
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
and
the
Niche
Concept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
w
hy should we
conserve biodiversity? What is Biodiversity?
2.
what are the threats to biodiversity?
3.
the Measuring
of Species Diversity
教学难点:
1. the 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
and the Niche Concept
2. the Measuring
of Species Diversity
教学方法
1
.
80%
英文授课
, 20%
中文讲解
2.
20
分钟的提问、疑难解答和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授课
(PPT)
:
1
)
丰富教学信息与内容
.
2.
)
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
.
教学过程
1.
复习
:
群落的一些基本概念
(10
分钟
)
2.
导入新课讲授
3.
学生提问我解答
.
4.
课外练习
:
用
simpson
and
Shannon-
wienner
公式计算
A,B,C
,
三个
群落的多样性
实施情况
教学小组长:
年月日
南京林业大学教学档案
---
森林生态学
Forest
Ecology (8)
系(教研组)
: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系教师姓名:阮宏华
课程名称
森
林
生
态
学
授课专业和年级
林学专业三年级
Forest
Ecology
授课内容
第
7
章
:
Forest
Ecological
授课学时
3
Succession:
Processes
of
Change in
Ecosystems
教学目的
1
.
To understand what isEcological
Succession
?
与要求
2
.
To
learn the models of ecological succession.
3.
To learn the monoclimax theory, the
polyclimax theory, the climax
pattern
hapothesis
-
-
-
-
-
-
-
-
-
上一篇:《爱莲说》原文及注释译文
下一篇:吴昌硕题画诗(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