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赏析(默写横线上的诗句)
一
.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终岁常端正。
?
松柏本有性。
1
、展开你的想象力,描绘“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松树的形象。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赏析“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深层含义。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三
.
登幽州台歌
p>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
。
p>
1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
《登幽
州台歌》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四
.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
坐看云起时。
,
谈笑无还期
。
1
、颈联
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近人俞陛云说:
“行至水穷,若已到
尽头,而又
看云起,见
妙境之无穷。
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
片化机之妙。”(
《诗境
浅说》,请说说“妙”在何处?(
2
分)
)
2
、“偶然”一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五
.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中间小谢又清发。
,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
、试描绘“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所展现的内容。
2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历来以奇特贴切著称,是对其进
行赏析。
p>
六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1
、这首
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
把该句所呈现
的景象描绘出来。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
.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
。
,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
。
1
、试赏
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2
、对《无题》
(李商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p>
A
、“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
,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
得摇曳多姿。
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
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
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 br>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
情人的思念之情。
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因而古今
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
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
幅生动画面,
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
-
-
-
-
-
-
-
-
-
上一篇:英美短篇小说赏析
下一篇:爱莲说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